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挽留 刘心武
因为小健期中考试成绩提高不多,他妈妈决定辞掉来家教的大学生王郦。那天下午是王郦来进行最后一次辅导——分析期中考试的语文试卷。
小健和妈妈去了趟附近商厦,回楼时刚好和王郦相遇在街角。他们互相打招呼时,街角那儿有个突发事件——一辆运送果品的带斗汽车在拐弯时,因为上面堆码的纸箱没有固定好,最高处一只纸箱跌落了下来,并且立刻裂开,滚出了很多猕猴桃来。开车的司机没有发现,车子飞快地驶远了,这时就有一些过路人去捡拾那些猕猴桃。有个骑自行车的男子,捡了不少抱在胸前,摇晃着身子,去往自行车前铁筐里装,那自行车就停在小健身旁的马路边。小健驻足观望,妈妈拽着他胳膊拉他回家,后来母子俩和王郦一起进了家门。
王郦和小健在那边屋里,小健妈在厨房里准备晚饭。这是最后一课,事前已经在电话里跟王郦挑明。小健妈跟出差在外的小健爸通电话时,他对她说:“现在愿意家教的大学生有的是,物美价廉,任咱们挑选,王郦既然没有给小健提高几分,好说好散就是。”是呀,散是散定了,一会儿怎么个好说,且打打腹稿。
小健妈到厅里餐桌边坐下择菜,耳朵里捕捉着那边屋里的声息。王郦正在给小健分析语文试卷。
只听小健说:“你跟我说这个干什么?卷子上又没有……”
是不是因为反正就要撤退了,王郦在胡乱敷衍?小健妈把身子侧得更厉害些,择菜叶的动作仿佛电影里的慢镜头。
王郦在说:“刚才楼下,街角那儿,那个捡猕猴桃的人,离咱们好近,你注意到他的肢体语言吗?肩膀左右晃悠,头也一扭一扭的……要知道,人的修养、品格,不仅体现在话语上,也不仅体现在面部表情上,有时候会更多地体现在肢体语言上,那是很微妙的,你从小就应该懂得观察、分析人的肢体语言……你说,他那肢体语言,加上那脸上的表情,是在传达着怎样的意思?”
“我知道,他是在说:今天真捞着了呀!他高兴得了不得!是呀,买彩票得大奖,总还掏了点钱呀,他那些猕猴桃可是白捡来的啊!”
“你对他的这种精神状态,做怎样的评价?”
“嗨,他不对呗,这谁不知道?怎么,要我就这事写篇小作文吗?考都考完了,还模拟什么!”
“我只是想跟你交流一下内心的感受。你知道我看见他那肢体语言,很受刺激。过去上语文课,老师也给我们解释过这些词语:卑微、卑下、卑鄙……那个人也许并不是非常糟糕,社会上一些人比他更污糟,不是还有刑事犯罪的吗?我是想,我们这样家庭的学生,一般对刑事犯罪是深恶痛绝的,但是对人格的自我把握,有时候就不那么自觉,比如看到这样一个捡猕猴桃的人呈现出那样一种‘呀,今天可让我捞着啦’的肢体语言,如果只是觉得有趣,或者竟麻木不仁,那就不好了……我觉得应该从心底里生发出一种鄙夷,那个人真是太卑下了!我心里当时咯噔一声,现在到了你家还想跟你交流交流……我不仅为他的卑下感到羞耻,而且我还为他的卑微感到心酸……我知道自己很渺小,连这样一个家教的事情也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但是我已经决定,一旦走上社会,我不仅要干预卑鄙的行为,更要努力去教化卑下的灵魂,那是上个世纪初,鲁迅先生就开始努力去做的事情……而且,我也相信,在这个过程里,自己的灵魂也会得到净化……哎,对不起,我说这些,你听着吃力吧?”
“我听不大懂,可是很好听……”
“你愿意听我很高兴。其实,怎么才能提高作文水平,对生活,对人,像今天的事情,对那样的肢体语言,能在心里头引出比较多也比较深刻的动感情的思考,是第一位的。写作技巧当然也重要,但那只是个技术性问题……”
小健先把目光移向门边,王郦随之也扭头望去。是小健妈系着围裙,一手扶着门框,一手下垂,眼里有湿润的光。
那回没成为最后一课。王郦走后小健妈跟小健爸通电话时说:“我挽留了她。你回来我跟你详谈。”
小题1:
下面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小健妈妈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小健妈系着围裙,一手扶着门框,一手下垂,眼里有湿润的光。
小题2:
小说的结尾(最后一段)有什么好处?(3分)
小题3:
“写作技巧当然也重要,但那只是个技术问题。”结合全文看,这一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就如何提高写作水平,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案
小题:
.⑴不对。因为王郦是在就街头的突发事件对小健进行写作辅导。他不明白王郦讲述试卷外内容的真正意图和作用,不懂得学习语文特别是写作与生活的关系,以为语文学习只要做做试卷就行了。这种语文学习观是错误的,也是不能真正学好语文的。 (答出”不对“给1分,说出理由给2分。)
⑵含义:结合上下文看,言外之意主要强调了生活第一,写作技巧第二”,“做人第一,作文第二”观点。看法:要提高作文水平,写作技巧是次要的,注重自己的情感体验,深入思考生活才是第一位的。不能只重技巧,轻视生活,做人和作文脱节,思想和生活剥离,就会陷入写作的误区。(可以见仁见智,但要有生活第一技巧第二的观点)
小题:
.⑴对自己此前猜测王郦会有的胡乱敷衍和不适当评价王郦教学水平的自责;⑵对自己平时忽略了儿子的品德、情感培育的反省;⑶为王郦认真负责的态度所感动;⑷对王郦教学方法的肯定赞赏。(答对1点给分1分,答对3点可给满分。)
小题:
⑴简洁美;⑵情节美:情节出人意外,耐人寻味(或“引人深思、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⑶照应美:呼应题目,结构紧凑。
解析
核心考点
举一反三
秘密 邵昌玺
早上七点钟,新来的办事员周可就早早地来到工厂,因为今天要举行一项同外商洽谈合作项目并引进外资的重要活动,他必须赶在八点之前把会场布置妥当。昨天下班之前周可就已经把会场布置好了,今天需要在一些细节上完善一下。
周可把会场中间的椭圆形会议桌擦了又擦,直到一尘不染,才在外商代表方就座的会议桌上面摆上一溜儿水果盘,并放上“嘉宾席”标志牌。同样,他也在厂方代表就座区域的会议桌上面摆上一溜儿水果盘,放上“厂方代表席”标志牌,自然地把会场分成两部分。
八点钟,双方代表准时走进会场。周可首先客气地把外商代表杰克一行请到“嘉宾席”就座,然后安排“自己人”在对面落座。他则站在会场一角,随时准备为会议服务。
洽谈进行得很顺利,只是快接近尾声的时候,会场里变得很嘈杂。
原来,双方因为资金的投放问题意见不一致,产生分歧:杰克认为把资金投向一项技术还不完全成熟的项目上,有风险,是在滥用合作资金;而厂方代表则想表明他们是决不会滥用这笔资金的,因为这个项目他们也是经过反复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并进行了初步的试验,最终确定下来的。双方据理力争,僵持不下。
周可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
十点三十分,会场休息时间到,双方代表都走出会场,进行片刻休息。
不一会儿,周可看见杰克低着头,若有所思地走进会场,并顺便坐到了“厂方代表席”上。还没等他过去提醒,竟然拿起眼前果盘里的“水果”就要吃起来。
霎时,周可的心简直提到了嗓子眼,目瞪口呆,眼看着杰克把“水果”慢慢地放进嘴里…… 周可就像一座雕塑,完全僵住了。
虽然“厂方代表席”上果盘里的“水果”和“嘉宾席”上果盘里的水果同样“鲜艳欲滴”,但是,“嘉宾席”上果盘里盛着的是真正散发着清香味的各色水果,而“厂方代表席”果盘里盛着的则是有色无味的“水果模型”,说白了,就是各种“塑料水果”。因为做得“精致”,几乎可以以假乱真,外人一般是看不出真伪的,也只有本厂员工才知道这个秘密。所以,每次在这种场合之下,大家都心照不宣,没有人去动面前的“水果”,只有看客人吃的份。今天他也是照例行事,可万万也没想到却在这上面出了岔子。
果然不出所料,杰克眉头紧锁,把已经放到嘴里没有咬动的“水果”拿在手里反复地看,又看看四周。当他看到面前会议桌上摆着的“厂方代表席”标志牌,好像也意识到自己坐错了位子。他又看了看面前果盘里的“水果”,然后起身回到原来座位重新坐下。
周可面如死灰。
这时,休息的与会代表陆续走进会场,等大家到齐后,杰克站起身,郑重地说:“诸位,我已在合同书上签了字,我宣布,我方同意跟贵厂合作,并接受你们提出的方案,我们会按照合同的约定于近期把第一笔合作资金划入贵厂账户。”
一句话,让所有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旁的周可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弄得晕头转向。
杰克接着说:“一个在小节上都能保持节俭的工厂,他们一定不会滥用每一分钱,所以,我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合作一定会取得成功。”杰克边说边指着对面水果盘里的“水果”。
外商代表方的其他人员还是一头雾水,但是,这时周可和厂方代表都反应过来,随即,会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小题1:
请你概括出办事员周可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
答:
小题2:
联系文中杰克的话:“一个在小节上都能保持节俭的工厂,一定不会滥用每一分钱,所以,我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合作一定取得成功!”,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
小题3:
裁判所
(英)王尔德
上帝对人说:“你一生都在做坏事——对那些需要救济的人,你表现得很残酷;对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你表现得凶狠无情;贫穷的人向你求助,你不听他们诉说,你不理睬那些受苦的人的哀叫;你将遗产据为己有,把狐狸放进邻人的葡萄园;你夺去小孩们的面包,拿给狗吃;我的那些麻风病人居住在沼泽地里,过着和睦的生活,赞美着我,你却把他们赶到大路上;我用土造出你来,可是你却使的土地上流着无辜者的血。”
上帝打开了人的生命簿。
上帝对人说:“你一生都在做坏事——我显示出来的‘恶’,你追求它;我隐藏着的‘善’,你却毫不注意,你房的墙壁上绘满了图画,你听见笛声,就从你放荡床上起来。你筑了七个祭坛来奉祀我所受的罪孽,你吃了不应当吃的东西,你衣服上绣着三个耻辱的记号,你崇拜的不是能够久存的金或银的偶像,确是会死去的肉身;你把香膏涂在他们的头发上,又放了白榴在他们的手中;你用番红花擦他们的脚,又在他们面前铺上地毯;你用银粉染他们的眼皮,用草药擦他们的身体,你在他们面前鞠躬到地,你把我偶像的宝座放在不知何处。你让太阳看见你的丑行,让月亮看见你的疯狂。”
人回答说:“我的确做过这些事情。”
上帝又打了人的生命簿。
上帝对人说:“你一生都在做坏事——你以恶报善,用侵害报答仁慈;你弄伤抚养你的双手,你轻视给你奶吃的乳房,让向你讨水喝的人忍渴而去;亡命的人晚上把你藏在他们的帐幕里,你没等到天亮就告发了他们;你的仇敌没有害你的性命,你却暗算了他;你的朋友跟你在一块儿走路,你为了得到钱就出卖了他;对那些给你带来‘爱’的人,你却以恨报答。”
人回答说:“我的确做过这些事情。”
上帝合了上人的生命簿,说:“我一定要把你送到地狱里去。”
人叫起来:“你不能。”
上帝对人说:“为什么我不能送你到地狱,你有什么理由?”
“因为我一直住在地狱里在。”人回答道。
裁判所中寂静无声。
过了一会儿,上帝对人说:“既然我不可以把你送进地狱,那么我一定要送你到天堂,我的确得送你一天堂里去。”
人又叫起来:“你不能”。
上帝对人说:“为什么我不能送你进天堂,又有什么理由?”
“因为不论在什么地方,我绝对想象不出天堂来。”
判断所里寂静无声了。
(摘自《打工族》2005年第12期)
小题1:
下面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
A.这篇小说里“人”是一个十恶不赦、毫无人性的歹毒者,他只能生存在人性罪恶深渊的“地狱”里,世世代代受到正义和善良的谴责与诅咒。 |
B.②小说开篇就历数“人”的罪状、残酷、凶狠、贪婪而无情,由于他的存在,使人类社会失去了原有的和睦与安宁,人们陷于水深火热中。 |
C.“人”将那些居住在沼泽地里的、过着和睦的生活的、赞美着上帝的麻风病人赶至大路上,是说“人”对穷困潦倒的病人也毫无怜悯之心,而更加丧心病狂地迫害他们。 ycy |
D.上帝两次打开“人”的生命簿:前次证实他的以恶报善;后次验明他的逐恶弃善,这些事实都说明他的罪孽深重、恶贯满盈。 |
小题2:
上帝对人“人”说:“你一生都在做坏事”,“你让太阳看见你的丑行,让月亮看见你的疯狂”,“你以恶报善,用侵害报答仁慈”请就这二句话的含义和关系作出简要分析。(8分)
答:
小题3:
按理说人生活在地狱中应特别向往天堂,为什么“人”却拒绝向往天堂呢?请说明理由。(8分)
答:
小题4:
小说为什么取名为“裁判所”?面对“人”的无理取闹,“裁判所中”却是“寂静无声”,甚而至于“寂静无声了”,请就这些艺术处理手法谈谈你的看法。(10分)
一棵树 谢志强
年轻的国王登基,他打算在广场作一次演讲。他有一张能言善讲的嘴。
大臣便按国王的意图去张罗。可是,广场没有演讲台,国王必须站在高处来演讲,那得搭个演讲台。
最后,大臣选定了广场旁侧一棵古老的大树。没有记载那是什么树。不过,大树姿态就是一个演讲台。大树的年龄没谁说得清。似乎都城还没建立,它已存在了。或许是它的存在吸引了居民受它的庇护,聚居起来,渐渐演化出一个城市。它的周围都是最老的房子。
大臣带领几个木匠来锯树。只要齐腰砍断,再用树枝树杈搭个护围,便是一个理想的演讲台了。大树很粗壮,须五六个汉子牵手围定。
离大树不远的一个老人出面阻止,他不让砍树。老人平时沉默寡言,据说,他只跟树讲话,早早晚晚,他坐在树阴下独语,也不知他说些什么,居民已以为常,以为他神经失常。奇怪的是,树似乎有反应,老人讲一阵子,树的枝叶便抖擞着发出喧响,似乎听懂老人的话语,还有点激动。或者,大树发出声音,老人嚅嗫地说起什么。老人和大树之间有着惟有双方知道的秘密。
老人终于阻拦不住了。大树不属于他。老人默默地流泪。演讲台转眼便搭起来了。老人的身影不再出现。居民并没有留意。
国王出现在广场,大树改装的演讲台一下子托起了他的形象,他站在大树剖面的圆台上,话语开了闸一样滔滔不绝。广场上人山人海。
国王正讲在兴头上,突然听到一个声音,是哭泣的声音,很低微的呜咽,似乎又远且近。接着,国王的脚下在颤抖,像沙漠的风暴刮过来,却没有风,而枯萎的大树确实在颤抖,那哭泣有了来源,在国王的脚下。
国王无法继续演讲了,他想着:这是一个什么兆头。哭泣声传染了人们,广场的激昂情绪低落下来,人们感到冥冥之中的惩罚即将降临。广场***动了。
国王走下了演讲台。大臣进言:可能是老头在作祟。国王来到老头的土坯屋。 老人已病在卧床。老人的嘴不停地嚅动着,像在诅咒,或倾诉。老人似乎没看到国王驾到。
大臣动怒,欲指示手下拉起老人。国王摇了摇头。国王俯身,凑近老人的嘴巴。国王闻到一股淡淡苦涩气味,国王想起了那是剖开的大树的气味。
国王依稀听见了老人的叙说:这是一棵经历了数代王朝的古树,现在大树不能再倾听和感受来自沙漠的声音,大树伤心了,大树说永恒的是沙漠。它幼小的时候,听着风声、沐着光线生长着,它吸引了人们。
国王记起了父王的遗愿:要找到名叫一棵树的地方,那是父王的先辈开创王国的地方。他没料到他站在那个发源地——一棵树,一棵古树,一棵默默地见证了一代一代国王的大树。国王发现他演讲像云影一样霎时消逝。
国王忽感自己衰老了许多,只说:老人不能死。
小题1:
文中“唯有双方知道的秘密”一句中的“秘密”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4分)
小题2:
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大树的古老?(6分)
小题3:
文中的大树有怎样的象征意义?(5分)
小题4:
这篇文章能从多方面给我们以启示,请结合现实,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来谈谈你的认识。(6分)
答:
遗 言 滕 刚
1875年6月的一天傍晚,一个专门收购遗言的商贩出现在长江平原南部的一个小城。他挑选护城河边的一个小客栈住下。当天午夜,他在小城的大街小巷张贴了十几张广告。广告这样写道: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黄金有价,遗言无价。一个人的临终遗言是他留给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本人专门收购遗言,每份遗言10块大洋。欢迎出售遗言,本人服务上门。联系地址:新北门客栈西厢。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小城,在平静的小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首先要核实这一消息的真假。因为这个消息听起来不可思议,居然有人专门收购遗言,而且出这么高的价钱,比废铜烂铁贵100倍。但是去过新北门客栈的人都证实这不是玩笑,是千真万确的。头上扎着红头布的商贩不仅告诉前来打听的人确有其事,而且告诉人们他这一行当的规矩。不是所有的遗言都可以收购的,必须是即将死亡的人向他口授的遗言,他才收购,他才会出这么高的价钱。商贩还向好奇的人们演示了他手中的拨浪鼓。那是一个神秘的装置。把写有遗言的纸从它侧面的缝隙插进去,旋转几下,就卷进去了,再也打不开。商贩说,没人能打开。但是,善良的市民们在证实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后,很快发现这个事情有许多可疑之处,甚至是个骗局。首先是他为什么收购遗言?对此,商贩的解释和他在广告上说的一样,他一再强调,人间没有什么比遗言更值钱的了。他会反问你,你能说出什么东西比遗言值钱吗?更让人们可疑的是,他出这么高的价钱买遗言作什么用?作为一个商人,他如何赚钱?他把遗言卖给谁?谁会出这么高的价钱买遗言?对这个问题商贩讳莫如深,从不正面回答。不过,他说,不是你们给我钱,是我给你们钱,我骗你们什么呢?
尽管人们对商贩议论纷纷,将信将疑,但有一点人们是坚信不疑的,那就是没有人会出售遗言给他,没有人会为了10块大洋出售遗言给他。何况,一个人的遗言,或多或少会涉及个人及家庭的隐私,人们怎么会把秘密或隐私告诉一个素不相识的商贩呢?
家住城门口的钟表匠,是商贩来小城后,第一个濒临死亡的人。钟表匠当初也和市民们一样,觉得商贩十分可笑十分可疑,坚信不会有人出售遗言给他。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突然恳求家人把商贩请来,他要出售遗言。家人坚决反对。钟表匠流着泪说,我临死前就这一个要求,请你们满足吧。家人只好把商贩请来。商贩在膝盖上铺一块红布,用纸记下钟表匠的遗言,看着钟表匠吞下最后一口气,把遗言卷进拨浪鼓,丢下10块大洋,扬长而去。
说起来叫人难以置信,以后小城的人临死前都会把商贩叫过去口授遗言,这已经成了小城人死亡之前不可缺少的仪式。商贩就这样,在小城站住了脚,生意越来越红火。人们永远困惑不解的是,商贩收购这些遗言干什么?他怎样赚钱?为什么那些临终的人都会把商贩叫去把遗言卖给他?
1878年7月的一天傍晚,商贩赶着马车离开了小城。商贩一边摇着拨浪鼓一边喊道:“收购遗言,10块大洋一份!”小城的人目送商贩,看着商贩手里那个装有遗言的拨浪鼓,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晃悠晃悠的。
小题1:
“遗言”在文中指的是什么?它对本文情节的发展起什么作用?(4分)
答:
小题2:
为什么钟表匠和小城的人们在临终前都向商贩出售了遗言?(4分)
答:
小题3:
微型小说常常以构思奇巧取胜。请简要分析本文构思的奇巧之处。(4分)
答:
小题4:
小说中人们对商贩收购遗言的目的困惑不解,你认为商贩收购遗言的目的是什么?请写出你的两种猜测并说明理由。(6分)
答:
杰出的音乐家(节录)
(巴西)马·德·安德拉德
①我要向我的读者介绍一位音乐家。我认为他是现代世界上最伟大的、最应该受到世人崇敬和学习的音乐家。对我来说,介绍这位音乐家是不存在选择的犹豫的。我说过,艺术是生活的要素,而不是幸存的要素。艺术家之存在,不是为了成为富翁或名人,而是为了用他的定义和判断在生活的过程中帮助人;我的信念,我的激情,毫不迟疑地将聂耳的名字印在这张纸上。在我们中间,知道这位伟大的中国人的人不多。多亏《音乐教育》杂志,我才能为他唱一支赞歌,介绍一下他的生活。
②聂耳,有一天从父母家逃走。这位出生在云南的中国人很快遇到一群流浪歌手,跟着他们拉小提琴。他就这样开始了流浪生涯,时而生活在繁忙的码头上,时而生活在汗流浃背的城市工人中间,时而又生活在种水稻的农民和茶农中间,他了解大千世界的各种人。他在他们中间生活,和他们一起干活,用小提琴的声音鼓舞着他们。聂耳的心中装满了故乡的歌曲。
③在故乡的古老旋律的精神激励下,他也开始歌唱了。聂耳当时对音乐所知甚少,只会拉他的小提琴。但是他的富于人情味的歌曲以难以置信的速度传播开来,比如《码头工人歌》《开路先锋》《渔光曲》。他的歌家喻户晓,无人不唱,想唱歌的人都喜欢他的歌。
④但是,众人最爱唱的、聂耳出于对他一生最重要的问题的关心而作的歌,却是《义勇军进行曲》。这支歌表现了他对压迫者日本人的仇恨。他睁大噙着愤怒的泪水的眼睛高喊:“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全中国的人在“起来!”的呐喊声中站起来了。
⑤不寻常的故事发生在日本人袭击沿海大城市的时候。中国的大学就在那些城市里,后来遭到了破坏。但是“起来!”的歌声总是回荡在师生中间。决定把大学迁到敌人达不到的内地去。铁路和火车都被破坏,也没有汽车和足够的卡车,没有任何运输工具,只好用师生的双肩把书和仪器扛走。仅有几副临时绑的担架由哲学、医学和文学系的“脚夫”抬着,把最重的仪器运走。
⑥这是人类的全部历史上所知道的最罕见、最奇特的撤退。课没有停上。当走到一座树林的阴凉里,当一天的疲劳一步步换来夜晚的安静,必定有一位教授讲老子,有一班学生分析莎士比亚。有时会有一只日本乌鸦在云端轰鸣,迅速冲下来,又立即逃走。因为那些撤退者,骨瘦如柴的撤退者,只能用孔子的教导和对日寇的蔑视来回答。大家面临的是死亡和死亡的考验。“起来!起来!”大家唱起来。聂耳的颂歌发自大家的内心,在挂着眼泪的嘴上爆发。在聂耳的歌曲鼓舞下,大学慢慢撤退到了中国的边远地区。
⑦聂耳?……他很久以前就去世了,是被日本人***死的。有一天,他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于是发生了思想斗争。毫无疑问,他把自己的歌曲服务于中国的建设事业,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献给了最早的爱国歌唱团的组建工作。但是这一切,无论其伟大的意义还是他实践的生动艺术,都不能说明他在技巧上的欠缺是应该的。他需要深造。但是去哪里呢?中国不具备他需要的条件;富足的美国或欧洲也不会接纳他这个乞丐和他的小提琴。他唯一可能的选择只有日本。
⑧聂耳把他的朋友们叫在一起,把他的决定告诉他们。是的,他很清楚,他的名字在黑名单上,敌人很可能暗***他。但是面对他对祖国所负的责任,他宁肯死去也不耻辱地活着。他又把他最亲密的朋友刘良沫找来,把最后的嘱托告诉他,便于1933年6月动身去日本了。他是小青年,还只有23岁。但是过了不到一个月他就死了。在检查了一具流血的尸体后,日本警察正式发表看法说:“他是溺死的。”
⑨聂耳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音乐家。他非常清楚,在生活的某些决定性时刻,艺术应该自愿地服务。聂耳的见解促进了中国数百个爱国的歌唱团的产生。聂耳极大地推动了他的人民的觉醒。在他的祖国,谁都会唱“起来”。它已经变成中国千百万游击队员的国歌。聂耳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音乐家。
【注】马·德·安德拉德(1893—1945)巴西著名诗人、小说家。
小题1:文章第一段对聂耳进行了高度评价,有何作用?(4分)
小题2:文章多次重复“起来”这句歌词,有什么用意?(4分)
小题3:文章的七、八两段突出表现了聂耳什么样的精神品质?(4分)
小题4:文章最后一段在内容上和第一段是否有重复之嫌,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最新试题
- 1在下列句中,选出“虽”的意义与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 A.虽大风浪不能鸣也B.虽欲言,无可进者C.街亭虽小,干系
- 2(本题满分14分)已知集合,.(1)分别求:,;(2)已知,若,求实数的取值集合.
- 3小题1:你还有很多要学的东西,尤其是一些基本技能。You still have a lot to learn,
- 4作文(50分)任选一题作文。小题1:题目: 不断前进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
- 5有公共顶点的两个全等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绕公共顶点旋转180°后与另一个重合,那么不共点的四个顶点的连线构成_____
-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英国为了弥合其与
- 7第十五届亚运会于2006年12月1日至15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___________代表团以165枚金牌、88枚银牌
- 8—I don’t think waste water should be put into the rivers or
- 9有些同学针对别人的缺点给别人起绰号,取笑、侮辱他人。如果你遇到上述情况,你应该怎么办[ ]A、忍气吞声B、以牙还
- 102014年“地球一小时”的主题是“蓝天自造”,号召更多人关注空气污染,推动解决方案,应对雾霾找回蓝天。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
热门考点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朝鲜半岛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关键时刻,作为紧张局势关键人物的李明博(韩国总统)却急匆匆地
- 2已知点O,N,P在△ABC所在的平面内,且,,且,则点O,N,P依次是△ABC的( )A、重心、外心、垂心 B
- 3根据图画提示,完成对话。D : What"s the 1 , young lady?W: I feel ve
- 4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是高,且AB恰好是DE的垂直平分线。判断△AD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 5用______和______的方法都可以使物体带电.无论哪种方法都不能______电荷,也不能______电荷,只能使电
- 6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想北平(节选)老舍①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
- 7牛奶的保鲜可以选用以下哪种方法( )A.巴氏消毒法B.晒干法C.烟熏法D.腌制法
- 82011年无锡人均GDP首次突破了10万元大关,达到10.74万元,成为省内率先冲破10万元的城市。将10.74万元用科
- 9Ad-makers choose words and brand names very carefully in ord
- 10对划线的词性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云霞升起来了。(助词)B.他抑制不住工作的热情。(助词)C.这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