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现代文阅读(20分)坦然走过乞丐毕淑敏①喜欢张爱玲的一个理由,是她说自己不喜欢乞丐。凡人不敢说厌恶乞丐,特别是女性,那样显得多不善良啊。②乞丐是一个现象,它把贫...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现代文阅读(20分)
坦然走过乞丐
毕淑敏
①喜欢张爱玲的一个理由,是她说自己不喜欢乞丐。凡人不敢说厌恶乞丐,特别是女性,那样显得多不善良啊。
②乞丐是一个现象,它把贫穷和孱弱表面化了,瘫软地体现了出来。它把人的哀助赤裸裸地表达着,让他人在同情之后,起了帮助的***和收获施予的喜悦。
③于是乞丐就成了常说常新的话题,名著中的乞丐常常是睿智和淳厚的,平常人也有很多与乞丐有关的故事。听过一个女子讲述,她最终决定嫁给丈夫,是因为那个男人在看到乞丐的时候,总是一往情深地掏钱。某次竟把请女孩吃饭的钱悉数捧出,以至于两个人只能空腹沿江散步(女孩的钱只够两人回家的路费)。女孩认定男子值得依赖,很快和他结婚了。那个衣衫不整的乞丐不知不觉中成了红娘。当我对女孩见微知著的聪敏欣赏不已时,她脸色陡沉,说婚后不久发现丈夫狭隘虚伪,很快分道扬镳。于是那个乞丐又在浑然不觉中成了罪人。
④我茫然了,不知如何对待这个大城市眉眼上的瘤。某天和海外宗教界的朋友结伴走地铁。肮脏的老丐裹着污浊的破毡,半跪半俯地挡住了阶梯,破旧草帽中,零星小币闪着黯淡的光。毡下像枪管一般刺出半截腿,该长着脚的地方,是一团褐色的腐肉。情景的惨和气味的熏,使人不得不远远抛下点钱,逃也似的躲开。
⑤我知趣地退后了几步,和朋友拉开距离。依她的慈悲和博爱,无论捐出多少,都是心意,也是隐私,我尊重地闪开为好。
⑥她端庄地走了过去,俯身对残疾老人说,请您让一让,不要阻了通道,您没看到人们都绕开你走吗?这让大家多不方便啊。老人从地面抬起半张脸,并不答她的话,我行我素道,行行好,太太,给几个小钱……
⑦朋友悄然走了过去,不曾放下一枚分币。进入地铁,找到站内的工作人员,她说,通道上有个乞丐,妨碍了交通,请你们敦促他走开。
⑧我无声地看着这一切,心想不给钱尚能理解,比如恰逢心绪不佳,无有余力关顾他人,但找人驱赶老丐,是不是也嫌过严?忍不住替她找理由,说,我看到报载,有些乞丐骗吃骗喝,白天在街上讨乞衣衫褴褛,下了班之后,西装革履地下馆子。有的干脆以此为业,几年下来,居然在乡下起楼造屋成了当地首富。想你一眼看出那乞丐正是这路人等?
⑨朋友笑了,说我哪有这本事。你说的那些事我也在报上看过。具体到这位老人,没有证据,我们不可以随便怀疑。我道,既然你不认为他是坏人,为何不施舍?
⑩朋友道,可我也不能判断出他是否真的贫病无依,难以自食其力啊。
我说,这难了。每个人在掏腰包之前,难道还要雇侦探,查乞丐们的收入情况吗?朋友正色道,这正是现代社会的为难之处。农耕社会,谁个穷谁个真无助,十里八乡的人都心里有数。进入信息社会了,人员大量流动,我们知道火星几日几时几分大冲,一般人却无法掌握乞丐们的真实背景。我说,那怎么办呢?有些乞丐挡住你的路,展示他们的残疾和可怕,吓得你不得不甩钱。几个人同行,若你袖手而过,就显出小气和不仁,压力也挺大啊。
朋友说,我是从不在马路边施舍的。那样不是仁慈,而是愚蠢。当然了,我不敢说马路边的每一个人都不该救助,但救助,也要有现代的意识。你给了一点钱,他就叩头,他靠出卖尊严得到金钱,你收获了廉价的***满足。你的那几个小钱,是不配得到这样的回报的。他轻易地以头触地,因为他已不看重自我。那种靠展示生理恶疾,压榨人们的感官,更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和逼迫。利用丑恶博得金钱,古来就被称为“恶乞”,被人所不齿。如果你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却助长了不良之风,不正与你善良的愿望相悖吗!
我听得点头,又问,那我们如何施舍呢?
朋友说,要有正式的慈善机构来负责这些事务。它要接受各方面的监督,来有来路,去有去厢,一清二白才能把好钢使在刀刃上,又省了普通民众的甄别之难。
从那以后,我可以坦然走过乞丐身旁。对那些慷慨解囊之人不再仰慕,对那些扬长而去之人也不再侧目。
小题1:第④自然段中“我茫然了,不知如何对待这个大城市眉眼上的瘤”一句有什么含意?(4分)
小题2:第④自然段画线部分描写老乞丐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
小题3:朋友不给老乞丐施舍的理由有哪些?(6分)
小题4:联系本文,说说你对“坦然走过乞丐”这种做法是否赞同,例举理由。(6分)
答案

小题1:乞丐们总是在城市的马路边等公共场所,借助“把贫穷和孱弱表面化”,“瘫软地体现出来”,从而达到让他人在同情之后给予施舍的效果(2分);这样做,于城市而言是破坏形象的事情(1分);作者这么说,表达了她对此做法的否定态度(1分)
小题2:画线部分写出了乞丐的贫穷、病态和孱弱(2分);呼应上文所写的对乞丐的畏而避之的态度(1分);同时也引起下文,为朋友的举动以及作者的议论张本(1分)
小题3:(1)朋友认为老乞丐阻碍了通道,使得人们不得不绕道;(2)朋友不能判断出老乞丐是否真的贫病无依,难以自食其力;(3)朋友反感那种轻易地以头触地、不尊重自我的做法,认为那样做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和逼迫,如果施舍则是助长这种不良之风,与自己善良的愿望相悖;(4)朋友从不在马路边施舍,她认为那不是仁慈,而是愚蠢。(写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
小题4:赞同这种做法(写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
(1)街头乞讨的确影响城市形象;(2)当街乞讨或者展示自己的生理残疾对路人造成了心理上的压迫和威胁;(3)街头乞讨滋长了乞讨人对个人人格的轻视,不能真正达到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的效果;(4)街头乞讨也给不法分子利用乞丐骗钱留下了可能。
否定这种做法(写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
(1)救苦救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漠视苦难的人内心无法“坦然”,(2)不是生活极度困难或生理残疾无法自理,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人不会放下人格去街头乞讨:(3)城市的形象应该体现在人人有饭吃,有难大家帮上,而不是为了表面形象而回避乞丐的存在这个事实,(4)我们国家的民政救助体系不够完善,有难得不到及时救助的人又找不到出路时只能去乞讨。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如这句“大城市眉眼上的瘤”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乞丐们对城市形象的破坏作用的否定态度。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方面分析作答,在内容上,可结合着“肮脏”“污浊的破毡”“半截腿”等这些词语可看出乞丐的贫穷、病态和孱弱的形象。在结构上,从这处描写所体现的乞丐形象,与上文内容和下文内容的关系角度分析,如照应了上文,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可以从文章中朋友与我的对话描写中来概括原因。如“朋友道,可我也不能判断出他是否真的贫病无依,难以自食其力啊”“要阻了通道,您没看到人们都绕开你走吗?”“朋友说,我是从不在马路边施舍的。那样不是仁慈,而是愚蠢。”“他轻易地以头触地,因为他已不看重自我。”可以对这些朋友的语言加以概括即可。
小题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首先答出自己的观点赞同还是不赞同。然后,结合着文章中的具体内容如我和朋友的对话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加以阐述即可。如要赞同,就要从乞丐对城市形象的影响角度,从乞丐的没有尊严的做法,对路人的影响等角度分析;如要不赞同这种做法,就可以从我们救人困难的传统美德、同情弱者和弱势群体、国家民政救助体现完善等角度阐述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现代文阅读(20分)坦然走过乞丐毕淑敏①喜欢张爱玲的一个理由,是她说自己不喜欢乞丐。凡人不敢说厌恶乞丐,特别是女性,那样显得多不善良啊。②乞丐是一个现象,它把贫】;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
通过电脑屏幕阅读一页页的网络文章,看似与阅读一页页的印刷文章差不多,但事实并非如此。有研究表明,所有的阅读都是涉及多种感觉的活动,书面作品的物质性感觉—运动经验和文本内容的认知处理过程之间存在着至关重要的联系。从纸面转到屏幕,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阅读方式,它还影响了我们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在阅读之中的深入程度。更令人不安的是,心理学家、神经生物学家、教育专家以及网站设计员进行了大量研究,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同一个结论:当我们上网的时候,就进入了一个鼓励粗略阅读、三心二意、肤浅学习的环境。
2008年,以色列一家名为“点击报告”的公司收集汇总了全球一百万名网站访问者的行为数据,分析发现在大部分国家,人们阅读当前网页的平均时间在十九至二十七秒,其中包括网页内容载入的时间。在网上,不存在气定神闲地从容浏览这回事,我们只是想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搜集信息。同年,一项针对二万七千五百名年龄介于十八至四十五岁的成年人的国际性上网时间调查显示,人们把大约百分之三十的闲暇时间用于上网,其中,中国人上网时间占业余闲暇时间的百分之四十四,居世界第一。一方面是长时间的上网,另一方面是每张网页的短暂停留,这恰恰说明了人们在网上的大部分时间是从一张网页跳转到另一张。网站上的内容犹如碎布拼成的床单,我们的大脑在神经通路重新排布后,已经完全适应此种安排,而传媒企业针对这一特点所设计的网页更是将之不断地“正强化”,即越简短、越细碎越受欢迎,一种恶性循环产生了。正如美国经济学家泰勒·考恩一针见血的评论:“在能够轻易获得信息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喜欢简短、支离破碎而又令人愉快的内容。”
互联网空前地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却又空前地分散着我们的注意力,这或许是互联网对我们思维产生长远影响的最大悖论了。大部分时候,人们就是在一次接一次的走神造成的分神状态中匆匆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浅浏览,既没有深度阅读的可能,也没有深度思考的空间,创造性思考更是无从谈起。可以说,互联网的兴盛宣告了浅浏览时代的全面到来。
科学研究表明,智力深度养成的关键在于形成长期记忆,而长期记忆得以巩固和内化的关键在于专注(精力集中)。以往扮演这一角色的是基于书本媒介的深度阅读,书的读者和作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共生关系,作者的文字充当着读者头脑中的催化剂,激发读者产生新的洞见、新的联想与新的领悟,长期的深度阅读甚至可以使人与书本、纸张间产生情感升华。很不幸的是,如今的互联网所鼓励的却是持续不断的精力分散,它以远超电视、广播和报纸的强迫性,让我们在精力投注与精力转移之间疲于奔命,在“忙者生存”的脑细胞大战中,支持深度思考、批判性思考的大脑功能彻底失败了。
(节选自《浅浏览时代的文明忧思》原载《书屋》2012年9期)
小题1:下列不属于互联网时代的阅读方式特征的一项是(    )
A.从纸面转到屏幕,改变的不仅是我们的阅读方式,它还影响了我们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在阅读之中的深入程度。
B.不存在气定神闲地从容浏览这回事,我们只是想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搜集信息。
C.空前地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在阅读中不致于分散注意力。
D.人们是在分神状态中匆匆完成浏览,既没有深度阅读,也没有深度思考,更无创造性思考。
小题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根据心理学家、神经生物学家、教育专家以及网站设计员进行大量研究的结论,我们要彻底远离和抛弃网络阅读方式。
B.中国人上网时间占业余闲暇时间的百分之四十四,居世界第一,说明中国人特别喜欢这种简短、支离破碎而又令人愉快的阅读方式。
C.互联网的兴盛宣告了浅浏览时代的全面到来,人们已经没有了深度阅读的习惯。
D.书本媒介时代的阅读是一种深度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更能够激发读者作深入的思考和创造。
小题3:根据文意,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旨。(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一)想北平
老舍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象北平那样既复杂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小题1:作者说“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这个”指的是什么意思?(2分)
小题2:作者为什么说假如住在巴黎会感到“寂苦”,而后面又说巴黎“太热闹”?(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烧 梦
李 锐
从东京到仙台只用两个多小时,时速两百多公里的新干线子弹头列车,带着我们一头扎进沉沉的夜幕。
现在回想起来,在黑夜进入仙台是最恰当的。当历史在岁月的磨蚀下面目全非的时候,只有黑夜是不会褪色的,只有黑夜最符合当时的历史底色,最符合鲁迅先生的心境。离开仙台二十年后,鲁迅在《藤野先生》里回首往事说:“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日暮里”,一个和黑夜衔接的地名,顽固地留在他记忆深处。
一百零三年前的一九零四年,二十三岁的鲁迅只身远离东京,远离身边的中国同胞们,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那是一次真正的天涯孤旅。或者说,那根本就是一次心定如铁的自我放逐。这一去,就到了四百公里外的“东北”,就到了没有一个中国人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被所有的发达国家打败,被所有的发达国家看不起的时候,一定会有什么说法、有什么关于身体的符号会被人挑选出来到处流传。比如肤色,比如身高,比如口音,都是现成的佐料。这就好比是给人起绰号,一下子就能记住。“支那人”丑陋的特点太鲜明:女人腿下的小脚,男人脑后的辫子,举国皆同。鲁迅先生当年跨洋越海、天涯孤旅也还是逃脱不掉这两样东西。其实,鲁迅自己当年也是拖着一条辫子来到日本的。他一九零二年四月到日本,一九零三年三月剪去发辫后特地照了一张“断发照”。一个“断”字流露出强烈的心理动作,所谓一刀两断,所谓洗心革面。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说:“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他明白,自己就是耻辱的一部分,自己就是黑夜。
沉沉的夜幕是鲁迅记忆的底色,所以他在来仙台的路上牢牢记住了“日暮里”。在我的理解中,远离人群的鲁迅,就是从“日暮里”开始独自一个走进了自己精神的黑夜,同时也走进了对这黑夜的反抗和挣扎。
离开东京,离开同胞的鲁迅,到底还是躲不开历史的阴影。在仙台的学校里发生的两件事情让他最终决定辍学离开仙台。先是所谓“泄题”作弊,学生会的干事无中生有地认定鲁迅的考试及格是靠了藤野先生的泄漏考题。接着,就是那个著名的幻灯片事件。鲁迅在日本同学的欢呼声中看见自己的同胞被当作俄国间谍砍头,而身旁却站满了麻木的中国围观者。于是,被人鄙视,而又看清楚了被鄙视者的麻木和无可救药,这两件事情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这是一种熬人的双重的鄙视,这是一种黑暗无边的精神笼罩。最为难言的是,在这鄙视中有自己对自己难以宽宥的鄙视。
毕竟,那时的鲁迅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年轻是要靠梦想来滋养的。遭遇了这样的鄙视之后,青春的梦想非但没有折断,反而把小梦换成了大梦。换梦的结果是鲁迅毅然辍学,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回到东京,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很快,他就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不止是失败,是比失败更让人难熬的寂寞。
独自一人走进黑夜,原本以为可以用梦想来引路。可梦想幻灭后黑暗之中又加上了寂寞和无望。就此,我们可以循着那个双重的鄙视和反省的轨迹,看到鲁迅此后一生的反抗和挣扎——那就是点燃绝望为自己照明。在东京的失败之后,鲁迅又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夭折,军阀们的血腥屠***,文人的投降......所谓用小说改造“国民性”的宏图大志,就如同把沙子撒进黑夜。青春不再,梦想幻灭,淹没在无边的历史黑暗中,一个既不相信光明也不相信黑暗的人怎么活下去呢?他只有点燃绝望为自己照明。这让我想起龚自珍的诗句:
“今年烧梦先烧笔,检点青天白日诗。”
不由得反复思量:鲁迅在日本完成了自己精神上的一刀两断和洗心革面。当中国一片无边黑暗的时候,是什么给了他走进黑夜的勇气,又是什么支持了鲁迅终其一生独自对抗比历史还要黑暗的绝望?这深不可测的黑暗里,有多少是日本给他的鄙视,又有多少是日本给他的滋养?
本来是红叶的季节,可这次在日本一路上都没有见到过像样的红叶。大阪没有,京都没有,东京没有,仙台似乎也没有。就在我已经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却突然意外地在鲁迅先生曾经学习过的教室外边看见了一片气势恢宏的红叶。就在阶梯教室的旁边,有一座已经废弃的三层旧楼房。意想不到的是,整整一面旧楼的墙壁都被茂盛的枝藤紧紧地包裹起来,红叶像瀑布一样从楼顶倾泻而下。如水的秋阳,透彻,清亮,洒满在红叶上,瀑布就变成了火焰的峭壁,一场冲天大火在眼前翻卷,升腾,盘绕,幻化,闪耀......整座楼都在灿烂的火焰里燃烧,欢呼。仿佛能听见从火焰里传出的狂歌和浩叹:
“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选自2008年第2期《收获》,有删改)
小题1:初到日本的鲁迅是“拖着一条辫子”的,一年后他剪去辫子并留“断发照”,再过一年,鲁迅到了仙台学医,作者借这个细节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鲁迅形象?(3分)
小题2:如何理解“在这鄙视中有自己对自己难以宽宥的鄙视”这句话的含意。(6分)
小题3:本文以如“冲天大火”的红叶的火焰和仿佛从其中传出的狂歌收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小题4:“烧梦”出自龚自珍的诗句,原是反映龚自珍思想上的“绝望的呐喊”的,本文以此为题想要表现鲁迅当时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请结合全文回答。(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知识与智慧
王充闾
现代是作者与读者相互寻找、相互选择的时代。正是通过阅读活动。读者的视域与作者的视域,当下的视域与历史盼视域,实现了对接与融合,从而为彼此的理解和沟通提供了条件。阅读能够使读者近距离感悟文学的生命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契合其文化心态的情境或者思想。   
其实,读书本身也是一种自我发现,是在唤醒自己本已存在但还处于沉睡状态的思想意识。一切能够使心灵发生震撼的、产生重大影响的,都应是一种心理的共鸣和内在的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善于思索都是至关重要的。鲁迅说过,没有悲哀和思索的地方,就没有文学。有人提倡作家学者化,实际上,更应倡导作家成为思想者,因为学者未必就是思想者。思想的自觉,是学者最高的自觉。有些书的作者很聪明,有才气,文章也流光溢彩,可就是思想含量不足,精神内涵空虚,读过之后获益无多。同样,作为读者也应该善于思索。读书应该善于提问题,找话题,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处于一种鲜明的研究状态。我曾写过一首七绝,描绘读书犯险历难的情态:“缒幽探险苦般般,夜半劳思入睡艰。设问存疑挥战帜,堂堂书阵百重关。”
长时期以来,人们将读书、学习的基点定在掌握知识上,“知识就是力量”成为公认的真理。知识当然重要,但更值得珍视的,是人生智慧、哲学感悟。信息、知识与智慧,三者处于不同的层次。信息好比是矿砂,是所有容易获得或不易获得的事物、事实、认识的总和,可供人们据以分析与参考;知识是人们把大量的事实与认识的矿粉投入熔炉之后,提炼与组合而成的可供使用的材料。大部分知识都是专门知识,是关于某一领域、某一科目、某一程序、某种思想方法、价值准则等方面的认识;而智慧则是在生命体验、哲学感悟的基础上,经过升华了的知识,它是知识的灵魂,是统率知识的。知识关乎事物,充其量只是学问,而智慧关乎人生,它落脚于指引生活方向、人生道路,属于哲学层次。智慧是哲学的生活化、实际化。
在读书、思考中,悟性是至关重要的,但有了知识不一定就能具备悟性。知识只有化作对生命的一种观照能力时,它才能变成智慧。因此,智慧总是与内在生命感悟和创造性思维有关,知识则未必。智慧是指能够把知识、感受转化为创造性的特殊能力。我国记录哈雷彗星的出现,始于春秋时代的公元前613年,一直到清末1910年,两千余年从未间断过,总共出现过31次。这可以称作“世界的唯一”0但是,记是记了,却没有人对它进行思索、研究,不知道这出现了31次的彗星竟然是同一个。到了公元1875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在没有掌握这份天文记录的情况下,只是依照牛顿的引力定律,计算出了彗星的轨道,预言了它出现的周期——每隔76年回归到太阳身边一次。可见,信息、知识重要,而运用知识、从知识出发使之成为智慧,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博学不能使人智慧。”关键在于能否使知识、学问由死变活。思考重在找到一个准确的、独特的视角。其实,哲学研索本身就是一种视角的选择,视角不同,阐释出来的道理就完全不同。
(选自2007年第1期《书摘》杂志,有删略)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于“读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读书有利于读者近距离感悟文学的生命力,接受作品提供的那种契合自我文化心态的情境或思想。
B.从某种角度说,读书有助于唤醒读者自身本已存在但还处于沉睡状态的思想意识,这可视为一条便捷的自我发现的途径。
C.读书应善于思索,读者应该善于提出问题,在阅读中寻找话题,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处于一种鲜明的研究状态。
D.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计算出了彗星的轨道,预言了它出现的周期,这个事例从正面说明认真读书比掌握信息本身更重要。
小题2:下列各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部分知识都是专门知识,只有化作对生命的一种关照能力时,它才能变成智慧。
B.智慧关乎人生,落脚于指引生活方向、人生道路,是哲学的生活化、实际化。
C.“信息、知识与智慧”和“知识,智慧与哲学”是两组内涵完全不相容的概念。
D.哲学研索重在选择一个准确的、独特的思考视角,来进行自己的思考与阐释。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通过阅读活动,可以使读者的视域与作者的视域,当下的视域与历史的视域,实现对接与融合,从而为彼此的理解和沟通提供条件。
B.相对于提倡作家学者化,实际上更应倡导作家成为思想者,因为有些书的作者虽然很聪明,有才气,但其作品思想含量不足,精神内涵空虚。
C.人有知识才能具备悟性,才能更有效地进行阅读思考,把大量的对事实、实物、认识的总和加以分析,提炼和组合,形成可供自己参考、使用的材料。
D.知识重要,而运用知识、从知识出发使之成为智慧更重要;能否让博学变为智慧,其关键在于能否使知识、学问由死变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黄山听雨
熊召政
①下午,车轮掠过千枝万枝秋色,每一枝上都悬着黄山的雨云。仿佛只要按一下喇叭,雨点就会“噼噼啪啪”掉下来。比之山下,黄山要入秋得早一些。又因触目皆是石破天惊的境界,黄山的秋雨,就格外像千年的老蛇那样冷峻。
②这个季节,游山的人很多。客店已满,我们一行三人只好投宿到眉毛峰下的一户农家。那是丛林中一栋简陋的小楼。我们还没有走进小楼。大雨就滂沱而至。游山的兴致,被它淋成一壶欲热还凉的花雕。
③雨下着,树枝变成了雨箭,很古风地飘荡着;雨下着,岚雾搓成的雨绳,很悠久地恍惚着。雨中孵出的暮霭,像我的肺叶一张一合。黄山七十二峰,七十二座美丽得叫人想哭的自然博物馆,在今晚,已不能让我参观它隐秘又恢宏的构筑了。
④黄山最好看的,是松、石、云,如今松在雨中,石在云中,云在暮中。层层叠叠的黄昏,封锁了所有的山道。那么,今夜,我在黄山就只能听雨了。
⑤今年夏天,我已游过庐山,九华山。我想,来到黄山,游兴一定能推到极致。谁知天半朱霞已成妄想。顺着雨绳,我怎能攀摘黄山的翠微?那时我曾有好一阵子生气呢。在这个浅薄的年头,不说那些高官巨贾,政客名伶,就连那些星相邪卜,趋炎附势之流到处都有青眼相迎。难道黄山也生了一双势利眼,只肯用连山寒雨,来搪塞一个落拓的诗人?
⑥很快,我明白到,这么想是错的。正因为我的落拓,我的在庐山三叠泉洗过的耳,在九华山的归城寺里被梵钟撞得更为清纯的襟抱,黄山才迎我以雨。
⑦人之上升的历史中,雨是永远的动力。而诗人之于雨,并不仅仅是生物的适应。至今我尚能感到。落在唐诗宋词中的雨,是何其地撩人情怀。“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李商隐,深沉彻骨;“寒雨连江夜入吴”的王昌龄,冷峻有加。“一蓑烟雨任平生”,活脱脱的苏东坡情性;“细雨骑驴过剑门”,书剑飘零的陆放翁自况。大凡血气十足的诗人,没有几个不落拓的,唯其落拓,才能让生命在雨中开放出超凡拔俗的花朵来。
⑧所以说,今夜的黄山雨,是为我下的。
⑨为了好好儿度过这个雨夜,我询问小楼的主人有没有酒。他翻箱倒柜找出半瓶大曲。三人共享,少是少了点儿,但总比没有强。雪中饮酒是为了驱寒,雨中饮酒是为了驱散寂寞。而今夜我并不寂寞,窗外的每一枝松,每一尊石,都是等了我千年的酒友。
⑩雨是越下越浓了。
○11夜太深,我见不到楼下的谷中桃花溪崩冰喷雪的流姿,更看不到楼后的山上百文泉瘦蛟腾舞的威仪。但是,我有满耳敲金戛玉的声音,这些涵养灵气的乡音,把万物融为一体,使我无穷遐思的辐射频带,瞬间穿透了永恒。
○12我端起杯来,一口饮尽黄山的七十二峰雨声。并细细品味:哪是鳌鱼峰的粗犷,哪是莲花峰的婀娜,哪是仙人峰的飘逸,哪是耕云峰的深洁……五光十色的黄山雨声啊,醉了我的十丈青肠。
○13一杯复一杯,小饮着酒而豪饮着雨。今夜里,黄山给了我锦绣之胸,青灯外满掌的黑暗,也被我拍成比轩辕帝还要古老的浩然。
○14酒尽了,兴犹未尽口主人又煮了一壶非常新鲜的雨季送来。用它来泡黄山云雾茶,一杯芬芳的江南便在我眼前袅袅升起。啜饮它,佐以泉鸣飞瀑。我携之既久的孤独,顿时被暖成挂在历史树土的一枚果实。虽然它是酸的,毕竟那么浑圆。
○15酒也酒过,茶也茶过,雨声欲不见稍歇。同行的朋友说:这时候如果雨声停了,出一轮明月多好,我则希望这雨永远落下去。获瞻霁月固然是清丽的享受,但得到雨声滋养,我的精神领域中,更能长出一片比黄山还要峭拔的风景。
(选自熊召政散文集《文明的远歌》,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本文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相结合,描摹了作者在雨中所见、所闻、所感,心灵在雨的滋养下更为强健。
B.作者由写黄山雨来而始到黄山雨停而终,文章线索分明,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C.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联想和想象,其目的是要把雨中黄山的千姿百态的美景充分展现出来。
D.文章后半部分写作者雨中饮酒饮茶,既是助兴,同时也丰富了作者听雨时的感受。
E.作者通过李商隐、王昌龄、苏东坡、陆放翁等写雨的诗句,将自然界的风雨同人生经历的风雨联系起来,深化了文章的思想主题。
小题2:文章在第③-⑥四个自然段的描述中,分别都有直接反映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请简析和概述作者对“黄山听雨”的情感变化过程。(4分)
小题3:请对文中第12自然段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进行简要赏析。(4分)
小题4:作者以“黄山听雨”为题,并在文中说:“今夜的黄山雨,是为我下的。”请探究一下作者这么说的理由有哪些。(8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