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玫瑰树根(智利)加·米斯特拉尔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那里有黢(qū,黑)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玫瑰树根
(智利)加·米斯特拉尔
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那里有黢(qū,黑)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据说还有别的:身体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
“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见过呢。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头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看来你想模仿蜒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卑贱的树根说:
“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臂一样。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延伸部分干活。我从你那里吸取了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导觅维持生命的汁液。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那时候,你去看看我在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作声,暗忖道,等着瞧吧。
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说的延伸部分。
天啊!他看到了什么呀。
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
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
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
“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这是一篇优美的咏物散文。在作家的笔下,物体不再是不会思考、不会言语、没有感情的物体,而是与人的生活融为一体的有生命的东西。她运用童话的手法,让细流和玫瑰树根开口说话。作品用优美的笔触,讴歌了不起眼的玫瑰树根。被细流蔑视的“卑贱的”“丑八怪”的玫瑰树根,最后开出了芬芳的花朵。文章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并不高深,然而作者优美的文笔和奇特的想象力,使这篇短文具有了非凡的魅力。
1.读第三段,若将加点的“据说”两字删去,与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来当他看到美丽的玫瑰树,闻到甜香的玫瑰花味时,他发出这样的感慨:(用选文原句回答)
                                                                                                                                                       
                                                                        
3.下面的说法与这篇短文所抒发的情感相符的一项是[     ]
A.细流在故事中充当了一个反面角色,人们在对树根表示敬意的同时,对细流充满了厌恶之情。
B.树根有那样的顽强精神,应该到地面上来,更充分地显示它存在的价值。
C.这些枯黄笨拙的树根,在这黑暗和腐朽的环境中,支持着地面上的生命之美,那正是他们的骄傲。
D.树根为树枝为花朵供应了充足的水分,固然可敬,但也实在太可惜了他的一生。

答案

1、“据说”是指后面一句话的来源,在这里是一种传说,具有不确认性,与后面神话传说里的土地神搭配恰当;去掉后,就成了肯定语气,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体现不出原文用语的准确性。   
2、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3、C.   
解析
1.无
2. 无
3. 这些枯黄笨拙的树根,在这黑暗和腐朽的环境中,支持着地面上的生命之美,那正是他们的骄傲。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玫瑰树根(智利)加·米斯特拉尔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那里有黢(qū,黑)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题。
比之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山奇大塔,古罗马的斗兽场遗迹,中国的许多文化遗迹常常带有历史的层累性。别国的遗迹一般修建于一时,兴盛于一时,以后就以纯粹遗迹的方式保存着,让人瞻仰。中国的长城就不是如此,总是代代修建、代代拓伸。长城,作为一种空间蜿蜒,竟与时间的蜿蜒紧紧对应。中国历史太长、战乱太多、苦难太深,没有哪一种纯粹的遗迹能够长久保存,除非躲在地下,躲在坟里,躲在不为常人注意的秘处。大凡至今轰传的历史胜迹,总会有生生不息、吐纳百代的独特秉赋。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
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别的地方,你可以蹲下身来细细玩索一块碎石、一条土埂,在这儿完全不行,你也被裹卷着,身不由主,踉踉跄跄,直到被历史的洪流消融。
白天看了些什么,还是记不大清。只记得开头看到的是青褐浑厚的色流,那应该是北魏
的遗存。色泽浓厚沉着得如同立体,笔触奔放豪迈得如同剑戟。那个年代战事频繁,驰骋沙场的又多北方骠壮之士,强悍与苦难汇合,流泻到了石窟的洞壁。这一派力、一股劲,让人疯了一般,拔剑而起。这里有点冷、有点野,甚至有点残忍;
色流开始畅快柔美了,那一定是到了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后。衣服和图案都变得华丽,有
了香气,有了暖意,有了笑声。这是自然的,隋炀帝正乐呵呵地坐在御船中南下,新竣的运河碧波荡漾,通向扬州名贵的奇花。隋炀帝太凶狠,工匠们不会去追随他的笑声,但他们已经变得大气、精细,处处预示着,他们手下将会奔泻出一些更惊人的东西;
色流猛地一下涡漩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
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一种壮丽。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的每一个场面,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留连长久。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一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燥热。这才是人,这才是生命。人世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发出的生命信号。唐代就该这样,这样才算唐代。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个朝代,总算有过这么一个时刻,驾驭如此瑰丽的色流,而竟能指挥若定;
色流更趋精细,这应是五代。唐代的雄风余威未息,只是由炽热走向温煦,由狂放渐趋
沉着。头顶的蓝天好像小了一点,野外的清风也不再鼓荡胸襟;
终于有点灰黯了,舞蹈者仰首看到变化了的天色,舞姿也开始变得拘谨。欢快的整体气氛,已难于找寻。大宋的国土,被下坡的颓势,被理学的层云,被重重的僵持,遮得有点阴沉;色流中很难再找到红色了,那该是到了元代;……
这些朦胧的印象,稍一梳理,已颇觉劳累,像是赶了一次长途的旅人。据说,把莫高窟的壁画连起来,整整长达六十华里。我只不信,六十华里的路途对我轻而易举,哪有这般劳累?(选自余秋雨〈莫高窟〉,有删改)
23、试根据第一段内容,概括出中国文化遗迹的特点。(不超过20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选段最后说,“我只不信,六十华里的路途对我轻而易举,哪有这般劳累?”对这句话该怎样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作者为什么重点描画色流的变化,其用意何在?为什么又着重写唐代的色流?(5分)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林中速写
张守仁
这里是方圆百里的原始森林。空中,叠翠千丈,遮阴蔽日;地面,葛藤缠绕,落叶盈尺;地下,盘根错节,根须如网。这几乎是一个密封的世界。这里有巨栋大梁,珍禽异兽,奇葩硕果,灵芝妙药。高大挺拔的望天树是林中巨人,直冲云霄,傲视碧海。大青树广展绿冠,庇荫着众多伙伴。松杉竞生。乔灌咸长。荆棘丛集。低层杂草繁密。阴翳处蕨类葳蕤,卧倒的枯树上覆盖着苔藓,又有小树从苔藓中探出新苗。巨蟒似的绞杀植物盘绕于树干。大蚜趴伏在校杈上吸吮汁液。野雉在林梢飞翔。猴子在树冠摘果。孔雀在泉边开屏。野蜂在花丛中采蜜。蚁群在腐殖层上蠕动。这里蚊蚋成阵。蚂蚱跳跃。长虫在拥挤的空间里扭曲穿行。林间流泻着婉丽的鸟鸣。更有山溪潺潺,叶丛滴翠。幽暗的草丛中,兰花放出馨香,海芋叶旁,龙舌兰伸出锐利的绿剑。开放红白花朵的茑萝,在枯枝上攀援盘旋。阔叶下的蛛网上缀着露珠。蜗牛驮着贝壳在湿地上爬行。远处林边大象甩动长鼻,悠然踱步。层林之上,鹞鹰在蓝天里滑翔,用它那对犀利的眼睛,窥伺着下界的猎物。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惊骇于万千动植物形体结构是那么完美:随便一茎小草,一朵鲜花,一颗果实,一株树木,一只飞鸟,一头走兽,它们的躯体组织,它们的色泽、形态,是那么气韵生动,血脉通畅,和环境之间显得和谐无间,浑然天成。啊,那是竞争、完善,才能达到目前这种鬼斧神工、天衣无缝的状态!和自然界生物的完美结构相比,人间一切科技、文艺作品,都相形见绌。万千物种在这里多层次、高密度地孳生、繁衍、更新、斗争。岁岁年年,世世代代,永不停息。物竞天择,各司其职。相克相生,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如果上帝偏爱某一物种,要求纯粹、划一,这无异于毁灭某一物种自身。在这里,同一就是同灭,差异才能互补,共生方能共荣。如果它们分离,许多物种将因失去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等生存条件而死亡。它们只有集结、混生在一起,才能生机蓬勃,旺盛葱茏,荒蛮野性。在这里,每一瞬间,都在发生亿万次的新陈代谢。腐烂与新生、繁荣与枯萎,都在这生命的大舞台上演替。这里有最美妙的天籁,这里有最丰富的色彩,这里有最生动的形象。而当暴风袭来,林海枝舞叶涌,俯仰起伏,万千树干就是万千根摇曳的琴弦,弹奏出惊心动魄的交响乐;云雾涌来,一切淹没在白茫茫的浪涛之下,变成一片摇摆晃动的海底森林;但当热带雨倾泻过后,太阳重又照耀,亿万叶片上的水珠,闪烁出亿万颗晶亮的星星,炫人眼目。哦,森林,地球上最繁密、复杂的生物群落。只有用一种不分段、头绪有点混乱的文字,才能充分表达出杂乱成一个板块的整体感受。且让我以身边潮湿的树墩当书桌,迅速记下这篇即兴式的短文……
(转摘自《语文读本》第166页)
7.文章一气呵成,很好地表达了作者情感。如果把这篇文章分成三个层次的话,你认为应怎样分?(写出原文,哪句到哪句。3分)
答: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8.整体感受文章,你认为本文表达的主旨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英国《自然》周刊报道,法国科学家令一种沉睡了500万年的病毒重获新生。学者以浴火重生的凤凰来命名这种病毒。该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这类病毒最著名的代表是艾滋病病毒。逆转录病毒的基因储存在核糖核酸中。通常核糖核酸只是真正存储遗传信息的脱氧核糖核酸的工作备份。逆转录病毒将自己的核糖核酸带人细胞,然后在细胞内将核糖核酸改写为脱氧核糖核酸。为完成这个独特的过程,逆转录病毒具有逆转录酶。
一旦这种病毒将其基因转变为脱氧核糖核酸,它就开始耍下一个花招:将自己的遗传信息嵌入细胞的遗传信息。柏林沙里泰病毒学研究所教授雷吉娜·海尔布龙说:“病毒完成这个过程后,就没法把病毒的基因从基因组里挑出来。”病毒的基因与细胞本身的基因被一起读取,于是形成了病毒核糖核酸的新副本——病毒增殖了。现在新病毒只需形成自己的外壳并离开细胞,从而去感染其它细胞。在此过程中,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留在了细胞的遗传特征内。
逆转录病毒存在了上千万年,其中一些在我们的遗传特征中留下了痕迹。这种痕迹或所
谓人体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是从前的活性病毒的残余物。海尔布龙将其称之为“基因组里的化
石”。她说:“人们早就发现了人体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但此前所有重新激活这种失去活性的逆转录病毒的尝试都失败了。”通常的做法是从遗传特征中提取并增殖人体内源性逆转录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然后尝试用它感染细胞。但“凤凰”源自一种新方法。这种古老的病毒在我们的基因组中有30种副本。法国研究者比较了这些副本,并靠收集的突变副本重塑了这种病毒的原始基因序列。他们将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植人了人体细胞:病毒的基因被解读,病毒的新副本形成了,并感染了其它细胞。
海尔布龙说:“这是病毒学上的重大事件。”但她还表示,这种试验具有潜在危险,因为人类对这种病毒也许没有抗体。但《自然》周刊报道,专家认为“凤凰”几乎不可能致病。法国研究者希望可以利用对逆转录病毒机理的认知来治疗癌症。
节选自《世界生命文化动态》
小题1:属于海尔布龙所说的“基因组里的化石”的一项是
A.逆转录病毒
B.用新方法从我们遗传基因中激活的“凤凰”病毒
C.逆转录病毒遗传留下的痕迹
D.人体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小题2:对文章中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逆转录病毒已存在了上千万年,它在我们的遗传特征中留下痕迹。
B.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
C.储存逆转录病毒基因的核糖核酸被改写为脱氧核糖核酸的过程需要逆转录酶。
D.逆转录病毒中真正存储遗传信息的是脱氧核糖核酸。
小题3:根据文章内容所作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科学家通过对“凤凰”这种逆转录病毒的研究,认为对逆转录病毒机理的认知可以治疗癌症。
B.由于人类对“凤凰”这种病毒暂时没有抗体,所以激活这种病毒的实验具有潜在危险。
C.由于逆转录病毒的基因储存在核糖核酸中,因此有了核糖核酸,逆转录病毒就能感染其它细胞。
D.“凤凰”病毒被激活的过程是:核糖核酸一脱氧核糖核酸一将病毒的遗传信息嵌入细胞的遗传信息一病毒基因被解读一形成核糖核酸的新副本一(新病毒)形成自己的外壳并离开细胞一感染其它细胞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无论外行还是内行,有一个感觉是共同的:同样是蕴集高新技术的家电,同样是花红柳绿的城市景观,即使不看国家名,你也会一眼认定:这是日本的。如此强烈的标识感,缘于日本的现代设计已卓然自成一家:在师从西方现代设计的背景图上,点睛之笔是日本的传统文化。
同样是简约,日本的简约与西方的简约相比,另有一种空寂的韵味:在室内设计中,往往只摆了一件陶器,或是花瓶里只插了一束花,或是只挂了一幅画。这正是日本设计师苦心追求的“禅心”。没有多余的设计,使居者自然而然地超然物外。这对于生活工作环境紧张的日本人而言,无疑是心灵的田园。
日本的现代建筑风格同样来自西方,但设计师在酒店、办公楼等现代商业建筑的庭园设计中,引入传统的庭院设计“枯山水”风格,寥寥几块石头,几茎竹子,线条简练,暗合现代主义“少就是多”的设计原则,意境却丰富:沙池中的一块石头,可幻想出“一叶孤舟”、“蓬莱仙岛”、“中流砥柱”等不同的寓意。日本传统文化的印记,同样在工业设计方面彰显,如清酒包装画就是浮世绘形象。
专家评论,东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来源于欧美,但真正学到西方设计精髓的,首推日本。现代设计越来越认同本土化,日本师从西方现代设计,又没有全盘欧化,而是把西方设计中合理的、进步的理念及设计思维与日本文化、东方哲学融合起来,把“茶道”等“道”的含义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创造出设计的“道具说”,使日本无论在工业产品设计,还是城市景观设计、室内家居设计等,都浸润着日本的传统文化。
日本走上设计大国的起点境遇与我们今天的状况太相似了。20世纪50年代初,大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涌向欧美市场,这些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很多是欧美产品的仿制品或仿冒品,因此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遭遇“围追堵截”。日本人甚至被外国设计界骂作“小偷”。一片骂声中,日本政府“背水一战”,通产省规定:对出口产品进行审批,凡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一律不准出口。此举,逼得日本企业走自己设计、自主创新的正道。日本沿着这条路走了半世纪,终于成为与欧美并驾齐驱的设计大国。
一个国家的设计没有特色就没有灵魂,就不可能跻身世界设计大国。如今的我国,同样面临着靠创意设计提升经济的迫切需要,同样面临着如何运用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形成中国设计特色的难题。探索本土文化的内涵,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碰撞点,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是日本设计出人头地的经验之谈,也是我国创意设计本土化的探索精要所在。                                                                     节选自《信息参考》
小题1:下列有关“日本现代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现代设计具有强烈的标识感,能够使人一眼认定。
B.日本现代设计处处彰显日本传统文化的印记。
C.日本现代设计在师从西方现代设计的同时成功地注入了本土文化内涵。
D.日本现代设计体现了西方设计中合理的、进步的理念及设计思维。
小题2:下列理解和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日本的现代设计往往以西方设计作为背景,在关键之处用日本的传统文化点缀。
B.在室内设计中,没有多余的设计,使居者超然物外,觅得一块心灵的田园,这正是日本设计师追求的“禅心”。
C.日本现代设计能融合日本文化和东方哲学,比如在设计中巧妙利用“茶道”的道具,把“道”的含义融入到设计之中。
D.中国的设计要形成自己的特色,难题就在于如何选用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元素。
小题3: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传统庭院设计“枯山水”风格,有时能用寥寥几块石头、几茎竹子来表现丰富的意境,体现了中国艺术表现里虚实相生的审美趣味。
B.日本能成为与欧美并驾齐驱的大国,正是靠创意设计来提升经济的品位,使日本企业走上了自主创新的正道。
C.日本现代设计的成功,在于它处处浸润着日本的传统文化,这又一次证明了鲁迅先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的名言。
D.将本土文化内涵和西方设计中先进的理念及设计思维融合起来,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这是日本跻身设计大国的成功之道,也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癌症治疗难,难在它能够转移。1839年,法国妇产科大夫雷卡米尔描述了癌症转移的规律:乳腺癌、膀胱癌多转移到淋巴结、骨骼,皮肤癌多转移到肺,结肠癌常向肝转移,肺癌常向肾上腺、大脑转移……
那么癌症是怎样转移的呢?
1889年,一位叫佩吉特的医生提出,癌细胞是通过血液循环系统从原发部位随机转移到身体各部位的。他称这些循环中的癌细胞为“种子”,说它们只要有肥沃的土壤——合适的器官,就会转移到那里生根、发芽的。
不久一位叫埃文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癌症转移的方式是,血液循环中的癌细胞是停留在最先遇到的小血管——毛细血管中,等聚集到一定数量后便在血管周围的器官上生长。
可是,这两种说法都遭到了一位叫威斯的研究人员的否定。威斯说:如果肯定佩吉特的说法,则对雷卡米尔描述的癌症转移的规律无法作出解释;如果肯定埃文的说法,那么癌细胞在转移不久就会在被血液滞留的部位停留,生长,但事实上很多癌症转移得很远。威斯还说:事实上血液循环也并非癌症转移的唯一途径。
后来美国一位叫约那森的免疫学教授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认为,癌症向什么部位转移,是由这一部位一种特定的化学物质决定的。人体器官都产生一种激活素,这激活素是一种信号分子,它能充当癌细胞的“指示灯”,癌细胞能凭着一双奇特的“眼睛”看到亮给自己的“指示灯”,在进入血液、组织后,以自己的受体作“向导”,以“指示灯”为目标行进,转移到自己的目的地,与那里的激活素相结合,在那里生长,繁衍。
多年来,一些研究小组不停地寻找癌细胞上的激活素受体。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些癌细胞上的激活素受体,而且证明了乳腺癌向淋巴结转移,皮肤癌向肺转移,就是因为这些器官、组织产生的化学激活素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乳腺癌多是向淋巴结转移、而皮肤癌多是向肺转移的原因。            
节选自《癌症的预防、改善与还原电子疗法》
小题1:下列是对“激活素”的说明,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激活素是一种化学物质,人体各种器官都产生这种物质。
B.虽然人体各个器官的生长条件不尽相同,但所产生的激活素却是完全相同的。
C.激活素对癌细胞能起到信号作用,能指示癌细胞的转移。
D.激活素能通过癌细胞受体与癌细胞结合,使癌细胞在新的部位“定居”下来。
小题2:下边是对一些研究者观点的介绍,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佩吉特认为,癌细胞的转移具有随意性,它就像植物的种子,哪里适合它生长,它就转移到哪里。
B.埃文也认为癌细胞的转移具有随意性,最先遇到一处毛细血管,便在那里滞留下来,聚集起来。
C.威斯认为,癌细胞的转移并不是随意的、盲目的,癌细胞也不会在毛细血管里滞留下来,聚集起来。
D.约那森认为,癌细胞靠激活素来确定转移目标,靠自己受体的引导转移到它所发现的转移部位。
小题3:根据约那森的观点提出了下列设想,设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生产出一种抗体,将人体内的激活素扑灭,那么癌症就不会转移了。
B.如果生产出一种抗体,使癌细胞“双目失明”,那么癌症就不会转移了。
C.如果生产出一种抗体,使癌细胞受体失去“向导”作用,那么癌症就不会转移了。
D.如果生产出一种抗体,使癌细胞受体不能与激活素结合,那么癌症就不会转移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