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问题。浙江的感兴我很想追怀自己在浙江的童年,却只记起了一些片段:随着母亲去一个庙里看初期的电影,去曹娥江头看潮水,随着小舅舅到河蚌头石桥...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问题。
浙江的感兴
我很想追怀自己在浙江的童年,却只记起了一些片段:随着母亲去一个庙里看初期的电影,去曹娥江头看潮水,随着小舅舅到河蚌头石桥边的馆子里吃馄饨,那样好吃的馄饨,后来似乎再也没有吃过。如此等等,连不起来,而且越来越模糊了。
于是我怀疑自己是否配称浙江人。
这一次到杭州,住在西湖旁边,又有幸去了绍兴,看到鲁迅故居,还在咸亨酒店里喝了加饭酒,并且站在门外吃了一串油豆腐,上面涂了厚厚一层辣酱,吃着吃着,心里感到不管配不配,我是喜欢这乡土的。
这里主要的色泽是黑与白,黑的瓦顶,白的粉墙,冲洗得发白的石板路,连木柱子也是黑的,严谨、素净。然而空间是庞大的,人有足够的地方可以移动,物件也是厚实可靠的,像那件大大的厨房里的那口大大的腌菜缸,在朴质的生活里有温厚的人情,正如那三味书屋里,既有严厉老师的戒方,又有那顽皮学童的小小乐园,在门前的石板路下则是潺潺的流水。
水是浙江的灵秀所在,是音乐,是想象力。
在鲁迅的艺术素描里不是也有这样的黑泥、白石和绿水的配合么?多么朴质,又弥漫着多大的温情!你看他用笔何等经济,总是短短几句话就勾画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生处境,而同时他又总是把这处境放在一片抒情的气氛之内。他是最严格的,又是最温情的,这就使得他最平常的叙述也带有余音,富有感染力——他的闰土成了我们一切人记忆中的童年好友。他的乌篷船成为我们每个人梦里的航船,他的忧郁、愤怒和向往也成为几代读者难以排遣的感情。
看着绍兴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我以为我对这位大作家多一点了解了。
回到杭州,又是另一番景色。1981年我第一次来,忙于游览名胜,但也抽时间陪一位老友去追寻他年少时代的踪迹。走了一个旧的市区,像是有一家过去很有名的布鞋店,那里依然卖着素净而又雅致的黑面白底的舒服鞋。接着进入一家咸肉店,面前是一条长长的洗得白白的木柜台,上面摆着十几块干干净净的咸肉,随你挑选。这铺子的旧式建筑有高的屋顶,店堂里空空荡荡的,没有现代肉店那种血淋淋的屠场味道,人们从容选肉。大刀切下去,一股醇厚的咸肉香随之而起。
这次重来,我很想再出去看看那些犹有南宋遗风的街道和店铺,却始终不得空儿,只在汽车里匆匆看了一下中心区的主要街道。在我游历过的城市里,我总觉得杭州是最富于中国人情味的,即使车站旁边的闹市也闹而不乱,人行道上人来人往却不拥挤,同时有一些老铺子老字号还以传统的礼貌待客。
杭州难分市区与郊外,环湖的大道既是闹市,又因西湖在旁而似乎把红尘洗涤了。任何风尘仆仆的远来人也是一见湖光山色而顿时感到清爽。
在阳光下,西湖是明媚的,但更多的时候显得清幽,这次因为就住在湖岸上,朝朝夕夕散步湖畔,总算把湖的各种面容看了一个真切,清晨薄雾下,黄昏夕照里,湖的表情是不同的,沉沉夜色下则只见远岸的灯火荡漾在黑黑的湖水里,千变万化,没有太浓太艳的时候,而是素抹淡妆,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
在湖岸散步的时候,抬起头来,看到了环湖的群山在天边耸起,也是淡淡的几抹青色。然而它们都引人遐想。给了西湖以厚度和重量。没有人能把西湖看的轻飘飘的,它是有性格的,从而我也看到了浙江的另一面:水固然使它灵秀,山却给予它骨气。
(取材于王佐良的同名散文)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饮食在作者关于故乡的感兴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源于作者无法追怀的童年。
B.作者书写的是对故乡的追忆和游历,感物寄兴,表达了对浙江性格的体悟。
C.作者插叙初次游览杭州的经过,揭示了这座城市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特征。
D.“水”既是浙江灵秀风景的精髓,也是本文组织结构展开叙述的核心线索。
E.文章勾勒出一幅融汇了自然山水、风土人情、历史传承等因素的江南图景。
小题2:文中说:“看看绍兴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我以为我对这位大作家多一点了解了。”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① 作者从鲁迅的故乡环境中看出了哪些特色?(3分)
② 作者对鲁迅又多了哪些了解?(4分)
小题3:作者从湖光山色中感受到西湖哪些特点?(4分)
小题4:有评论者曾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概括本文带给读者的艺术感受,请谈谈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并结合本文进行具体阐述。(不少于200字)(12分)
答案

小题1:A D
小题2:(1)色彩鲜明、严谨素净以及质朴温厚的特色。   (2)①鲁迅创作中即使最平常的叙述也富于感染力。②鲁迅性格中既严格又不乏温情的一面。
小题3:要点一:模糊了市区与郊外的界限,虽处闹市,却清净脱俗。要点二:明媚但是更显清幽、素淡,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要点三:因环湖的群山而具有了厚重的性格。
小题4:略。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不可忽略题干关于找出“不正确两项”的要求,然后再将各选项内容同原文相关文字进行对比。A项内容在原文第一段,原文对童年记忆写了两条,并无“占重要地位”之说,可知此项为错。B项内容要综合全文考察。C项内容在原文第8自然段。对于D项,原文的确有“水是浙江的灵秀所在”一语,但“核心线索”的说法则不正确。E项的说法应综观全文考察。
小题2:
试题分析:对此题的解答,一定要合乎题干关于“结合原文”的要求,不能无中生有,不能主观臆测。对于第(1)问,从原文的“在鲁迅的艺术素描里不是也有这样的黑泥、白石和绿水的配合么?多么朴质,又弥漫着多大的温情”一语,可归纳出答案。对于第(2)问,从原文“他是最严格的,又是最温情的,这就使得他最平常的叙述也带有余音,富有感染力”即可概括出答案。
小题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先在原文中找出有关西湖的内容,再据之进行归纳概括。原文有关内容在末尾三个自然段。根据“杭州难分市区与郊外,环湖的大道既是闹市,又因西湖在旁而似乎把红尘洗涤了”可归纳出第一个特点。从“西湖是明媚的,但更多的时候显得清幽”和“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可归纳出第二个特点。由“环湖的群山”和“给了西湖以厚度和重量”两句可归纳出第三个特点。
小题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题干中关于“一切景语皆情语”是有人对本文带给读者的艺术感受的概括,而要求回答的则是结合文本阐述自己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因此答案必须既是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又应结合文本来谈。回答时应该分点陈述,先列出理解,再以文本内容为例说明。比如,文本写杭州的色彩,以抒发对杭州“在朴质的生活里有温厚的人情”的喜爱之情,等等。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问题。浙江的感兴我很想追怀自己在浙江的童年,却只记起了一些片段:随着母亲去一个庙里看初期的电影,去曹娥江头看潮水,随着小舅舅到河蚌头石桥】;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混沌世界里的临界点
王春永 
在法国的一个小村落外有一个小池塘。人们在里面取水,孩子在里面洗澡。 池塘里面有一片荷花,每天荷花自由生长。按照传统线性思维,这一小片荷花要覆盖池塘,几乎是不可能的。
然而有一天,一点污水流进池塘里面,污水里刚好含有荷花的助长剂,使得荷花的生长速度成倍增快,荷时的数目每天增加一倍。只需要30天,整个池塘就会布满荷时。
但是在前28天,根本没人发觉池塘中的变化。到第29天,村里的人才注意到池塘的一半突然充满了荷时,他们开始担心,但这时候他们已无能为力。第二天早上,整个水面都布满了荷叶。
自牛顿以来,直线和简化的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近年来,很多科学家们在各自的领域中发现,其实世界并不是那么简单,它并非是直线发展的,而是在关联和交互影响中进化的。也就是说,世界上充满着各种不可预测的混沌,这是线性思维无法解释的。多数生态危机的形成都是这样。物种的灭绝也是如此:开始时通常不易发觉,慢慢地加速衰退一段很长的时期后,接着很快绝迹。
美国前副总统小艾伯特·阿诺德·戈尔在其《平衡中的世界:生态与人类精神》一书中,介绍了美国物理学家普·巴克和唐超所做的一个研究。在研究中,他们让沙子一粒一粒落下,形成逐渐增高的一堆,借助慢速移动录影和电脑模拟,精确地计算在沙堆顶部每落一粒沙会连带多少沙粒移动。初始阶段,落下的沙粒对沙堆整体影响很小。但是当沙堆增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即使落下一粒沙也可能导致整个沙堆发生坍塌。巴克和唐超由此提出“自组织临界”的理论。
沙堆达到“临界”时,每粒沙与其他沙就处于“一体性”状态。那时每粒新落下的沙都会产生一种“力波” ,尽管微细,却能通过“一体性”的接触贯穿沙堆整体,将碰撞传给所有沙粒,沙堆的结构将随每粒沙落下逐渐变得脆弱。说不定哪一粒落下的沙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沙堆整体发生结构性失衡——坍塌,也可以说崩溃。
这就类似于那句来自阿拉伯文化的谚语:“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往一匹健壮的骆驼身上放一根稻草,骆驼毫无反应;再添加一根稻草,骆驼还是丝毫没有感觉… … 一直往骆驼身上加稻草,当最后一根轻飘飘的稻草放到了它身上后,骆驼最终会不堪重负瘫倒在地。在社会学里,有人把这种作用的原理取名为“稻草原理”。
对于这种现象,科学家们研究认为,在线性系统中,整体正好等于所有部分的相加,因此系统中的每一部分都可能自由地做自己的事情而不需要关心其他部分,如此比较容易做数学分析。而在非线性系统中,整体并不等于所有部分的相加,它可能大于所有的部分的相加,因为系统中的一切都是相关联的。
观察物理学、生物学或社会学上的非线性系统,我们往往会发现它们的基本组成个体和基本组织法则其实并不复杂。但是这些简单的组成因素自动地相互发生作用,复杂性于是出现于组织之中:一个系统的组成个体有无数可能的方式相互作用。
正是由于这些无数可能性的相互作用,非线性的系统展现出一系列与我们以往的认识全然不同的特点,突破了我们最为大胆的想像力。其中最能够给我们带来启示,也最富有科学内涵和哲学魅力的结论是:一个非线性的混沌系统,一旦超越了它的多样性临界点,就会发生爆炸性的变化;而且原来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不可能自行恢复。
在问题被注意到的时候,或许已经太晚了。而起因,只是一片小小的“荷叶”,甚至比荷叶更小的东西。每一个相关对象的偶然性因素,都包含了对象必然发展的结果的信息。一个十分微小的诱因,在各内外因素参与下,有时会产生极其重大、极其复杂的后果。
(选自王春永 《博弈论的诡计—— 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有删改) 
(小题1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人们对于即将布满池塘的荷叶无能为力,因为流进池塘中的一点污水含有助长剂。
B.戈尔在其 《平衡中的世界:生态与人类精神》一书中记录了一个他对沙子的研究。
C.巴克和唐超的沙堆实验证明,导致沙堆整体坍塌的可能仅仅是因为一粒沙子的落下。
D.“ 自组织临界”理论与阿拉伯谚语“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E.一切重大而复杂的后果的产生都包含着必然的发展的信息,在被注意时则为时已晚。 
小题2:关于非线性系统的特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具有复杂的、非直线发展的特点,是在关联和交互影响中进化的。
B.比较容易做数学分析,因为整体正好等于所有部分的相加。
C.系统中的基本法则并不复杂,但组成因素间会自动发生相互作用。
D.原来的系统平衡一旦发生爆炸性变化后,就不可能自动恢复。
小题3:本文标题“混沌世界里的临界点”中“混沌世界”和“临界点”各指什么?(4分) 
小题4:为什么稳定地保持了几百万年的古代物种,在地质期的某一瞬间灭种或演变为新的物种?请运用文中的观点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海的气息
鄞珊
扇贝圆圆的,放射状凹凸的纹路,每一条都延伸到大海去。
虽然不能拿它扇风,它的名字——扇子般的贝壳,却有着闺房折扇、团扇般的细润,扇里盛满海缜密的花纹。我相信这些花纹是天书,隐藏着某种奥秘,我的神思顺着扇贝的纹路走着,一路便走到海的浩渺中。 
扇贝在贝壳一族里很普通,像容貌并不起眼的村姑村妇。沙滩里几乎全是它们的族群,多得得视我的情绪和爱好才能滑进我的的手里,更多时候,它们如园里的石头,只能溜过我的身后。但我还是经常从它那大大小小各异的形状中得出些意外的惊喜。小的扇贝很薄,边缘容易断碎,但小小的一枚,泛着贝壳晶莹的亮,凸的、扁的,各种变化的造型是渔村一群放了缰绳自由奔放的小孩子,每一张脸孔张弛开合,野性十足,我喜欢寻觅这样不同的扇贝面孔。大的扇贝有的很平,简直是扇子的模型,且有各种各异的造型和纹样,把扇面装点得美仑美奂;有的凹陷很深,可以盛水,拿它当个碟子刚刚好。 
这些贝啊螺啊的躯壳,它们把大海的身影带到我家里来。看得我都胸怀广阔起来。 
不需去海边,街头街尾的贝灰里就能捡到没煅毁成灰的贝壳,每堆贝灰里就数成型的扇贝、车贝最多。当然捡贝壳还是去海边畅快。在贝灰里拣选就像一个馋嘴的孩子,没有可以解馋的,只有将就用啃过的甘蔗骗骗嘴巴的需求。每去一次海边,我的双手、带去网兜都无法承受贝壳的数量,只有一再筛选。沙滩毋宁说是贝壳堆积成的!脚踩上去都是厚厚的扎脚的贝和螺,有丰盈的——不时探出触角,那是活的,更多的已经风化,只剩白花花的外壳。我就在这些贝壳堆里淘宝,漫长的沙滩总会有欣喜埋藏着。没见过的贝壳,才是我们翻淘的对象。浩瀚大海给予我们的是每一次崭新的认识。 
我喜欢大海包括它的产物,特别是退潮之时,大海在沙滩上遗下的恩惠,那时造物主丰厚的恩赐。 
某次班里一同学带来一大堆珍稀的海螺和贝壳,她拿出来的那一刻,我们眼目都发亮了,这些贝壳的造型和颜色都是我们不曾看到过的。有的像乌龟,厚重,乌黑锃亮,那个黑啊,比釉彩更有着从里面透出来的晶亮;有的黑底,暗红色的花纹若隐若现;有的像个瓶子,螺嘴蜿蜒幽深,花纹比人工篆刻更错综复杂。那一堆东西!我们迫不及待地凑过去,抢着跟她讨要。你一个我一个,慢的抢不到。我便是剩下遗憾的一个,软磨硬磨,拿了两个贝壳的同学终于同意分一个给我。 
拿回家珍藏,每次端详,与人分享,依然换来许多惊叹,造物主的神奇在于像是不经意而为。 
可惜我一直没有在海边捡到这种稀罕的螺贝,那堆贝壳好像空前绝后。后来这同学解释说,这是深海里的,不是浅海的沙滩就能看见到。我为再也没见到过那样美丽的螺贝而惋惜着。那种惋惜就如才子佳人相遇,一刹那的惊艳,再也无法寻觅,惟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惆怅。 
海水很快就涨潮了,我们必须趁海水潮起来之前捡完并且脱身。它们等待不了我的脚步,那些惊世骇俗的贝壳,又将沉入海底不知道什么时候,五百年,或是一千年,或是永远都不会再冲上海滩。我才是贝壳的伯乐,它们在海底的沉寂,是为了等待我的双手去把它们带回家珍藏。我相信它们也希企与我相逢,我必须趁海水漫过它们的身影之前,把它们从时间的长河里拣出来,与阳光喜悦地拥抱。
当海水漫过,一切都在波涛骇浪之下,热闹的景致顷刻不复存在,剩下的那些鱼虾蟹又回到它们的大海,带着半笠和竹篓的人们也回归各自的家。潮涨潮落,流逝的是人和物,大海喧哗,大地一直无语。
(选自 《作品》2012年第10期 《风挟裹着海的气息》,有删改)
小题1:文中开头用了相当多的笔墨描写扇贝,作用是什么?            (4 分) 
小题2:文中结尾部分的两个句子 “海水很快就涨潮了,我们必须趁海水潮起来之前捡完并且脱身。”和 “我相信它们也希企与我相逢,我必须趁海水漫过它们的身影之前,把它们从时间的长河里拣出来,与阳光喜悦地拥抱。”中,作者连续两次使用了 “必须趁”这个词语,请说说作者这样表述的用意。(5分)
小题3:请指出文中 “我”从哪三种途径获得螺贝,各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太空天梯可能实现的理由 
1979年,美国作家亚瑟·克拉克在一本名为《天堂的喷泉》的科幻小说中写道:“根据天体力学的定律,如果某个物体在天空中静止不动,就可以从其上向地面垂放下缆绳,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把地球和宇宙空间联结起来。” 
1960年,前苏联科学家阿斯塔诺夫就公开发表了修建太空天梯(又称“宇宙电梯” )的构想。不过,正如克拉克在书中表达的对于登天梯或通天柱的看法那样,“尽管从理论上不能说有什么错误,但实际上却很难找到实现的方法。”那么,修建太空天梯究竟会碰到什么样的实际困难呢? 
大家知道,人造卫星在围绕地球进行旋转运动时,会产生离心力。其离心力刚好与地球对卫星的吸引力(万有引力)互相平衡,才会使得卫星作圆周运动并围绕地球进行旋转。如果地球引力过强,人造卫星就会掉落到地面,反之,如果离心力过强,就会使得人造卫星远离地球而去。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卫星所受地球(万有)引力的强弱与其到地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当卫星在地球引力比较弱的高轨道围绕地球不断旋转时,其离心力也会相应地变小。同时,卫星的速度与离心力成正比,所以卫星的运转速度就变慢了。 
实际上,处于地球上空高度约400公里处的国际空间站,围绕地球转一圈,大约只需要90分钟左右。而处于赤道上空高度为35786公里轨道上面运行的气象观测卫星,围绕地球旋转一圈,大约需要24小时左右,因此,它的旋转周期与地球与自转周期相同。这就意味着对于24小时绕地球一周的人造卫星而言,卫星的“正下方”始终会对着地球表面的同一个场所。反之,如果从卫星“正下方”地面的某处向天空中看去,卫星也好像静止不动,始终处于天顶上面的同样位置。 
所以,就将这样处于地球同步轨道运行着的卫星称为“静止卫星” ,并把静止卫星运行的轨道称为“静止轨道”。 
如前文所述,静止卫星正是对于某个区域,在天空中静止不动的物体。从这样的地球同步静止卫星上向地面垂放下缆绳,随着缆绳的加长延伸(假如忽略风力等因素的影响),缆绳的前端就会逐渐到达地面的同步观察点。那么,就可以沿着这些缆绳进行升降,操作往返于地面与卫星之间运送人员和货物了。
这正是“太空天梯”天才构想的发端。但只是简单地从静止卫星上施放缆绳,要想达到地面,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缆绳本身也有重量,就会使静止卫星的重心产生偏移,从而使其掉落到地面上。 
为了防止发生类似现象,必须要沿着地球的相反方向也施放出同样长度的缆绳,以便保持施放卫星的重心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为此,在必要时,还需要在施放卫星或轨道站平台的上方缆绳的顶端安装重物,以帮助缆绳系统保持平衡。 
太空天梯的操作原理与一般建筑物所使用的普通电梯是完全不同的。普通电梯是通过楼层顶端的滑车卷绕钢缆,使电梯箱体进行升降的,而且在钢缆的两端还安装着一些铁块用于电梯系统的平衡配重。而太空天梯的升降机本身是带有动力的,它会依靠自身的动力沿着缆绳在天空中或上升或下降,在地面站和各级太空轨道站之间往返运输货物和人员。 
太空天梯主要组成部件有,处于静止轨道上面的“静止轨道空间站”,延伸在数公里的天空中,联结着各级轨道空间站的太空缆绳系统,沿着缆绳系统上下来回运行的具有自主动力控制的升降机系统。此外,在地球表面赤道附近的海岛或海洋平台上,还需要建设可以供太空升降机起落装卸货物、上下人员以及维修使用的大型地面基地设施。
(选自 《科学世界》2010年第4期 《太空天梯:从科幻到现实》) 
小题1:作为科普文章,开头引述 《天堂的喷泉》这部科幻小说的目的是什么?(4分) 
小题2:太空天梯与普通电梯有什么不同?请概括其中最本质的区别并简要说明。(5分) 
小题3:综观全文,你认为当前建造太空天梯最难又最关键的是哪一步?简要说说理由。                                                  (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近几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这30年发展的道路进行了广泛的评论。最初是中国问题专家库伯•雷默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所谓“北京共识”,他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发展途径。此后有许多评论把“北京共识”称为“中国模式”,进而出现了从不同角度定义和评论“中国模式”的文章和专著,他们的解释并不相同,评论也相差甚大,许多相当客观,但也有“意识形态化”的“中国威胁论”,甚至提出要警惕“中国模式”的输出。
有西方的评论说,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那时英国是海上霸主;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美国是军事和经济霸主;而21世纪会是中国的世纪或亚洲的世纪。如果这是指在21世纪,亚洲和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会复兴,那将是一种可能出现的前景;如果是指21世纪中国会具有当年英国式或当今美国式的霸权,则是错误的推断。
中国没有输出“中国模式”的任何打算。有的发展中国家愿意参考中国改革开放的某些做法,正如中国愿意参考他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某些做法一样,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这是自然的事情。
输出“中国模式”违反了中国坚持的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制定政策的原则。我们认为,不只中国,任何发展中国家正确的发展政策也都必须由它们的国情出发。也即,“中国模式”没有普适性,正像已经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发展模式也没有普适性一样。
说到普适性时,我认为是限定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宏观意义上的普适性。如“博爱”“自由”“和平”“民主”显然是有普适性的。但如到某一民族、某一国家、某一宗教,这些概念下的价值观和具体表现又会有所区别,会有不同的特色,而这些特色也无优劣之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弗朗西斯•福山认定,当今的西方政治和经济制度已经是最后的制度,几近完美,所以历史已经终结。他不单没有给西方创造新模式留下余地,更没有给其他国家已经存在的和以后可能产生的新社会模式留下任何余地。他不顾及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其他属性,而以西方的民主制度和自由市场形式为唯一,违背了多元化世界的现实。
“中国模式”或“中国案例”是处于现在进行时。“中国模式”存在于中国,并会继续发展和完整,这应当是有充分理由的。中国在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还出现了许多必须克服的困难,其中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过多依靠出口的经济结构;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司法和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方面,问题仍然较多,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中国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加强法制建设和政策调整,继续认真加以解决。
中国对于超级大国的位置既不羡慕也不憧憬,许多年以来专注于国内建设和解决自己的问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国际也对中国对国际的贡献有所期望。中国也愿意承担与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
(节选自《参考消息》)
小题1:下列有关“中国模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5分)
A.“中国模式”是国际社会研究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后,对中国发展模式的一种定义和评论。
B.国际舆论对中国模式的评论,无论其角度如何,甚至是中国不赞同的观点,对中国都有参考的意义。
C.“中国模式”是继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的美国之后,中国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创造的第三种模式。
D.“中国模式”给有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这是全球化浪潮下自然而然的结果。
E.“中国模式”被认为是适合各国的国情和社会需要,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一种发展途径。
小题2:下列不符合本文对“普适性”的理解的一项是:      (     )(3分)
A.“以生为本”理念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与共同目标,所以具有普适性。
B.山东杜郎口中学把“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具化为“三三六”教学模式,表明了“普适性”也讲求个性化。
C.“以生为本”这一理念在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做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符合“普适性”的特点。
D.普适性源于事物的共性和规律,因而同层次生源的学校“以生为本”的做法是一致的。
小题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分三步概括出作者在文章主体部分是如何论述中心论点的。(4分)                      
小题4:过去,中国没有参加联合国维和活动,现在中国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提供维和兵力最多的国家。这做法体现了文中哪些观点?(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后面题目。
只取千灯一盏灯
乔忠延
①江南水乡的众多古镇,我独钟千灯。于是,坐飞机,乘汽车,赶去寻访。
②千灯果然有灯。清水滋润的河边是一条古旧的小街,街上光滑的花岗岩石板从宋朝铺展到元朝,从明代铺展到清代,历经沧桑辗转到了我的面前。就在那石板街边的店铺中间,有一座古屋,里面陈列着很多的灯,据说,真够上千盏了。那些灯有陶捏的,有瓷质的,有铁铸的,有铜制的,也有锡做的。品类众多,造型各异,将人类趋向光明的过程从古代演绎到了当今。灯的出现,无疑是文明的一座里程碑,如同把野兽变成家畜一样,是人类驯服它们的成果。熊熊燃烧的烈火被人们驯化后,乖巧得不仅能够炊饭取暖,还成了驱除黑暗、延长白昼的工具,多么值得称颂的跨越啊!毫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盏灯都闪射着人们心灵中智慧的光芒。
③无疑,千灯在江南水乡里是亮色独具的。然而,我追溯的却不是这聚合起来的文物拼盘。好在,千灯的魅力并不限于此,流动的河水,飞翘的屋檐,都能够标示本土文化的辉泽。流动的河水名为尚书浦,因为曾经疏浚河道的是明朝尚书夏元吉,尚书名气就不小了,可他手下主事的一位官员竟然是比他名气还要大的海瑞。这河流岂可小瞧!凝固的屋檐也不弱,他的羽翼下名人辈出,有江南丝竹的首创者、陶渊明的后裔陶岘,有昆山腔的始成者、世人尊为昆曲鼻祖的顾坚,有明代的抗倭英雄、武状元陈先锋,还有昆山市出自南宋的第一位状元卫泾……一个小镇,孕育出这么多的人杰精英,实属罕见。更罕见的是,明清以来考中的进士居然多达35人!
④这样浓郁的文化氛围令人陶醉,也令人叩问,是否千灯这方水土当真不凡,当真有千盏明灯辉映着人们的心智?其实不然,千灯只是一个现代的名字。这个灵秀的古镇原来叫作千墩。千墩,是物事的记录。据说,昔时的吴淞江畔筑有无数土墩,流经此地时正好是第1000个。千墩的名字就这么顺势而生了。四十年前又一次变更,聪明的人们将口音和灯相近的“墩”改为“灯”了。从此,光灿灿的千灯便敞亮于世了。
⑤我远道造访,莫非就是奔这智慧的敞亮来的?也不是。我倾心的是石板街最南端的一座院落。院落分五进,有厅堂,有卧室,有书房,屋舍不能算阔大,花园不能算精巧,陈设不能算豪华,不要说和山西的乔家、常家等大院相比,即使和周庄的沈园,同里的退思园相比也有差距。然而,就是这个院落令我顶礼膜拜,因为这里走出了一个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文士。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顾炎武。老实说,我从黄土高原不辞辛劳来这南国水乡,就是要拜识这颗思想的明星。
⑥对于他,国人不会陌生。顾炎武原来叫继坤,曾经叫过绛。改名炎武是因为清兵南下,大明社稷将倾,为了抵御外侵,他决心投笔从戎,抗击敌寇。只是,寡难敌众,失败后他不得不背井离乡,远走北国。然而,他立定志向,誓不叛明,无论谁人招安,决不屈膝为官。顾炎武四处游走,严谨治学,撰出《日知录》、《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著作,成为名声显赫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在明末清初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作三位大儒。
⑦在我眼里,一位思想家不在于他的著作有多么繁富,学说有多么缜密,如果缺少了独具慧眼的发现,缺少了照亮心灵的光色,那只能是平庸的再造或翻版。我们这么断言,是顾炎武用他独具慧眼的发现,照亮了我愚暗的心扉,给了我新的启迪。不要说他笔下那浩瀚的论著,就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便具有晴天霹雳的震惊效应。我知道这不是他的原话,这话是梁启超为之合成的。他的原话是:“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⑧时光逝去数百年了,我坐在书斋轻轻掀动《日知录》,当字行里跳出这段话时,眼睛竟亮得如电光闪射,神魂竟震撼得如惊雷炸响!我把顾炎武尊为补天者,他要补的天是仁爱的苍穹,道德的星空。诚如那个阴沉沉的午后,我走进尚书浦畔的顾家宅第,顿觉阴霾四散,华光迸射,心胸亮堂得少见。是的,仁爱是天,一旦失去仁爱,人和兽还有何种差别?若是世道真的沦为“率兽食人,人将相食”,那可是最为恐怖的灾难啊!这灾难不是天塌,其危害甚于天塌;不是地陷,其危害甚于地陷。要免除这人为的天塌地陷有何良策?顾炎武已明确指出:“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是的,匹夫有责,匹夫履责,才会民风和洽,才会其乐融融,才会重现尧天舜日的美景。
⑨顾炎武点起了一盏灯,一盏照亮人心的明灯!顾炎武就是一盏灯,一盏闪烁在中华大地的思想明灯!
⑩我在千灯的清流秀水边徘徊,我在千灯的老街故宅里追溯,寻访的就是顾炎武这盏明灯。我不敢贪婪,若是千灯容许我带走一盏灯,那我就带走顾炎武这一盏!
小题1: 请概括出“只取千灯一盏灯”中的“千灯”的两重含义。(4分)
小题2:作者在第三段列举了千灯古镇许多历史故事和文化名人有何作用?(5分)
小题3: 结合文本,探究顾炎武先生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于当今社会有何意义。(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