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专项题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送行淡月微云”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营造了在夜间为友人送行时凄清幽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寡欢的心情。(意对即可)
(3)①是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词人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遇而安。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
②是失意惆怅。意在感伤自身。词人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表达了词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慨叹。
③如说既有豪放达观,又有失意惆怅,心境复杂,言之成理亦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送钱穆父① 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高适
霜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①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听晓角
李益
边霜昨夜堕关榆,吹角当城汉月孤。
无限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②。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首诗都是边塞诗,都通过写边关“听”乐含蓄地表达了戍边战士内心的情感。
B.《梅花落》为曲调名,高诗将“何处”二字嵌入其中,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
C.高诗尾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一个“满”字表面是写曲满关山,实则表现情满关山。
D.李诗三四两句写秋风中传来了《小单于》的曲调,就连塞鸿也为之陶醉,盘旋不度。
(2)这两首诗起笔一句有什么共同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②。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馀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③,节旄落尽海西头。
(1)这首诗层次鲜明,情感富于变化,请你结合前八句诗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尾两句用了苏武的典故,在表述中有一处细节极为感人,请指出并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王恽
谁惜幽居?故人相过还晤语。话奈联步,来看花成趣。
春雨霏微,吹湿闲庭户。香如雾。约君少住,读了《离骚》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湿”字渲染了什么样的环境氛围?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约朋友读《离骚》,抒发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①香篆②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1)词人在“少日”与“老去”的不同生命阶段,面对同样的春天却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和内心感受,请对此分别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的“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一句历来为人称妙。试分析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②中月自明。
(1)诗歌第三句“雁声远过潇湘去”和《滕王阁序》中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有人认为是写女子的别离之怨,有人认为是写音乐的意境与感染力,你赞同哪种理解,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试题
- 1如图所示,物块A和B的质量均为m,吊篮C的质量为2m,物块A、B之间用轻弹簧连接,重力加速度为g,将悬挂吊篮的轻绳烧断的
- 2设,若对于任意,总存在,使得成立,则的 取值范围是 ▲ .
- 3若集A={x|-1≤2x+1≤3},B={x|≤0},则A∪B=( )A.{x|-1≤x<2}B.{x|-1≤x≤
-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a2+a2=2a4B.(2a)2=4aC.3×3=3D.12÷3=2
- 5“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体现的哲理是 [ ]A、对立统一的关系 B、质量互变关系系C、肯定与否
- 6灭火的原理有:____、____和_______。
- 7(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为的切线,为切点,交于点,求的度数.
- 8(7分)(1)往铜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入双氧水溶液,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变蓝,并产生无色气体,请写出涉及这一现象
- 9黄道婆将从崖州引进的小纺车改造为“脚车”,使它能“一手三纱,以足运轮”。黄道婆对纺织工艺的革新 [ ]A.反映了
- 10在等差数列{an}中,前四项之和为60,最后四项之和为100,所有项之和是120,则项数n为( )A.3B.4C.5D
热门考点
- 1These visitors will Beijing tomorrow. [ ]A
- 2Please join us. We need _____ actors in our play. [
- 3用周长为16cm的细铁丝围成一个矩形,面积最大是______cm2.
- 4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①觉:( )_________ ( )_________ ②相:( )
- 5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 6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3A(g)+B(g)2C(g)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4mol,测得10s内A的平均速率v(
- 7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东方红
- 8如图,位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的动摩擦
- 9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已知A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
- 10—I don’t like music which I can’t sing along with. —Me,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