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海 底 奇 葩
很多人以为珊瑚是植物,其实珊瑚是一种叫珊瑚虫的微小的腔肠动物。这种动物身体很小,一个珊瑚虫充其量不过一粒大米那样大。珊瑚虫像个肉质小口袋,口袋位于顶部,周围长满有绒毛的触手。珊瑚虫多是群体生活,成千上万个珊瑚虫生活在一起,靠石灰质骨骼彼此相连,多呈筒状,直径从5毫米到2厘米。许多珊瑚虫通过肠道系统联在一起,它们有许多张嘴,但只一个共同的“胃和肠道”。这是海洋生物中极为奇特的一种生活方式。
每逢交配季节,珊瑚虫就会将大量精子和卵子排到水里。当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相结合时,就会形成珊瑚幼虫。珊瑚幼虫看上去跟微型海蛰差不多。它们在水中漂游,直到找到坚实的落脚之处。通常,它们会在珊瑚礁上着陆,并开始为自己搭建骨骼外壳。珊瑚虫的外壳骨骼是其外胚层的生骨细胞形成的。它首先从海水中吸收钙,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碳酸钙,然后释放出结晶,逐渐长成骨骼,珊瑚虫从此作茧自缚,将身体紧固其内。这对珊瑚虫很有好处,可使它免受海浪的冲击。而珊瑚骨片则形成各种形状。每当黄昏来临,珊瑚虫的肉体部分会从骨质壳内伸出来.张开一朵朵像花朵般的触手,捕获散布在水中的浮游生物,饱餐一顿。
珊瑚虫死亡后其遗骨就成为珊瑚,新一代的珊瑚虫总是在先辈的坟墓上建造自己的巢穴,并像金字塔一样,一代一代步步向上增高,如此长期积累就形成珊瑚礁海岸。也有些珊瑚虫体内根本没有骨骼,死后当然一无所留,通常将形成珊瑚礁的珊瑚虫称为造礁珊瑚虫。
造礁珊瑚虫对生活环境非常挑剔:喜欢生活在水温为13—36度、含盐浓度在35%之间的海域,故只见于热带、亚热带;海水应湍动,使其带有气泡;海水要洁净,因为污泥会阻塞珊瑚的消化系统。由于造礁珊瑚虫体内还共生一种微小的藻类——虫黄藻或叫动物黄藻,这种藻同样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它们只分布在水深不足70一80米的水域。非造礁珊瑚体内无虫黄藻共生,其分布区域则不受上述条件的限制,南北可到两极,深可达6000多米。虫黄藻与珊瑚虫互惠互利,前者向后者提供光合作用的产物———氧和碳水化合物,加速珊瑚的生长;反过来后者代谢中的二氧化碳和排泄物中的氧、磷等又为前者提供了必要的营养物。若这种共生链遭到破坏,二者将无法生存下去。为此造礁珊瑚生长区域的垂直距离通常不会超过海平面80米以下。由于珊瑚虫喜欢咸水环境,所以有大量生活用淡水注入且含有过多泥浆的近海水域都不适宜珊瑚的生长。
珊瑚虫造珊瑚礁的速度非常慢,块状种类的珊瑚年增长不过数厘米,板状者年增长 4—5厘米,枝状者年增长10厘米以上。珊瑚群体能像树上长芽一样在边缘上长出芽体。每个芽体实际上就是新的珊瑚虫。这样,世世代代不断繁衍,使珊瑚不断扩大,群体之间不断重新聚合,积沙成丘,无数小珊瑚体就逐渐形成巨大的珊瑚礁,此后每年平均增大15厘米左右。其实,珊瑚礁的形成并非全是珊瑚虫的功劳,许多生物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珊瑚虫体内的藻类分泌的钙质能紧紧附在岩石表面,多孔螅也能分泌碳酸钙形成骨骼,共同参与珊瑚礁的形成。有些种类的海绵亦有钙质、硅质或角质骨骼,亦有造礁作用。
小题1:对“虫黄藻与珊瑚虫互惠互利”的“互惠互利”的理解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A.动物黄藻需要珊瑚虫代谢中的二氧化碳和排泄物中的氧、磷等作为必要的营养物。 |
B.珊瑚虫获取虫黄藻光合作用后的氧和碳水化合物,能加速生长。 |
C.虫黄藻与所有的珊瑚虫都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生存关系。 |
D.动物黄藻和珊瑚虫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一旦链条断了,二者都将生存不下去。 |
A.珊瑚虫从海水中吸收钙,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碳酸钙,然后释放出结晶,逐渐长成外壳骨骼。 |
B.许多珊瑚虫都是通过肠道系统联在一起的,它们虽有许多张嘴,但只有一个共同的“胃和肠道”。 |
C.珊瑚虫分布的广度和深度不同,关键在于体内有无动物黄藻与其共生。体内没有动物黄藻共生,则分布广得多、深得多。 |
D.珊瑚虫喜欢生活在水温为13—36℃、含盐浓度在35%之间、洁净、湍动的海水区域。 |
A.造礁珊瑚虫生长区域的垂直距离通常不会超过海平面80米以下,因为共生藻类需要光合作用。 |
B.珊瑚虫长成骨骼后,就将身体紧固其内,可免受海浪的冲击。因此,海水越平静,越适宜珊瑚虫的生存。 |
C.淡水或含有过多泥浆的近海水域都不适宜珊瑚的生长,咸水区域才适宜珊瑚虫的生长。 |
D.块状种类的珊瑚、板状种类的珊瑚、枝状种类的珊瑚增长速度都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加速。 |
答案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A
解析
小题1:题干提供的信息是“虫黄藻”与“珊瑚虫”的“互惠互利”。第4小节明确告诉我们珊瑚虫分为两类:造礁珊瑚虫和非造礁珊瑚虫。非造礁珊瑚虫体内无虫黄藻,也就谈不上“互惠互利”,所以C项的“与所有的珊瑚虫”的表述与原文不符。
小题1:D项只是造礁珊瑚虫的生活习性。
小题1:B项对照第4段首句,可知道水应湍动;C项对照第4段末句,可知“或”要改为“和”,“咸水区域”不准确;D项在文中找不到推断的依据。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海 底 奇 葩很多人以为珊瑚是植物,其实珊瑚是一种叫珊瑚虫的微小的腔肠动物。这种动物身体很小,一个珊瑚虫充其量不过一粒大米那样大。珊瑚】;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鸟
梁实秋
我爱鸟。
从前我常见提笼架鸟的人,清早在街上溜达。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胳膊上架着的鹰,有时头上蒙着一块皮子,羽翮不整的蜷伏着不动,哪里有半点瞵视昂藏的神气?笼子里的鸟更不用说,常年地关在栅栏里,饮啄倒是方便,冬天还有遮风的棉罩,十分的“优待”,但是如果想要“抟扶摇而直上”,便要撞头碰壁。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
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啼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
在白昼,听不到鸟鸣,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驱都是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侬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举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油绿的梯田。就是抓不到小鸡的鸢鹰,啾啾地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在任何幻想。有人初闻杜鹃,兴奋得一夜不能睡,一时想到“杜宇”“望帝”,一时又想到啼血,想到客愁,觉得有无限诗意。我曾告诉他事实上全不是这样的。杜鹃原是很健壮的一种鸟,比一般的鸟魁梧得多,扁嘴大口,并不特别美,而且自己不知构巢,依仗体力大,硬把卵下在别个的巢里,如果巢里已有了够多的卵,便不客气地给挤落下去,孵育的责任则由别个代负了,孵出来之后,羽毛渐丰,就可把巢据为己有。那人听了我的话之后,对于这豪横无情的鸟,再也不能幻出什么诗意出来了。我想济慈的《夜莺》、雪莱的《云雀》,还不都是诗人自我的幻想,与鸟何干?鸟并不永久地给人喜悦,有时也给人悲苦。我有过一次经验,在东北的一间双重玻璃窗的屋里,忽然看见枝头有一只麻雀,战粟地跳动抖搂着,在啄食一块干枯的叶子。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那孤苦伶仃的麻雀,也就不暇令人哀了。
自从离开四川以后,不再容易看见那样多型类的鸟的跳荡,也不再容易听到那样悦耳的鸟鸣。只是清早遇到烟突冒烟的时候,一群麻雀挤在檐下的烟突旁边取暖,隔着窗纸有时还能看见伏在窗棂上的雀儿的映影,喜鹊不知逃到哪里去了,带哨子的鸽子也很少看见在天空打旋。黄昏时偶尔还听见寒鸦在古木上鼓噪,入夜也还能听见那像哭又像笑的鸱枭的怪叫。再令人触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见的囚在笼里的小鸟儿了,但是我不忍看。
小题1:下列对文章鉴赏,表述不当的两项是(5分) ( )( )
A.文章以鸟为题,因鸟生情,作者借物抒怀,淋漓尽致地描写了自己因鸟而喜,因鸟而悲的种种感受。 |
B.文中写到了形形色色的鸟和作者有鸟相伴的生活经历,鸟成为作者以往生活的美好记忆,鸟也成为作者情感的重要寄托。 |
C.文中对鸟的描写细致生动,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工笔细描,夜间鸟的鸣叫,白昼鸟的姿势和情态都充满了美感。 |
D.作者对鸟的情感是复杂的,欢快灵动的鸟令人喜悦,怪叫苦闷的鸟则令人伤感,作者对后者是不喜欢的。 |
小题2:作者开篇说自己爱鸟,却又从笼中鸟写起,以笼中鸟结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3:作者写鸟,不仅写了鸟的声音和形态,而且着力写了鸟的喜悦和悲苦,这些描写中,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和追求?(6分)
小题4:结合原文,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8分)
(1)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罢?(4分)
(2)我爱鸟的声音鸟的形体,这爱好是很单纯的,我对鸟并不存在任何幻想。(4分)
老子:颠倒的世界与哲学(节选)
鲍鹏山
老子是一位令人望而生敬的人,因为我们不知道他硕大的头颅内究竟包含着多少人生的智慧;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生畏的人,他额际密密的皱纹中不知隐藏着多少阴谋与陷阱;当然,他还是一位令人望而迷悯的人——他神奇般地出现在我们民族的孩童时代,大约是失望,或另有使命,又神奇般地消逝他方。在夕阳的余晖中,他晃动着远去的身影,弃我们如弃敝屣。他对我们竟没有一丝的留恋之意,让我们世世代代为此难堪自惭。老子出关而去是一件意义严重的事件,它表明,我们已经不配受哲学的引导。而我们自己由于迷醉与迷失于物质世界,也可耻地抛弃了哲学。一个绝顶的哲人,不屑与他的同胞为伍,甚至不愿埋骨乡梓,这难道不使他的同胞的自信与自尊受挫吗?
老子的著作是有名称的,这和其他诸子著作统以作者姓氏加“子”命名者不同。他著作的名称就叫《道德经》,或者,根据《德经》《道经》之先后又叫做《德道经》。何谓德?一物之所以为一物谓之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特殊属性;何为道?万物运行之规律谓之道。所以,老子研究的,感兴趣的,是较为纯粹的哲学问题,是对客观具象事物的抽象。
他也是一位深谙历史的学者,司马迁说他是周守藏室之史,就是周王朝政府档案馆的馆长。他生在那么多既有的历史之后,如历史的一个晦气重重的遗腹子般。是的,对于有些人来说,人类集体的经历和创痛往往就如同他个人的经历和创痛,人类以往的体验也就是他最个性的感性体验。老子正是这类超常人中的一个,面对着“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的历史血河,他怎能不由美少年变为鸡皮“老子”,并在他额头上深深浅浅密布的皱纹中,埋下与阴谋、与冷酷甚至与残忍难分难解的智慧?班固说道家出于史官,是有感而发吧。
看多了罪恶,不是与世同浊,心肠随之冷酷,便是脱胎换骨,超凡入化,蜕化出一颗大慈大悲的心灵。综观老子的遗著,好像他这两者兼而有之,犹之乾坤始奠之前的混沌宇宙。不过我相信,当老子带着满头风霜,一脸慈悲,走出守藏室时,他已洞穿人生的厚壁。在阳光下他眯眼看人间,人间混乱而无道,正如一塌糊涂的历史。他心如止水。一切把戏他都已了如指掌,各色人物他也都似曾相识,周朝的大厦将倾,山河将崩,九州辐裂,小小的守藏室亦将面临一场浩劫,“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那些厚重的典籍守不住也藏不住了。他抬头看看西天的晚云,去意满怀,是的,该走了。
小题1:第一段中,作者认为老子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小题2:在作者看来,老子的智慧是一种“与阴谋、与冷酷甚至与残忍难分难解的智慧”,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老子的智慧如此复杂?(5分)
小题3:你认为,老子出关是出于心肠冷酷,还是出于心灵慈悲?为什么?(5分)
A.宝玉到梨香院探望宝钗,宝钗便借机欣赏了通灵宝玉。巧的是,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与宝钗锁上刻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正好成为一对儿,这也是所谓的“金玉良缘”。(《红楼梦》) | ||||||||||||
B.出身贫苦的堂·克洛德·孚罗洛是一位严厉的阴沉的副主教。他蛰居斗室,只热衷于神学,在遇见爱斯梅拉达以前,他回避一切世俗的欢乐与享受。他声名远播,甚至得到了国王的信任与召见。(《巴黎圣母院》) | ||||||||||||
C.觉慧在梅林里碰见了奉太太之命前来摘梅花的鸣凤,觉慧帮她折梅花,还真诚地告诉鸣凤,将来一定要娶她。鸣凤连忙打断了觉慧的话,并凄然地说,她害怕梦做得太好了不会长久。(《家》) | ||||||||||||
D.葛朗台家的常客是公证人克罗旭一家和银行家德·格拉桑一家。这两家人上葛朗台家来目的是为了葛朗台的独生女儿欧也妮。老奸巨猾的葛朗台对此心知肚明,他将计就计,利用女儿作为钓饵来“钓鱼”,以便从两边捞到好处。(《欧也妮·葛朗台》)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孔子创立的儒学,虽然没有忽视人与自然关系的统一,也涉及到老庄“道法自然”的哲理;但更注重现实与期待未来,寻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和谐之道。从汉唐两千余年以来,凡是太平之世,都是儒学盛行之时。因此,有人说,孔子创立的儒学,可以称为是一种盛世之学。儒学所涉的主要内容,简要而言就是隆礼、重仁和尚中道三项论题。 “隆礼”就是郑重地遵循礼法。礼教不是孔子的创造,是先民的文化积淀。最早形成于文明社会敬天祭祀祖先中,西周时周公制礼作乐,至东周春秋末,社会动荡不安,出现“礼崩乐坏”的社会无序状态,故孔子倡导“复礼”。“不知礼,无以立也”,“三十而立”。孔子认为“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礼治是社会结构的保证,只有礼治,才能规范人与人和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秩序。这充分说明礼制就是社会制度,而礼治则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据与法则,可见孔子论礼与其政教是合一的,故又有礼教的说法。这种思想对规范汉唐以来的社会形态、促进社会有序发展,曾产生过积极影响,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重仁”就是主张人应有仁的品格。孔子认为仁的含义,就是人与人之间具有本能的相互扶持的意义。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得以形成,所以他说“仁者,爱人”。孟子提出“仁政”的主张,从而说明孔子的仁德,就是“大同社会”的理想信念,这成为自古以来人们追求社会和谐的美好蓝图。 “尚中道”的辨证思想,是孔子对自古以来“允执阙中”的发展。中道思想是先哲遗留的闪光思想。唐尧曾对舜说,若执中即信守中道,四海之内便会避免困穷,天禄便会长存的。到春秋时代,百家争鸣,集中于一个“治”字,老子倡“守中”,即以柔用中;韩非则倡“法治”,主张以强用中。孔子认为“中行”者最佳,其次是“狂者”、“狷者”。社会中之三种人即左中右者,持中者为最佳。同时,孔子认为事物在发展中又有中庸、过、不及三种形态,而中庸为最佳。而中道是和,和即事物矛盾之对立统一状态,他表示事物之质的规定性,因此持中的要义,就是要执持事物之质,这也就是“和为贵”之义。 总之,孔子一生做出总结古学、兴办私学和创立儒学三件伟业,他的隆礼、重仁和尚中道的核心思想,均含有积极意义和现代价值,并为国内外有识之士瞩目。1988年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说:“人类如果想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必须汲取中国孔子思想中的智慧。”这种认识无疑是很有道理的。 小题1:下列对孔子儒学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流浪的河流 河流在大地上流浪,人从河流那儿学会了流浪;河流最终在大海里永生,人却在死亡后寂灭。 8年前,当我由蜀地入秦塞,落户古城流中[注]时,曾固执地把自己称为异乡人。我在一个叫芦家沟的地方,和一条唤做冷水的河流度过了两年相依相亲的幸福时光。 冷水河很瘦,瘦得只有细细一脉,不堪一握。河上没有浪花和漩涡,没有惊涛拍岸,没有虹桥卧波,也无小舟自横,它那么安详,从不弄出一点声响来;它更像一道无名的野水,有点荒凉,但却是清澈的、快乐的、自由的、并由此显出清秀和灵气来。 每当黄昏来临时。我便独自一个越过校园的红砖墙,绕过一块块碧绿的菜畦,走向冷水河:红艳欲滴的夕阳正缓缓坠下,鸳鸯翩翩飞过平野田畴,薄薄的雾霭浮起来,罩住烟树远村,然后是淡淡的一弯弦月升起来,在湛蓝的苍穹中撒下清凉的光辉…… 这异乡的美景使我着迷,也在我的心上扯出了淡淡的乡愁。我想起了青绿的巴山蜀水,想起了嘉陵江汹涌澎湃的涛声。我在沙滩上久久地徘徊,这条异乡的河便用凄凉的沉默包容了一个异乡人的孤独和忧伤。 我不知道冷水河的源头在哪,我只听说它发源于溶洞,是地下水,冷冰冰,所以叫做冷水河:我也不知道它流向何方,我只是凭着主观臆想,认定它先经芦家沟流入汉江,然后汇入长江。最后经东海融入太平洋。这是理论的路线,也是现实的途径,嘉陵江走的也是这条路径,它们在长江融为了一体,它们殊途同归。 这一结论却让我感到羞惭,异乡人的称谓立即变得矫情可笑。河流是一个整体,它拒绝人类用条块划割的方式把它们分解得支离破碎,它蔑视所谓的地域观念和乡土意识,那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强加给它的。 事实上,水才是一个整体,河流只是水的一个成长阶段,就像人要分幼年、青年和老年一样,河流只有长到海洋那样强壮时才算成熟,河流只有在抵达海洋的那一瞬间才能完成它的生命运程,海洋也仅仅只是一种生命形态。 水的成长方式从一开始使呈现出智慧的思考,即如何使弱小的个体变成强大的整体。 这是生存的智慧,是流浪的目的,也是河流的精神内核。 真的,在大地上,我再也没有见过像河流这样把个体的生命意识和整体的生存信念如此紧密和谐统一起来的强大的存在了! 我想,人类对于流浪的诱惑多半是源于远方的诱惑,他们看到河流流向不可知的远方,远方就成了希望和桃花源的象征,于是他们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流浪,走向远方。 河流启动了人类的流浪意识,遗憾的是他们只学会了流浪形式而非实质,他们便只能无谓地颠沛流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疲惫而艰辛,却找不到生活的目的和方向;于是一代代人重复祖先的模样叩问苍天,问他们从哪儿来向哪儿去,可上苍能解决什么问题?何不去问问河流,河流会用感性的流动方式告诉人类:强大的生命源自强大的精神内力,内心的虚弱贫瘠必然会导致生命的衰竭。 人类常常太看重物质的力量,当然,这也不能全怪他们,谁也不能否定物质的力量;而无形无踪的精神总是无法给急功近利的人带来直观的好处,它只会潜藏在平凡的身躯和褴褛的衣衫里。 我感谢河流,感谢大地上所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河流,那些流动的水,因为日夜奔腾而永远不会腐烂的水,它们让我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从此挣脱世俗的枷锁,奔向浩瀚真实的心灵。 那里才是我永恒的故乡。 [注]流中:地名 小题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小题2:纵观全文,找出4处与“水才是一个整体”相呼应的句子。(4分) 小题3:“河流启动了人类的流浪意识,遗憾的是他们只学会了流浪形式而非实质”,如何理解划线部分的含义?(4分) 小题4:“心上扯出了淡淡的乡愁”与“那里才是我永恒的故乡”两句中加点字的意思是否相同?试加以说明。简要分析两个句子在文中各有什么作用,简要回答作者为什么说“那才是我永恒的故乡”。(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