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题目。荷花(观张大千氏画)郑敏这一朵,用它仿佛永不会凋零的杯,盛满了开花的快乐才立在那像耸直的山峰载着人们忘言的永恒那一卷,不急于舒展的稚...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题目。

荷花(观张大千氏画)
郑敏
这一朵,用它仿佛永不会凋零
的杯,盛满了开花的快乐才立
在那像耸直的山峰
载着人们忘言的永恒
那一卷,不急于舒展的稚叶
在纯净的心里保藏了期望
才穿过水上的朦胧,望着世界
拒绝也穿上陈旧而褪色的衣裳
但,什么才是那真正的主题
在这一场痛苦的演奏里?这弯着的
一枝荷梗,把花朵深深垂向
你们的根里,不是说风的摧打
雨的痕迹,却因为它从创造者的
手里承受了更多的生,这严肃的负担。

1.诗人题咏的是著名绘画大师张大***一幅画,如果说“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那么画重在带给我们________,诗则能引导我们________。
2.诗歌的三小节,分别从哪些方面对荷花进行了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说诗人从画中读到了生命的主题,那么请你找出表现主题的关键语句,进行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视觉美感享受想象腾飞。
2.诗歌从盛开的花、舒展的稚叶、弯着的荷梗三方面对荷花姿态进行了描绘。
3.示例:诗歌第二节“那一卷,不急于舒展的稚叶,在纯净的心里保臧了期望”,这是诗人从画上的稚叶上发掘的期望,这期望是,叶的姿态,更是生命的姿态。(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题目。荷花(观张大千氏画)郑敏这一朵,用它仿佛永不会凋零的杯,盛满了开花的快乐才立在那像耸直的山峰载着人们忘言的永恒那一卷,不急于舒展的稚】;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但是说贝多芬的灵魂是最奔腾澎湃的那可没有一点问题。他的狂风怒涛一般的力量他自己能很容易控制住,可是常常并不愿去控制,这个和他狂呼大笑的滑稽诙谐之处是在别的作曲家作品里都找不到的。毛头小伙子们现在一提起切分音就好像是一种使音乐节奏成为最强而有力的新方法;但是在听过贝多芬的第三里昂诺拉前奏曲之后,最狂热的爵士乐听起来也像“少女的祈祷”那样温和了,可以肯定地说,我听过的任何黑人的集体狂欢,都不会像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最后的乐章那样可以引起最黑最黑的舞蹈家拼了命地跳下去,也没有另外哪一个作曲家可以先以他的乐曲的阴柔之美使得听众完全溶化在缠绵悱恻的境界里,而后突然以铜号的猛烈声音吹向他们,带着嘲讽似地使他们觉得自己是真傻。除了贝多芬之外谁也管不住贝多芬;而疯劲上来之后,他总有意不去管住自己,于是也就成为管不住的了。
  我听过的任何黑人的集体狂欢,都不会像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最后的乐章那样可以引起最黑最黑的舞蹈家拼了命地跳下去”一句中,形容词“最黑最黑”该如何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品味《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两首词,完成问题。

沁园春雪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九三六年二月
1.《沁园春雪》中的“风流人物”是指什么人?《沁园春长沙》中的“同学少年”可算是“风流人物”吗?为什么?由此可见,这首词上、下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词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浪淘沙 北戴河
***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这首词和作者的《沁园春雪》在表现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成功的花
冰心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汗水。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节选自《繁星》)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蕴涵了怎样的哲理?诗人是怎样揭示这一哲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雨巷》的开头和结尾两节,回答问题。

开头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结尾
独自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1.诗一开始用“悠长”“寂寥”的雨巷表明了居住地的__________,以细雨表现了__________的天气特点。
2.结尾重复了开头,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但把“逢着”改为“飘过”,又说明了__________的心态特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