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汉语,我为你忧心
卢新宁
①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②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记录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将汉语视为不学而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③我们的后辈可能不再套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在我们这个时代,该如何守护曾经被庄子、屈原、李白、杜甫骄傲地向世界展示过的、绵延着几千年文化命脉、最切近我扪心灵的母语?
④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⑤“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纵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
⑥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引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⑦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有删改)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为汉语心忧原因的一项是( )
A.在校生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 |
B.拒绝汉语的优雅,只会粗言俗语,不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
C.生活用语乏味,汉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日趋式微,会有希腊文、拉丁文的命运。 |
D.有不少人认为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结果“语言破碎处,万物不存在”。 |
A.汉语让我们牢记自己身份,也是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标记。 |
B.汉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独特的文化意蕴。 |
C.汉语在中国式生存中血脉相延,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 |
D.汉语隽永有致,古老而优雅。故深受欢迎,“热”追全球,可见汉语的魅力。 |
A.李白、杜甫代表了国人汉语书写的最高水平,他们是我们母语文化的集大成者。 |
B.汉语对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有过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也会引领中国走向未来,汉语最终也会世界通用。 |
C.汉语故乡的后代即使能有一口流利的英语,也不可能走向世界,又岂能尽展欢颜。 |
D.尤其是高学历的人,要在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刻内容和感受中国精神的宏大深远方面 |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C项中“会有希腊文,拉丁文的命运”不符文章原意。从文中第六段中可见没有这样的表述。
小题2:
试题分析:D项在原文中找不到这种因果关系。
小题3:
试题分析:B项原文没有这种内在联系。C项原文没有这种意思,过度引申。D项在作者看来,母语修养不仅是在校师生的重要课题,更是所有国人的责任。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习题。(9分,每小题3分)汉语,我为你忧心卢新宁①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节省能源的路灯
节省能源,实际上就是尽可能减少能源损失。要是有一种感应器能够在受到压强的作用下自动控制开关,控制相应范围内的灯的亮和灭,这就达到了节省能源的目的。
那么这个感应器不能是通过声音产生的空气震动控制的,而是要通过车辆和行人对路面的冲击和压强而产生的路面震动控制,这两种震动是不同的,否则就会阴差阳错,说不定是动物的叫声,路以外的喧哗声就让灯亮了,同样达不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倘若车辆、行人发出的声音很小,灯不会亮,那么就形同虚设,毫不起作用。汽车的行驶、行人的走路,自然而然会对地面产生冲击和压强,使路面震动,这就可以利用路面的震动来控制路灯亮还是熄灭。假如有这样的一个装置,我们不妨先把它命名为“震动感应器”。它可以安装在路灯的灯箱内,各个装置用一根金属棒与路面相连,当路面受到冲击和压强产生震动时,对应的路灯就会发光,哪里有车辆或行人,哪里的灯就会亮起来,震动停止,灯在一定时间限定内自动熄灭。当然,为了减少装置的安装数量,可以由这样的一个装置控制多盏路灯,装置与装置之间并联连接在一个电路中,也就是每隔一段路程安装一个,然后通过导线把装星与相应的路灯连接起来。
我们再来看一看“震动感应器”的工作原理:首先,金属棒就是用来感应路面上有无震动的。当汽车或行人在某一路段上经过,对路面施加压力,产生震动时,金属棒将震动传到“震动感应器”,“震动感应器”受到震动的刺激,命令由它控制的几盏路灯闭合开关发亮;车辆和行人继续经过下一路段,下个路段的“震动感应器”同样受到震动刺激也使对应的路灯发亮,依此类推。同时,车辆和行人经过以后的路段的“震动感应器”由于没有继续受到金属棒传给它的震动信息而断开开关,不再使相应路灯继续发光。但要求这种“震动感应器”灵敏度要高,而且还能够判别震动的来源。比如遇到特殊情况,遇到雷电天气或者工厂产生的高分贝声响使空气剧烈震动,也会经过金属棒传到“震动感应器”,“震动感应器”误以为震动是由路面传来的,使路灯发光。
只要在有路灯的公路上安装这种“震动感应器”,就不需要大量的人力来控制供电了,一切工作就交给机器来自动控制。我们可以想象,随着汽车或行人在路面经过,路灯次第发光与熄灭的情景,熠熠夺目,应接不暇,不也是夜间一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吗?在方便交通的同时,最大的好处就是大大的节省了能源。
这种“震动感应器”是为节省能源而设计,希望这种装置能够应用到实际中去,发挥巨大的作用。节省能源可以减少开支,促进经济的增长,还可以保护自然环境,也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先决条件,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小题1:下列关于“震动感应器”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震动感应器通过金属棒来感应路面有无震动,当路面上有车或行人时,金属棒就将震动传到震动感应器上。 |
B.震动感应器受到震动刺激使对应的路灯发亮,当车和行人经过后震动感应器没有继续受到金属棒传给它的震动信息而断开开关,从而实现节能。 |
C.震动感应器灵敏度高,能够判别震动的来源,遇到特殊情况,如雷电天气或工厂高分贝声响的震动也能分辨。 |
D.震动感应器各装置之间采用并联电路连接,通过导线把各装置与相应的路灯连接起来,路面受到震动时对应路灯就会发光,照亮道路。 |
A.在路灯上安装一种感应器能够在受到压强的作用下自动控制开关,控制相应范围内的灯的亮和灭,达到了节省能源的目的。, |
B.路灯的感应器控制与声控原理一样,都是靠震动控制的,因此汽车按喇叭时震动感应器就会受到震动,路灯就会亮。 |
C.公路上安装了震动感应器,实现了自动化,一切工作就给机器自动完成,就不需要人力来控制供电了。 |
D.夜间的路灯因为已经安装了震动感应器,随着汽车或行人在路面经过,路灯次第发光与熄灭,熠熠夺目,应接不暇,成为夜间一道独特而又亮丽的风景。 |
A.在现代化城市中安装的震动感应器已经在节约能源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
B.节省能源就是不能让能源损失。这样经济才会更好地增长,人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
C.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因为节省能源减少开支,促进经济增长,保护自然环境。 |
D.元论是在生产劳动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力图以最节省的方式,尽可能办好每件事情,这是人类的共识。 |
探秘月球之水
余晓葵
为证实水在月球的存在,美国航天局的半人马座火箭呵月球坑观测与传感卫星先后撞击月球南极的凯布斯月球坑。经过一个多月的数据分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于11月13日宣布,此次撞击不仅捕捉到水的存在,而且获得的水量是他们预测数量的100倍!
此次美国航天局的目标是月球南极的凯布斯月球坑。他们先使用重2.2吨的半人马座火箭以9000公里的时速撞向凯布斯,然后由一个状如吉普车大小的观测卫星紧随其后,捕捉撞击画面,对撞击扬起的尘埃成分进行实时测量,并在自身撞击月球坑之前向地球发回相关数据。科学家们事前预计,撞击可产生高达9.7公里的尘埃,并伴随约30秒的日光色亮闪,使用普通的天文望远镜便可观测。但实际的尘埃高度远远低于预期,只有1.6公里,这令许多彻夜未眠的天文爱好者备感失望。
但令人欣喜的是,月球上确实有水。分析过程基于光谱分析,以分光仪来测量月尘物质吸收和发射光线的波长,再对比水的近红外光谱特性,结果相当吻合。经核算,半人马座火箭在凯布斯月球坑的撞击,扬起至少95升水。当然,这些水不是液态,而是冰和水蒸气。
科学家们解释说,水的大量存在,正是尘埃扬起高度不如预期的最有力解释。至于亮闪现象不如预期,则可能是由于一些水汽“吸收”光线所致。
月球上的水从何而来?是一次突然事件的遗迹,还是已经存在了数十亿年?目前美国科学界有几种说法。一种是月球从一开始就有水。像地球一样,月球在形成之初就有水这一成分。水集中在月球内部。在很久以前,月亮曾有一个灼热的内核,以火山爆发或喷气等形式,把水推向月表,并就地结冰。另一种是月球上的水是“家酿”。太阳风中的正电氢离子或质子击中月球,与月球土壤中富氧矿物质互动,形成了水。还有一种是彗星和小行星的撞击。很久以前,富含水的一些彗星和小行星可能曾撞击了月球。撞击中,大部分水洒向太空,但有一部分受月球重力影响留了下来。它们在月表附近形成了水蒸气云。一些水最终转移到了月球的极地,受那里的持续低温影响而冷凝。由于极地“冷槽”太冷,这些冰无法升华。因此,月球上不可能存在液态水。
甚至有一种猜测是水来自地球。数十亿年前,地球与月球的距离比现在近很多。太阳风可能把地球大气层中的水蒸气“吹”走,并在月球安家。或是在受到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后,地球上的海水洒向太空,形成蒸气云,而月亮在绕地运转的过程中穿过了蒸气云,沾上了一些湿润气息。
小题1: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月球有水的依据的一项是( )
A.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半人马座火箭和月球坑观测与传感卫星先后撞击月球南极的凯布斯月球坑的数据是真实可靠的。 |
B.基于对撞月数据的光谱分析,以分光仪来测量月尘物质吸收和发射光线的波长,再对比水的近红外光谱特性,结果数据十分吻合。 |
C.半人马座火箭和月球坑观测与传感卫星先后撞击月球南极的凯布斯月球坑所产生的尘埃高度只有1.6公里,低于预期。 |
D.由于月球水汽“吸收”光线,以致半人马座火箭和月球坑观测与传感卫星先后撞击凯布斯月球坑的亮闪现象不如预期。 |
A.此次撞月后传回的数据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半人马座火箭撞月的数据,一是月球坑观测与传感卫星撞月的数据。 |
B.有些美国科学家猜测,月亮曾以火山爆发或喷气等形式,把水推向月表,并就地结冰。这种月表水的形成方式像地球一样。 |
C.对于月球上水的来源,科学家们猜测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月球上的水来源于月球本身,另一种是来自于地球。 |
D.一种猜测称,几十亿年前,由于月球距地球的距离比现在近很多,强劲的太阳风便把地球大气层中的水蒸气转移到月球上,并在月球安家。 |
A.“此次撞击不仅捕捉到水的存在,而且获得的水量是他们预测数量的100倍!”这足以说明月球的水资源比预测的还要丰富。 |
B.许多彻夜未眠的天文爱好者备感失望的原因是撞月产生的尘埃高度只有1.6公里,远远低于预期的9.7公里,说明撞月有失误。 |
C.由于受到接触面积等的限制,太阳风的正电氢离子或质子击中月球,与月球土壤中的富氧矿物质互动形成水的过程会很缓慢。 |
D.在地球受到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后,地球上的海水洒向太空,形成蒸气云,因而月亮在绕地球运转的过程中沾上水的量有限。 |
双白老人
于德北
①按算双白老人已经90高龄了,论辈分我应该称他曾祖爷爷。二十年前,他曾到我的家。里来过一次,是给我的祖父看病。他看我祖父的病气太重,就开了一大盆的药给我祖父吃。祖父吃了他的药,气色红润,也不那么剧烈地咳了,减少了许多痛苦。
②双白老人是个中医。他的老家在德惠,却常住在云南的一个小寨子里。说常住,其实也不过是定居地,他的大半生是在行走中度过的。
③他从云南往东北走,三年左右走个来回。从云南到东北,又从东北到云南,往来行医,随吃随住,一日不短,三日不长。偶尔在病人家一住半年的时候也有,却保着人家的性命,救着人家的病痛。
④双白老人吃素,饮食十分清淡。他每日离不开酒,却注意节制,每晚三盅,不多喝,也不少喝,喝时不用劝,不喝了谁劝也没有用。
⑤他一辈子没结过婚,因而没有儿女。他曾对我的祖父说,他想收一个徒弟,把自己的一生所学都教给他。但这个徒弟收得十分考究,十分挑剔,十分严格。由于他的一生云游行医,并没有多少时间认真地坐下来考察一个人,一个可以让他接受的姑娘或小伙子。他曾对我的祖父说:“若能从亲戚中选一个聪慧、好学、本分的孩子也未尝不可。”祖父就向他推荐了我。我那时八九岁的年纪,淘气淘得不得了。双白老人把我叫到祖父床前时,我的整个身心都在航模的最后工艺制作中。所以,当他问我喜不喜欢像他一样当一个中医时,我脱口而出:“不喜欢。”我不知道双白老人为什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⑥说起来祖父的病,已有三年之久,他得的是肺癌,这与他早年拼命赌博过于劳累有关。祖父初病的时候还恐于死亡,主动调理自己。可当他觉得生命无望的时候,曾固执地回老家独居了一段日子。后来听乡下的堂叔、表哥们说,那是昏天黑地的一段日子,祖父每天沉浸在牌局上,胜多败少,直至累吐了血。双白老人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来到我家的。他脸色红润,双目炯然,一把过胸的胡须如雪样白。圆口布鞋,一袭灰色的褂子。他的牙齿,晶莹剔透,像宝石一样闪闪发光。他和我的祖父同吃同住,并用大盘给祖父配了色彩驳杂的中药,内有蝎子、蜈蚣、白花蛇、蟾蜍、蜘蛛等毒物,令人毛骨悚然。双白老人想尽各种方法让我的祖父服药,每日陪他下棋,散步。双白老人比我家祖父大十余岁,是我祖父的堂叔,但在我看来,祖父要比双白老人苍老很多。双白老人和他在一起,倒像一个晚辈在服侍长辈。
⑦我记得祖父每次服药之后都剧痛难忍,双白老人说那是药毒和病毒厮***的结果,如果疼痛日减一日,就是说药毒战胜了病毒,祖父的病也会渐渐好起来。
⑧双白老人为我祖父医病,是我亲眼所见癌症可治的病例。看着祖父一天一天爽朗起来的面容,全家人有说不出的高兴……
⑨在一个暴雨如注的夜晚,双白老人接到一封信。他读信时,面色惨白,额头鬓角尽是虚汗。读罢信,他匆匆地整理行囊,对我祖父做了一些简单的交待,就消失在茫茫的雨夜深处。
10如来得突然一样,他走得也如此突然。如果说双白老人不来到我家,如果说他不给我祖父的病带来希望,那么一切都将十分平常而平淡。但他传奇般的离去给我们留下了难以体会的痛苦。我们眼看着祖父日益枯萎下去,而我们却束手元策。这是怎样的煎熬很难为外人所知,难以言这。看着祖父瘦小的身躯平躺在棺材里,这形象是我少年时期不能忘怀的忧伤。
11我很想念双白老人,真的,现在我长大了,我很想对他说:“我想学习中医!”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第二段中,作者写双白老人“大半生是在行走中度过的”,突出他云游行医行踪漂泊不定的职业特点。他根据病人的病情来确定自己的住行,既表现他以病人为重的医德,也突出了他从事中医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具有神秘感的“老神仙”形象特征。为后面情节做铺垫。 |
B.最后一句“我想学习中医!”来得迟了一点,给了我们失望。在现代中医备受排斥和漠视的情况下,这篇小小说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反省。 |
C.双白老人想收一个徒弟,祖父向他推荐了“我”,但我想到自己对中医根本不感兴趣,所以拒绝了老人的请求。 |
D.双白老人开的都是些很普通的药,却治好祖父的肺癌,既表现他的医术高明,在结构上也使小说达到高潮 |
小题2:作者对双白老人的外貌描写十分精当,对其作简要分析。(6分)
小题3:找出小说结构上的两条线索,并结合文本具体说明。(6分)
小题4:⑤段说“我”不喜欢当中医,⑩段又说“我想学中医”,前后矛盾。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理由。(6分)
老海棠树
史铁生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象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老海棠树有两条粗壮的枝桠,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呆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站在地上,站在屋前,老海棠树下,望着我……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叨唠:“就不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儿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我求过你吗?这回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艺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荫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带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洗菜,胡乱一洗了事。奶奶生气了:“你们上班上学,就是这么糊弄?”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吭声。奶奶洗好菜,重新捡起针线,从老花镜上缘抬起眼,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啦——刷啦——”,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一个人在北京,爸和妈都去了干校。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刷啦刷啦”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不看得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她扫完了院子又去扫街。“我跟您一块儿扫行不?”“不行,你刚回来,去歇息着吧。”
⑥这样我才明白,曾经她为什么执意要糊纸袋,要补花,不让自己闲着。有爸和妈养活她,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她的成分随了爷爷算地主。虽然我那个地主爷爷三十几岁就一命归天,是奶奶自己带着三个儿子苦熬过几十年,但人家说什么?人家说:“可你还是吃了那么多年的剥削饭”这话让她无地自容。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奶奶的心思我有点懂了:什么时候她才能像爸和妈那样,有一份名正言顺的工作呢?大概这就是她的张望吧,就是那老海棠树下屡屡的迷茫与空荒。不过,这张望或许还要更远大些——她说过:得跟上时代。
⑦冬天,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枝条敲打着屋檐,磨擦着窗棂。奶奶常常在灯下学习。她曾经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那一回,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不知道。再说,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奶奶立刻不语,惟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奶奶。”“奶奶!”“奶奶——”我记得她终于抬起头时,眼里竟无对我的责备。
⑧……
⑨如今,奶奶已离我而去。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飘然而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荫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时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对奶奶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表现了“我”对奶奶认识的变化和感情的深化。 |
B.文中第②段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类比的艺术手法,写出了老树枝桠的粗壮,突出了老海棠树的“老”。 |
C.本文③到⑥段写奶奶为了贴补家用而忙于劳作,一刻不闲。尽管得不到儿孙的理解,也一直坚持劳动。 |
D.本文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表现了“我”对奶奶深深的怀念和愧疚之情。 |
小题2:根据②至⑦段对奶奶的描写,概括奶奶的形象特点。(4分)
小题3:作者为什么写“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4分)
小题4:本文以“老海棠树”为题,你认为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汉族,内外“共生”的典范
明 浩
汉族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单个民族,常常被人们视为民族同化的典范。根据一般流行的说法,汉族人口之所以这么多,主要是靠同化了很多别的民族实现的。有人将这一过程比喻为“滚雪球”。然而在今天,如果从“内共生”的视角进行观察,我们就有充分理由将汉族看作是“内共生”的产物。应该说,这更有助于了解汉族之大的真谛所在,而且从中也能看到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未来活力之源泉。
在语言文字上,尽管从秦始皇开始就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度同衡,钱同币”,然而却始终未能实现“语同音”。不仅如此,由于与各地原有语言的越来越多的“共生”,汉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多样化的语言。源自中原的古汉语每到一个新的环境,并不是简单地吃掉即同化当地语言,而是与当地语言“共生”在一起。作为现代普通话主体的北方方言,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互动中,其因“共生”而发生的变化甚至比南方还更大,以致在语音上有些甚至面目全非。
“共生”也使汉族的区域文化经历了各具特色的演化过程,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谱写了共同性和差异性的此消彼长、共同繁荣的历史画卷。总体而言,各民族各自以自己的身份和能力占有属于自己的特定位置,并在其中参与和发挥其独有的功能。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的汉族文化以黄河流域为主,自此到隋唐以前,大体上是共同性渐增与差异性渐减;隋唐以后,随着一些新的区域文化的加入,并在这些文化与汉文化频繁发生摩擦和冲突后,使得汉文化圈逐渐扩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齐鲁文化一直具有文化的和政治的象征意义,被赋予华夏文化传统的正宗地位,且不乏粗犷古朴、豪爽热烈的特点;以四川为中心的巴蜀文化兼具以热烈、诙谐、高亢为特征的地域文化传统……
汉民族文化不仅在内部实现了各个要素之间的共生共荣的“内共生”,也很好地实现了与其他民族的“外共生”,由此形成了以汉字为媒介的“外共生”圈,其中就包括大量使用汉字的日本文化。至于与国内55个少数民族的关系,更属于这种“外共生”的范畴。
“共生”与“同化”之间,在理念上毕竟有着本质区别:同化意味着否定原有要素的主体性;而“共生” 以“和而不同”、相辅相成的方式,形成以前各个要素水平的整体机制,就意味着原来要素的持续存在。从各地方言和文化习俗中可以看到,来自中原的“先进”语言和文化并没有简单吃掉当地原有的“落后”方言和文化,而是与之长期共生,并形成了新的方言和文化系统。
汉族的“内共生”并不是全球个案。纵观当今世界那些人口比较多、且富有活力的民族,在其民族属性和特点上几乎都充满着“内共生”的诸多特点。可以这样说,正是这种“内共生”与“外共生”的并行不悖,即对内承认、尊重和发挥自身内部的多样性及其潜力,对外与其他各个民族和谐相处,实现共存共荣,才为多民族国家实现可持续繁荣昌盛提供了重要保证。
(《中国民族报》,2012年05月06日,有删减)
小题1:下列对有关汉族内外“共生”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内共生”是汉族如此之大的真谛所在,也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未来活力的源泉。 |
B.源自中原的古汉语每到一个新环境,就与当地的语言“共生”在一起,不存在“同化”现象,使得汉语成为现在世界上最多样化的语言。 |
C.齐鲁文化和巴蜀文化各具特色,这是汉族区域文化“内共生”和演化的结果。 |
D.汉民族实现与其他民族的“外共生”,是以汉字为媒介。 |
A.汉族人口众多,主要是通过汉族同化了很多别的民族来实现的。 |
B.汉语始终未能实现“语同音”,原因与从秦始皇开始,就没有推行过“语同音”的政策有关。 |
C.隋唐以前,汉族文化以黄河流域为主,隋唐以后汉文化以齐鲁文化为正宗,汉文化的主要特点是“粗犷古朴,好爽热烈”。 |
D.来自中原的“先进”语言和文化与当地“落后”方言和文化长期共存或发生摩擦和冲突后,形成了新的方言和文化系统。 |
A.汉民族与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存共荣,并成为人口最多的民族。 |
B.汉民族语言和文化能很好地与各区域、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化求同存异、共生共荣。 |
C.不管是“外共生”还是“内共生”,汉语言和文化总是充满包容性,从来不否定别的区域和民族原有要素的主体性。 |
D.内外“共生”并行不悖,对内承认、尊重,对外和谐相处,是实现多民族国家可持续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
最新试题
- 1. Either you or the headmaster ______ the prizes to the gift
- 2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求(a+b)1001·(c+d)+(-cd)1000的值。
- 3仿造下面例句再补充一句。初中生活,如一条奔腾的小溪,每一朵浪花,都是一段难忘的记忆。 初中生活,____________
- 4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NO和O2各11.2L混合,所得混合气体的分子总
- 5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创办军事工
- 6如图是高产倒伏的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产生高产抗倒伏小麦的育种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涉及的小麦的相对性状
- 7对于一组数据zi(i=1,2,3,…,n),如果将它们改变为zi-c (i=1,2,3,…,n)(其中c≠0),下列结论
- 8(5分) 下图中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中所学的,E是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其中只有C、F是氧化物;反应①、②都是放热反应;足
- 9请用直线将我国主要牧场(地区)与其特有的畜种连接起来。A.内蒙古温带草原牧场B.新疆山地牧场C.宁夏平原D.青藏高寒牧场
- 10如图,在半径为3的球面上有三点,,球心到平面的距离是,则两点的球面距离是( )A.B.C.D.
热门考点
- 1若在一个由草原、野兔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绝,能反映出野兔的数量变化趋势的是( )A.B.C.D.
- 2雨韵从维熙①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雨”这个简单的汉字里,包容着人生四季。②按着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地面上的H
- 3“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 志,无有居心。”这段话主张A.
- 4妙笔点评《水浒传》。 原文:鲁这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鲁达只把这十五两银子与
- 5下列方程变形中,正确的是( )A.由2x-1=3得2x=3-1B.由-75x=76得x=-7576C.由x3-x2=1
- 6若点P到点F(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x+5=0 的距离小1,则P点的轨迹方程是( )A.y2=-16xB.y2=-3
- 7医生用体温计测试人体温度后,给体温计消毒,他常用的方法是[ ]A.用酒精棉球擦拭 B.将体温计
- 8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她的像和她的距离为_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lm 处,如图所示,
- 9关于通电导体在磁场里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流方向改变时,导体受
- 10(理科做)已知盒子中有散落的围棋棋子15粒,其中9粒黑子,6粒白子,从中任意取出2粒恰好是同一色的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