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这首《早梅》,回答问题。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1)古诗有很多类别。从题材...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03 期末题
阅读这首《早梅》,回答问题。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古诗有很多类别。从题材看,可分为山水田园、边塞军旅、咏物言志、怀古咏史等。从这一角度看,《早梅》应属________________诗。
(2)下列判断中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以对比的手法,写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
B.“一枝梅”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显出此梅不同寻常。
C.“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是从正面写梅花的姿色和风韵。
D.全诗突出了早梅傲然独立的个性,并隐匿着作者的影子,蕴含十分丰富。
(3)写“梅”的诗很多,这首诗扣住了一个“早”字,显示了自己的特色。联系全诗,简析这一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咏物言志
(2)C
(3)首联“孤根独暖”是“早”;颔联“一枝开”是“早”;颈联禽鸟惊奇窥视也是因为梅开之“早”;尾联预祝明春先发仍然是“早”。全诗首尾一贯,处处扣住一个“早”字,很有特色。(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这首《早梅》,回答问题。早梅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1)古诗有很多类别。从题材】;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请认真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林间自在啼。
(1)诗中最能表现林中画眉自由生存状态的是哪两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运用了对比,请结合诗句说说它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丰乐亭游春(其三)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3题。蝶恋花
[清]纳兰性德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见注释]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注释:秋坟,化用了李贺的诗句:“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这里指悼亡诗歌。
1.下面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词人以天上明月圆少缺多暗示人间聚短离长,抒写了自己的伤悼之情。
B.“若似”二句从天上月转到人间,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亡妻的真挚强烈的爱。
C.作者借自然之景喻人事之悲,并且将唐诗、民间传说融于词中,显得贴切自然。
D.这首词构思巧妙,语言浓艳,真切动人,读来感人至深。
2.“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使用了_________的表现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悲戚、辛酸之情。
3.具体分析结尾两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3题。【双调】殿前欢
梅花景元启(元)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逃禅老笔应难画,别样清佳。据胡床再看咱,山妻骂:“为甚情牵挂?”大都来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注释】①逃禅老笔:南宋画家杨无咎,号“逃禅老人”,以擅画梅花著称。②据:靠。咱:句末语气词。③大都来:只不过。
1.“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一句中的“疏影”指的是_____________。
2.“山妻骂,为甚情牵挂”一句,似神来之笔,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简要分析“梅花是我,我是梅花”一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宋词,完成下面问题。点绛唇·送李琴泉
吴大有
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酒阑呼渡,云压沙鸥暮。
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添愁绪。断肠柔橹,相逐寒潮去。
1.“点绛唇”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___。
2.对这首宋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上旗亭,送君还是逢君处”两句起笔,过去欢乐地在此相逢,而眼下分手又是在这同一个地方;以逢君的快乐衬托送君的悲哀。
B.下片“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承接上片结句的句意,写出作者与友人分别时的无限愁思。
C.“香冻”,香凝也。从“香冻”和“梨花雨”可见此时正值秋天。
D.这首词虽然短小,但意蕴丰富。尤其是“压”、“暮”、“寒”等字,凄伤婉转,与词人伤离惜别的凄凉之情融为一处,深远哀婉,十分动人。
3.“断肠”一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作者是如何借用意象来表达这种情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