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人生之船上的浮想陈染  不知别人是否有过同样稚嫩脆弱的成长经历,我曾有过这样的一个时期:  大约在我十四五岁,也就是李商隐所写的...
题目
题型:湖北省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人生之船上的浮想
陈染
  不知别人是否有过同样稚嫩脆弱的成长经历,我曾有过这样的一个时期:
  大约在我十四五岁,也就是李商隐所写的“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的年龄。有一次,我随母亲到火车站给她的一个朋友送行。那时候,我完全是一个不用大人费心寒暄搭讪的母亲身后的孩子。我已记不得当时母亲和朋友是真心地依依惜别,还是客套的热情。只记得,后来火车发出一声长长的沉闷的鸣笛,那声音在空旷的站台上凄凉地绵延弥漫,夹裹着乍暖还寒时节凉飕飕的小风,剜割在我心上。然后,车身慢慢启动了,客人踏上了火车,向我们挥手告别。再然后,客人挥着手与我们隔窗交错而过,渐渐远去。
  这时候,不知为什么,我的眼泪忽然就涌了出来,而且莫名地伤感起来。
  可是,这个客人,明明是我不认识的啊!
  火车又是一声凄凄凉凉的长鸣,抛洒在渐行渐远的空中,远处黄昏的云朵浓彩重墨,似乎饱含着人世间的离愁别绪,我的眼泪又不听话地流了出来……  在后来的岁月中,我又经历了几次同样令我尴尬的场面,我便认定自己不适宜给人送行,便坚决地回避了这样的场合。
  后来,我知道了我的眼泪为何而流。我是听不得那长长的凄凉的鸣笛声,那沉甸甸的声音,如同大提琴的低吟,古排箫的泣诉,让人凄迷恍惚。人去心空,距离像岁月一样拉远了,像梦一样融化成一片空茫,散淡难辨,恍若隔世。时光如同攥在手中的沙子,多少人世的生离死别、从此天涯的故事,就这样随风飘散了。 
  以我当时那幼小的、未谙人事且善感多思的脆弱敏感之心,怎能经得起那在想象中存在的哀婉曲折、回肠九转的忧伤呢?    
  准备高考的时候,我和同班一个女同学非常要好。高考分数下来后,我得知自己考上了大学,便欢快地跑到她家。当听到她未被录取的消息时,我难过得眼泪立刻涌出眼眶。她倒是个心地宽阔的人,反过来安慰我,并做出匪夷所思的样子,说:“咦,怎么像是你没考上大学呢?没考上的是我呀!”   
  正是夏天,我在人家院子里的树荫下流了半天泪。眼前是青藤缠绕的砖瓦房,屋檐下碎草叶在夕阳中舞动,树根草汁散发出芬芳的气味,燕子在窗檐下栖居,麻雀在不远处的土堆上觅食......这一切,都莫名地夸张、煽动了我的伤感,我在自己想象出来的分别中,在夏天的清风缠绕的湿漉漉的展望中,说了好多的分离在即、天各一方的话,好像永别似的。然后,在愈发浓重的暮色中,我心情怅然地走回家去。 
  其实,第二天,我们又一起跑出去玩去了。 
  一个青春少女的想象种的忧伤,是多么的真挚,那泪水又是多么的不可靠啊!
  终于,踉踉跄跄走过了那样一个不成熟的青春期。现在,粗砺的现实早已让人处之泰然。像所有的成年人一样,眼泪似乎被岁月蒸发得越来越少了。 
  可是,有时候,我依然会莫名其妙地沉湎于浮想联翩的非现实场景之中。 
  那天,接近中午时分,我在办公室里处理着案头事务。大楼里忽然有人从高层跑下来,说地震了,而且,据可靠消息称,待会儿还会有更大的地震。我慌忙收拾书包准备回家。同事说,你家楼层高,咱们这儿楼层低,不如就在办公室里躲地震。我回答说,我家里还有狗狗呢,它怎么办啊?就是死也不能让它在惊恐中四处撞墙、单独遇难啊。 
  我一边下楼,一边给好友电话通告。然后,钻进汽车,狠踩油门。 
  车子在路面上飞奔,一些思绪也在我脑海中的“轨道”上飞奔、漫溢:  ……断壁残垣、连绵废墟中,我家的狗狗三三侧躺在折断的钢筋水泥的夹缝中,浑身是血,小嘴半张着,像是倾吐什么。它的身体已经僵硬,一动不动,只有黑色弯卷的毛在荒凉的废墟中随风拂动。它那双惊恐万状的大眼睛用力张大,似乎依然等待着我回家……  这个想象出来的虚拟场景,令我万分难过。我丢下它,让它在惊恐无助的、无比信赖的期待中死去,这怎么可以!我甚至想,倘若大难来临,譬如战争,譬如不可抗拒的天灾,将使我们的城市塌陷甚至湮灭,假如我们将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生死未卜,那么,我首先得抱着三三去医院施行安乐死,让它在我的怀中安然幸福地睡去。然后,我再和亲爱的人们奔赴难以预知的生路。我们是理性的成年人,我们拥有一定的智慧面对这个世界的残酷和变异。可是,三三,它却不能。 
  就这样,我一路浮想联翩,思绪万千。
  回到家中,三三热烈地扑向我,我像灾难过后的久别重逢一般,热烈地拥抱三三。 
  现在想来,我大概是个很善于在想象中勾画凄凉前景的一个人,奔逸的想象如同一只不成熟的马驹,完全无视现实这个大草场上的游戏规则。虽然现在,我的年龄和阅历早已稳稳地伫立在这草场的边缘成为牢固的栅栏,守护着那匹风驰电掣的思绪的“马驹”适可而止,理智如同缰绳,可以适时地把现实的场景拉到眼前。但是,有时我又会反过来说服自己:人世之船承载着我们,使我们在人生的远行中铸造了坚硬而庞大的理性;但是,我为什么不可以偶尔地“纵容”自己一下,在这艘巨船颠簸的倏忽间,在满天星斗的夜晚或者一缕低垂的粉红色的朝霞里,暗自沉湎,浮想联翩呢!
  这,并不妨碍我确认自己在航程中的现实的位置啊。
1、对文章围绕“浮想”记叙了几件事情中,联系全文简要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送别不认识的客人引起的莫名的伤感;
B、得知同学没有被录取没来由的惆怅;
C、地震事件中对狗狗的担心;
D、我在夏天想象出来自己处在分别中;
2、请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特定含义。
(1)这一切,都莫名地夸张、煽动了我的伤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是,我为什么不可以偶尔地“纵容”自己一下,在这艘巨船颠簸的倏忽间,在满天星斗的夜晚或者一缕低垂的粉红色的朝霞里,暗自沉湎,浮想联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7段中,作者主要采用什么手法来写“泪流的原因”?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作者是脱离现实的“梦幻者,”请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1) 文中指眼前的景物引发了作者的伤感之情。(2)文中指人们需要在理性的现实生活中保持想象。
3、主要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作者听到笛声后,联想到“大提琴的低吟”“古排箫的泣诉”,想到时光流逝中“人世的生死离别”,表现了对人世离别的一种忧伤之情和悲悯情怀。
4、作者善感多思,即使经过现实的磨砺,也保持着其独特的忧伤想象。她的浮想探入人生的离合悲欢,在现实和非现实之间往返。这种至爱生命、忠于情感的情愫在当前这个过于理智的世界里显得美好而又难能可贵。(其它观点亦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人生之船上的浮想陈染  不知别人是否有过同样稚嫩脆弱的成长经历,我曾有过这样的一个时期:  大约在我十四五岁,也就是李商隐所写的】;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第1——3题。
  ①世纪之星陨落了,陨落在世纪终结的前夜。她的使命已经完成,她整整燃烧了一百年!她以不竭 的热情在自己拥有的一角天空,默默地放射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教他们如何爱、如何为弱小者和善良者献出心力,既不高调,亦不卑微,一百年不间断,以一以贯之的从容和平淡,燃烧自己,烛照世间。这样的人,在这一百年中,即使不是仅见,恐怕也是极为罕见的。
  ②冰心是世纪的同龄人,也是世纪的见证人。清王朝覆灭时,她是少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 ,她是青年;整个中年时期在离乱和忧患中度过。动荡和苦难,造就了她成熟的人生。饱经忧患的她,极大地延长了中年期。她似乎在向世人昭示,人的生命有多么大的承受力,她坚强地活着,体验那超乎想像的苦难并战胜它,从充满噩梦的昨日,直至舒展开放的今日。
  ③在冰心的文学世界里,大海和母亲是支持这个世界全部丰富性的两个基本意象。母亲的意象,是包容在大海这个大的意象之中的。冰心曾在诗中向造物者祈求,倘若生命中只有一次“极乐的片刻”,那么,她的愿望便是:“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春水》)
  ④在冰心的诗中,我、母亲、大海是三位一体的。人类各式各样的爱中,母爱最纯真、也最伟大。母亲对儿女之爱无须特意表现,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子女对于母亲之爱的怀想与礼赞也如此。这是排斥了一切势利考虑之后的无私、无邪、无欲的高贵情感。冰心从母爱出发,推己及人,以一片婉转女儿心,传达出人间的万种柔情。
  ⑤大海博大涵容,它的宽广胸襟可以装下世间一切的苦厄、欢愉和忧思。它静如明镜,动有狂澜。在它碧波万顷的宁静中,包蕴着震天撼地的伟力。它的激情也是内蕴的,却夜以继日地起伏涌动,若人的生命之树常青!诚然,这位昔日的南国闺秀,有着一颗晶莹柔婉的女儿心,对母亲、对兄弟、对友人、对弱者;而大海的博大、雄健、恒久,却从另一面衬托了这位世纪老人的高远和伟大。
  ⑥在文学经历上,冰心是五四新文学的同龄人。她说过,是五四运动那“强烈的时代思潮把我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使我由模糊而慢慢地看出了在我周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中的种种问题。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和***,压迫和呼唤”。冰心称这股新文化运动的思潮 是“电光后的一声惊雷”,把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她的创作活动始于1919年,一直延伸到世纪末。五四运动中涌现了一批狂飙突进的猛将,如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他们是登高一呼从者如云的英雄式的人物。冰心不是这类英雄式的人物,她更“平常”,但她响应和参与了这种英雄业绩的创造和建设。她和“五四”一代人有着共同的性格,那就是反抗和批判。他们同样是新时代和新潮流的推动者,共同完成了中国20世纪伟大的精神革命。伟大的五四精神突出地表现在对于旧文化和旧礼教的抗争,但“五四”并非一味地“破坏”,它有鲜明的建设精神;“五四”也井非一味地“激烈”,它的本质是温情和人性的”这些本质在那些猛将身上,是隐藏着和潜伏着的,而在另一类“非猛将”如冰心这样的人身上,则成为一种非常明显确定的品质。
  ⑦这是最丰富和最有创造力的一代人。在这个让人景仰的队伍中,走着我们的冰心先生。她是最先觉悟的那些女性中的一位。中西、古今文化的交汇和融合,在她那里造出了奇迹。她的创作服膺于“为人生”的理想;她发起和倡导了中国新诗史上的“小诗运动”;她用通讯的方式写散文,她的《寄小读者》开辟了散文的新天地;她还是儿童文学热情的支持者和实践者。
  ⑧冰心毕生都在这样辛勤地创造着,直到生命的晚景,都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而且愈到后来,性格中潜藏的刚烈之气愈为显扬。她正气凛然,疾恶如仇,所作短文如《万般皆上品》、《无士则如何》等,竟有匕首般的犀利!
  ⑨斗转星移,岁月不居,冰心走完她的百年人生长途,离我们远去了。但她在我们的心目中始终是一颗不倦地燃烧着的星。这颗星已燃烧了一百年!她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值得整个民族 永远珍惜。
1.五四运动中的“猛将”与“非猛将”具有哪些共同点?选出回答不正确的一项(    )
A.都具有反抗和批判精神。
B.都参与创造和建设。
C.都具有温情和人性。
D.都是登高一呼从者如云的英雄式的人物。
2.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首尾呼应,末段是首段的延伸和升华。
B.概括冰心经历的整个世纪的重大事件。
C.感情真挚,集中抒发作者对冰心的崇敬之情。
D.以诗意的语言概括冰心对后代的影响和作用。
3.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中引用《春水》的话是为了阐明冰心对母爱的强烈渴望。
B.冰心文学世界中的两个基本意象都表现了关爱众生的人间柔情。
C.本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词藻华丽,读来让人感动不已,深受启迪。
D.冰心晚年笔耕不辍,创作风格愈显刚烈犀利,表现了疾恶如仇的性格。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通讯,完成第1——3题。银牌,重似金牌
  在2006年冬季奥运会昨晚(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的花样滑冰比赛中,俄罗斯名将托特米安尼娜/马列宁以总成绩204.48分夺得双人滑冠军,中国选手张丹/张昊受伤获得银牌,申雪/赵宏博获得铜牌。
  意大利都灵时间13日21时21分。意大利著名的《蝴蝶夫人》乐曲在都灵帕拉维拉体育馆响起,分别身穿黑白衣服的赵宏博、申雪深情对望,顺畅滑行、有力的起跳、优美的螺旋线……在短暂的动作稍紧后,赵宏博和申雪完全进入了状态。在一道完美的弧线后,赵宏博腾空而起,如一道黑色闪电,转体三周,稳稳地落到冰面——令人担心的后外点冰三周跳就这样轻松地成功了。之后的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五次热烈的掌声响起,为的是这个脚腱断裂后才半年就站立在冰面上的刚强汉子。音乐终止,掌声、欢呼声长达数十秒。
  “124.59!”自由滑分列在已经出场的15位选手的首位,加上短节目的62.32分,他们的总分也排到了首位。不过十几分钟后,最后的决斗开始了。短节目中成绩最好的四对选 手依次上场,倒数第二个出场的俄罗斯王牌组合托特米安尼娜/马列宁顶住压力 ,以近乎完美的表演得到高于赵/申组合的分数。中国队花样滑冰金牌的突破希望,寄托在了三对中国选手中最年轻的张丹/张昊身上。
  22岁的张昊轻松地微笑出场,21岁的张丹则神情有些严肃。表演开始不久,意外发生了:张丹在完成被认为唯一可以击败强大对手的秘密武器——抛四周跳时失败,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再飞速滑行撞向挡板。张丹想站起来,又重重地倒了下去,她左腿内侧已经严重拉伤。
  音乐突然停止,观众哗然。张昊轻轻拉起张丹,“还能滑吗?”这位清秀的哈尔滨姑娘点了点头,然而刚站起来又疼得蹲了下去。张昊把她扶到出口处,他已经不打算再上场比赛了。体育馆很静,观众都在关切地注视着张丹,掌声一阵响过一阵。两分钟后,张丹对拍档再次点头:我行!
  音乐再次响起。那是《龙的传人》。张丹忍着剧痛滑向场中央。他们开始只是慢慢地滑,慢慢地做动作。顷刻,张丹加速了!张昊跟上,节奏又回来了!重新开始的表演是那么完美,那三周接两周跳、抛三周跳,张丹都完成得那样精彩出色。他们就在没有停过的掌声中完成了也许是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表演。
  张丹在张昊的搀扶下滑到打分区,一直咬牙完成比赛的姑娘一见到教练姚滨,眼泪才簌簌淌下来:“对不起!”等候比分时,张丹的左腿已被队医包扎得严严实实。
  “189.74分”,张丹/张昊超越了申雪/赵宏博夺得银牌!一旁的托特米安妮娜/马列宁如释重负地拥抱在一起,观众却把更热烈的掌声给了张丹和一旁的赵宏博。因为那一刻,他们感动了全世界。(2006年2月14日《羊城晚报》,记者周方平)
1.选出对本文的章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这是一篇新闻报道,第一自然段是全文的导言,作用是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B.文中对赵宏博与张丹的报道都比较详细,先后形成了情节上的主高潮与次高潮。
C.第④节写张丹出场时“神情有些严肃”,这为下文写张丹摔倒受伤埋下了伏笔。
D.文章的最后一句,具有四两拨千金的作用,蕴含着文章的主旨,堪称豹尾之笔。
2.选出对本文的音乐描写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作者刻意说明赵宏博、申雪比赛时响起的音乐是《蝴蝶夫人》,是因为他们的动作如蝴蝶般美丽轻盈。
B.作者没有说明俄罗斯选手比赛时用的是哪一支乐曲,那是因为他们的比赛不是报道的重点。
C.“音乐突然停止”一句一方面说明比赛中途停止了,而另一方面又为下文“音乐再次响起”一句作了铺垫。
D.张丹再次出场时,作者特意说明赛场响起的音乐是《龙的传人》,这种写法具有含义深刻的暗示作用。
3.本文为塑造两对中国选手的形象,不仅刻画了他们精彩感人的动作,而且反复写到观众们的反应,这分别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分别有什么作用?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前者运用了正面描写的表现手法,后者运用了侧面描写的表现手法。
B.前者为直接描写,属实写;后者为间接描写,属虚写。
C.前者有利于客观理性的报道,后者有利于主观感性的抒情。
D.前者让读者对选手的表现有直观的感知,后者使读者对现场的气氛有真切的感受。
题型:江苏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在今山东省境内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进入秦汉,在政治大一统的背景下,随着法家学说、阴阳五行学说、黄老之学、儒学相继登上统治阶级的政治舞台,齐鲁文化逐渐由地域文化演变为一种官方文化。齐鲁文化既是历史范畴,又是文化范畴。作为历史范畴,自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作为文化范畴,又 有其历史超越性,齐鲁文化的现代价值就是这种历史超越性的表现。
  远古时代,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共同创造了早期的黄河文明,而齐鲁文化正是夷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
  自西周初年齐鲁建国至春秋,是齐鲁文化两大文化体系的形成时期。随着西周的建立,来自西方的周文化逐渐沿黄河东下,到达下游地区。周文化和东夷文化在接触过程中,由于齐、鲁两国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的不同和建国方略的差异,造成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齐文化和鲁文化。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 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从齐地靠海、土地瘠薄的实际情况出发,除了继承周的“重农”传统外,又实行“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政策,以农业为主,农、工、商并举;政治上,不囿于周之“尊尊而亲亲”的宗法原则,而是“举贤而尚功”;文化上,主张宽松自由,兼容并包。齐文化最终成为一种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功利型文化传统。鲁文化 则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经济上,由于鲁的封地位于泰山以南的平原,肥沃的土地适于农耕,这就使鲁 文化一开始就具有一种农业文化的特征。政治上,鲁国统治者强调周的宗法制度,主张“尊尊而亲亲”;文化上,则采取“变其俗,革其礼”的方针,用周文化强行改造土著文化,其所讲求的礼乐仁义即是重礼的周文化和重仁的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鲁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的道德型文化传统。
  战国秦汉,是齐鲁文化的综合发展时期。进入战国,由于 齐国对鲁国的兼并,造成黄河下游地区政治上的局部统一。而学术文化界兴起的百家争鸣,则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在这个背景下,齐、鲁两大文化传统的交融日益发展,逐渐走上了一体化的道路。齐、鲁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表现在思想领域,主要是孟子对齐学的批判吸收,邹衍阴阳五行说对鲁学的渗透以及管子学派和荀子对齐学和鲁学的糅合。秦及汉初,齐学盛极一时,主要表现在黄老学和阴阳五行学的盛行。这一时期齐学与鲁学的融合,为其后董仲舒以阴阳五行说构筑新的儒学体系作了理论准备;同时 也为汉代儒学内部的齐学与鲁学以及今古文经学之争埋下了伏线。经过东汉今古文经学的学术之争,双方相互批判又互相渗透,至东汉末年,一代经学大师郑玄会通古、今文经学,最终完成了齐鲁文化一体化的过程。 
  齐鲁文化是一种混合型文化。它不仅融合了齐文化和鲁文化,而且兼收并蓄,广泛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文化。特别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齐鲁文化实际获得了在政治和文化上的支配地位,成为一种政治大一统背景下的官方文化,最终融入到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1、下列对“齐鲁文化”的概念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鲁文化,起先是一种地域文化,后来发展成官方文化,是渐进形成的一种混合性文化。
B、齐鲁文化,具有其双重性,即从历史范畴角度所说的历史的局限性和历史的超越性。
C、齐鲁文化,是创造了早期黄河文明的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地域文化。
D、齐鲁文化,是在齐文化和鲁文化相互渗透融合的一体化进程中形成的混合型文化。
2、下列有关齐鲁文化和其它相关文化之间的关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文化和鲁文化合称齐鲁文化,或者说齐文化和鲁文化统称齐鲁文 化。
B、齐文化和鲁文化是在周文化和东夷文化的接触过程中形成的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体系。 C、东夷文化和华夏文化的融合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齐鲁文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D、齐文化、鲁文化两大文化传统的日益交融发展,逐 渐形成了一体化的齐鲁文化。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齐文化是一种功利型文化,它的特点就是合时俗,务实际,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
B.鲁文化是一种道德型文化,它的特点就是重仁义、尊传统、尚伦理、贵人和。
C.经济、政治、文化迥异的齐文化和鲁文化的融合渗透,直接生成了具有完备的自我调节和更新功能、再生能力很强的齐鲁文化。
D.齐鲁文化由地域文化发展为官方文化,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主要原因是地域文化获得了政治上的支配地位。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暮色中的炊烟
迟子建
  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劈柴化成的幽魂。它们经过了火光的历练,又钻过了一段漆黑的烟道后,一旦从烟囱中脱颖而出,就带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宁静、纯洁、轻盈、飘渺。
  炊烟总是上升的,它的气息天空是最为熟悉的了。但也有的时候气压过于低,烟气下沉,炊烟徘徊在屋顶,我们就会嗅到一种草木灰的气息,有点微微的涩,涩中又有一股苦香,很耐人寻味。
  这缕涩中杂糅着苦香的气息,常让我忆起一个与炊烟有关的老女人的命运。
  在北极村姥姥家居住的时候,我喜欢趴到东窗去望外面的风景。从东窗,还能看见她家的木刻楞房屋。这座房屋的主人是个俄罗斯老太太,我们都叫她老毛子。她是斯大林时代避难过来的,她嫁了个中国农民,是个马夫,生了两个儿子。那个在北极村的儿子为她添了个孙子,叫秋生,秋生呆头呆脑的,他 只知道像牛一样干活,见了人只是笑, 不爱说话,就是偶尔跟人说话也 是说不连续。秋生不像他的父母很少登老毛子的门,他三天两头就来看望他的奶奶。除了他,老毛子那里再没别人去了。
  那时中苏关系比较紧张,苏联的巡逻机常常嗡嗡叫着低空盘旋,我方的巡逻艇也常在黑龙江上徘徊。不过两国的百姓却是友好的,我们到江边洗衣服或是捕鱼,如果看见界河那侧的江面 上有小船驶过,而那船头又站着人的话,他们就会和我们招手,我们也会和他们招手。
  那时村中的人很忌讳和她来往,因为一不留神,就 会因此而被戴上一顶“苏修特务”的帽子。她也不喜欢与村中人交往,从不离开院门,只呆在家里和菜园中 。她个子很高,虽然年纪大了,但一点也不驼背。她喜欢穿一条黑色的曳地长裙,戴一条古铜色三角巾。她的皮肤非常白皙,眼窝深深凹陷,那双碧蓝的眼睛看人时非常清澈。我姥姥不喜欢我和她说话,但有两次隔着栅栏她吆喝我去她家玩,我就跃过栅栏,跟着她去了。我至今记得她的居室非常整洁,北墙上悬挂着一个座钟,座钟下面是一张紫檀色长条桌,桌上喜欢摆着两个碟子,一只装着蚕豆,一只装着葵花子,此外还有一个茶壶、一个茶盅和一副扑克牌。这些东西展现了她家居生活的情态,喝茶,吃蚕豆,嗑瓜子,摆扑克牌。她把我领到家后,喜欢把我抱起,放在一把椅子上。我端端正正地坐着的时候,她就为我抓吃的去了。蚕豆、瓜子是最常吃的,有的时候也会有一块糖。与她熟了后,她就教我跳舞,她喜欢站在屋子中央,扬起胳膊,口中哼唱着什么,原地旋转着。
  她旋转的时候那条黑色的裙子就鼓胀起来了,有如一朵盛开的牵牛花。北极村的很多老太太都缠过足,走路扭扭摆摆的,且都是小碎步;而老毛子却是个大脚片子,她走起路来又稳又快,我那时把她爱跳舞归结为她拥有一双自由的脚,并不知道一双脚的灵魂其实是在心上。
  那些不上她家串门的邻居,其实对老毛子也是关心的。他们从两个途径关心着她:一个是秋生,一个就是炊烟了。人们见了秋生会问他:秋生,你奶奶身体好吗?秋生嘿嘿地笑,人们就知道老毛子是硬朗的。而我姥姥更喜欢从老毛子家的烟囱观察她的生活状况,那炊烟总是按时按晌地从屋顶升起,说明她生活得有滋有味的,很有规律。大家也就很放心。
  老毛子在冬季时静悄悄地死了,她是孤独地离开这个冰雪世界的。那几天秋生没过来,人们是通过她家的烟囱感觉她出了事的。住在她家后一趟房的人家,每天早晚抱柴生火时,总要习惯地看一眼老毛子的烟囱,结果她连续两天都没有发现那烟囱冒出一缕炊烟,知道老毛子大事不好了 ,于是喊来她的家人,进屋一看,老毛子果然已经僵直在炕上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在暮色苍茫的时分看到过那幢房屋飘出炊 烟,尽管村子里其它房屋的炊烟仍然妖娆地升起,但我总觉得最美的一缕已经消逝了。
1、文章以“暮色中的炊烟”为题目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那时把她爱跳舞归结为她拥有一双自由的脚,并不知道一双脚的灵魂其实是在心上”,结合上下文,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文看,北极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说“尽管村子里其它房屋的炊烟仍然妖娆地升起,但我总觉得最美的一缕已经消逝了”,结合全文,具体分析作者这样表达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汉字中的“和”,渊源有自,其来尚矣,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有所见。历史上“和”的概念经历了由实转虚的演变过程,它逐渐从形而下的具体器物与感官经验抽象为形而上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诉求,用来表达协调、调和、协和、和谐、和睦、和平、平和等思想观念。“和”成为涵盖自然(天地人)、社会(群家己)、内心(情欲意)等层面与音乐、绘画、饮食和养生等领域的基本原则,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质规定。可以说,一个“和”字,差不多道尽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
  先贤所谓“和”,是“异”中之“和”,无“异”就无“和”。用今人的流行话语说,“和”讲的就是“多样性的统一”。“和”的精神是以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的;而“同”则不然,它旨在排斥异己,消灭差别,整齐划一。“同”的这种单一性、纯粹性的倾向,最终必然导致事物的发展停滞直至灭亡;而“和”对多样性的坚守,不同事物或对立因素之间的并存与交融,两者相成相济,互动互补,是万物生生不息的不二法门。
  古人对“和”与“同”的异同与优劣有着深刻的洞识。《左传·昭公二十年》载,齐国晏婴与齐景公论“和”“同”之别,他指出:“和如羹焉”,和“五味”才成美味佳肴;“声亦如味”,和“六律”、“七音”方为悦耳动听的音乐。相反,“同之不可也如是”,一种调料难免乏味,一种声音让人厌烦。在此基础上,孔子明确提出“和而不同”的命题,并把和同与否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一个标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与《中庸》所载的孔子“君子和而不流”的说法,意义相近。孔子将事事苟同、不讲原则的人讥为“乡愿”,即好好先生,他批评说:“乡愿,德之贼也。”章太炎在《诸子学略说》中说:“所谓中庸,实无异于乡愿……若夫逢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则一国皆称愿人。所谓中庸者,是国愿,是有甚于乡愿者也。”章太炎的这段话是很有见地的,他提出儒家虽然力图划清“中庸”与“乡愿”之界限,但是“中庸”的随时而动,与“乡愿”的见风使舵实质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应该说,被章太炎贬为“乡愿”、“国愿”的中庸,并不是先哲追慕的理想层面与理论形态的中庸,而是指它在历史上扭曲变形的社会表现;他所批评的孔子,也并非孔子本人,乃是专制政治的符号性存在。孔子及其价值理念,在后世没能摆脱被毒化与同化的厄运。
  在精神层面,“和而不同”的理念,从被动的方面看,含有反抗政治强权或文化霸权的压迫与同化之意;从积极意义看,则昭示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与博大胸怀。
1.下列有关“和”与“同”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完全涵盖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实质,而“同”则忽略个性存在。
B.“和”承认事物 的差异性、多样性,而“同”则排斥异己,消灭差别。
C.“和”强调事物的相成相济、互动互补,而“同”则导致事物的发展停滞甚至灭亡。
D.“和”强调多样性的统一,强调多样性的坚守,而“同”体现出单一性、纯粹性的倾向。
2.下列有关古人对“和”的认识的 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晏婴与齐景公分别以美味佳肴与动听的音乐为喻,强调了“和”与“同”的本质区别。
B.孔子提出“和而不同”的命题的根本目的在于规范君子与小人最根本的区分标准。
C.在章太炎看来,不论其实质,还是危害程度,“中庸”与“乡愿”没有本质区别。
D.古人对于“和”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也往往与道德或政治产生某种必然的联系。
3.下列各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和”字的汉字构成与最初意义来看,“和”主要应该与某种具体的器物有关。
B.“和”所强调的多样性坚守正是万物相互交融的门径,也是万物生生不息的不二法门。
C.“和而不同”既有反抗压迫、反抗同化的内涵,又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精神要义。
D.被章太炎贬为“乡愿”“国愿”的中庸是先哲追慕的理想层面与理论形态的中庸在历史上扭曲变形的社会表现。
题型:河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