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广东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王充间
②来到哈沃斯已是暮色微茫了。我投宿的小客栈与教堂隔着一条小道,特辟的西窗斜对着三姊妹的故居(现为勃朗特纪念馆),抬起头来便能望见里面的灯光。实在难以想象,这样几间看不出什么特色的普通石屋,从中竟升起了卓绝千古的文学之星,竟孕育出那些恢宏、壮美的传世杰作!凡是读过《简·爱》、《呼啸山庄》和《阿格尼丝·格雷》的人,有谁不为三姊妹天马行空般的瑰奇诡异的想象力,为她们书中捍卫独立人格、表达强烈爱憎的蕴涵,美得苍凉、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文笔而倾倒呢?
③与她们同时代的英国著名的诗人马修·阿诺德写过一首题为《哈沃斯墓园》的诗,在深情悼惜勃朗特三姊妹超人的智慧、非凡的热情、强烈的情感之余,称许她们为拜伦之后无与伦比的天才。作为一个文学群落,“三姊妹现象”在世界文学史上是仅见的。难怪有人说,她们的出现是近代的一则神话。直到今天,西方还有人称她们为“文学的斯芬克斯”,一个难解的谜团。
④天阴得更沉了,漫空飘洒起蒙蒙的雨雾,茫茫视域里一片潮天湿地。我简单地用过早餐。便急匆匆地一头钻进了向往已久的勃朗特纪念馆。这里资料比较丰富,实物也不少,几个展览柜中都珍藏着手迹、书稿,衣橱里存放着夏洛蒂穿戴过的衣服、鞋帽,厅堂里摆着艾米莉弥留之际躺过的沙发,还有安妮最珍爱的摇椅,各个居室的布置也都保持原貌。
⑤从画像上看到,夏洛蒂一头短发,一双大而奇特的眼睛止水般的宁静,身材瘦小,举止稳重;艾米莉个头略高,一副神经质,不胜羞怯似的,显得落落寡合;她们的妹妹安妮长着一双略带紫罗兰色的眼睛,面孔富于表情,神态有些矜持。三姊妹的体质十分孱弱,患着同样的结核病。死神一直在这家庭里猖獗肆虐,七年间三姊妹先后弃世,分别得年三十九岁、三十岁和二十九岁。小妹妹死在几十英里外的一个市镇。骸骨没有运回;两个姐姐病逝之后,即被乡亲们安葬在本村的教堂里。
⑥勃朗特一家基本上处于与世隔绝状态,一向清贫寒素,三姊妹童年是在寂寞凄苦中度过的,但精神世界并不空虚。父亲是一位牧师,性格有些乖戾,却酷爱文学,出版过诗集,早岁周游各地,带回来许多文学名著。母亲也是天资颖慧的,只是年纪很轻就去世了。三姊妹上过几年学校,由于秉性孤僻,与其他女孩子很少交往,更多时间是在家里自学,由父亲给她们讲课,或者跟随阅历丰富的女仆在荒原上闲步,听讲一些带有原始意味、充满离奇色彩的遗闻佚事……她们从老女仆那里了解到了社会上各色人等的生活方式和百式百样的人生厄运、家庭悲剧。
⑦天气转晴,和煦的秋阳钻出了云层,枫香筛下来片片光影,教堂的七彩玻璃上映射着耀眼的光芒。“叮叮当当”,一阵钟声响起,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上午十一点,时间过得真快呀!还有几十分钟就要登上返程的班车,告别芳邻,同三姊妹说声“再见”了。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我请人拍摄了两张与故居的合影。回过头去,又凝神瞩望了好一会儿,想让这座不寻常的建筑牢牢嵌入我的记忆之窗。
1、根据第四、五段的内容,简要分析概括勃朗特三姊妹不同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说的“一桩人生幸事”是指什么事?为什么说这件事是一桩人生幸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要详写“三才女”的父亲、母亲和老女仆的有关事迹?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凡读过《简·爱》……而倾倒呢?”一句,运用反问的句式,有力地说明了广大读者都非常喜爱夏洛蒂的恢宏、壮美的传世杰作。
B、“她们的出现是近代的一则神话”一句运用比喻手法,既形象地赞扬了三姊妹的天才是超人的、无与伦比的,又准确地表明了“三姊妹现象”是非凡的、空前绝后的。
C、第四、第七段两段的景物描写,由“阴雨”到“转晴”,前后呼应,不仅映衬了作者的不同心情,而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第五段中,叙写了三姊妹一个共同的特点:体弱多病,寿命短暂。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与许多高寿的文学家相比,他们的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就大大逊色了。
E、最后一段,作者“请人拍摄了两张与故居的合影”,其目的是为了留下永不忘却的纪念,抒发由衷的仰慕之情。
答案
②艾米莉:敏感、羞怯、寡合;
③安妮:活泼、多情、矜持。
2、①是指与勃朗特三姊妹做了短暂的邻居,有机会参观勃朗特纪念馆一事;②因为勃朗特三姊妹是千古文学之星,蜚声世界,自己向往已久,现在竟成了芳邻,永生难忘,所以值得庆幸。
3、①因为“三才女”的成功,与她们的家庭影响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②作者为了突出“三才女”成功的原因,所以要详写这三人的有关事迹。(意思答对即可)
4、CE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问题。一夜芳邻王充间 ①说来也是一桩人生幸事,我竟然有机会在一个半世纪之后与蜚声世界文坛的勃朗特三姊妹做了短暂的邻居。 ②来到哈沃斯已是暮色微】;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说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因为“诗”在中国艺术中占有着特殊地位。从“诗经”到“楚辞”再到“乐府”,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再到现代的自由诗,形式虽然千变万化,但却始终占据着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并渗透到以后出现的其他艺术形式之中。无论何时,都讲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于传统中,人们将“意境”作为一切艺术所追求的最高目的,而诗词更重意境,因而,从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毫不夸大地说,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诗歌无处不在、无处不用,它的精神主宰着中国艺术的整体精神。凡有人烟处,皆有诗歌:喝酒、行酒令,说的是诗;奏乐、起舞处,唱的是诗;挥刀、舞剑时,吟的是诗。如果说,艺术的发展总是以“人生”做基础,总是激励人们思考生活、批判生活和指导生活的,那么诗歌便指导着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我们追求诗中的理想境界,感悟诗里的人生哲理,不论是低吟“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是高歌“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们从诗词中领悟生命、从诗词里关照人生。
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与西方语系相比,汉语的精炼美妙是不言而喻的。汉语在词汇上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的特点,在语法上具有灵活性、随意性的特点,在语音上也会因声调不同而带来不同的色彩。更何况诗词讲究对仗、平仄、押韵等音乐性的特点,所以诗歌具有音韵美,和谐美。一个民族的语言,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表述方式,而且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感受、乃至存在方式。诗词有利于形象性的表述和艺术性的展现,中国人自古就以一种诗性的思维和诗性的态度来对待世界。辜鸿铭说,“汉语是一种诗的语言,它具有诗意和韵味”。
古代中国,无论是自发的艺术创作,还是自觉的艺术理论,都没有将感性和理性割裂开来。这使中国文化长于实践理性而短于思辨理性,而西方文化偏向理性。例如,传统的火药不是依据化学方程式配制出来的,而活字印刷更不具备理论科学的特征。在雕塑、绘画、书法、小说,甚至园林艺术方面,与西方文化不同的是,中国人一开始就不以纯粹科学的手法来摹仿自然,不以纯粹客观的态度来再现生活;于是,无论是雕塑、绘画还是小说或书法,总有一种“气韵生动”的美学效果,都达到了一种“登山而情满于山,观海而意溢于海”的精神境界。而在戏曲文化和园林艺术上,总让人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实现了一种“神与物游”、“物我两忘”的审美理想,实为一种登峰造极的艺术形式。
中国没有“掷铁饼者”,没有《圣经》,没有《哈姆雷特》,没有凡尔赛宫……但中国有《诗经》,有《离***》,有《红楼梦》,有紫禁城,有苏州园林……我们只要将它们拿来比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谁更讲究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谁更在乎天人合一,谁更懂得和谐美。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可以不懂天文、历算知识,不懂科学哲学,但却必须用琴、棋、书、画来修养身心。这种特有的行为方式和休养方式,不正是“诗性文化”的显著标志吗?
1.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表现了中国的诗性文化之特征。
B.西方语系不具有汉语那种精炼美妙的特点,因而西方文化无法形成诗性的文化。
C.中国文化在雕塑和绘画方面,不是以纯粹科学的手法来摹仿自然,而是着重追求一种“气韵生动”的境界。
D.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们不懂天文、历算知识和科学哲学,却懂琴、棋、书、画。
E.汉语不仅是一种特殊的表述方式,而且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感受、乃至存在方式。
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艺术受诗歌的影响颇深,中国人连挥刀、舞剑时,吟的也是诗。
B.在古代中国,火药并不是依据化学方程式配制出来的,这反映了国人只崇尚感性而不重科学的特点。
C.中国艺术中没有“掷铁饼者”,中国艺术不以纯粹客观的态度来再现生活。
D.中国有紫禁城,中国建筑讲究天地自然融为一体,追求和谐的审美情趣。
3.作者认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全文分条说明中国文化为什么是一种诗性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余世磊
②我是弄不明白:不同地方的月亮,为什么差别那么大?故园的那轮山月,那么大,那么白,那么亮。故乡的山是朴实的,一座连着一座,既无入云之高,亦无斧削之奇。如果说,山月是山养的,那么,山月肯定最得山的喜爱,是山的心肝宝贝,把山水的精华都给了它,才养育出如此一轮山月。同样,山月也是爱着山的,年年岁岁,与山相倚相伴。而且,爱屋及乌,也爱着山里人、草木、山里的一切。
③月照山中,山中还是山中,但被月光照亮,给人的感觉,总疑换了一个地方。好多人家,都不点灯,开了门窗,放进一片片月光,在月光里闲坐、喝茶。如果你再仔细地看,月照是别有用心的,该亮的亮,该暗的暗。那些贫穷的、不雅的东西,都被隐去,那些富有的、美好的东西,越发清晰了,还有那些牛栏、猪圈等,是有点肮脏,月照藏不住它们,就把它们弄得模模糊糊,让人看不清楚。最美,莫过于夏秋黄昏,下了一场暴雨,雨后云开,山月来照。有雾,东一团,西一团。山峰、河流、村子都在雾中,藏一半,露一半。一天疏星、数村灯火,远几点,近几点。让我忘情啊,不似人间似天堂。
④是的,天路是清冷的、孤单的,山月并不愿去走,而更愿下到山中,呆在我们的村里不走。一群村童疯玩,和山月捉迷藏。山月躲了起来,有时在草垛后,有时在树林中,有时在屋顶上,有时在水井里,村童们怎能找到它呢?为头的那个小家伙,累了,靠着草垛坐下,偶尔一回头,那样一轮山月,突然出现,妈呀,吓了他一大跳,甚至让他生气了,不再和山月玩了,召拢了伙伴们,捉萤火虫去。好一群淘气的村童!山月一笑,赶紧升至村庄的半空,照亮他们跑着,追着,别摔了跤儿。
⑤夜来无事,我爱到住在小学的张校长家坐坐,我爱到道班里的小汪那里聊天,偶尔,我还爱到李家屋的术坤家打牌。走夜路,有山月作伴,我就什么也不怕了。山月还要去送很多人。有人荷了锄头,去田里看水;有人背了竹篓,要出去钓鳝;还有人从外面归来,耽误了车船,深夜还没走到家里……这一个夜晚,山月要送多少人,或去,或归,哪一人能做得到呢?山月不来的夜晚,也好,我们安心呆在家中,做点自己的事情。不要问山月为何不来?山月肯定也有它的事情。山月会来,绝不会失约,我们又可邀了山月,去夜行、访友、观山中风景,这才让人更加珍惜,这才让人更加体会其中之美。
⑥那山月光有一种极强的穿射力,能把人照透的。有时,我离开家,在那山月光里散步。走着,走着,我突然生出一种害怕,不敢在那山月光里久久逗留,更不敢去面对山月。因为我觉得,隐藏在我内心里,有着不少丑陋、邪恶的东西,譬如懒惰、抱怨、自私等等,会在这山月光里暴露无遗。但我还是战胜了自己,勇敢地站在那里,借着那山月光,正视起自己的内心,一一剔除那些丑陋、肮脏的东西。踏月归来,步履轻松,心情喜悦,我不能说我变得怎样,但比起以前的那个我,肯定多了一份纯洁、一份善良、一份高尚,我这才觉得自己配作山月的朋友。
⑦在山中,除了那些人,那山月,还有那幽兰,那鸣虫,那白鹭,那绿蕉,那窗前一枝梅,那屋角一篷竹,那岭上几棵松……多少我旧时师友,真的是久违了!(选自2010年第10期《散文》,有删改)
1.文章以“山月曾是旧时友”为题,开头却从小城月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章的③④⑤段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山月与山、山里人相依相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纵观全文,概括作者在本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川人好饮茶,茶馆遍布全川,各地自有特色。其中,特别是成都茶馆风情独具,饮誉海外。素有“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的说法。成都乃至四川茶馆源于何时?现已无从考证。但成都茶馆历来十分兴旺。由于成都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特别是都江堰的自流灌溉,自古以来农活就比其他地方少了很多,从而养育出成都人悠闲的品性,“坐茶馆”也就成了成都人的一种嗜好。
成都茶馆之所以引人注目,不在于它的茶艺而在于它的数量多、服务技巧娴熟、态度和气周到以及它所体现的社会功能。
成都茶馆不讲究茶艺,但却潇洒舒适。一般茶馆当街设桌,多为竹椅矮桌,明亮宽敞,干净简朴。茶具为三大件,即荼盖、茶碗和茶船。一般成都人喜欢茉莉花茶,只要没事,便去茶馆一坐,二邓腿一跷,盖碗茶一泡,便悠闲自得地品起茶来。茶馆还供应开水、热水、茶食。稍大的茶馆还设书场,可观赏川剧、清音、扬琴、竹琴及木偶戏等曲艺演出,如解放前的锦春茶社、协记茶社、新世界茶厅即如此。有名的大茶馆则用紫铜茶壶、锡杯托、景瓷盖碗,好么师(茶博士)样样皆精,如解放前的华华茶厅、濯江茶社,现在的杜甫草堂茶馆还保留着这种风情。成都茶馆讲究待客态度,行荼技巧。成都茶馆的一般行茶师傅都有一手绝活。
成都茶馆还具有“信息交流、会社联谊、民间法庭、民间文化活动及经济交易”等社会功能。成都茶馆的第一功能便是“摆龙门阵”“吹壳子”,不论老友新知,在茶馆里一坐就可侃上半天,大家互相交流各种新闻和信息,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同时成都茶馆还是旧社会“袍哥[注]们”谈公事的地方,也是各行各业聚会的场所,具有“民间会社联谊站”的功能。成都茶馆还是民间肆里纠纷的“断案”场所,又具有民间法庭的作用。茶馆还是文人吟诗、作画、谈心、聚会甚至演出的场所。在成都,许多民间生意买卖也在茶馆里进行。许多社会交往、社会信息都在茶馆里交流,这里成了新闻的传播地。别看四川交通闭塞,信息不通,只要茶馆一坐,天下大事就了然于胸,坐茶馆也算是弥补信息闭塞的一种方式罢。在古代中国还有这种说法:“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其中,茶馆的功能恐怕不能忽略。由于得天独厚旱涝保收的地理条件,“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家给人足,身安逸乐。在茶馆里度过光阴,陶冶身心,交朋会友,纵论天下大事已经成了成都人乃至四川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许多人无事,清早起来,往茶馆一坐,就是一天,这种“玩”法,普天下可能再也找不到几处。
[注]袍哥:解放前四川的一个封建会道门组织。
1.为什么“坐茶馆”会成为成都人的一种嗜好?_F面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成都茶馆风情独具,饮誉海外;而且茶馆还具有多种功能,不论老友新知,在茶馆里一坐就可以侃上半天,交流新闻和信息,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B.成都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特别是都江堰的自流灌溉,自古以来农活就少,从而养育出了成都人悠闲的品性。
C.四川自古号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家给人足,自然身安逸乐,在茶馆品茶就成了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
D.在茶馆里度过光阴,陶冶身心,交朋会友,纵论天下大事,已经成了成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2.成都茶馆“风情独具”表现在哪些地方?下面叙述不属于“风情独具”的一项是( )
A.成都茶馆不讲究茶艺,但却潇洒舒适。一般茶馆当街设桌,多为竹椅矮桌,明亮宽敞,干净简朴。
B.茶馆供应开水、热水、茶食。稍大的茶馆还设书场,可观赏川剧、清音、扬琴、竹琴及木偶戏等曲艺演出。
C.成都茶馆不在于它的茶艺而在于它的数量多、服务技巧娴熟、态度和气周到以及它所体现的社会功能。
D.有名的大茶馆则用紫铜茶壶、锡杯托、景瓷盖碗,好么师(茶博士)样样皆精,行茶师傅都有一手绝活。
3.“在古代中国还有这种说法:"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其中,茶馆的功能恐怕不能忽略。-F面所述解放前成都茶馆的各种社会功能中,与“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关系不大的一项是( )
A.成都茶馆第一功能便是“摆龙门阵”“吹壳子”,不论老友新知,在茶馆里互相交流各种新闻和信息,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B.成都茶馆是旧社会“袍哥们”谈公事的地方,也是各行各业聚会的场所,具有“民间会社联谊站”的功能。成都茶馆还是民间肆里纠纷的“断案”场所,具有民间法庭的作用。
C.成都茶馆是文人吟诗、作画、谈心、聚会甚至演出的场所。在成都,许多民间生意买卖也在茶馆里进行。
D.成都茶馆成了新闻的传播地,许多社会交往、社会信息都在茶馆里交流,只要到茶馆一坐,天下大事就了然于胸,坐茶馆也算是弥补信息闭塞的一种方式罢。
王鼎钧
你该记得那个传说:人死了,他的鬼魂要把生前留下的脚印一个一个都拣起来。为了做这件事,他的鬼魂要把生平经过的路再走一遍。车中、船中、桥上、路上、街头、巷尾,脚印永远不灭。纵然桥已坍了,船已沉了,路已翻修铺上柏油,河岸已变成水坝,一旦鬼魂重到,他的脚印自会一个一个浮上来。
有时候,我一想起这个传说就激动,有时候,我也一想起这个传说就怀疑。这个传说跟别的传说怎样调和呢?末日大限将到的时候,牛头马面不是拿着金牌和锁链在旁等候出窍的灵魂吗?以后是审判,是刑罚,他哪能有时间去拣脚印;以后是喝孟婆汤,是投胎转世,他哪能有能力去拣脚印。好,古圣先贤创设神话,今圣后贤修正神话,我们只有拆开那个森严的故事结构,容纳新的传奇。
我想,拾脚印的情节恐怕很复杂,超出众所周知。像我,如果可能,我要连你的脚印一并收拾妥当。我要拣回来的不只是脚印。那些歌,在我们唱歌的地方,四处有抛掷的音符,歌声冻在原处,等我丢吹一口气,再响起来。那些泪,在我流过泪的地方,热泪化为铁浆,倒流入腔,凝成铁心钢肠,旧地重临,钢铁还原成浆还原成泪,老泪如陈年旧酿。人散落,泪散落,歌声散落,脚印散落,我一一仔细收拾,如同向夜光杯中仔细斟满葡萄美酒。
也许,重要的事情应该在生前办理,死后太无凭,太渺茫难期。也许拣脚印的故事只是提醒游予在垂暮之年做一次回顾式的旅行,镜花水月,回首都有真在。若把平生行程再走一遍,这旅程的终站,当然就是故乡。
人老了,能再年轻一次吗?似乎不能,所有的方士都试验过,失败了。但我想有个秘方可以再试,就是这名为拣脚印的旅行。这种旅行和当年逆向,可以在程序上倒过来实施,所以年光也仿佛倒流。以我而论,我若站在江头、江尾想当年名士过江成鲫,我觉得我二十岁。我若坐在水穷处、云起时看虹,看上帝在秦岭为中国人立的约,看虹怎样照着皇宫的颜色给山化妆,我十五岁。如果我赤足站在当初看蚂蚁打架、看鸡上树的地方,让泥地由脚心到头预感动我,我只有六岁。
乡间父老讲故事,说是两个旅行的人住在旅店里,认识了,闲谈中互相夸耀自己的家乡有高楼。一个说,我们家乡有座楼,楼顶上有个麻雀窝,窝里有几个麻雀蛋。有一天,不知怎么,窝破了,这些蛋在半空中孵化,幼雀破壳而出,还没等落到地上,新生的麻雀就翅膀硬了,可以飞了。所以那些麻雀一个也没摔死,都贴地飞,然后一飞冲天。你想那座楼有多高?愿你还记得这个故事,你已遗忘了太多的东西,忘了故事,忘了歌,忘了许多人名地名。怎么可能呢?那些故事,那些歌,那些人名地名,应该与我们的灵魂同在,与我们的人格同在。你究竟是怎样使用你的记忆呢?
……那个旅客说:你想我家乡的楼有多高?另一个旅客笑一笑,不温不火:我们家乡也有一座高楼,有一次,有个小女孩从楼顶上掉下来了,到了地面上,她已长成一个老太太。我们这座楼比你们那一座,怎么样?
当年悠然神往,一心想奔过去看那样高的楼,千山万水不辞远。现在呢,我想高楼不在远方,它就是故乡。我一旦回到故乡,会恍然觉得当年从楼顶跳下来,落地变成了老翁。真快,真简单,真干净!种种成长的痛苦,萎缩的痛苦,种种期许,种种幻灭,生命中那些长跑、长考、长年煎熬、长夜痛哭,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发生,“昨日今我一瞬间”,时间不容庸人自扰。
[注]王鼎钧(1927—),山东临沂人,台湾著名作家。本文有删节。
1.下面是对这篇抒情散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散文开篇点题:“乡愁是美学。”意思是,所谓拣脚印的传说包容的是一种“乡愁”,而乡愁是人的情感的一种历练,它属于美学。
B.拣脚印的故事一般中国人都熟悉,作者平平道来,读之令人亲切,让人感受到这拣脚印就是人人心中都有的对生的留恋。
C.作品结尾说“"昨日今我一瞬间",时间不容庸人自扰。”卒章显意,警示我们,种种传说都在提醒我们珍惜生命。
D.两个旅行的人各自夸耀家乡高楼的故事,虽情节近乎荒诞,但都突出说明了人们乡思情结的深厚。
E.“人老了,能再年轻一次吗?”对这一设问,作者作了明确的否定回答“似乎不能”,引导读者对生活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2.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人散落,泪散落,歌声散落,脚印散落,我一一仔细收拾,如同向夜光杯中仔细斟满葡萄美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拣脚印”的故事容纳了哪些“新的传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文章后三段,简要分析作者引用两个旅人说家乡高楼的故事并发表感慨,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岚清
1938年10月,诗人光未然首次乘木船渡过黄河,奔赴山西吕梁山抗日根据地。当他见到黄河的惊涛骇浪、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不禁被这大自然的奇观惊呆了。万山丛中游击健儿的抗敌英姿,更强烈地震撼着诗人的心弦。在这些震撼的感召下,1939年初,诗人开始酝酿创作一部长篇朗诵诗。不久,光未然因行军时不慎摔伤,回延安住院治疗。冼星海与他在上海时就认识,得知消息后前去看望。见面后光未然谈起创作朗诵诗的构想,冼星海听后十分兴奋,希望他把它写成歌词。稍后,光未然再也按捺不住创作的冲动,躺在病床上,一连五天口述了400多行诗句,经人协助笔录,终于完成了《黄河吟》,这也就是后来《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1939年春的一天,抗敌演剧队第三队在延安的一个宽大的窑洞里举行晚会,光未然和冼星海都应邀参加。光未然带病一气呵成地朗诵了自己的这部新作。冼星海听完朗诵后,一把将诗稿抓在手里,激动不已地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我要把它写成一部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大合唱。这将是中国第一部新形式的大合唱。我有把握把它谱好!我一定及时为你们赶出来!”
冼星海于3月26日开始了大合唱的创作,到3月31日,《黄河大合唱》的八首歌曲就完成了,仅用了六天时间!这虽然还只是歌曲旋律的初稿,但已为这部巨作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冼星海不愧为是作曲大师!
在钦佩冼星海的才华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他为创作这部作品付出的艰辛劳动。实际上,在拿到歌词后的一个多月里,他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不仅为收集创作素材作了细致的调查,而且为写作大型作品进行了先期的“练笔”——完成了第一部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的创作和排练演出。他还多次要求人们讲述渡黄河的情景和感受,对很多细节都再三追问。他还去学唱船工号子,后来用到了《黄河船夫曲》中。在创作期间,他经受了疾病的困扰和夜以继日的辛劳。为了尽善尽美,他支撑着病痛之身反复推敲,每写出一章,就请人试唱,再做修改,仅《黄河颂》就改了三次。
《黄河大合唱》创作完成后,在冼星海的帮助和辅导下,经过十余天的排练,于1939年4月13日首演,由抗敌演剧队第三队演唱,邬析零指挥。紧接着,从4月25日起,冼星海又连续十次亲自指挥“鲁艺”的学员排练《黄河大合唱》,合唱队员从开始的60多人,陆续增加到100多人。1939年5月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院一周年纪念音乐晚会”上,冼星海指挥100余人的鲁艺合唱团,成功地演出了《黄河大合唱》。演出结束后,***等***都站起来热烈鼓掌,感动地连声说“好”。以后,延安凡遇到重大的晚会,《黄河大合唱》都是主要节目。1939年7月8日,***听了《黄河大合唱》后也给予高度评价,并赞誉冼星海“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黄河大合唱》以其高度完美统一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不仅受到延安军民广泛的赞扬和欢迎,并迅速传播到包括国统区在内的各个战区,进而蜚声海外。1940年,刘良模把《黄河大合唱》的乐谱带到了美国,1943年普林斯顿大学合唱团用英文首次在美国演唱。从此,《黄河大合唱》逐渐在美国、加拿大、缅甸、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广泛演唱,成为我国最早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的音乐作品。
1941年春天,冼星海在莫斯科对《黄河大合唱》的简谱版进行修订,定名为“交响大合唱《黄河》”。这次修订,在原来八个乐章的基础上,加写了整部大合唱的序曲,加写了说白和各乐章之间的音乐,重新编配了以交响乐队伴奏的合唱总谱。由于冼星海当时远离祖国,生活动荡,总谱完成后没有机会试奏和修改,还有不尽完善之处。1955年,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厅举行的“冼星海逝世10周年”音乐会上,《黄河大合唱》第一次被搬上了苏联舞台,由全苏广播交响乐团演出,用俄语演唱。1956年,我国著名指挥家李德伦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厅,指挥俄罗斯合唱团和莫斯科爱乐交响乐团,用俄语演出了《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雄壮而激奋,深刻地反映了抗战时期的时代、生活和群众的革命精神,成为时代的强音、民族的心声,震撼着神州大地,鼓舞着中国人民奋勇抗敌,夺取抗战的胜利。《黄河大合唱》的成功之处,在于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融声乐、器乐、文学于一体。就合唱而言,给人以音乐与文学“协奏”的感受;歌词与音乐意境高远,形式灵活多样,富于歌唱性和音乐性;贴近劳苦大众,雅俗共赏,富于普及性;注意用情节、戏剧性渲染刻画人物;从艺术借鉴上看,它还带有西方“康塔塔”的成分。全曲由八首歌曲组成,既各成章节,又浑然一体。《黄河大合唱》是一部高度概括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里程碑式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是我国音乐史上不朽的传世名作,在世界音乐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看来,《黄河大合唱》产生的震撼,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相比拟。
直到今天,《黄河大合唱》以及据其改编的钢琴协奏曲《黄河》,仍是国内外音乐舞台上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不久前,中国爱乐乐团指挥余隆告诉我,2005年2月23日至4月1日,他们到欧美七个国家的22个城市巡回演出,钢琴协奏曲《黄河》仍然是震撼西方乐坛的作品。他在描述在美国林肯艺术中心演出这部作品的情景时说:“《黄河》时而翻卷澎湃,时而深沉低回,时而轻舒徐缓。在20分钟的演奏过程中,我与全体演员始终噙着眼泪,年轻钢琴家郎朗的真诚泪水也与亲切的琴声一起,感动着台下的听众。美国听众和中国艺术家的情绪完全沟通融汇,人人热泪盈眶……在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这个享誉全球的文化殿堂,最让我感慨和难忘的,不是乐团对古典名作的独到诠释所引来的全场欢呼,而是加演钢琴协奏曲《黄河》带来的巨大震撼。加演一曲整整20分钟的大作,是音乐会中的罕见之举!”我想,爱乐乐团这样安排,是因为这部作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写照!(节选自《时代的强音震撼的旋律普遍的音乐——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见2005年第20期《新华文摘》)
1.下面对这篇回忆录所作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篇回忆录语言平实客观地介绍了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过程,所发挥的战斗作用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赞颂了它强劲的艺术生命力。
B.文章开篇介绍冼星海的“宏愿”,提示了《黄河大合唱》的主题,统领全文。
C.标题“《黄河大合唱》的震撼”亦即贯串全文的思想感情的线索。
D.文章介绍诗人光未然的《黄河吟》、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冲动,突出说明诗与歌的结合是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表达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
E.回忆录采用纵式结构,文章的后半部分介绍了它在世界上产生的影响,说明它在世界人民心中产生了共鸣。
2.文章反复使用了“震撼”一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我看来,《黄河大合唱》产生的震撼,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相比拟。”作者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用饱含激情的笔触介绍了《黄河大合唱》的创作经过、艺术魅力及其巨大影响,揭示了生活与艺术创作的关系。生活与艺术创作有什么关系?请结合《黄河大合唱》的创作经过,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试题
- 1给农作物进行深层施肥,可以促使根系向土壤深处生长,这是依据根的什么特性( )A.向水生长B.向肥生长C.向地生长D.固
- 2某服装厂第一车间计划九月份生产1530套校服,已经生产了12天,平均每天生产45套,要在原计划天数内完成任务,以后每天要
- 3设椭圆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一个顶点坐标为(2,0),离心率为32.(1)求这个椭圆的方程;(2)若这个椭圆左焦
- 4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A.人
- 5新中国成立60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77倍,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第二大出口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人民生活迈向总体
- 6设、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点在双曲线上,且,则等于( )A.B.C.D.
- 7两个点电荷固定于x轴上,电量大小分别为Q和4Q,在它们形成的电场中,有一个带正电的试探电荷q从无限远处移向坐标原点O,其
- 8Sea water _____ many minerals, salt _____.A.contains, incl
- 9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失败。其主要原因是[ ]A.护国军势力大大超过北洋军B.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C
- 10用方框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like, prefer, strirg,late, fish, sink, remind
热门考点
- 1Helen is much more kind to her youngest child than to the ot
- 2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稀硫酸测定粗锌中锌的含量.现称取粗锌20g,加入到足量硫酸溶液中充分反应(杂质不参与反应),测得数据如
- 3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1)一个氧分子______;(2)二个镁原子______;(3)+2价的锌元素______;(
- 4在(1+x)+(1+x)2+…+(1+x)6的展开式中,x4项的系数是______.(用数字作答)
- 5不久前,教育部下发文件,要求从2008年3月到2009年7月,在北京、上海等10个省市的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工作,要
- 6如图所示,将纯Fe棒和石墨棒插入1 L饱和NaCl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去掉电源,将M、N用导线直接相连,则Fe棒
- 7— Did you see the film last night? — No, I ______ some shopp
- 8生活中许多广告词包含着丰富的道理。“药材好,药才好”的经济生活道理是A.商品的有用性决定其价值B.商品的价值要通过使用价
- 9The old man has run four laps(圈) around the pool, while the
- 1012. Half of the students will have sports, and the rest 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