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陈奕纯
我们漫游在李中镇的水上森林公园,林中有水,水下有鱼水杉树一排排,密密匝匝,切割着天空,而天空,是水做的,碎草色的水做的早知晓,在这片人工生态林里,春天来了,一千五百亩的水杉来了,六万多只天堂鸟来了,朝朝暮暮,万鸟争鸣,一如天籁怎么今天,这样的一个天然氧吧里,我竟然连一声鸟鸣也没有听见?莫非,只是幻境……问船娘,船娘一手点篙左右着竹排,一手指指身后一排水杉林微笑不语,我们即刻明了了,她脸上的意思是在说:“别着急,小鸟们害怕,要等你们走远之后,它再叫呢!”哦,原来是我们打扰了它们,天堂好静好静,鸟的胆子好小好小啊!
刚刚拐过一个林垛,从身后那排的方向忽然传来了一阵鸟鸣,“啾啾”“咕咕”“嘎嘎”“喳喳”,声音各异,海浪般高低起伏,我知道,是它们又回到天堂一样的世界里了我说:“它们的第一声鸣叫真好听!”船娘纠正道:“你说错了说错了,刚刚我们进来的时候,它们早已经叫开了,只是,那鸣叫声低了一点儿!”细细回想,果真是刚才太注重观景,竟然把鸟鸣声给生生忽略掉了这样,心里忽然就产生一种渴望,渴望看见鸟在天上飞,哪怕,只有一只也好……
恰好,船娘问:“你们想不想看见白鹭?”
我和同行的人慌忙回答:“想。”
船娘问:“白鹭想不想看见你们?”
我们说:“不知道。”然后,争先恐后地笑。
船娘说:“我也不知道。反正,白鹭胆小,只要你们别大声说话,就一定能看见它!”
我们开始都不说话了,实在憋不住了,就拿手势表示表示,好像哑剧里的演员一样搞笑竹排又拐了三四个弯之后,我们一个个干脆闭上了眼睛。
忽的,耳边传来了鸟鸣声,“嘎嘎——嘎嘎——”清清明明的,久违,熟悉,心贴心一般地亲,宛如一道被风吹散的炊烟,缓缓消逝在我们灵魂的版图上。
忽的,有个人就惊叫了一下,说他的头顶上有一些热乎乎的东西,不知道是啥?
我们睁开眼睛一看,什么话都没有说,也没有人提醒他什么,只是傻笑,一个比一个笑得厉害。
船娘也笑,半天才说:“鸟粪湿湿头,健康又长寿!何况,白鹭鸟从天堂来,它身上的东西件件都是宝啊!”听得我们惊羡不已。
也许,就在三五秒钟之后吧,我感觉右耳上一阵毛茸茸的,似乎挂了什么东西,我轻轻抬起右手,丝毫不敢呼吸,小心翼翼地把那东西取了下来,移到眼前哦,是一根羽毛,长长的,白白的,一丝丝,一毫毫,排列有序,渐长,渐短,有些体温,还有些羞涩,这月亮船似的羽毛呵,宛如一位工笔画家所精心描绘出来一样紧紧捏住它的根部,我的呼吸很不均匀地打在羽毛的身上,是那么强烈有力,好像狂躁不安的飓风掀起了一层层雪浪花呼吸小了,我看见那些雪浪花前赴后继着,你追我赶的,一泻千里,依然强烈洁白的绒毛毛,好像天生娇气的千金小姐,受不得半点委屈,无论你千般劝、万般哄,都没有用,她只知道一个劲儿地哭,除了哭,还是哭。我忽然屏住了自己的呼吸,一秒钟,两秒钟,三秒钟,说心里话,我甚至想,时间也许可以再延长一点……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她。
她,六万分之一,从天堂来,莫非是上帝派来的天使?
她,和我在水上偶遇,千里万里,一个灵魂和一个灵魂在偶遇想象黎明时分,想象落日时分,六万多只鸟离巢归巢,遮天蔽日,该是一派何等波澜壮阔的大气象哪!六万多只天堂鸟放歌水乡,放歌梦里李中,当这巨大的声浪四合时,不就是一个心的天堂吗?
它,白鹭的羽毛——我偶遇的一个水乡的灵魂,天使的羽毛哦。
我把唇轻轻迎上,一个灵魂轻轻迎上,从此江流涌动、江河湖海同源一脉,从此我这短暂的人生将永远横渡于水上,从此我的词典里只剩下了一个词语:“爱”从此爱这水乡,爱这水杉,爱这白鹭,爱这上帝留是的,我吻天使的羽毛,因为爱,所以爱,我轻轻迎上 、迎上,就是轻轻地迎上去,一生一世,春夏秋冬,如此而已。
小题1:文中作者说“我忽然屏住了自己的呼吸”,联系上下文回答“我”为什么要“屏住呼吸”。(4分)
小题2:这篇散文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作用。(5分)
小题3:文末作者说“从此我的词典里只剩下了一个词语:‘爱’”,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这个“爱”字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6分)
答案
小题1:因为“我”手中拿的是白鹭鸟的羽毛,白鹭鸟是天堂来的使者,它的羽毛洁白、轻软,经不住“我”轻微的呼吸;(2分)同时也是因为“我”不愿破坏这里的宁静和美丽(2分)
小题2:作者实写了“我吻白鹭羽毛”这么一个平常人最容易忽略掉的小细节及其细微感受,(1分)然后展开想象,虚写黎明日落时分,六万只鸟一起放歌的波澜壮阔的景象,(1分)结合虚与实、美与幻,把想象无限放大,描绘出了一个静寂、唯美的诗意天堂来,(2分)抒发了作者对心中天堂的由衷赞美和痴迷(1分)
小题3:包含了作者以下情感:爱水杉,爱白鹭,爱水乡;爱纯洁美好的人和物;爱宁静美丽的自然;爱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爱唯美的世界(要结合文本作具体分析,写出情感3分,分析3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实际是要求正确理解并分析文中的重要语句,回答此类题要仔细阅读上下文。文中,“我忽然屏住了呼吸”一语的上文讲的是:由于“我”的“呼吸很不均匀地打在羽毛的身上,是那么强烈有力”,使手中拿着的白羽毛“好像天生娇气的千金小姐”“除了哭,还是哭”;下文写“我”的想象:白羽毛“从天堂来,莫非是上帝派来的天使?”作者为什么会感到羽毛在哭,又为什么会认为羽毛是天使呢?这就是“我”“屏住呼吸”的原因。
小题2:
试题分析:要回答此题,先要明白文中哪些属于“实写”,哪些属于“虚写”,然后再分析其作用。显然,吻羽毛是实写,而关于白羽毛的想象则是虚写。至于作用,可从便于写作和便于抒发感情的角度分析。
小题3: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结合全文具体分析这个‘爱’字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及分析“爱”的具体内容。文章一开头便写了“爱水杉”“爱白鹭”,然后可根据原文推广开去,比如“爱水乡”“爱自然”“爱美好的人和物”“爱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
核心考点
试题【我吻天使的羽毛陈奕纯我们漫游在李中镇的水上森林公园,林中有水,水下有鱼水杉树一排排,密密匝匝,切割着天空,而天空,是水做的,碎草色的水做的早知晓,在这片人工生态】;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
梁 衡
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但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本来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时难免;忠臣遭弃,也是代代不绝。更何况她一柔弱女子又生于乱世呢?问题在于她除了遭遇国难、情愁,就连想实现一个普通人的价值,竟也是这样的难。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时,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点东西,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她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才使自己勉强没有摔倒。童言无忌,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而她却一直还奢想什么关心国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她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到头来却落得个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学无所专,别人看她如同怪异。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在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她像祥林嫂一样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
是的,她的国愁、家愁、情愁,还有学业之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从她的身世和诗词文章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她在寻觅三样东西。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不愿“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在这点上她与同时代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是相通的。但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她甚至没有机会和他们交往,只有独自一人愁。二是寻觅幸福的爱情。她曾有过美满的家庭,有过幸福的爱情,但转瞬就破碎了。她也做过再寻觅幸福的梦,但又碎得更惨,甚至身负枷锁,锒铛入狱。还被以“不终晚节”载入史书,生前身后受此奇辱。她能说什么呢?也只有独自一人愁。三是寻觅自身价值。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个社会不以为奇,不以为功,连那十岁的小女孩都说“才藻非女子事”,甚至后来陆游为这个孙姓女子写墓志时都认为这话说得好。以陆游这样热血的爱国诗人,也认为“才藻非女子事”,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人咀嚼自己的凄凉,又是只有一个愁。
李清照是研究金石学、文化史的,她当然知道从夏商到宋,女子有才藻、有著作的寥若晨星,而词艺绝高的也只有她一人。都说物以稀为贵,而她却被看作异类,是叛逆,是多余。她环顾上下两千年,长夜如磐,风雨如晦,相知有谁?鲁迅有一首为歌女立照的诗:“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妆侍玉尊。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泪痕。”李清照是一个被封建社会役使的歌者,她本在严妆靓容地侍奉着这个社会,但忽然想到她所有的追求都已失落,它所歌唱的无一实现,不由得一阵心酸,只好“佯说黄花与秋风”。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本来,三千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岁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有多少女性,就像那个孙姓女子一般,不学什么词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行,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俗。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读书不多,竟大不悦,作诗曰:“寒窗败几无书吏,公路生平竟如此。”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拨俗,出污泥而不染。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的,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忆秦娥》)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秋瑾,秋瑾回首长夜三千年,也长叹了一声:“秋风秋雨愁煞人!”
如果李清照像那个孙姓女孩或者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永远高悬于历史的星空。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蕴涵执着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耐得人们百年千年地读下去。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经如淡烟薄雾,可是当我们偶然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的美神。
小题1:作者为什么说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试根据文章简要回答:(4分)
小题2:为什么说李清照是“乱世中的美神”?试根据文章回答。(5分)
小题3:文章四次提到那个“孙姓女子”,其画线的三处作用分别是什么?(6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杜甫的文化意义
莫砺锋
杜甫的仁爱之心,除了爱自己的家人、朋友、同胞之外,还推而广之扩展到更大的范围。盛唐时期,经常发生边境战争,这些战争的性质很难确定,但是至少有几场可以肯定,唐帝国所发动的战争是非正义性质的,当时很多人,都被鼓起了一种谬误的爱国倾向。包括高适、储光羲在内。唯独杜甫是非常清醒地看到了,这场战争并没有正义性质,而且也只有他清醒地看到了战争对于人民的和平生活,带来的巨大的破坏。所以他写出了《兵车行》。他觉得外民族异民族的人也是人,我们的仁爱之心也要施及他们,我们应该跟他们之间保持和平。
爱人本来是儒家所主张的,仁就是爱人。杜甫除了爱人以外,他的同情心,他的仁爱心还推广到人以外的其他动物,推广到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我们在杜甫的诗中间无数次地看到他充满爱怜地描写动物、植物,不但是那些外形是美的,外形是刚强的坚强有力的,比如马、鹰、松树,这些能够使人引起审美感崇高感的那样一些对象,甚至是一些细小的并不那么美的东西,杜甫在写到它们的时候也充满了爱心。
杜甫也以他本人的行为和实践使儒学所提倡的那种仁爱之心变得更加切实可行。西方的博爱精神,来源于宗教的博爱精神,它本身当然是一种很可贵的价值观伦理观。但它的最初的起源,一个是服从于神灵的指点,是神灵叫你要博爱;还有一种是对于人类祖先所犯下的原罪的一种赎买;还有一种等而下之的,境界比较低的,就是生前做善事,是为了死后进天堂。但是中华民族的仁义之心强调,仁义理智根于心,都是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自然生发出来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它是一种由近及远、由亲及疏这样的一种自然情感的流动。更符合人的本性,也更切实可行。而杜甫的诗篇,他的行为就很好地阐释了这样一种伦理价值观。杜甫他在诗歌中,有很多地方既写到他本人以及他的家庭所遭受到的一些不幸,他产生的一些痛苦,同时又延伸到普天下的百姓。当他自己在暴风骤雨之夜,他的茅屋被刮破了,自己不得安眠。这个时候他想到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所以他的仁爱之心是推广出来的。
最典型的作品是杜甫写的组诗《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这样一种仁爱之心的发扬,我觉得是最符合人的本性,也是最切实可行、最自然的。因此,杜甫堪称是儒家仁爱精神的一个杰出的阐释者。(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于“仁爱”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仁爱是儒家提出的主张,仁,就是爱人。无须外界的强加,是根于心,从内心自然流露出来的,自然生发出来的爱。 |
B.儒家提出仁爱的时候,其外延只限于人类,其关注的对象仅仅是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恻隐之心不施及其他动物。 |
C.仁爱不是狭隘的,它不是仅仅只对自己亲人的爱,它是由己及人,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的一种自然情感的流动。 |
D.儒家提出的仁爱,其内容与外延随着历史的变化可以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仁爱之心是可以推广出来的。 |
A.从《兵车行》中可以看出,杜甫的仁爱之心,除了爱家人、朋友、同胞之外,还推而广之扩展到更大的范围,甚至推广到了敌人。 |
B.动物、植物,甚至是一些细小的并不那么美的东西,都曾得到过杜甫的爱,杜甫的仁爱推广到所有的生命,宇宙间一切的生命。 |
C.两方的博爱精神,虽然要服从于神灵的指点,要赎原罪,要为死后升入天堂作准备,但仍然是可贵的价值观伦理观。 |
D.杜甫对儒学,对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的贡献,是使仁爱之心得到发扬,让仁爱符合人的本性,使仁爱更自然,更加切实可行。 |
A.杜甫的文化意义在于,他不但体现着儒家的一些道德伦理观念,还用他的行为丰富了这种内涵,甚至使它变得更容易去做。 |
B.中国古代的仁爱、仁义精神与西方的博爱精神都强调要爱人,因此,从本质上来说,二者的价值观伦理观是一致的。 |
C.杜甫是儒家仁爱精神的杰出阐释者,最突出的代表是组诗《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它集中地体现了杜甫的文化意义。 |
D.杜甫的行为和实践启示我们,只要有杜甫那样的思考过程,那样的感情流露方向,儒学的仁爱在实践中并不难实行。 |
心中的月亮
伍恒山
又是一个黄昏,我有很长时间不见月亮了,很想念。但我知道今天是不相宜的,因为阴历的六月廿二日,再怎样观看,也终究不圆满,而满月时的清莹如水,也许只是在某个孤独的晚上,睡梦中才能梦见的了。但我还是想试试,看看月缺的晚上另一种风味。
推开门,走出去。一色的灰蓝,几个街坊邻居坐在马路边上聊闲天,不时地摇动蒲扇,照例地与他们打着招呼,缓缓地踱步,一直走到离人声很远的地方。这是一片草地,有几棵七八丈高的大树稀稀落落地摆在草地的四周,树影摇曳着,将些光亮漏泄在地,这是附近高楼映射的灯光,虽然没有自然星光那么的美丽和可贵,但也花花绿绿迷迷离离的,叫人看了颇感神气清爽,那些碧绿绿的叶子在灯光照射之下,显出墨黑的影子,也铺在墙上,铺在地上,受风激动发出沙沙的响声,树影也因此移形换步般晃动起来,越发衬托着这片草地是如此的安静和空寂。从草地向上望去,天边有一大团一大团的乌云压在西北角上,东边的云烟要轻淡一些,但也有浓重的云影跟在后面,一随风吹荡,就会马上取代轻云的位置,而当顶的天空是一层灰色,暂时不会有清朗的征兆。我拣了一片干净的草地坐了下来,凝神望着月亮应当升起的天际,可是一丝信号都没有。我呆呆地坐着,也不动,因为我的心已经在天边,和月亮在一起了。
“你也是来看月的吧?”一位曾经见过几面并不太熟的小伙子见到我,向我招呼起来,“这样的天气是看不到月亮的,何况又不是十五六的晚上!”我说:“我只是来看看,能不能看到月亮是不要紧的。”我招呼他坐在我的身旁,他也就拣一块干净的地方坐下了。
“你到这来是来锻炼身体的罢?”我问他,平时这位小伙子晚上一有空就来跑步,跑完步就练拳脚,摆开一个架式,生龙活虎般舞动起来,也像模像样的,有时发出的拳声还能带动身边的草木,在幽静的天幕下倒也显出不少活泼轻快的色彩来。我就是在这块草地上与他结识的,那回我也是来看月亮,也是没有看到,却看到这个小伙子在练武术,由于我曾经也于此情有独钟,于是三言两语就搭上了话茬。以后一来二去,也就算是朋友了。今晚又见到他,我也感觉很高兴。
“不,我现在不再跑步了,也不再练拳脚了。”
“为什么呢?年纪轻轻的,不把身体练好,以后走上了社会,就没有时间和机会了。”
“我最近发觉,锻炼似乎对于身体没有太多好处。特别是拳脚功夫,使用得太猛,身体骨节都能发出响声,使内脏受到震动,波及心气也变得浮动起来,有时甚至会使人发狂,身心非常难受。后来,我就有意渐渐地减轻锻炼的动作幅度,缩短时间,收到了一定功效,最后到不再锻炼,反而心气平和,精神饱满,人也不如以前那样有虎虎发狂的感觉。所以几个月下来,我也就养成了习惯,觉得不刻意也有它意想不到的好处。”
“嗬,你这说的倒真是奇闻。不过,想想也有道理。一个人心气平和自然是必要的,如要心气平和,也得保持生理的平和,生理的平和无非是按自然的法则做事,按自然的作息时间生活,按自然的意志思考,该睡就睡,该动就动,该想就想,没有刻意的行为,没有修饰的习惯,不强求,不忮望,因此得亦不甚喜,失亦不甚忧,也就会不求安稳而自然安稳了。你这是实践悟出来的道,值得珍惜。”
“我琢磨自然的人生是最好的,因此我见到月亮自然欢喜,见不到月亮也不致失望。刚才我老远就看到你来了,肯定是来看月亮的,所以也就跟了过来。”
我没有想到从这位二十刚出头的小伙子身上得到了这样显然的道理,心里非常高兴,我拍拍他的肩膀,说:“你使我得到了很大的教益。我今天晚上有些闷,想看看月亮散散心,其实只要心中有一个清莹的境界,月亮挂不挂在天空又有什么要紧呢!就是四周昏寂如死,心中又有何怖何惧?我早年读老庄的书,不想今天确实见到了真正不谋而合实践着的人,是多么的幸运啊!”
小伙子见到我这副呆傻的模样,也许感觉有些好笑,“嘿,没那么神!我这是很随意的说说而已,提不到那么高的境界的。”
我也笑笑,没有出声。我知道这是不需要回答的。树影洒地,凉风飒飒,虽然是夏夜,却不见热,甚至还有一些清润的凉意呢。我于是跟他道了晚安,然后缓步朝来路走了回去。月亮虽然没有见着,但我见到一个清朗的天空是如此的自然而实在。
小题1:请简要分析第2段中画波浪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作用。(6分)
小题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有几棵七八丈高的大树稀稀落落地摆在草地的四周。
(2)其实只要心中有一个清莹的境界,月亮挂不挂在天空又有什么要紧呢!
小题3:请简要分析“月亮”这一意象在文中的作用。(6分)
小题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面对如此残酷的伤痛记忆,莫言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变成“伤痕文学”,而是一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
我至今还记得,当初读到莫言的《欢乐》《粮食》《天堂蒜薹之歌》等小说时的情境。饥荒的年代,一位农妇偷偷将生产队的豆子完整地吞进肚子,回家后再将豆子呕吐出来,喂给饥饿的孩子和濒死的婆婆,自己“死蛇一样躺在草上,幸福地看着他们围着瓦盆抢食”。
读到这里,我的确忍不住要流眼泪,接下来的情节却让我忍俊不禁:农妇的“血骂”铺天盖地,将自己和辱骂的对象一起贬低为畜生和肉体器官,一股戏谑的民间语言的风暴扑面而来。当我正准备哈哈大笑起来的时候,天堂乡的盲歌手张扣的歌声又响了起来:“乡亲们种蒜薹发家致富/惹恼了一大群红眼虎狼/收税的派捐的成群结对/欺压得众百姓哭爹叫娘……”是这些充满伤痛的底层经验,充满民间智慧的叙事语言,充满想象力的叙事风格,刺激我写下了《文学与民间性——莫言小说里的中国经验》那篇长文。
我不认为莫言是什么“魔幻现实主义”,他笔下的中国乡村世界是那么真实,真实得极端残酷。我也不认为他的语言有什么“狂欢化”的特点,他的语言是悲伤的土地中蹦出来的带着泥土腐味的语言。如果说他具有“民间”色彩的话,那也是中国特色的民间,而不是巴赫金笔下的中世纪欧洲的民间。莫言的小说叙事,是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是白话汉语文学经历了100年的操练,在叙事文学中结出的最新果实。
更具有特色的是,面对如此残酷的伤痛记忆,莫言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变成“伤痕文学”,而是一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莫言的文体,是一种生长在真正的“民间”土壤上的“欢乐文体”。他对民间悲苦的生活的表达和讲述,既不是哭诉,也不是记账式的恐吓,没有给人制造压力,没有给人心灵投下阴影,而是给人一种“欢乐”的、继续活下去的力量。真正的文学形式,就这样既凸现了生活的残酷性和荒诞性,同时又消解了残酷生活带来的阴沉、死亡的气息,或者它的片面的“严肃性”,从而体现了文学的“民间性”中最本质的欢乐精神。这就是莫言的特殊意义。
此外,“莫言的获奖”也很有意义。它证明了只有尊重文学创作的规律,才能使得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获得更多的共鸣。
我希望“莫言的获奖”仅仅是当代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小小的序幕。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言小说的叙事语言充满着带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智慧,莫言的文学是植根于民间的文学。 |
B.莫言小说的写作内容来源于中国民间底层的伤痛经验,其叙事风格充满了想象力。 |
C.莫言小说的叙事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他的语言是悲伤的土地中蹦出来的带有泥土腐味的语言。 |
D.莫言小说的叙事语言,是中国白话汉语文学多年操练的产物,并成为中国语言奇迹。 |
A.莫言小说对残酷现实采取的不是“伤痕文学”的叙事形式,而是“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 |
B.莫言小说“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具有给人“欢乐”的、继续活下去的力量的文学作用。 |
C.莫言小说“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消解了生活的残酷性,体现出了一种民间的欢乐精神。 |
D.莫言小说“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尽管凸显出了生活的荒诞性,但符合文学创作的规律。 |
A.莫言小说不是“魔幻现实主义”和“狂欢化”,而是一种植根于中国民间的文学土壤的“欢乐文学”。 |
B.莫言讲述的是残酷的伤痛记忆,但因采用了“欢乐文学”的叙事形式,让人读之有时却忍俊不禁。 |
C.莫言抓住了文学的“民间性”中最本质的欢乐精神,所以讲述的悲苦生活不会给人的心灵投下阴影。 |
D.“莫言小说获奖”拉开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序幕,当代中国文学将有更多的作家、作品走向世界。 |
欢乐颂
陈毓
天赐我一个婆婆,我婆婆赐给我一大串亲戚。缘着那条脉摸索去,一个,一个,又一个……我用了几年时间,总算弄明白彼此间复杂的称谓。
有个大妈,我最喜欢。每年清明前,大妈就会捎信来:今年的春茶下来了。油菜花黄了。再不来,林子里的笋子可老了。这些话经我婆婆转达,我会立即催促婆婆:明天我就陪您去一趟吧。
大妈表达亲情总是从饭桌上开始,清炒菜薹、油焖竹笋、韭黄爆河虾、桃花豆腐、白果焖腊肉、笋干煲鸭汤……只有我们吃满足,大妈才觉得我们是见过面了。
有什么吃什么,大妈总说。语气一定不是表达谦卑,是对生活的知足和感激。看见我们那么欢喜吃她做的饭菜,大妈的厨艺展示越发地才华横溢。一顿,又一顿。我感叹大妈把春天装进我身体里了。大妈说,你能多来就多来,这里的青山绿水,也不委屈你。
大妈像个磁场,在她身边,我就觉安静、快乐、知足。我想这好比香樟树的周围不滋生蚊虫,在大妈身边我就不浮躁了。
大妈爱唱歌,老了也没消弱这爱好,对人唱,对山唱,在菜地摘菜时唱,下河浣衣时也唱。是地道汉水民歌的调子,曲调婉转悠长,借景状物,从心所欲,真是情从心生,歌从口出,那么的自然而然,如万物生。蓝的天,白的云,山峰青,江水碧。简单却隽永的日子,我在那短暂的相逢里似乎过了一生,又恍惚只是打了个盹醒来。
所谓幸福,也不过是依着这个蓝本画的吧?我端着大妈自酿的米酒,迷迷糊糊地想。大妈像看透了我的心思,淡淡地说,留你久住这里,你也会不惯,会着急。你小住几天合适。
“妹是鲜花香千里,哥是蜜蜂万里来,蜜蜂见花团团转,花见蜜蜂朵朵开。”
不知谁的歌声从河面飘过来。
“太阳落坡四山黄,唱起山歌送阿郎,阿郎回家慢慢走,妹儿泪珠湿衣裳”。
立即就有另一歌者在后坡呼应。我倾耳听。在这悠长欲睡的春日午后。大妈停住针线,悠然起歌:“大路边上栽南瓜,我把萝卜当娃娃。四季豆儿两头尖,当中一个闪弯弯……”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我对身边咕咕啄食的小母鸡说。这样的大妈让我们忽略她的年岁。
但是大妈七十三岁了,这年的春天我去看她,她告诉我她活不过七十四岁,谁都不在意她的话,我也不信,因为她依然清、瘦、硬朗。
大妈的身体忽然弱起来,大家才想起她春天的话,几个哥嫂都不明白是什么给了她暗示,但大妈的表情从容自然,如落叶树木进入冬天。初冬的第一场风过后,大妈躺下,大哥通知该通知的亲戚,其中有我,大哥说大妈疼爱的人,都得回来给她唱歌。我以为是那一带老人故去后守灵人唱的孝歌,说我不会。大哥说,就是唱歌,欢乐的歌。
我到时大妈已经弥留。大妈躺在床上,她要重新启程,回到三十一年前和她分别的大爹、四十年前从她怀抱离去的三弟身边。那是宋氏家族墓地,那里还长眠着大妈挚爱的她的婆婆,她在大妈五岁时收养了流落异乡的孤儿,养大妈到十八岁,然后从大妈的养母变成大妈的婆婆。没有通常人哀叹身世飘零的悲苦,大妈说,她从一个家走丢就是为了进另一家门的。现在,她回到她生命中几个重要的亲人那里,在那里继续看护她留在世上的亲人,她的遗言就是嘱咐她的亲人用歌声给她送行。
歌声在大妈弥留的那一刻响起。都是大妈熟悉喜欢的汉水民歌的调子。大哥、大嫂、二哥、二嫂、四妹、四妹夫一个接一个唱,直到这个家族的晚辈都加入到这唱歌的队伍里来,低缓、悠长、重重叠叠,让我再次看见那根血脉的藤,弯转绵延,生生不止。歌声伴大妈渐行渐远。
我忽然惭愧,大哥说我是大妈疼爱的人,我当然得给大妈唱歌,我搜索心海,想起不久刚学会的一首民歌,我在大妈床前的席子坐正身子,端庄而歌。
“太阳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女人歇下来,火塘会熄掉呢。冷风吹着老人的头么,女人拿脊背去门缝上抵着。刺棵戳着娃娃的脚么,女人拿心肝去山路上垫着。有个女人在着么,老老小小就拢在一堆了。有个女人在着么,山倒下来男人就扛起了……”灯火摇曳,我看见大妈脸上恍惚积满笑意,仿佛说,大妈喜欢这歌呢。
(有删改)
小题1:文章结尾引用“我”所唱的民歌内容,有何作用?(6分)
小题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我感叹大妈把春天装进我身体里了。
(2)简单却隽永的日子,我在那短暂的相逢里似乎过了一生,又恍惚只是打了个盹醒来。
小题3:概括“大妈”这一人物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
小题4:请从选材和语言两方面简析文章的特色。(6分)
最新试题
- 1已知函数f(x)=2x+2-xa(常数a∈R).(1)若a=-1,且f(x)=4,求x的值;(2)若a≤4,求证函数f(
-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所用的是电源应为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操作步骤中释放纸带和接通
- 3下列各句加点词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B.腹犹果然C.既窈窕以寻壑D.岂敢盘桓
- 4蜜蜂建造的蜂房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约0.000 073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米。
- 5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 6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根本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 7生活在公元前7世纪的斯巴达青年男子的终身职业可能是[ ]A.经商B.种地C.当兵D.教书
- 8超级耐药菌产生的原因是 ( )A.人工选择的结果B.抗生素使病菌产生了抗体C.自然选择的结果D.抗生素使病菌产生了
- 9如图,AD⊥BC于D,AD=BD,AC=BE。(1)证明∠BED=∠C;(2)猜想并说明BE和AC有什么数量和位置关系。
- 10(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
热门考点
-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饿莩斡旋轻歌曼舞渊远流长B.遐思户牖茕茕孑立 冠冕堂皇C.座落逡巡大放厥词莞尔一笑
- 2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至3小题。 1. How long did Bob"s English summer camp
- 3给你两个弹簧测力计,一根橡皮条,一张白纸,细绳套(两个),三角板(两个),方木板等。按课本要求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
- 4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共15分)金色花泰戈尔假如我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
- 5|-2|=( )。
- 6岳飞抗金为什么受到人民的尊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从方框内选出短语,并用其适当形式填空。1. Jenny likes to eat lots of fruits, ___
- 8古诗文名句默写。①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②____
- 9阅读理解。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回顾一下即将渐行渐远的2012年,要是有人问你,2012年你都看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