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老  蝉残 雪城市里热浪滚滚,郊区的情况就要好得多。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住宅小区,在伸入云霄的几棵老杨树的树冠上,一只生着强健翅膀的老...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老  蝉
残 雪
城市里热浪滚滚,郊区的情况就要好得多。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住宅小区,在伸入云霄的几棵老杨树的树冠上,一只生着强健翅膀的老蝉,总是呆在鹊巢下边的粗枝上。它生性孤僻,是一只年老的雄蝉,它作为群体的首领当之无愧。的确,很少有蝉在地下度过8年黑暗时光的。
那段时光全面地塑造了它的性格。它是一个老单身汉,大家觉得它与众不同。
那是一个人们称之为“桑拿天”的日子。老单身汉当时就呆在它的老地方。它的思维进入了某个它的群体难以达到的层次。忽然它听到了周围杂乱无章的歌唱声,它低下头想了一想,然后就有点踌躇地、断断续续地唱起来了。它的歌声刚一停,大合唱就响起来了。那是天地间的大合唱,老单身汉听了之后差点晕了过去。当然不是难受,而是无比的激动与欢乐。
它就这样成了领唱者。它虽成了领唱者,还是独来独往。它知道住宅里有人把它看作眼中钉。有一个半大顽童,总是用一把结实精致的弹弓瞄准高枝上的它,他射出的子弹好几次与它擦身而过。每当这类情形发生,老单身汉的内心就变得一片空白。它不知道要如何躲开人类的阴谋,它还是坦然地领唱,它有这么多同类,它们全都聆听它,追随它,它又怎能懈怠?
小区的院子后面有这么多的蝉,它们的歌声并不为人们所欢迎。可是它们觉得自己有权利歌唱,于是它们就唱了,它们才不会为人类的眼色而改变自己呢。老单身汉对于自己同类的前途有着深远的忧虑,它觉得它们对这现世的生活无比信赖,也很满足,而这,正是它的最深的隐忧。可是它没法将自己的隐忧传达给它的同类,除了歌唱,它无法以另外的方式同它们交流。它的行为古板谨慎,严守沉默的原则,而且它长相威严,小辈中还没有任何一个敢于接近它,更谈不上同它商量什么事了。
它从那树枝上可以眼观八方。它已经发现那只老蜘蛛很长时间了,这个发现并不令它愉快。它目睹了一次又一次同胞遇难的情景,那对它来说是刻骨铭心的经验。一段时间以来,蜘蛛那张巨网始终挂在车棚那里,老单身汉开始焦虑,为了传达自己的情感,它向同胞们发出了一些断断续续的,奇怪的声音。可是除了歌唱,同胞们并不能听懂它另外的语言,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同胞回应它。然而又有一只年轻的雌蝉落网了,在它的身体消失之前,老单身汉分明听到了短促清晰的***。
下雨了,老单身汉还在发愣。大雨淋在它身上,它一点感觉都没有。不知过了多久,它在东南风里隐隐约约地听到了老蛤蟆和它的蝉类同胞们的大合唱。它的视线穿过雨帘,看见老蜘蛛也在木窗那里聚精会神地观雨,它仿佛从老蜘蛛的神态里看见了自己。
蛛网下的遗骸吸引了小区里面的居民。老单身汉的遗体很特别,虽然已经被解体成四大块,如果将它拼起来,还是一只完整的老蝉,但是它的头部不见了。那会是怎样的一场恶斗?
蜘蛛也不见了,少年见过蜘蛛,他到那木窗后面去寻找,但找不到它的踪影。他在心里想:难道是同归于尽?那么,蝉的头部又到哪里去了?
众蝉的大合唱又响起来了,年轻的领唱者声音生涩而踌躇,犹犹豫豫地唱了一声就没了下文,全体陷入沉默。然后,这拖得过长的沉默突然被海浪般热烈的合唱打破。以前从未有过沉默,这种沉默是不是觉醒呢?所有的蝉都把目光转向那高处的树枝,在它们熟悉的地方,一只怪模怪样的老蝉站在那里。是它,它又长出了身体,它正在集中意念让自己的身体发育。同胞们心知肚明:如果它有意念,它总能成功。
在气候整体变化之前,老蝉不可能让它那小小的身躯发育完全了。它成天一动不动地蹲在枝头。失去了扩音器,它已无法再传达自己的激情给同胞们,可是在秋凉之前的这段最后的日子里,它每天都感到一种异质的幸福。
秋风吹破了蛛网,也吹落了老蝉的遗骸。大地上的炎热终于消退了。寂寞的杨树的叶子呈现出怀旧的黄色,现在只有喜鹊和麻雀唱歌了。喜鹊和麻雀的歌断断续续,过于散漫,老杨树们记得的,只有那种雄伟壮丽的大合唱。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老蝉是众蝉的首领,它可以引领同胞发出大合唱,但却不能把自己的隐忧传达给大家,沉沦者的醉生梦死,先知者的孤独无奈,构成了巨大的隔膜和反差。
B.老蝉深知自己生命的坚韧、精神的强大,凭借意念让头颅回到高枝、让身体再次生长,死而复生,最终使自己成为众蝉的引领者,获得了精神的永存。
C.小说展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动物世界,这里明朗温暖,既有快乐无忧的鸟雀,又有热烈歌唱的蝉们,还有友善可爱的人类,各种动物相处融洽,快乐和谐。
D.在《老蝉》叙述语言的词汇和句式中,隐藏了一个充满躁动、***和危机的现实世界,在小说的情节和细节中,更是深入地显示了现实世界的混沌、严峻乃至荒诞。
E.这篇小说立意新颖,构思奇巧,把一个现代人类的存在寓言,用写实的笔法勾勒得清晰、准确,它以飘逸轻盈书写凝练厚重,是一篇用心良苦的经典文本。
小题2:小说结尾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6分)
小题3:小说中的老蝉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小说的题目是《老蝉》,但主要内容是围绕一只“蝉王”而展开的,如果以“蝉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答案

小题1:AD(答给D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
小题2:①前后呼应,首尾圆合。小说以热浪滚滚的夏天开始,以寒意浓浓的秋天终结,这样写前后呼应,首尾圆合,结构严谨而完整。(2分)②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小说结尾写万物萧瑟的秋景,渲染了凄冷悲凉的环境气氛,烘托了冷峻严肃的生命感喟之情。(2分)③卒章显志,升华主题。“老杨树们记得的,只有那种雄伟壮丽的大合唱”,说明老蝉向死而生,获得了精神的永存,老蝉和他的事业,已化为一种不朽的精神遗产,这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升华了小说的主题。(2分)
小题3:①小说的主角老蝉,是一个内涵复杂而深邃的象征形象。(2分)②它是蝉中之王,是蝉的精魂,性格孤僻、沉思,具有出类拔萃的形象、体魄、能力及思想;(2分)③它是众蝉中高高在上的先知者与引领者,又是勇敢的献身者,更是人类中先知者、引领者与思想者的形象象征。(2分)
小题4:观点一:以“蝉王”为题不合适。①小说的主角是老蝉,以 “蝉王”为题可突出它“蝉中之王”这一外在形象与能力特征,却不利于展示它丰富的性格与精神,对丰富老蝉的形象内涵无益。②小说借物喻人,以“蝉王”为题,使小说意蕴仅限于动物而不能拓展及人类,不利于借蝉喻人。③小说托物言志,通过老蝉这一形象,折射人间社会现实,寄寓对社会人生乃至现实未来的幽深思考,以“蝉王”为题,不利于表达主旨。观点二:以“蝉王”为题合适。①小说的主角是老蝉,它是蝉中之王,小说以“蝉王的一生”为纽带,聚拢各种形象元素,主要内容是围绕它而展开的。②以“蝉王”为题,可以集中笔墨刻画它的形象,突出小说的主角,使小说主干更突出,层次更清晰分明。③小说的主角生活于树的顶端,外形伟壮而思想深邃,是众蝉的精魂,是蝉中之王,以“蝉王”为题,有利于突出它思想者与引领者的形象内涵,使小说的形象更鲜明突出。(观点2分,结合文本内容2分,分析恰当4分,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B项,“最终使自己成为众蝉的引领者”错,老蝉出类拔萃的形象、体魄和能力,使它一出现就成为众蝉的引领者。C项,对动物世界中各种动物之间关系的描述错误,小说展示的动物世界,是一种险象环生的处境,那里不仅有奉行弱肉强食的“老蜘蛛”那样的同类相残,而且有坚持强权有理的“弹弓少年”那样的异族攻击。E项,“写实的笔法勾勒”错误,应该是“用超现实的笔法折射现实”。 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解答时就应考虑到环境与人物、情节、小说主题的关系。具体答题时,应关注处于结尾的位置,想到首尾呼应、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卒章显志,升华主题这些术语。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抓住第1段“它生性孤僻,是一只年老的雄蝉,它作为群体的首领当之无愧”,第4段“它就这样成了领唱者”“它还是坦然地领唱,它有这么多同类,它们全都聆听它,追随它,它又怎能懈怠?”,第6段“老单身汉开始焦虑,为了传达自己的情感,它向同胞们发出了一些断断续续的,奇怪的声音”,第10段“是它,它又长出了身体,它正在集中意念让自己的身体发育。同胞们心知肚明:如果它有意念,它总能成功”这些关键句子加以揣摩品味。答题时要规范:先概括特点,然后结合原文事例简析。简析时要扣住文本的主要内容,答题时要分条作答,而且要尽量多答。
小题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解答类似题目,无论如何评价,首先应明确态度,不可模棱两可。阐述理由时要充分,理由不能太简单。阐述理由时要注意紧扣文本内容,不能游离。因为文章是小说,因此分析时要围绕形象、主题以及小说的现实意义来分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老  蝉残 雪城市里热浪滚滚,郊区的情况就要好得多。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住宅小区,在伸入云霄的几棵老杨树的树冠上,一只生着强健翅膀的老】;主要考察你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清明节源于周秦,作为中国忠孝文化的载体,在我国民俗节日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清明节在形成的漫长岁月中,受到了不同时代节日习俗的影响,最后形成了不同于其他传统节日的特点。清明节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且以户外活动(扫墓、踏青等)为主,在扫墓祭奠活动中肃穆悲伤,在踏青游春活动中欢乐喜庆,兼具两种情感特征。可以说,清明节是一个融祭祀扫墓、缅怀祖先、欢乐游春于一体的复合型大节。
在周秦,祭祖扫墓习俗已经存在。西周以来,墓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认为“夫祀,国之大节也”,孔子甚至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古人对祖先“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从而使节俗上升为礼俗,祭祖成为约束和衡量人们日常道德规范的依据。汉代风俗与礼俗开始融为一体,《后汉书·明帝纪》注引《汉官仪》云:“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诸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清明节祭祀祖先的真正源头,正是延续周秦习俗而来的墓祭习俗,只不过,在周秦乃至两汉,这种祭祀祖先的活动并没有明确在清明日,更谈不上清明节了。
“清明”一称最早记载于周代,在汉代作为节气而真正形成。西汉完整记载二十四节气的《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公元105年,汉武帝命太史令司马迁等制订了《太初历》,从此,中国历法两千多年再无大的变化,这对于清明节的具体日期确定在公历4月5日前后,起到了重要作用。
清明节俗与寒食节密切相关,人们在介之推被焚的忌日禁火冷食以示纪念,是为“寒食”。介之推的故事传说于汉末,流行于魏晋,因魏晋的“晋”和春秋时介之推故事发生地——晋国的“晋”是同一个“晋”字。寒食节也因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除禁火冷食外,扫墓祭祀祖先成为主流。
由于李唐王朝发迹于寒食节流行的中心——晋地山西,所以寒食习俗被带到了长安城,并通过国家最权威的礼法被定在了每年的清明日的前二天,《开元礼》规定:寒食通清明,每逢寒食,放假三日。唐玄宗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代宗“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公元790年,唐德宗下令将其延长至七天,唐将寒食并入清明,突出了祭祖扫墓的主题,同时,唐代清明节还融合了三月三上巳古节祓禊除灾的习俗内容,加入踏青及放风筝、插柳戴柳、荡秋千、斗鸡、击球等一系列娱乐活动。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中的“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可为力证。
宋代,随着理学兴起和封建伦理观念深化,传播孝文化的清明节受到重视,朝廷明文规定:从寒食至清明三日,各阶层均须祭扫陵墓。但寒食节的悲戚色彩已经淡化,从邵雍《春游吟》“人间佳节唯寒食,天下名园重洛阳”可见已变得快乐明朗起来。元废除火禁,寒食节遭受重创,上巳也被淡化,清明已成扫墓、游春为主的大节。明清时寒食节、上巳节基本淡出,清明节已是春天唯一的大节。
小题1:下面关于“清明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清明节承载中国忠孝文化,历史悠久,与其他传统节日特点不同,清明节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形式主要是户外活动如扫墓、踏青等。
B.清明节是兼具悲喜两种情感的复合型春天大节。既因祭祀扫墓、缅怀祖先而有肃穆悲伤的情感;又因踏青、游春活动而有了欢乐喜庆气氛。
C.清明节祭祖扫墓习俗被古人视作“国之大节”,被孔子称为“国之大事”,使节俗上升为礼俗,成为约束和衡量人们日常道德规范的依据。
D.清明节祭祀祖先源自周秦的墓祭习俗,《后汉书》记载秦始皇在墓侧起寝,汉沿袭此俗,在每月和每年的一些重要日子都会给先人上饭祭奠。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对清明节的贡献,主要是把寒食节通过国家最权威的礼法确定在了每年的清明日之前,将寒食这个节俗与清明这个节气相融合。
B.唐初《开元礼》寒食清明放假三日,后用诏令形式确定,列入五礼之中,直至唐德宗放假七天,可以看出唐代对寒食与清明的重视。
C.唐代寒食、清明、上巳三者融合,禁火冷食、祭祖扫墓、祓禊除灾与踏青及放风筝、插柳戴柳、荡秋千、斗鸡、击球等一系列活动并存。
D.宋元时寒食节和上巳节逐渐淡出,清明节继承了两节的节俗内容,在明清两朝时由最初的一个单纯的节气上升为一个大的节日。
小题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清明”一开始是作为节气出现的,早在周代就有记载。《淮南子·天文训》说清明节气在春分后的第十五日,北斗星指向乙的时候。
B.太史令司马迁等人奉汉武帝命令制订了《太初历》,两千多年基本没有变化,对后来将清明节确定在公历每年4月5日前后起了重要作用。
C.寒食节是为了纪念介之推被焚而产生的,在他的忌日禁火、冷食。而清明节的禁火、冷食即源于此,所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密切相关的。
D.纪念春秋时期人物的寒食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十分流行,除禁火冷食外,更以祭祀祖先为主。它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变化过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享受奢侈富贵生活的***没有起始年代。当大观园里的贵族们吃着用十几只鸡煨成的茄子时,庄稼人刘姥姥是无论如何也猜不到这就是自己经常吃的那种蔬菜。
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新富,对高质量和高品位名牌商品“顶礼膜拜”,对眼花缭乱的名牌如数家珍。他们拥有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游艇和私人飞机;一次小型聚会要用掉几十箱香槟;他们为了各种各样的个人喜好不惜动用大笔财力,甚至可以把一群名贵的赛马空运到自己那鲜为人知的庄园里,然后在想起来的时候组织一场马球赛,水平固然参差不齐,但教练可是一定要从苏格兰请来的。
《财富》杂志刊登文章说,中国经济的繁荣,造就了一大批百万富翁和不断扩大的中产阶层,速度之快令全球奢侈品巨头瞠目。
其实就是这样,想想谁愿意过贫苦的生活?谁会拒绝素洁柔软的纯棉床单而选择草席?除了越王勾践和本•拉登,可能找不到第三个人了。于是,LV(LouisVuitton)和GUCCI,都赶忙奔向中国大陆的城市,考察店址,宣传商品,为招揽大量讲究穿戴的消费者打下市场基础。但据说中国目前只有大约1%的人(1 300万左右)有足够的收入考虑购买高档奢侈品。不过这些奢侈品牌的老总们不怕,因为他们相信人均收入达到2 500美元之后,奢侈品消费将急剧上升。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最终将达到一亿人,与日本不相上下,也会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奢侈品市场。更何况“中国人天生就是奢侈品的受众”,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贫穷之后,中国的精英阶层突然间“热衷于显示刚刚获得的财富”,谁能保证东晋时王恺和石崇的“斗富事件”不会重新上演呢?
但是,在今年上海举行的一次世界银行会议上,中国政府称在20年的时间里已经把绝对贫困的人口从两亿减少到3 000万。然而,许多人仅仅是脱贫而已。世界银行估计,中国有四亿人每天的生活费用不足两美元。
那么,那些两千美元的手提包和两万美元的手表供应商在中国怎么赚钱呢?卡地亚的卡索诺奇说“不难”。“别忘了,即使是像哈尔滨和青岛这样的中等城市,人口也比瑞士多。所以,即使这些城市中买得起奢侈品的人口的比例很小也不成问题,市场的规模依旧可观。”
所以,不管如何,奢侈品在中国还是大有市场 ,毕竟我国还有1万名资产超过1 000万美元的企业家和23.5万名百万富翁,奢侈品消费也满足了这些“新富人”群体对自己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证明心理。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奢侈品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它也是有参照的,就像⑩进步从来都是相对的一样。当你无法得到一样东西而只能看着它被别人拥有的时候,它就是你的奢侈品。但有时,你得到了一件东西,却并不怎么需要它,它同样是你的奢侈品。因此现在奢侈品已经有了两个含义:稀缺的和多余的。认真地在自己身边找一找,相信每个人都会找到几件符合上述两个含义的东西。这可以证明奢侈品已经足够深入我们的生活,如果这可以被描述成某种进步的话,奢侈品扮演的角色便是一个引诱者和催眠大师,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热烈地谈论它,将其视为***指南,并付诸消费,当了自己***的奴隶。而所谓进步,就是说,当这样的奴隶足够多的时候,我们手中的奢侈品也就名不副实了。的确,没有永远的奢侈品,只有不断更新换代的欲念,在马不停蹄地催促我们进入下一个未知的时代。
小题1:下面对“奢侈品”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奢侈品满足了那些“新富人”群体对自己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证明心理。
B.奢侈品就是高质量和高品位的名牌商品,如两千美元的手提包,两万美元的手表,它因为能消费的人稀有,所以奢侈。
C.奢侈品因为人们无法得到,或得到了却不怎么需求它,而具有“稀缺”和“多余”两个含义。
D.被奢侈品左右,你就会成为自己***的奴隶。
小题2:下列对“奢侈品”在中国有市场的理由,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经济的繁荣,造就了一大批百万富翁和不断扩大的中产阶层。
B.中国人口基数很大,即使买奢侈品的人口的比例很小,市场规模依旧可观。
C.中国政府在20年时间里已经把绝对贫困的人口从两亿减少到3 000万。
D.毕竟中国还有1万名资产超过1 000万美元的企业家和23.5万名百万富翁。
小题3:根据原文,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新富买价值数百万的游艇和私人飞机,把一群名贵赛马运到自己的庄园的现象,基本上是为了满足证明自己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心理。
B.从大观园吃茄子到王恺和石崇“斗富”,乃至今天新富组织临时赛马要到苏格兰请教练,可以看出,享受奢侈富贵生活的***,一直在左右着人们。
C.“没有永远的奢侈品,只有不断更新换代的***”指的是奢侈品的概念是相对的,只要***不断,就有新的奢侈品不断出现。
D.本文从中国目前购买奢侈品的能力与日本不相上下的现状,直接指出了中国新富具有享受经济和证明社会地位的心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蒋勋说《寒食帖》
①假日无事,便取苏轼的《寒食帖》来看。这是苏轼于神宗元丰五年贬到黄州所写的诗稿。字迹看来颠倒随意,大小不一,似乎粗拙而不经意;但是,精于书法的人都看得出,那欹侧顿挫中有妩媚宛转,收放自如,化规矩于无形,是传世苏书中最好的一件。
②“……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感鸟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诗意苦涩,是遭大难后的心灰意冷,书法却稚拙天真,猛一看,仿佛有点像初学书的孩子所为,一洗甜熟灵巧的刻画之美,而以拙涩的面目出现。饱经生死忧患,四十六岁的苏轼,忽然从美的刻意坚持中了悟通达了——原来艺术上的刻意经营造作,只是为了有一日,在生死的分际上可以一起勘破,了无牵挂;而艺术之美的极境,竟是纷华剥蚀净尽以后,那毫无伪饰的一个赤裸裸的自己。
③苏轼一生多次遭迁谪流放,以后的流放,都比黄州更苦,远至瘴蛮的岭南、海南岛。黄州的贬斥,只是这一生流放的诗人之旅的起程而已,对苏轼而言,却有着不凡的意义
④黄州的被贬,肇因于小人的诬陷,发动文字狱,以苏轼诗文对朝政、皇帝多所嘲讽,要置他一个“谤讪君上”的死罪。苏轼自元丰二年七月在湖州被捕,押解入京,经过四个多月的囚禁勘问,诗文逐字逐句加以究诘,牵连附会,威吓诟辱交加,这名满天下的诗人,自称“魂惊汤火命如鸡”,以为所欠惟有一死。在狱中密托狱卒带《绝命诗》给兄弟苏辙,其中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这样惋恻动人的句子。
⑤这应当死去而竟未死去的生命,在惊惧、贪恋、诟辱、威吓之后,豁然开朗。贬谪到黄州的苏轼,死而后生,他一生最好的诗文、书法皆完成于此时。初到黄州便写了那首有名的《卜算子》:“……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那甫定的惊魂,犹带着不可言说的伤痛,但是,“拣尽寒枝不肯栖”,这生命,在威吓侮辱之中,犹不可妥协,犹有所坚持,可以怀抱磊落,不肯与世俯仰,随波逐流。
⑥黄州在大江岸边,苏轼有罪被责不能签署公事,他倒落得自在,日日除草种麦,畜养牛羊,把一片荒地开垦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东坡”。有名的《江城子》写于此时:“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是在狭小的争执上看到了生命无谓的浪费,而真正人类的文明,如大江东去,何尝止息?苏轼听江声不断,原来这里也曾有过战争,有过英雄与美人,有过智谋机巧,也有过情爱的缱绻……真是江山如画啊,这饱历忧患的苏东坡,在诟辱之后,没有酸腐的自怨自艾,没有做态的自怜,没有了不平与牢***,在历史的大江之边,他高声唱出了惊动千古的歌声:“大江东去,浪淘尽……”时年四十七岁。
⑦苏轼的《赤壁赋》也写在这段时间。《前赤壁赋》原迹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末尚附有小注:“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出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被诬陷之后苏轼也知道小人的可怕,知道这件文学名著的背景,再读东坡这几句委婉含蓄之词,真是要觉得啼笑皆非啊!
⑧在黄州这段时间,东坡常说“多难畏事”或“多难畏人”这样的话。他的“乌台诗案”不仅个人几罹死罪,也牵连了家人亲友的被搜捕贬谪。他的“多难畏人”,一方面是说小人的诬陷,另一方面,连那深爱的家人亲友学生也宁愿远远避开,以免连累他人。与李端叔的一封信说得特别好:“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则自喜渐不为人识。”
⑨穿着草鞋,与渔民樵夫混杂,被醉汉推骂,从名满天下的苏轼变成无人认识的世间凡夫俗子,东坡的脱胎换骨,正在他的被诬陷、受诟辱之后,可以“自喜渐不为人识”吧。
⑩《寒食帖》写得平白自在,无一点做态,也正是这纷华去尽,返璞归真的结果吧。卷后有苏轼学生黄庭坚的跋,对《寒食帖》赞誉备至。黄庭坚是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仅次于苏轼的一人,书法挺拔峻峭,但是他对《寒食帖》叹为观止,正是黄州的东坡竟可以连美也不坚持,从形式技巧的刻意中解放出来,美的极境不过是“与渔樵杂处”的平淡自然而已吧。
⑾在拥挤秽杂的市集里,被醉汉推骂而犹能“自喜”,也许“我执”太强的艺术家都必须过这一关,才能入于美的堂奥。但是,谈何容易呢?
(取材于蒋勋散文集《大度‧山》)
注:①我执:佛教中指对一切有形和无形事物的执着,指太过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做法,只关注自己而忽略别人。
小题1:作者在第④段、第⑥段引用了苏轼《绝命诗》《江城子》,请分别说出其作用。(4分)
小题2:文章第③段说,流放黄州,对苏轼有着“不凡的意义”。结合文意,概括这意义的主要内容。(4分)
小题3:文章结尾,作者从苏轼的经历中获得了怎样的艺术启示?(4分)
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开篇以偶览苏轼《寒食帖》而引发对其书法的评价,认为字迹粗拙而不经意,但精于书法的人认为是苏书最好的。
B.《寒食诗》饱含着苏轼生活的凄苦,心境的苍凉感伤;而其书法则稚拙天真,无甜熟灵巧的刻划之美。
C.第⑧段“与李端叔信”,一方面说明了苏轼的处境;同时也说明了苏轼“从名满天下”到“凡夫俗子”的蜕变。
D.黄庭坚在跋中对《寒食帖》赞誉备至,是因为此时苏轼的书法既挺拔峻峭,又超越了形式技巧,平淡自然。
E、这篇文艺随感,作者在娓娓的怀人叙事中兼有抒情言志,既论文,也议人,又言志,三者结合得巧妙、自然。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鲁 迅
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来由,已经在《呐喊》的序文上,约略说过了。
自然,做起小说来,总不免自己有些主见的。例如,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的艺术”,看作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背景了),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
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得顺口;没有相宜的白话,宁可引古语,希望总有人会懂,只有自己懂得或连自己也不懂的生造出来的字句,是不大用的。这一节,许多批评家之中,只有一个人看出来了,但他称我为Stylist(文体家)。
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有人说,我的那一篇是骂谁,某一篇又是骂谁,那是完全胡说的。
不过这样的写法,有一种困难,就是令人难以放下笔。一气写下去,这人物就逐渐活动起来,尽了他的任务。但倘有什么分心的事情来一打岔,放下许久之后再来写,性格也许就变了样,情景也会和先前所豫想的不同起来。例如我做的《不周山》,原意是在描写性的发动和创造,以至衰亡的,而中途去看报章,见了一位道学的批评家攻击情诗的文章,心里很不以为然,于是小说里就有一个小人物跑到女娲的两腿之间来,不但不必有,且将结构的宏大毁坏了。但这些处所,除了自己,大概没有人会觉到的,我们的批评大家成仿吾先生,还说这一篇做得最出色。
我想,如果专用一个人做骨干,就可以没有这弊病的,但自己没有试验过。
忘记是谁说的了,总之是,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常在学这一种方法,可惜学不好。
可省的处所,我决不硬添,做不出的时候,我也决不硬做,但这是因为我那时别有收入,不靠卖文为活的缘故,不能作为通例的。
以上,是十年前的事了,此后并无所作,也没有长进,编辑先生要我做一点这类的文章,怎么能呢。拉杂写来,不过如此而已。
三月五日灯下
小题1:下列关于“鲁迅创作小说的体会和经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小说的语言力求文从字顺,不大用生硬的词语或生造的字句。
B.鲁迅小说塑造人物不拘囿在生活原型上,是拼接起来的形象,最终的目的是完全表达自己的意思。
C.画眼睛是鲁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一,鲁迅运用得极其成功,“学不好”是先生自己谦虚的评价。
D.鲁迅笔随意走、不硬写,自然成文,这是其小说语言简洁通畅的原因之一。
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鲁迅创作小说不是想做文学家,而是想通过小说来教育民众,改造社会。
B.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小说不算文学,是消闲品,鲁迅深不以为然。
C.鲁迅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是杂取种种,具有典型性,是“这一个”,不是专指某个人。
D.以一个人为主体描写人物,就一定可以一以贯之,不至于中间因停顿而走样。
小题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小说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是遵从了苏轼“辞达意而已”的创作主张。
B.鲁迅追求语言通畅,不生造字句,这是鲁迅善于接受批评家意见,从而改进了语言表达方式的结果。
C.文中说“以上,是十年前的事了,此后并无所作,也没有长进”,由此可知,鲁迅评价自己是低调的,其人品如此,定会受人景仰。
D.从鲁迅小说刻画人物的创作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画眼睛,是刻画人物的最佳途径。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门上挂把钥匙
陈凤群
一场交通事故让我的婚礼变成了丧礼。处理完丧事后,我没留下只言片语,从A城消失了,我发誓再也不回这座让我痛彻心扉的城市。我痛恨这座交通拥堵的城市,痛恨宝马轿车,痛恨开宝马轿车的有钱人。那天,我挽着美丽的玉儿下了婚车,一辆狂飙的宝马把前行几步的玉儿撞飞,把我的心撞得粉碎。我的玉儿,正一脸幸福地望着我。那一刻,我和玉儿便生生世世阴阳相隔。
我来到B城,在码头当了一名搬运工,在城中村租了间小屋。
好……好……儿……活!玉儿在我怀里香销玉殒时粲然一笑说的这句话,让我泪如泉涌。斯人已去,生有何恋?了却一桩事后,我希望死亡穿着黑夜的袍氅不期而至,让我在天国和玉儿相会永不分离。
我每天早出晚归。白天玩命似的干活,晚上在烂醉如泥中不省人事。我独来独往,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我活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唯一和我有关联的是房东。
房东是位70多岁的跛脚老人,每月第一天打车来收房租。租房那天,素昧平生的老人慈祥地对着我微笑,笑里荡着暖意,我顿时两眼一热,脱口而出,奶奶……我抑制着悲伤,向老人诉说了我的悲惨遭遇。
日子如水般流去。那天晚上,我披着寒霜满怀疲惫地回到小窝。一进门,一股浓郁的菜香直沁我的心脾。啊,桌子上赫然摆着热气腾腾的饭菜。眼泪倏地下来了,在这座城市里,我是游魂野鬼,没有人和我来往,一定是我的玉儿显灵了,看我来了。我绕着屋子,凄切地喊着玉儿,任凭我喊哑了嗓子,玉儿,我的爱妻,香魂不见丝缕。
我和着泪,风卷残云般吃下了这顿饭菜,这是我来到B城以来吃的第一顿热饭。屋外,寒风打着呼哨拍打着窗儿。屋内,一枚如豆的灯光在我心里莹亮。我不相信神鬼之说,人死不能复生,一定是房东可怜我这个未亡人。奶奶,玉儿……我呢呢喃喃,在酒酣中睡去。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
此后每晚回来,桌上总有可口的饭菜,脏衣服臭袜子总被洗得干干净净,屋里拾掇得窗明几净。渐渐地,我有了渴望,渴望回到这个小窝。每天下班后,我不再在街上浪荡,总是急急赶回小窝。
转眼换月,一见房东老人,我抑制不住激动,上前紧紧抱住了老人,一叠声地谢谢。
老人听完我的讲述,和蔼地说,小伙子,俺这把老骨头行动不便,是其他好心人照顾你的。
任凭老人怎么解释我都不相信,我执意要加房租感谢老人。
老人把我领到屋外,指着门楣上挂着的一把钥匙说,我们B城有个不成文的约定,凡是外来有困难的住户只要在门上挂把钥匙,就会得到B城人的帮助。小伙子,你租房第二天,我便托人配了钥匙挂在门上。还贴了张字条在门边,大意是租户是个孤独的打工者,每天早出晚归三餐不定……
次日清晨上班,我在桌上放了留言条。感谢到我小窝给予我关怀的B城人,末了请他们留下姓名地址电话,改日登门拜访云云。
当天晚上,我心急火燎地回到小窝。一看留言条上的签名竟然清一色是“感恩一代”。
我要找寻帮助我的“感恩一代”。每每入夜,我胸前挂着牌,站在B城最繁华的大街上。无数B城人从我眼前走过,他们看完“寻人启事”后,笑着对我说,小伙子,我们B城每一个人都是“感恩一代”,不用寻找了。
我不想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我固执地继续寻找。最后,一位老人告诉我,30年前B城发生了百年一遇的8级地震,遭受灭顶之灾的B城人得到了外界源源不断的援助。为了方便与外界沟通,B城人在门上挂上钥匙,让支援者志愿者随时可以进来援助。废墟重建城市后,B城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守望相助成为B城人的心心相约,有困难在门上挂把钥匙代代相传……
离开B城前夕,我从床底密码箱里取出一个大包,来到公安局,把大包递给了门卫,说,请把这些炸药交给局长吧,原本是用来开山采石的,现在用不着了。言毕,我转身大踏步离开,踏上了奔往A城的特快。
好好儿活!好好儿活!玉儿和房东老人的话,充满我整个心房。我的脑子不再有宝马轿车连同它的有钱主人一起被炸飞的臆想。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9年第13期,略有删节)
小题1:请分析小说题目中“钥匙”的多重含义。(4分)
小题2:小说开篇写“我”发誓不再回到令我痛彻心扉的A城,结尾又写“我”急切踏上奔往A城的特快,这样写是否矛盾,说说你的看法。(4分)
小题3:请简要概括小说中“我”这一人物形象。(4分)
小题4: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开头写一场交通事故改变了我的幸福生活,文章笼罩在一种低沉哀婉的气氛中,使读者带着一种同情的心理去阅读这篇小说。
B.在“我”最孤独无助的时候,出租小屋内香气四溢的饭菜改变了我的心境,让我看到了生活中的亮色,在精神中也给了我莫大的安慰。
C.小说中多次使用省略号,都属于引文的省略。这是小说中经常使用的“留白”艺术方法,无须赘述,使文章显现一种含蓄而得体的美。
D.B城人不成文的约定,凡是外来有困难的住户,在门前挂钥匙就会得到B城人的帮助,突出了B城人民风淳朴,没有排外的心理。
E.这篇小说有刻骨铭心的人情,有摇曳多姿的情节,也有简练清新的语言,这些无不使故事锦上添花,“人情”与“感恩”的主题鲜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