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春秋事语·韩、魏章》考辨在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有一种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古佚书,原书无名而且残缺严重,马王堆汉墓整理小组据其内容定名为《春秋...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秋事语·韩、魏章》考辨
在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有一种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古佚书,原书无名而且残缺严重,马王堆汉墓整理小组据其内容定名为《春秋事语》,并以各章首句为篇名。在《春秋事语》中,以《韩、魏章》记事为最晚,它不仅反映了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灭智伯之事,而且其中“□赫曰”一条材料还能对传统文献有所补充。此句所载“□赫”的议论,在其他古书中都没有记载,由于缺字,也无法确定“□赫”其人的身份。郑树良《〈春秋事语〉校译》认为:“战国初期游士有杜赫其人……盖战国著名策士之一也。《事语》本章所载言论,盖亦杜赫说辞乎?”
笔者认为,郑先生此说有可商榷的余地。《战国策·楚策三》“五国伐秦”章记有杜赫说昭阳之事,战国时代曾发生过两次“五国伐秦”,从本章内容看,杜赫说昭阳时当属第一次,此役发生在公元前318年,另据《吕氏春秋·务大篇》和《淮南子·道应训》记载,杜赫曾游说过周昭文君;又《战国策·韩策一》“公仲以宜阳之故仇甘茂”章载,杜赫也曾说秦(武)王,查阅有关年表可知,东周王室在周赧王时分裂成东西两个小朝廷,昭文君是东周小朝廷之君。周赧王即位于前314年。而秦攻取宜阳据载在秦武王三年(前308年),杜赫来秦当在此时。那么,“□赫”是谁呢?在《战国策·东周》“谓周最曰仇赫之相宋”章和《赵策三》“赵使机(仇)赫之秦”章中,又记有一位叫仇赫的赵国策士,“□赫”会不会是仇赫呢?据杨宽《战国史》中的《战国大事年表》考证,赵国派仇赫入宋为相是在前298年,因此,说“□赫”即仇赫也未必正确。
《韩非子·难一》记述:襄子围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首赏。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由此可知,高赫为赵襄子被围于晋阳城中时重要谋臣(此人又分见于《吕氏春秋·孝行览》、《史记·赵世家》、《淮南子》“人间训”“汜论训”、《说苑·复恩篇》等书)。我们从以上记述及《春秋事语》其他各章所记史事的时间范畴来分析,《韩、魏章》中的“□赫”应该就是赵襄子的谋臣高赫。
1、以下不属于作者要考辨“□赫”其人身份的原因的一项是
A.《韩、魏章》记事为最晚,其中反映了赵、韩、魏三家灭智伯之事。
B.“□赫曰”一条材料能对传统文献有所补充。
C.“□赫曰”一条所记“□赫”的言论在其他文献中无记载,极有价值。
D.郑树良认为“□赫”可能是“杜赫”的推测有问题。
2、以下不属于否定“□赫”即杜赫的确凿证据的一项是
A.杜赫曾于公元前318年与昭阳有接触。
B.杜赫游说周昭文君应在公元前314年之后。
C.《战国策·韩策一》记载,杜赫曾游说过秦(武)王。
D.东周王室分裂为东西两个小朝廷后,昭文君做了东周小朝廷的君主。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郑树良所说的“《事语》本章所载言论”就是指《春秋事语》中《韩、魏章》所记载的有关“□赫”的议论。
作者认为,杜赫的活动时间应在东周王室分裂成东西两个小朝廷之后,与三家灭智伯之事应不相及。
C.《战国策·东周》《战国策·赵策三》和《战国史·战国大事年表》对仇赫入宋为相这一事件均有较详细记载。
D.作者从《韩非子·难一》所记载高赫之事在《春秋事语·韩、魏章》同有记载这一事实中分析出“□赫”即高赫。
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事语》的成书时间应在战国初期至汉代之间。
B.《淮南子》所记史事的时间范围比《春秋事语》大。
C.作者根据对“□赫”所处历史年代的分析,指出“□赫”是仇赫的可能性比是杜赫大。
D.作者认为“□赫”即高赫,也是从有关事件中分析推断出的结论,并没有找到确凿的文献记载。
答案

1、A     
2、D     
3、A     
4、C
解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春秋事语·韩、魏章》考辨在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有一种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古佚书,原书无名而且残缺严重,马王堆汉墓整理小组据其内容定名为《春秋】;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科学家如何破译“非典”病毒
一种冠状病毒的样本(取自一位死于多伦多的患者肺部,重量只有百万分之一克)在全球对抗“非典”的战斗中起到关键作用。
温哥华不列哥伦比亚癌症研究局基因组科学中心的20位科学家组成的攻坚小组连续奋战五天五夜,终于在本月12日破译了SARS病毒的遗传代码。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在14号画出第二份基因草图。昨天,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都宣布了各自画出的SARS病毒基因排序草图。
加拿大人以如此快的速度排出SARS病毒基因序列,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过去10年来人体基因组计划开发的技术,特别是所谓的“鸟枪”基因解码法。
冠状病毒属于这样一种病毒家族:它们只用核糖核酸(RNA)携带遗传物质,而不是像多数生命形式那样用脱氧核糖核酸(DNA)携带遗传物质。
由于基因排序必须使用DNA,这种病毒的RNA首先要转换成DNA。
不列颠哥伦比亚癌症研究局的分子生物学家维克托·林博士说:“RNA的稳定性要差许多,处理起来也难得多。把它转换成DNA花去了我们的大部分时间,差不多四天。”
最初的病毒样本的副本片断(即遗传单位)由自动基因排序机解码。加拿大人画出的基因图谱列出了病毒的29727种核苷(即遗传单位),香港方面做出的基因图谱包括了大约3万种核苷。
但是,加拿大科学家提醒人们,基因图谱本身并不能证明SARS病毒就是“非典”的主要原因。有了这种病毒的基因图谱,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试验(注入SARS病毒的猴子是否会得非典)揭示决定性的证据,证明SARS病毒就是导致“非典”的惟一原因。
如果事实证明SARS导致非典的罪魁祸首,下一步将是利用病毒的蛋白质研制一种疫苗,让人体的免疫系统抗击病毒。                                            (选自2003年4月《参考消息》)
1.文中画线处“起到关键作用”的意思是
A.指破译了SARS病毒的遗传代码。
B.指画出了SARS病毒基因排序草图。
C.指将这种病毒的RNA转换成了DNA。
D.指加拿大科学家连续奋战五天五夜所起的作用。
2.从对抗非典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获得了一种冠状病毒的样本。
B.冠状病毒是用DNA携带遗传物质的。
C.非典病毒的基因图谱列有近3万种核苷。
D.SARS病毒是否就是导致非典的惟一原因,尚须通过实验来加以证明。
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的“鸟枪”基因解码法,在快速排出SARS病毒基因序列中起到了重大作用。
B.DNA在基因排序中的地位是无法用RNA来代替的。
C. 在RNA转换成DNA的过程中,难度较大,其原因是RNA的稳定性较差。
D.加拿大温哥华不列哥伦比亚癌症研究局基因组科学中心的20位科学家组成的攻坚小组,足足用了四天时间将RNA转换成了DNA。
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一种抗非典研究中的冠状病毒样本,取自一位死于多伦多的加拿大人的肺部,重量只有百万分之一克。
B.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美国疾病防治中心在同一时间各自画出了SARS病毒基因排序草图。
C.导致“非典”的惟一原因如果的确是SARS病毒,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利用病毒的蛋白质研制出一种疫苗,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去抗击非典病毒。
D.科学家们经过奋战,画出了SARS病毒基因图谱,并通过试验,证明了SARS病毒就是导致“非典”的惟一原因。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二自然
“生物圈”是通过一种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护而获得力量平衡实现存在与生存的。人类也和生物圈中所有的成分一样,依赖于他和生物圈其他部分的关系。工业革命以后,这种依赖关系一直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保障,但工业革命后,人们获得了征服生物圈的力量,人类成了生物圈中力量更大的第一个居民。然而,对一个物种来说,比生物圈力量更大与其说是福音,不如说是灾难。
人类对自然分门别类的征服是极其成功的。所有这些成功的总和,造就了一个崭新的自然——第二自然,这个异化的非天然的自然威胁着只能产生和存在于第一自然的人类。人类如果没有成功地驯服天然的自然,就永远达不到他在此之前热切向往的“自由王国”。问题在于驯服行动导致人科动物越过了地球生态边界,从而改造出一个不能依托的第二自然,人类在总体上失败于他的各个局部胜利成果。
人类是生物圈演化的产物,在大自然里众多生命中的一种。生物圈之所以能栖泊生命,是因为它的诸种要素互为补充,具有一种自我调节的联系。在人类出现之前,生物圈的任何成分都未曾获得力量打破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微妙平衡,正是这种平衡使生物圈成了生命的收养所。在人类出现之前,那么不是太软弱就是太富侵略性、无法与生物圈的节奏相协调的物种,在他们的软弱性和侵略性未远未打乱这种节奏之前就被这种节奏的作用消灭了。一切物种的生命都依赖于这种节奏,每一种生物都忠实地履行自己在生态链中的角色,生物圈中恶恶善善均是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和原则,演奏着生态和谐的音符。这种网络式生态链的完善,真似有一个看不见的上帝之手在操纵。生物圈是如此完美,人之所以以要破坏这种完美,是因为除了人以外的任何一种生物的特殊结构都是完善的,都是立即受到限制的,然而人的潜力却毫无止境,它没有获得完美的形式,他也永远不可能达到这一步,人自己达不到完善并破坏生物圈的完美,原因是相同的,人是生物圈中唯一能思维的生物。
对生物圈的摧毁和拯救和是人类道德潜力的恶善两极。摧毁的潜力他已发挥的淋漓尽致,而拯救则意味着人类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自然状态。
1.对画线句“比生物圈力量更大与其说是福音,不如说是灾难”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比生物圈力量更大必然会导致对生物圈的摧毁。
B.因为这种力量打破了生物圈自我调节自我维护的平衡。
C.因为生物圈可以没有人,但人类不能没有生物圈,事实上生物圈正是以它与人类较量的失败来打败人类的
D.因为人类好用的特点决定了他在拥有超过对方的力量之后不可避免地要打败对方。
2.对有关“第二自然”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所谓第二自然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全部成果的总和。
B.人类造就了第二自然只可能出现在工业革命后。
C.人类如果不改造出第二自然就不可能达到自由王国。
D.第二自然是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相对立的。
3.对生物圈遭到摧毁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人具有精神意识,他要追求永远不可能达到的完美形式,又有无止境的潜力。
B.因为人类在技术上的进步使人类获得了超过生物圈的力量。
C.因为人类以自己的力量在和生物圈较量时在各个局部上取得了胜利。
D.因为人类是一种不可能和生物圈的节奏相协调的动物。
4.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类出现以前,生物圈的力量远大于栖身其中的任何物种。
B.人类是生物圈中第一个有能力也是唯一一个必然要摧毁生物圈的物种。
C.要保持生态的和谐,人类在追求自由王国时其驯服自然的行动不能超过地球生态边界。
D.人类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努力提高人类的精神潜能,很好地保护第一自然,也即天然自然。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社会转型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就难免存在道德紊乱的现象。这种议论似乎是在说,今天一些不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的出现是因为道德标准过时了。这其实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自古及今,道德的一些基本原则并没有发生变化,在社会实际中客观存在着一条“道德黄金律”。“黄金”是指普遍适应性,即它是基本标准;而“律”就是“戒律”,是人人都应当遵守的普遍准则。谈到做人的道德,涉及到一个人的修养和待人的态度和方式,在这一点上,世界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大致相近的基本标准,就是要求人们“待人如己”。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样的基本标准,它的意思与“待人如己”是一样的,说它是“道德黄金律”最早的充满伦理智慧的体现,也并不过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就是不要对别人施与你不喜欢的别人以此待你的行为。你只要不把你所厌恶的东西让别人来承受,就达到了道德的基本要求。但是,许多人并没有达到,因为这些人心中没有“他人”的位置。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私自利。“自利”一词在单独使用时并不是贬义,它只是表示一种行为特点。人人都具有自利的倾向,而且要有自利的能力,才可以生活。但“自私自利”表示的是“自私”,而“自私”则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就是在任何情况下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感受、要求和愿望,要求一切都以自己的意愿来体现。自私自利的人按照自己主观意愿设定对自己有利的标准。所以,有时候有人虽知道不能以己所不欲待人,但还是做了对别人不好的事。反之,一个能够经常站在别人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善于体谅他人的人,他的行为常常会符合“道德黄金律”的基本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告诉我们不能做什么,还没有提出能做什么和鼓励做什么。孔子又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它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合起来,构成可普遍化的要求,就是要“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讲满足自己的欲求和愿望的时候,也希望并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欲求和愿望。只要你自己所欲求的,哪怕你还没有满足或实现,也希望别人能实现。当然,它和“先人后己”还是不一样的。“先人后己”是很高的道德标准,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道德的基本标准,体现了“道德黄金律”的第二个层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你不愿自己受到恶待,就不要恶待别人。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希望自己好的同时,也希望他人更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命令人不许做不道德的事情,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希望人要追求高尚,做一个主动帮助别人的人。
1.下列各项对“道德黄金律”解释最准确全面的一项是
A.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提出的公共道德基本原则
B.是世界各民族间相同的待人态度和方式的标准
C.是有普遍适应性的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
D.是孔子最早总结出的有伦理智慧的世界性理论
2.文章阐释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中画横线的话的意思是:如果别人对待你的行为让你不满意,那么你就不要再用这种行为对待对方。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人们不要把自己感到厌恶的东西,再加到别人身上让别人来承受。
C.“自私自利”是一种品德上的缺陷,“自私自利”者的行为,常常达不到符合“道德黄金律”的行为准则。
D.有些人之所以不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主观意愿为中心,而忽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
3.根据文意,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义和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最正确全面的一项是
A.是人们日常行为的两个阶段,前者是“推己”,是基础,后者是“及人”,是发展。
B.是人们规范自己道德行为的两种模式,前者是被动的,层次低,后者是主动的,层次高。
C.是道德可普遍化要求的两个层次,前者要求不要恶待别人,后者要求要主动帮助别人。
D.是人们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两种方法,前者是考虑自己,后者才是考虑他人。
4.综观全文,以下对文意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转型时期,仍应要求人们遵守道德的普遍准则,准则的核心是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B.在新时期,必须确立和推行中国的“道德黄金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孔子“推己及人”的思想和世界各个民族“待人如己”的准则是一致的,这个思想对当代社会道德的规范有积极意义。
D.在社会转型的新时期,研究社会道德规范原则时,应当重视对中国传统道德中有益成分的继承与弘扬。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科学家的失误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是化学领域里的一项革命性发现。以后,门捷列夫也曾想进一步弄清元素的性质随原子量增加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但是由于他的思想未能从元素不能转化、原子不可分裂等形而上学传统观念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因而到19世纪末人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和电子的存在,为揭开原子从量变到质变的内幕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之时,他不仅不能利用这些新的科学实验成果进一步发展他的周期律学说,相反,他却极力否认原子的复杂性和电子的客观存在,竭尽全力进行反对。他说,承认电子存在不但“没有多大用处”“反而只会使事情复杂化”,“丝毫不能澄清事实”。放射性元素的发现明明表明元素是可以转化的,他却说“我们应当不再相信我们已知的单质的复杂性”,“应当消除任何相信我们已知单质复杂性的痕迹”。并宣布“关于元素不能转化的概念特别重要”,“是整个世界观的基础”。
然而其他化学家正是在19世纪末放射性元素和电子等一系列伟大发现的基础上,一步步揭示出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扬弃了门捷列夫的原子不可分和元素不可转化的陈旧观念,根据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的合理内核,制定出了新的元素周期律。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基础上诞生的元素周期律新理论,比门捷列夫的理论更具有科学性,它揭示了元素在周期表中是按原子中的质子数排列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的质子数也增加,一般地说中子数也会增加。质子数的增加和中子数的增加合起来表现为原子量的增加。但实践证明,并不是有多少种元素就有多少种原子。一种元素中有含中子数多的同位素,也有含中子数少的同位素。元素的原子量是同位素的平均数。这里所谓的质子数,就是原子核外围的电子数,也就是原子核的电荷数,即原子序数。从而解决了门捷列夫解决不了的问题。但这些探索元素周期律后来获得的成果,都被门捷列夫在反对放射性元素的发现和电子存在中错失了。
因循守旧,就这样使大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探索元素周期律奥秘的前进道路上走向了倒退,丧失了应该根据新的科学实验成果发展元素周期律的良机,为我们留下了有益的启示。
1.门捷列夫的失误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否认原子的复杂性和电子的客观存在。
B.他否认元素是可以转化的。
C.他认为原子是不可分裂的。
D.他认为元素周期律己经解决了所有问题。
2.造成门捷列夫失误的原因是什么?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形而上学传统观念的束缚使他的思想僵化守旧。
B.他没有充分利用新的科学实验成果去解决他曾想弄清的问题.
C.元素周期律的革命性发现使他高傲自大,目空一切,不允许别人提出异议。
D.他把元素不能转化的概念当成了整个世界观的基础。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门捷列夫曾经想弄清而没有弄清的问题是:为什么元素的性质会随原子量的增加而呈周期性变化。
B.其他化学家在门捷列夫发现放射性元素和电子的基础上,取其正确合理内核,扬弃其错误陈旧观念,制定出了新的元素周期律。
C.元素周期律新的理论证明:一般情况下,原子数的增加和中子数的增加合起来表现为原子量的增加
D.实践证明:并不是有多少种元素就有多少种原子,元素的原子量是同位素的平均数。
4.门捷列夫的失误为我们留下的有益启示是什么?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要固守旧有的形而上学的传统观念,不要拒绝新的科学实验成果。
B.科学研究从来是后浪推前浪.年轻人胜过老年人。
C.对不同的意见要让其发表,不要打击报复反对自己的人。
D.任何事物刚出现时都是不完美的,真理是在与错误理论的不断斗争中而成长壮大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殷商时期是一个神性至尊的时代,宗教意识极为浓厚,原始的神学观念在社会中占据绝对统治的地位。在殷人的神人关系系统中,神是至高无上的,一切都要听命于神的安排,人还没有从神的绝对权威下剥离出来,人完全是神的附庸,受神的支配。从已有的文献资料记载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殷人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神学政治体系,殷人最重要的神事活动就是祭祀典礼,即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神之大节也”。祭祀鬼神已成为一种社会制度并指导着国家所有的日常活动。人对神的祭祀活动,不仅表明了人类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对大自然的某些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而具有的畏惧和崇拜心理,也表明人们希望借助各种神灵的力量来消除种种自然或人为灾害,乞求神灵赐予福祉的愿望。殷代卜辞记录的史实充分证明殷人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采用占卜的形式以决疑惑。《尚书·洪范篇》作为追述殷商官方政治文化方面的原始资料,向我们展示了殷人一切都要通过占卜预决吉凶的事实。在国君、卿士、庶人、卜、筮五方面因素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卜、筮的意见。
但也毋庸讳言,尽管原始神学思想成为殷商时期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但我们从流传下来的记载殷商文化的历史文献中,还是可以窥见一丝殷商时期极其微弱的反神意识的苗头。在《尚书·高宗肜日篇》中,记叙了一位上层统治阶层人士的话语:天神监视着下民的一切活动,下民中若有不顺“德”、不听从天神惩罚的,上天便会降旨予以纠正,而下民们却反诘“上天又能把我怎么样?”。这下民的一声细微的诘问,在当时宗教迷信充斥一切的社会里,无疑是打开了一道狭小的缺口,为民意留下了一块小小的地盘。因此,我们在探讨殷商时期的原始神学思想时,应当认识到,在殷商时期确立的神人关系系统中,神虽然具有最终决定性作用,但同时也透露出了一丝人们力求以卜筮为媒介,通过祭享的方式去影响至高无上神并建构以人为中心的神人关系的信息,这一信息对以后的儒家人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些影响。
(节选自王杰《殷周至春秋时期神人关系之演进》,有改动。)
1.根据文章内容,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宗教意识”和“神学观念”在文中是同一个意思。
B.所谓“剥离”,其含义是处于匍匐地位的人从神的绝对权威下解放出来。
C.“神学政治”的核心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把祭祀鬼神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D.“神性至尊”是指神是至高无上的,人间的一切都要听命于神的安排。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殷商时期,国君、卿士、庶人的意见只是起一定的参考作用,而卜、筮的结果却具有最终的决定权。
B.殷商时期的各种迷信活动,是统治阶级用来愚弄人民的一种手段。
C.殷人之所以敬畏神崇拜神,是因为神主宰着人世间的一切,能给人世间带来吉凶祸福。
D.殷商时期已经实现了由“神性至尊”向“人的凸显”的转变。
3.根据文章内容,下面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的思想自殷商历三千多年而不变。
B.殷商时期重天命、敬鬼神、轻人事直接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君权神授”、“以人为本”思想的先河。
C.殷商原始神学思想是由于当时人们对某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而产生的。
D.殷商时期,原始神学观念占据绝对统治的地位,这是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
4.根据文章内容,下面想象与文章主旨一致的一项是
A.上天连续干旱不雨,土地龟裂,庄稼颗粒无收,商朝君臣共商度过危难之策,大臣偃辛奏道:“大王不必过虑,天行有常,久旱之后必有大雨。况我有数十万丁壮,掘西江之水足可缓解旱情。”商王道:“爱卿言之有理。今命汝引丁壮二十万三日内引来西江之水,不得有误!”
B.周人大举攻商,纣王正与妲己戏于鹿台,纣王曰:“寡人受命于天,周人其奈我何?”依然纵酒不已,歌舞不休。
C.夏桀暴虐,荒淫无道,商汤王起兵征伐夏桀。两军对阵,商汤王说:“暴君荒淫无道,大失民心!孤为民伐罪,替民造福。识相者,速速投降乃为上策!”
D.商王盘庚时,想把都城由黄河以北迁至黄河以南。开始时,众人都不太愿意,并搬出黄河断流作为上天示警的证据。盘庚说:“黄河断流乃自然现象,上天示警断不可信。且一味迷信上天鬼神,国家便会衰亡。”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