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临江仙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1)“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夜阑风静縠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的写景句子,其实却是作者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即情景相融)。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此句着眼于一个“恨”字,抒发了词人历尽宦海浮沉之后对世事纷扰的怀疑、厌倦以及无法解脱而又渴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
(2)这一句描写的是深夜江上风平浪静的情景,此时的作者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所陶醉。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世事困扰,寄情自然,实现精神解放(心灵自由)的遐想。眼前之景其实象征着作者所追求的那个宁静、安谧、自由的理想境界。(意思相近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临江仙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南超然台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未展芭蕉
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本诗突出的特点是连用了几个比喻,请任选一处分析其意蕴及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诗中提到的锦江、绵州、绵谷都是四川的三个地名。诗题中的“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在罗隐离开锦江,经过绵州回到绵谷后,蔡氏兄弟还在锦江。
  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偶除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游月陂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南宋)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①“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人物,很有才干。
这首词上片画线句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