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是我母亲送给我先生的雅号,他敬受不辞。说他是“书虫”,自然与书有缘。先生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研究逾五载,家中藏书少说也有两万册。当我们还住在旧居时,已是书满为患,但先生视为珍宝,待若上宾,并且任其喧宾夺主,几乎占领了家庭所有领土,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好不容易盼到迁移新居,“分居”的书籍终于统一归置顶天立地的大书架里了,我还特意给先生买了一张非常宽大的写字台,好让他有个宽松、舒适的读书写作之地。然而好景不长。不知不觉之间,写字台四周又摞满了书,形成高高矮矮的“书笋”,光洁的台面不久也被各种书稿覆盖,连喝水杯也没有容身之地。对此“惨”状,我实在目不忍睹。一日趁他外出,我花了两个小时整理写字台,自以为替他办成了一件好事。殊不知,我的整理反面打乱了他的秩序——他按照自己的习惯去找东西,可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见此问题已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我从此不敢再替他整理写字台了。
先生的藏书不仅耗尽了他大半生的积蓄,也耗去了他大半生的时间。从日出到日落,从周一到周七,从春夏到秋冬,只要他在家,除了吃饭、睡觉,便可以不挪窝地读他那些永远读不完也永远读不厌的书。母亲关于“书虫”的灵感大抵由此而来。即使是旅途中,他与书的关系也难以“离间”。记得有一次他与几位同道乘火车去外地开会,我特意买了一副扑克给他带上,供他们一路消遣。出差回来他连声向我道谢。原来他一上车,便把扑克送给别人玩,自己却借此抽身去读书了。我曾经问他:如今商海大潮汹涌澎湃,读书人是否知道钱多的好处、生活享受的乐处?他抬头望了望我,不无歉意的说:“知道,怎么不知道?可我们这一代起码被耽误了十年读书和研究的时间,只有全力拼命赶才行啊。”说完,仍埋头读书。从此,我也不好再用这样的问题为难他了。有时,看到一些商界朋友“妇唱夫随”,双双出入于各种消费与娱乐场所,我也不免有点失落。但有一点,我心里是笃定的:我的这位仁兄决不会有外遇,只要他有书。为了节省一切时间来读书、研究,他甚至不愿装修新居,说是装修好了,就得打扫、维护,时间花得太不值,末了还引经据典道:“这就叫做‘不为物役’。”我只好无可奈何地回他一句:“但为书痴。”
先生读书破万卷,但自己的论著并不很多。与那些著作等身的学者相比,他不算高产。我有时嗔怪他动作太慢。可每当我看到他那些写得一丝不苟的手稿,读到那些像他的人品一样不容置疑的文字时,我不能不心悦诚服。说来,我的先生既不风流倜傥,也非有钱有势。当初吸引了我、使我心甘情愿以身相许的,正是他那些写得工整隽秀而又朴实无华的情书。现在我常常是他的文章的第一读者。他总是谦虚地说想听听我的意见,于是关于他的或者别人的作品的讨论便成了我们之间交流最多的内容。有时我也会不经意地把自己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说给他听,他总是聚精会神地听着,很少插嘴,只是在重要问题上才发表些意见。起初我奇怪他何以那样讷于言辞,后来才悟出他准是把我念叨的一切也当成书给“吃”了下去。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取材于肖融《给“书虫”当夫人》)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B、“我从此不敢再替他整理写字台了”,说明妻子对丈夫有点畏惧。
C、妻子有时“不免有点失落”,这表明她希望丈夫也能和自己一起享受点生活的乐趣。
D、丈夫说“不为物役”妻子回他一句“但为书痴”。看来这对夫妇也存在着沟通障碍。
E、丈夫做事非常认真细心,不论是写论文还是写情书都一丝不苟。
2、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
①连电视对面的沙发上也常常堆满了书,于是吾家有电而无视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东西已经被我变乱了“东西”,他找不到,便自嘲道:“看来我这是‘意识先于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2题的两句话以及文中其他类似的语句,简要说明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书虫”形象。你认为一段和二段对“书虫”的描写各有什么侧重? 这两段内容有何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结束句“而我则在向他倾诉之中审视了自己,赢得了自信”一句,深化了作者给“‘书虫’当夫人”的感受。联系最后一段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有电而无视”将“电视”一词分拆开来使用,表现了家里虽有电视却常常不能看的尴尬。
②“意识先于存在”化用哲学术语,是说东西已经被挪动了位置,自己仍然按照先前的记忆去找,自然找不到了。(意对即可)
3、幽默(风趣、诙谐);富于收卷气(符合人物的修养和性格)(大意对即可)
4、第一问:第一段着重写“书虫,第二段进一步写到他爱读书(研究、写书),第二问:两段描写逐步深化,丰富了“书虫”的形象。(意对即可)
5、要点一:丈夫耐心听而少插嘴,使妻子感受到丈夫的关怀、理解与尊重。
要点二:妻子在向丈夫的倾诉中,也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我价值肯定。(意对即可)
他是进城务工的农民。这一点,从他的衣着打扮就可以判断出来。他在等一个孩子。
当然,那不是他的孩子,他的孩子在两千里之外的乡下,每年春节才能和他见一面。他真疼那个虎头虎脑的小子,他自己的人生从来没有规划过,但儿子一出生,他的心里就有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他要让他读书,上大学,做个风刮不着雨淋不着的城里人。只要想起这幅蓝图,即便身子累散了架,他都能在梦里笑出声。
他经常梦到儿子。那个夏天,梦到的次数尤其多。
他实在是太想儿子了,便到离工地不远的这个小区看孩子们玩耍。小区绿化得不错,有一片宽阔的休闲区,休闲区里植满泡桐和月季,还有一座滑梯和两架秋千。放学之后,这里就成了孩子们小小的游乐场。那里边还真有个男孩跟他的儿子长得很像。后来他得知这个孩子名叫佳佳。
他很想跟佳佳说话,很想牵着他的小手走一走,他甚至还专门给佳佳买了一块巧克力,但一直没有机会送给他,他怕被接送佳佳的老太太看见。
这一天,这个闷热的傍晚,他的机会终于来了。
还是在滑梯旁,佳佳还是赖着不走。老太太像往常一样嫌佳佳淘气,只是,说话间,哈欠连天,她说:“我回家睡一会儿,不许跑远啊!” 佳佳听话地点头,老太太走了。临走前,拜托一个大点的孩子照顾佳佳,还将一把雨伞放在了滑梯旁边,叮嘱佳佳下雨了就打着伞回家。
他在泡桐树后面听得清清楚楚。过了几分钟,抬头再看,那老太太的脑袋果然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在阳台上。他的心里一阵欢喜。然而,当他走到滑梯旁,那个大点的孩子一直用警惕的眼光打量他,打量得他心里直发毛。
他想了几分钟,决定去再买一块巧克力来收买这个大点的孩子。不远处就有家小商店,他撒腿就向小商店跑去。
就在那几分钟之内,风来了,雨也来了。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他从小商店里出来时,雨点越来越密。他心里好失落,这么大的雨,孩子们肯定早跑回家了。
佳佳居然没有走,一个人站在雨里,好似在等着他。真是天赐的机会。他摸一摸口袋里的巧克力,大步流星走过去。
他唤了一声佳佳,因为激动,声音竟有些颤抖。佳佳将肩上的伞柄往后托了托,扑闪着又黑又亮的大眼睛,看着面前的陌生人,没有应声,而是很机灵地问了一句,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他慌忙讨好地裂开嘴笑,说:“我是你爸爸的朋友,我当然知道你叫佳佳。”
毕竟是个孩子,这样一说,他便信了。只见他伸长了小胳膊,将伞举过头顶,甜甜地说:“叔叔,你来,我这里有伞。”
他蹲下身,握住伞柄。忽然又听佳佳说:“叔叔,小心,不要踩到小蚂蚁,它们正在搬家,我在给它们打伞。”他这才发现,佳佳的伞下面有不少蚂蚁,雨来得突然,那些黑色的小精灵正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
他问道:“为什么要给蚂蚁打伞?”
佳佳回答说:“因为,老师说它们很善良,很勤劳,很辛苦,所以我要保护它们啊。”……
是一场阵雨,不过20分钟,雨点便稀稀落落了。在这20分钟里,他和这个叫佳佳的孩子分吃了两块巧克力。他问:“佳佳,你不嫌叔叔脏?”佳佳很干脆地说:“叔叔不脏,叔叔愿意给蚂蚁打伞,叔叔是好人。”
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从来没有人给过他如此真诚温暖的夸奖。他使劲仰起头,不让泪水落下来。
就在这时,他听见有人唤佳佳的名字。循着声音,他看见一个体态略显臃肿的男人。他认识那个男人。男人看见他,一愣。
还不等两个相识的大人答话,佳佳便拉住爸爸的手,让他蹲下身,指着脚下那一方没被淋湿的空地说:“爸爸,你看,小蚂蚁又开始劳动了,它们是勤劳善良的好动物对不对?刚才下雨时,我和叔叔一直在给他们打伞呢。”
男人低着头,看着地上忙忙碌碌的小蚂蚁,良久没说话。
男人越不说话,他便越局促不安,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终于,他嗫嚅道:“刘经理,我正好路过,我……”
男人没让他说下去,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走,去拿工钱。”
他是全工地第一个拿到钱的民工。他千恩万谢,一出门,眼泪就落了满脸,为儿子有了救命钱,也为自己躲过了一场劫难。
是的,他那个生龙活虎的儿子不久前出了车祸,生命无大碍,但肇事司机逃逸,他不得不缴纳昂贵的住院费。可是工钱一直拖着,任凭他磨破了舌头,也讨不回半分,要不是被逼急了,他那样的老实人断然不会决定铤而走险——去绑架建筑公司经理的儿子。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B.第三段描写突出了农民工对自己孩子的深厚感情,为下文农民工的所做所为作了合理化铺垫。
C.本文的主要情节都是围绕“佳佳”这一人物展开的,这个可爱的小孩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D.从“在这座陌生的城市,从来没有人给过他如此真诚温暖的夸奖”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民工这个群体缺少社会关爱,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
E.本文情节丰富,顺序的记叙方法使文章顺畅自然,在从容淡定的叙述中,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孩子的深沉的爱。
2.小说中的农民工是个怎样的一位父亲?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多次提到“蚂蚁”,请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文章的最后一段是画蛇添足,应该删掉。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尚彦
②后来,各自为生计奔忙,少了联络。消息却陆续从前去探望的亲戚们口中传来。
③和丈夫一商议,决定到梨园看看。看看亲戚们口中“水深火热”的静两口子。
④选择了一个晴朗的天,来到了梨园。好一派农家乐的景致:一栋青砖青瓦的房舍坐落在路边,背后是整齐的果树,前面是碧绿的茶山,房顶上白色的电视卫星接收器格外耀眼。房前屋后,到处是跑动觅食的鸡,房子两侧的猪厩里,左边躺的是三头活泼的架子猪,右边躺的是一头老母猪,一群小猪哼哼唧唧在吃奶……
⑤我和丈夫正在兴奋地看着,议论着,突然,一黑一白两条狗吠咬着,从梨园里冲了出来,我们还没反应过来,马上传来呵斥声,斥退了两条狗。原来,静和丈夫荷着锄头,收早工回来了。
⑥久不相见,自是格外亲热,一边拉家常,一边做饭。我和静吃罢饭,丢下两个喝酒的男人,漫步梨园。静一一指给我看:哪里是梨园的起止点;哪一片是嫁接好的梨树;哪一片是酥梨,哪一片是金秋梨;哪一片是新培育的油桃;哪一棵树上挂果了……我静静地看着静,脸庞是晒黑了,可眼睛里却光芒四射,话也多了,看上去非但没有老了几岁,反而更多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还有一样:自信。
⑦爬到山腰,我俩坐到一株梨树下,静说:“这片梨树已经是七龄了,按常理早该挂果了,由于以前属于公有,管理不善,一直没有挂果。去年,我们给果树重新嫁接,补了一年的水和肥,开花时,把花打掉了,没让挂果。今年,留了一些强壮的,挂了果。”停顿了一下,她指着房子背面屋檐下的木箱给我看:“知道那是什么吗?”我摇头。“是蜂箱,给果树授粉的。”我这才明白过来,怎么会看到那么多的蜜蜂。
⑧望着洗尽铅华一副村妇模样的静,我问:“姐,苦吗?”静沉默了一会儿,把她的手和我的手放在一起:“比比就知道了。”平时我稍显粗糙的手在她的手的映衬下反倒显得细腻白嫩,静轻轻地吐了口气说:“苦我倒不怕,怕的是失败。去年我养的老母猪下了11头小猪,由于没经验,夜里接生完,我想小猪要吃奶,就把小猪留在了老母猪身边,第二天一早起来一看,被老母猪压死了9只,我蹲在猪厩里哭了一上午。年初,我们按着科技书找来材料,自制了一个温箱孵小鸡,开始,一切正常,可小鸡刚要出壳时,突然停电了,毁了我400多个蛋不说,也毁了我发展电孵鸡的信心。”“后悔吗?”我问。“不后悔!以前在办公室上班,遇到点儿挫折就很灰心,现在可不。电孵鸡不成我改用老母鸡孵,还不照样是几百只鸡,并且全放养,属于绿色生态鸡。猪厩里的猪你看过了吧?现在我摸索出一套养猪的方法。再看看这些梨树,都是我们一棵棵嫁接、施肥、浇水,长势都不错。现在是苦点儿,因为没钱,很多事都得自己做,可眼光得放长远点儿,将来梨树全部挂果,产生的效益,再加上科学养殖的猪、鸡,收入会很好呢。”“姐,想没想过要是不成功呢?”静答非所问地说:“前几天我们刚把房产证拿去抵押贷款,贷来的钱我们打算修个水池,再买台抽水机,这样,果树缺水的问题就解决了。剩下的钱,买农家肥,今冬请几个工人给施上,明年,果树就可以全部挂果了。”说着说着,静的声音低了下来:“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我们所有的钱、精力、希望都投入在这片果园里了,我们也谈论过,如果真有什么天灾人祸,我们也认了,毕竟我们为自己的梦想付出过。”
⑨望着静,我觉得她变了,成熟了,同是二十八九岁的人,她的脚踏实地,她的思想见地让我自愧不如,同时我觉得:亲戚们错了。
⑩一转眼,从静那儿回来已有大半年,现在已是阳春三月。正想找个地方去踏青呢,静打来了电话:“彦,梨花开了,满山的雪白,快来吧,别忘了带相机。”
那夜梦里,梨花满山。 (选自2008年5月4日《云南交通报》)
1.第3自然段说,亲戚们传言静两口子的日子过得“水深火热”,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水深火热”的表现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4自然段中描写的景物有何特点?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析结尾画线句子的含意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本文人物外貌描写都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例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许行
一天夜里,一个小偷撬开他的诊所,将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他在慌忙中撞倒了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摔折了大腿,要跑也爬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
“不,在我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
把小偷抬上手术台,海尔曼连夜给他做了接肢的手术,并打上了石膏,直到在诊所里把他彻底治好才交给了警察。
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你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这件事一时传为佳话。
又一天,一个女人护送一位在车祸里受重伤的人来到诊所。
海尔曼一愣:“呵,是她!她早已徐娘半老,怎么还这般漂亮?”这是他被人夺去的爱妻。直到今天她在他的眼里,仍然具有不可代替的魅力。
女人泪流满面地说:“海尔曼,亲爱的海尔曼,你还恨我吗?……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来求你,你是全市惟一能给他做手术的人。”
受重伤的人是他原来爱妻的后夫,就是这个人把她夺去了,当时就差未同他进行古老的决斗。/ 海尔曼曾经受过他们的侮辱。现在这种场合的重逢,使他不由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他始终一言未发,只冷冷地反问一句:“列夫斯基夫人,你忘记我常对你说的话了吗?” “噢,你是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一个修补头颅骨的手术,让海尔曼站了十个多小时,最后晕倒在手术台旁。
列夫斯基在伤愈后,夫妻俩在海尔曼面前忏悔地说:“如您不嫌弃,我们愿意为服侍您而献出余生。”
“这是上帝的安排。医生的手术室里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忘记的是个人的恩怨。”
这件事更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开胸这样的大手术,便把他化了装送到海尔曼的诊所。海尔曼一搭眼就认出了这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兰人丧生在他的枪口下。他心中猛然一震,暗自喟叹,这也是上帝的旨意呵!
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重新穿好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了他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他的心上……
审判海尔曼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
“没有,它用得其所。”
“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
“没有,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职!”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
海尔曼牺牲了。可城市到处都张贴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加其他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召力的反法西斯标语。时至今日,布拉沙还在最高的楼宇上,挺举着“天职”两个大字,谁都明白人们赋予了它更深远的含义。(原文略有删改)
1.简要分析小说中“海尔曼”这个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篇小说中“天职”一词被赋予了两重含义。请对这两重含义分别加以阐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写主人公除掉法西斯头目这一中心事件前,小说先写了他救助“小偷”和“情敌”这两件事。这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B.小说中两次提到“上帝的安排”“上帝的旨意”,这里的“上帝”就是海尔曼心中最高的信念--反法西斯。
C.“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这句话使用夸张和比拟的手法,突出了海尔曼声音的宏亮高亢和他精神的感召力。
D.小说末段可视为故事的尾声,与许多小说的尾声一样,它使故事情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也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E.这篇小说立意深刻,构思精巧,人物形象鲜明,在这么短的篇幅里达到了这么好的艺术效果,实属难能可贵。
研发出的电子纸表面看起来与普通纸张十分相似,可以像报纸一样被折叠卷起,但实际上却有天壤之别,电子纸上密密实实地涂有一层细小的微胶囊,它们被称为“电子墨水”。微胶囊被夹在两个比电子纸略大一圈的薄膜电极之间,面对人们的顶面是透明的薄膜电极,它将纸上的文字图案透出来,让人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背面还有另外一个电极,这种如同“三明治”的结构就是电子纸的主要构造。
电子书页面上储含的微胶囊数量多得惊人,其中含有白色和黑色颗粒,分别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它们悬浮在清洁的液体中。每一根微胶囊独立地对电流产生反应,带负电的黑色粒子和带正电的白色粒子在加压后会在微胶囊中移动。当正面的透明电极施加负电后,带正电的白色粒子就会向上移动,因此就显示为白色。显示黑色时就向电极施加正电。从理论上讲,微胶囊可以迅速转换黑白两种状态,因此,它能够表现诸如汽车行驶、艺术表演等动态画面。
根据这一原理,当这种电子墨水被涂到纸、布或其他平面物体上后,人们只要适当地加以电场的作用,就能使数以亿计的颗粒变幻颜色,从而根据人们的设定不断地改变所显现的图案和文字,这便是电子墨水的神奇功效。当然,电子墨水的颜色并不局限于黑白两色,只要调整颗粒内染料或微型粒子的颜色,便能够使电子墨水展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和图案来。
另外,从耗能角度看,电子纸变得更为实用,因为它不用担心断电威胁,比目前电脑荧屏阅读强多了,只在改变排字状态时才费电,因此它非常省电。
电子纸实际上就是携带方便的薄膜显示板,内装着电脑中央处理器和半导体存储器,只需按下按钮便可读取若***电子文书和电子图书。若是与网络挂钩,就可以做到随意存取。同时,传统纸张符合人类视觉生理习惯、阅读无视角限制、使用成本低、轻薄柔软可折叠卷曲等优点,电子纸都已基本实现。
与传统纸张相比,电子纸的最大的特点是可以轻松携带和浏览大量内容。传统的纸质媒体行业会因为电子纸的蓬勃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当你拥有一张报社发放的电子报纸阅读器的话,那么每天的报纸内容将会以无线的方式发送到你的面前,你可以在电子纸上作注解和圈阅,并把心得直接通过网络进行发送;或者将各项信息分门别类地进行收藏,以便在需要的时候通过类似搜索引擎的电子纸内置软件帮助查找。同时,电子纸还可以包含多媒体文件,那么你就可以对它们进行编辑和欣赏,从而获得前所未有的阅读乐趣。
欧盟一些国家的军队更是已经开始考虑用它来制作军事地图。与传统的纸质地图比较起来,电子地图不仅更结实耐用,而且电子的特性使它可以达到输入刷新、存储、记录甚至多媒体的效果,这让“纸上谈兵”又多了一层新的含义。
1.下列各句中,对“电子纸”的认识有误的一项是
B.电子纸主要由微胶囊和两个透明的薄膜电极构成,结构很简单,如同“三明治”。
C.电子纸是一种通过反射外部光线而成像的薄膜显示板,携带很方便。
D.电子纸不需要发光照明装置的参与,只在改变排字状态时才费电,因而非常省电。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电子纸完全具备了传统纸张的符合人类视觉生理习惯,阅读无视角限制,使用成本低、轻薄柔软等特点。
C.欧盟一些国家制作的电子地图不仅结实、耐用,而且具有输入刷新、存储、记录等多媒体效果。
D.阅读电子报纸不仅可以像读纸质报纸一样进行注解和圈点,还可以对信息进行分类收藏,同时通过内置的软件可迅速找到。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B.随着科技的发展,厚重的书籍可能会被轻薄的电子纸代替,让孩子们减去肩上过重的负荷。
C.随着电子纸的应用,森林资源受到的严重威胁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
D.因为具有使用方便、耗能低、信息量大等优点,电子纸张将取代传统纸张。
(1)一个老者蹲在阳光里,从清早开始,他在这儿蹲了整半天了。
(2)此刻,他正清点他半天的收获,一张张皱巴巴的票子在他膝盖上展平,然后,小心翼翼地叠好。他是来卖油果儿的。自从儿子娶了那个女人回来,在家里他日益显得碍手碍脚了。然而,他总得谋一个生计。于是,他想出个主意,每天到对门店里揽一篮儿油果,拿到这儿来卖。行人如潮,谁也不去注意他。
(3)一天她背了画夹偶尔经过这儿,目光以下子被他吸引住了。她胸前别着枚好看的校徽。这些日子,她正为毕业作品犯愁。
(4)她走向他,像株小白杨。“小白杨”轻轻叫了一下:“老人家,我给你画张像,好吗?”
(5)画像?他瞪起眼,脸绷得紧紧的。继而,他抬起头,眯着眼睛打量了她一会儿,嘴角狡黠地咧了一下:“好吧。不过,这些油果儿你全买了。”
(6)“恩。”她应着。
(7)“5毛一个,10个,拿5块吧!”他转而一想,忽然想“敲”她几个。她踌躇了一会儿,掏出钱递过去。他犹豫了片刻,将5块钱捏在手里。
(8)他往阳光里挪了挪,背靠着一截老树。她打开画夹子,用恬静、温柔的眼睛注视他。他让她看得浑身不自在,避开她的目光,朝远处看去。远处,有些迷蒙,一位年轻的父亲牵着他的儿子,一路上蹦过来,那顶小花帽真漂亮。他叹了口气,眼底闪过一丝温情,然而,温情一瞬间便过去了。她合上了画夹子,要了他的姓名和地址,她走了。
(9)两个月后,他收到她寄来的信,信中还有一张市美术馆画展的参观券。
(10)展览厅里,许多人围着一幅画,他也好奇地挤了进去。画面上一个苍老、寂寞的老人,蹲在一株老树下,老人的目光阴沉而悲哀,一缕阳光留恋地停在他的脸上,他的眼里透出一丝慈祥与温情。他和他对视着。他猛然间发现这个老人正是自己,他的脸陡然羞得绯红。半天,他将目光游移出这幅画,在一小张纸片上,吃力地读到那两个字:“父亲”。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字。有那么好几次,他的儿子、儿媳带着孙子经过他这个卖油果儿的老头的身边,竟离得远远的,像躲瘟神。他痛苦地哽咽起来,浑浊的老泪像虫一样爬出眼眶……
(11)好些日子过去了,美术馆前,有个老者总蹲在那儿,手里捏了把皱巴巴的票子,说是要给女儿的。 (1995年7《小小说选刊》)
1.品读小说第7段中画横线处的句子,思考后回答为什么“她踌躇了一会儿”?而他为什么“犹豫了片刻”?
答:①“踌躇”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犹豫”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8段画横线处的描述语句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0段中“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子”中“熟悉”指什么内容?“遥远”又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回答。
①“熟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遥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出对小说理解、鉴赏不当的两项
B.“他”是一个被儿子及儿媳遗忘了的慈祥、温厚、孤独、苍老的老人。展览馆的素描(画像)正是他真实形象的写照。
C.结尾一句“手里捏了把皱巴巴的票子”与开头“一张张皱巴巴的票子在他膝盖展平”相照应,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揭示了“呼唤人间亲情”的主题。
D.小说以“父亲”为题的原因,“他”既是被儿子、儿媳厌弃的父亲,也是那位大学生追求的理想父亲。
E.本文运用了描写、映衬、对比等手法,将父亲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感人至深。
- 1若函数f(x)=sinx+m-1是奇函数,则m=( )A.1B.0C.2D.-1
- 2My son is old enough to ___ himself. He likes ___ blue, but
- 3Some children are too selfish today. They should be taught t
- 4As a result of careless washing,the jacket__to a child"s siz
- 5芳香酯类化合物A、B互为同分异构体,均含C、H、O三种元素.相同状况下,A、B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97,分子中C、H原
- 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
- 7若x,y是实数,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x>y,则x2>y2B.x>|y|,则x2>y2C.|x|>y,则x2>y
- 8科学家在日光下用放大镜观察一小块金刚石晶体时,金刚石突然“消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镜是凹透镜 B.
- 9以下属于我国法律鼓励公民做的有[ ]①依法纳税②植树造林③拾金不昧④不得携带管制刀具⑤讲普通话A.①②③⑤B.②
- 10(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在2008奥运圣火传递中,一些西方国家扮演极不光彩的角色。针对这种情况,博客上
- 1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1—3小题:1、关于四大区域的名称与序号相对应的是:[ ]A.①-------南方
- 2打破市坊制度,“大街小巷店辅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所反映的是A.元朝B.唐朝C.隋朝D.宋朝
- 3 The reason ______ at the meeting for being late was not rea
- 4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非常迅速,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商品交换中,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某中学高
- 5 巳知中心在坐标原点的双曲线C与拋物线x2="2py(p" >0)有相同的焦点F,点A是两曲线的交点,且AF丄y轴
- 6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孔子的思想中,对今天倡导教育公平有借鉴意义的是(
- 7如图在△ABC中,∠ACB>90°,AD⊥BD,BE⊥AE,CF⊥AB,垂足分别是点D、E、F,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8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B.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
- 9正常情况下,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主要决定于( )A.心房舒张B.心房收缩、心室舒张C.心室舒张D.心房舒张、心室收缩
- 10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流星”的理解,正确的是A.繁荣而短暂B.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