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江苏省月考题难度:来源:
后来老舍搬离了那个地方,搬到马路边的一排平房中的一间,我记得那一排平房中赵清阁住过其中的另一间,李辰冬夫妇也住过另一间。这个地方离我的雅舍很近,所以我和老舍见面的机会较多。有一天我带着文蔷去看他,文蔷那时候就读沙坪坝南开中学初中,还是十来岁的小孩子。请人签名题字是年轻学生们的习气。老舍欣然提笔,为她写下“身体强学问好才是最好的公民”十三个字。虽然是泛泛的鼓励后进的话,但也可以看出老舍之朴实无华的亲切的态度。他深知“身体强”的重要性。
老舍之死,好久是一个谜。现在不是谜了。他死得惨。他的父亲也死得惨。胡絜青说: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的时候,他父亲死在南长街的一家粮店里。是舅舅家的二哥回来报的信,这个二哥也是旗兵……他败下阵来,路过那家粮店,进去找点水喝,正巧遇见了老舍的父亲。攻打正阳门的八国联军的烧夷弹把父亲身上的火药打燃,全身被烧肿,他自己爬到这个粮店等死。二哥看见他的时候,他已不能说话,遍身焦黑,只把一双因脚肿而脱下的布袜子交给了二哥。后来父亲的小小衣冠冢中埋葬的就是这双袜子。这时老舍不足两岁。
这段悲惨的家史是天然的小说题材,在老舍的一生中,不管走到哪里,它都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他的记忆里,勾起他的无限辛酸和义愤。
历史不能重演,然而,历史又往往那么酷似。老舍的父亲牺牲在帝国主义的炮火之下,老舍本人竟惨死在“文艺黑线专政”论的毒箭之下;老舍的父亲孤单而受尽苦痛地死在一间小粮店里,老舍本人也同样孤单而受尽苦痛地死在一个小湖的岸边;老舍的父亲的墓冢中没有遗骨,只有一双布袜子,老舍本人的骨灰盒中也同样没有骨灰,只有一副眼镜和一支钢笔……
老舍父子都是惨死,一死于八国联军,一死于“四人帮”的爪牙。前者以旗兵身份战死于敌军炮火之下,犹可说也,老舍一介文人,竟也死于邪恶的“文艺黑线专政”论的毒箭之下,真是惨事。我们的了解是,他不是溺死在一个小湖的水里,他是陈尸在一个小湖的岸边。他的尸首很快地火化了,但是他的骨灰盒里没有骨灰!像老舍这样的一个人,一向是平正通达、与世无争,他的思想倾向一向是个人主义者、自由主义者,他的写作一向是属于写实主义,而且是深表同情于贫苦的大众。何况他也因格于形势而写出不少的歌功颂德的文章,从任何方面讲,他也不应该有他那样的结局。然而,不应该发生的事居然发生了。
老舍最后一部小说是《正红旗下》。一九八0年六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四二页,九万七千字。 这部小说作于一九六一年底和一九六二年。据胡絜青的代序说,这部小说的遭遇很惨,经过也很曲折。小说以写满人为主,而且是清朝末年的满人,并且是以义和团那个时代的***动为背景。所以在体裁上当然与所谓“现代体裁”不同。老舍所以敢动笔写这一部早就想写的小说,是因为他以为他已获得允许可以“在一定的大前提之下自由选择体裁”,但是他想错了。一九六二年下半年,起了一阵“现代文字狱妖风”,株连了一大批文艺工作者,“谁愿意莫名其妙地因写小说而被戴上‘反党’的大帽子呢?”“这些文艺政策上的不正常现象就构成了‘正红旗下’既没写完,又没发表的原因。”
这部小说没有写完是一憾事。这部自传性质的小说和以往作品不同,态度较严肃,不再在口语文字方面的诙谐取巧。毫无隐避的这是自传性质的一部小说,不过究竟是小说,不是自传。人物是真的,背景是真的,故事穿插有真有假。从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明了老舍的身世。(选自《槐园梦忆》,梁实秋著,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1.文章是回忆老舍的,却详细地写了老舍父亲之死,这样写是否偏题?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舍的思想性格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任何方面讲,他也不应该有他那样的结局”,“那样的结局”是指什么结局?“任何方面”又包括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舍最后一部小说《正红旗下》既没写完,又没发表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老舍是一个写实主义作家,具有个人主义者、自由主义者的思想倾向,同情贫苦的大众。他写作的态度十分谨严,也因格于形势而写出不少的歌功颂德的文章。他为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平正通达、与世无争,但是内心却很孤独。
3.“那样的结局”是指老舍“竟也死于邪恶的‘文艺黑线专政论’的毒箭之下”。“任何方面”包括为人处世、思想倾向、写作态度、政治表现等方面。
4.《正红旗下》以写清朝末年的满人为主,以义和团时代的***动为背景,在体裁上与当时所谓“现代体裁”不同。由于文艺政策上的不正常,当时又起了一阵“现代文字狱妖风”,老舍不愿意莫名其妙地因写小说而被戴上“反党”的大帽子。这就是《正红旗下》既没写完,又没发表的原因。(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回忆老舍 最近我到美国去,无意中看到我的女儿文蔷收藏的一个小册,其中有一页是老舍的题字。这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老舍和我都住在】;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第二天早晨,苏艾睡了一个小时醒来的时候,看见琼珊睁着无神的眼睛,凝视着放下来的绿窗帘。
“把窗帘拉上去,我要看。”她用微弱的声音命令着。
苏艾困倦地照办了。
可是,看哪!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那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那是最后的一片叶子。”琼珊说,“我以为昨晚它一定会落掉的。我听到刮风的声音。它今天会脱落的,同时我也要死了。” ……
下午,医生来了,他离去时,苏艾找了个借口,跑到过道上。
“好的希望有了五成,” 医生抓住苏艾瘦小的颤抖的手说,“只要好好护理,你会胜利的。现在我得去楼下看看另一个病人。他姓贝尔曼——据我所知,也是个搞艺术的。也是肺炎。他上了年纪,身体虚弱,病势来得凶猛。他可没有希望了,不过今天还是要把他送到医院里,好让他舒服些。” 第二天,医生对苏艾说:“她现在脱离危险了,你赢啦。现在只要营养和调理就行啦。”
那天下午,苏艾跑到床边,琼珊靠在那儿,心满意足地编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披肩。苏艾把她连枕头一把抱住。
“我有些话要告诉你,小东西。”她说,“贝尔曼先生今天在医院去世了。他害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晚,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的。后来,他们找到了一盏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的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剩有绿色和黄色的颜料,末了——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那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1.医生离去时,苏艾为什么“找了个借口”跑出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最后的藤叶是贝尔曼的“杰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尾揭示叶子是假的,你是否感到突兀?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村
②我和史铁生谈的话题是“生存还是不生存”,也就是“爱与死是永恒主题”中的那个“死”。我相信我俩对死的心得要比别人多一些。去的那天正好是他生日,本来要打开的话头因客人的来访未能展开。那样也好,死总是排在生的后面的,明天再谈。当日晚上我们去一个叫孔乙己的饭店吃饭。在中国式的环境中,祝贺一声他的50大寿就开始吃了。他那天抽烟,喝一点点酒,说一点点话。他说一上午不敢动弹,把精力攒下来了。他说要健康不说长寿了吧。
③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望望史铁生。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他们夫妇邀我住他们家,我总推辞了。我来去匆匆,住下本可以多说话,可是他的身体禁不住客人的打扰。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每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
④除了他的体力精力,除了同情他不能多抽烟,我和他的谈话与常人无异。谈得很快乐。残疾其实并不缺少什么,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节律。他是小说家,我喜欢读他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文字明净,不曾神神鬼鬼牵丝攀藤。他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他不做作,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他把自己看轻了,才能去爱自己,爱世界。
⑤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在生的命题下诸多奥义。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常常纠缠在那些排遣不开的命题,时间长了,成为习惯和乐趣。他的想法都是经过推理论证的,有明晰的线索可寻。可是,听他说话的人,因为自己的好腿好肾,常常哼哼哈哈的,懒得跟从他的思维。
⑥读史铁生的文章,和他谈话,都不会越读越狭隘。他肾亏却没有阴湿之气。他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我常是站到自己之外,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他不是,他完整地保存自己,依然快乐。经过那道窄缝之后,快乐肯定不再张扬,应该称为喜悦了。他是用喜悦平衡困苦的人,不容易破灭。许多游戏和他无缘,他不再迷失,可以观赏自己,观赏上帝的手艺。
⑦我最后想说的是陈希米,他的妻子。她是“我们上海人”,在北方久矣。我永不能忘记的是她的笑,那是天使的笑容。天使的笑,是那种忘忧的笑,忘我的笑,来去自由的笑,让看见的人也喜悦的笑。没人比她笑得更美好。我看资料,孩子一天笑上150次,成人可以一天不笑一次。她常常笑着,灿烂又本分地笑着。有了她的笑,那个凝重的50岁的史铁生再没有装扮殉道者的理由和必要了。生活就是这样,一会儿笑盈盈一会儿沉甸甸。
⑧我这次去北京,是由妻子陪同护送。也许下次到北京去见史铁生,我也要坐个轮椅了。我们将讨论轮椅的牌子,谈论足球的伟大,言说一些好笑的事情。我可以负责地说,本人即便已经坐上轮椅,依然可以春心荡漾,可以不依不饶,可以尖酸刻薄。当然,更可以在一个个深夜,摆放好自己,默读史铁生的文字,感受生的气息。(取材于陈村的同名散文)
1.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他肾亏却没有阴湿之气”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⑦段,作者插入对史铁生妻子陈希米的笑的描写,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全文,说说题目“去找史铁生”有哪几层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谓人文精神,在我看来,是指人类共同信奉的那些真理性的精神。比如我们常说的科学精神、体育精神、民主精神、爱国精神、社会公平与平等的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等等,这些精神确保人能自由、幸福且有尊严地活着,有利于人的幸福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人文精神的固有准则、特别是传统的价值观正遭遇到颠覆性的冲击,诸多迷惘和困惑摆在社会和个人面前。面对物欲横行与享乐盛行,我们却手无寸铁,无能为力――重建我们的人文精神迫在眉睫。重建不是推倒重建,而是面对当代社会现实的重新构建,做到有所坚持,有所担当。
要重建,根底在教育。或者说,人文精神就是教育的灵魂。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教育。
从小学、中学直到大学,一个人所要完成的不只是知识性的系统的学业,更重要的是拥有健全而有益于社会的必备的素质――这个素质的核心是精神,即人文精神。具体到个人,它表现在追求、信念、道德、气质和修养等各个方面。
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任何知识如果只有专业目标,没有人类高尚的追求目标和文明准则,非但不能造福社会,往往还会助纣为虐,化为灾难。反过来,自觉而良好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则可以促使一个人心清目远、富于责任、心灵充实、情感丰富而健康。
当今中国的大学正在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人文教育,如开设人文讲堂、建立各种艺术组织与文化中心、开展校内外济困扶危的公益活动、招募志愿者参与社会实践等等,旨在扩大学生的精神视野、关切社会难点、加强心灵修养与审美素养,同时深化校园里崇尚精神的人文氛围。尤其是理工科大学已经渐渐看到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这都是十分积极的现象。
人文精神是人类创造的另一个太阳――照亮自己和照亮未来。我们需要通过教育,让人文精神的光辉继续照耀我们前进。
1.从原文看,下列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文精神公认为指人类应当共同信奉的那些真理性的精神。
B.人文精神包括科学、民主精神与平等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等。
C.人文精神可以确保一个人能自由、幸福并且有尊严地活着。
D.人文精神既有利于个人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文明。
2.下列对当今中国大学实施人文教育的意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施人文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扩大自己的精神视野,关注社会难点问题。
B.实施人文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身上不可或缺的心灵修养与审美素养。
C.实施人文教育可以深化大学校园里应该有的崇尚精神的人文氛围。
D.实施人文教育可以使各所大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得到同步发展。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重建人文精神,就是要推倒原有的人文精神,面对当代社会现实重新构建新型的人文精神。
B.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拥有健全而有益于社会的必备的素质,而这个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C.自觉而良好的人文教育可以促使一个人心清目远,富于责任,心灵充实,情感丰富而健康。
D.当今中国大学正在尝试多种人文教育方式,如开设人文讲堂等,这是一种十分积极的现象。
李国文
⑵这种树,又名公孙树,那意思是说它的生长期很慢,也很长,通常是爷爷种下的树,要到孙子那一辈,才能结果。结的果子,叫做白果,因其外壳薄白而名,果肉色绿而糯,微苦,颇有不同一般的滋味。旧时,在上海,冬天,夜晚,常可听到有小贩叫卖“糖炒热白果”者,于小可盈握的炭炉上,炒一捧白果,热烘烘的剥来,在寒风中,塞入嘴中也很有一点暖在心头之意。
⑶不过,长到这把年纪,看到过许多地方的许多银杏树,但树上挂着果实的,至今,却尚无眼福一睹,实在是很遗憾的。所以,便把对于树的兴趣,关注到银杏树叶了。拾这种树的叶子,同人家集邮,集火花,集钱币一样,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在所有的树木中,独有银杏树叶算是独树一帜的,状似扇,形似贝,薄似纸,轻似羽,轻盈飘逸,洁净雅致,形成一种很特别的风格。
⑷在北京的香山脚下,就在双清别墅附近,有那么几株古老银杏,近些年来,又在空旷地上,栽种了一些,都还十分孱弱,尚不成林。不过,一到秋天,当满山黄栌红了起来的时候,这些银杏树,也飒飒地飘落满地黄叶,用另一种鲜艳,点缀着山光水色,也是怪有情调的。色彩总是搭配起来,要好看些。站在山下,放眼看去,红中有黄,黄中有绿,于是,风景便格外好看了。
⑸每年秋天,人们到香山去,无不志在红叶。但我,却总要拾几片银杏树叶,夹在书里,作书签用。而且,我到别处去,若见到银杏树叶,也有收集的兴趣,无非留在书册里,作一个小小的纪念。
⑹这片银杏叶,从此在书中的某一页与某篇相伴,也多了一丝斯文。
⑺有时候,翻开书,未读文章,先读叶片,因为很容易就翻到夹着叶片的那一页,它马上就突然出来。于是使你想起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某地逗留的情景。
⑻在大自然中,它算得上最微末的事物了,所以,它从来也不会扮演重要角色的。它在你的书页中,那种不想让你注意,也不想让你不注意的自然而然的样子,其实,也含有一份做人之道的平实在内的。若是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平凡与普通,也就多了一点自知之明,便省得许多力不从心的烦恼。当然,也就有了尊严。
⑼叶是一回事,但无数的叶构成的树,则是另一回事。
⑽我记得有一年,在山东泰安的岱庙里,见到两棵并肩立着的古银杏树,中间只隔着一条甬道,可谓形影不离数千年。两棵数高约几十米,数径也得两三人合抱,确是一副非凡模样。看到这两棵历经沧海桑田,阅遍人间变化的参天古数,同行的人,都膜拜之,仰视之,赞叹之,无法不肃然起敬。有人说,泰山为五岳之首,那么泰山下的这两棵银杏树,也许是最古老的了。
⑾银杏树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端庄,是高标挺拔,但它的叶片,却是明洁俏丽,优雅可人。这也是伟岸的人,和寻常的人,各有其不一般的特色了。伟岸者有其抱负,寻常人有自己的志趣,这世界所以美丽,就是有各种不同的追求和目标。假如我们都能懂得大自然中,没有两张绝对相同的叶片,那么对于拾叶者的启示,莫过于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经营自己的天地了。
⑿前不久,到广东韶关的南华寺,时值初冬,南方的季节要晚些,但那银杏树叶,也到枯黄坠落的日子。在香烟缭绕中,飘然而下,落地无声,随风而来,又随风而去,看着看着,也仿佛悟到了一点禅意。
⒀这世界,这人类,也不就这样一季一季地生生不息吗?这无限之中,具体到每一个人,又是极有限的。因此,叶片不大,却总是应该记下它的一段时光。人也一样,不一定轰轰烈烈,但也会有自己一生中那碧绿碧绿的蓝天。去了,也就由它去了,但你留下了它呢,也就留住了。知识见闻的积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悦的感受也好,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也好,都是应该珍惜,应该谨记的。
⒁这样,你拾起一片一片叶子的同时,也就觉得活着是多么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了。
1.作者在“拾叶”中都获得了哪些乐趣?请加以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既写了泰安岱庙的银杏,又写了韶关南华寺的银杏,这样写是否重复?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拾叶”中都产生了哪些人生感悟?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韵说是中国古代一种诗歌创作理论,为清初王士禛所倡导,在清代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
王士禛之前,虽有许多人谈到过神韵,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神韵的概念并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说法,只是大体上用来指和形似相对立的神似、气韵、风神一类内容。到王士禛,才把神韵作为诗歌创作的根本要求提出来。王士禛所提出的神韵说的根本特点是,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追求一种空寂超逸、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
神韵为诗中最高境界,王士禛提倡神韵,自无可厚非,但并非只有空寂超逸,才有神韵。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之品有九,曰高,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曰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可见神韵并非诗之逸品所独有,而为各品之好诗所共有。王士禛将神韵视为逸品所独具,恰是其偏失之处。
王士禛对严羽的“以禅喻诗”或借禅喻诗深表赞许,同时更进一步提倡诗要入禅,达到禅家所说的“色相俱空”的境界。他说:“严沧浪以禅喻诗,余深契其说;而五言尤为近之。”还说:“诗禅一致,等无差别。”认为植根于现实的诗的“化境”和以空空为旨归的禅的“悟境”,是毫无区别的。而最好的诗歌,就是“色相俱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逸品”。从诗歌反映现实不应太执著于实写这一点讲,他的诗论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从根本上来说,他是以远离现实为旨归的。
关于诗歌风格,王士禛推许“冲淡”“自然”“清奇”三品,而不提“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他反对诗歌“以沈著痛快为极致”,一再强调严羽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和司空图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并认为“唐诗主情,故多蕴藉;宋诗主气,故多轻露”。最明显的是他对几首咏息夫人诗的评论,认为杜牧的“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是“正言以大义责之”,颇不赞成;认为只有王维的“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更不著判断一语,此盛唐所以为高”。正因为如此,所以王士禛选《唐贤三昧集》,竟不选李白、杜甫的诗。
在王士禛之前,由于明代前后七子的复古主义运动,言必汉、魏、盛唐,造成了诗走向肤廓、貌袭的流弊,而公安派矫正前后七子之失,其弊又流于浅率。王士禛企图矫正两派之失,提倡神韵说,倡导诗应清远、冲淡、超逸,在表现上应含蓄、蕴藉,片面强调诗的空寂超逸、镜花水月的境界,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同时他反对现实性强的诗歌及沈著痛快、酣畅淋漓的风格,抹煞了诗歌积极的社会作用,这又导致诗歌走上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道路。(选自《诗歌美学》,张国庆著。有删改)
1.下列关于“神韵说”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神韵说是清初王士禛倡导的在清朝前期统治诗坛达百年之久的一种诗歌创作理论。
B.神韵说强调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要追求一种空寂超逸、镜花水月、不着形迹的境界。
C.神韵说推崇“冲淡”“自然”“清奇”的创作风格,反对“雄浑”“劲健”“豪放”等风格。
D.神韵说导致诗歌走上脱离生活、脱离现实的道路,这抹煞了诗歌积极的社会作用。
2.下列诗句中,符合“神韵说”的创作主张的一项是( )
A.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B.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C.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D.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王士禛认为只有诗歌中的逸品才具有神韵,这是不全面的,是神韵说的不足之处。
B.在诗歌创作主张上,王士禛和严羽有同有异,相同点如都主张含蓄蕴藉的创作风格。
C.在王士禛看来,诗中“逸品”要具有“色相俱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特点。
D.同是咏息夫人,但王士禛认为,从诗歌的主旨考虑,杜牧的诗歌比不上王维的诗歌。
最新试题
- 1— So she told you you’d got the job? — ________, but she sai
- 2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 3某人因溺水造成呼吸和心跳都暂时停止,最好的急救措施是( )A.只进行人工呼吸B.只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挤压C.AB交替进
- 4已知函数f(x)=2x-π,g(x)=cosx.若x1∈[π4,34π]且f(xn+1)=g(xn).求证:|x1-π2
- 5如图1,△ABC是直角三角形,如果用四张与△ABC全等的三角形纸片恰好拼成一个等腰梯形,如图2,那么在Rt△ABC中,的
- 6北京的建筑由传统的四合院到出现近代的小洋楼,这不能反映出:A.西方国家在侵略的同时,其建筑技术也传入中国B.中国人们思想
- 720世纪20年代,从本国国情出发,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来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人物是[ ]A.***B.***C
- 8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
- 9健全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内容。在我国农村最基层的群众自治组织是[ ]A.城镇社区委
- 10若|x2-x-2|+|2x2-3x-2|=0,则x=______.
热门考点
- 1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况中,物块均为:边长是10cm、重为5N的正方体,F均为15N.则甲图中物块对竖直面的压强为
- 2用6个球(除颜色外没有区别)设计满足以下条件的游戏:摸到白球、红球、黄球的概率分别为、、,则应准备的白球,红球,黄球的个
- 3根据拼音写汉字。坦荡如dǐ( ) 狭ài( ) 亵dú( )
- 4西昌、酒泉、太原是我国内陆的三大卫星发射基地。据新华社西昌2011年12月2日电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
- 5(1)利用VSFPR模型推断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PO43-____; CS2____; AlBr3(共价分子)_
- 6如图,在数轴上标有O,A,B,C,D五个点,根据图中各点所表示的数,判断应该在下列线段的
- 7多用电表是实验室和生产实际中常用的仪器.(1) 如图甲是一个多用电表的内部电路图,在进行电阻测量时,应将S拨到_____
- 8加热下面各物质,生成物均是氧化物的是( )A.氯酸钾B.高锰酸钾C.碳和氧化铜D.碳酸钙
- 9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6分)⑴借着纪念京剧武生一代宗师盖叫天先生去世40周年,上海京剧院近日发起名为“南英北杰”的盖
- 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E是对角线BD上一点,EF∥AD,EM∥BC,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