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琵琶行并序》中有些环境描写的诗句很好地烘托了气氛。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烘托了苍凉悲壮的气氛。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
题目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琵琶行并序》中有些环境描写的诗句很好地烘托了气氛。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烘托了苍凉悲壮的气氛。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烘托了乐声动人、听者全神贯注的气氛。
C.“绕船月明江水寒”一句烘托了孤独寂寞的气氛。
D.“别时茫茫江浸月”烘托了与朋友饯别时的凄凉情景。
答案
A
核心考点
试题【《琵琶行并序》中有些环境描写的诗句很好地烘托了气氛。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烘托了苍凉悲壮的气氛。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别时茫茫江浸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文段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字,就把人物、地点、事件和时间作了概括介绍。“秋瑟瑟”“无管弦?”“惨将别”突出了秋天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B.邀请琵琶女,经历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这说明琵琶女对邀请者极为不满,甚至怀疑邀请者可能不是什么好人。
C.“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很传神。琵琶女欲言又止,琵琶遮面表现了她不愿见人,有难言之痛,又有一丝戒备的复杂心理。
D.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从她演奏的曲目上看,是当时的名曲;从她演奏的过程来看,旋律的变化及其复杂性,使她的演奏富有艺术感染力;从听众的反应来看,听众悄无声息却已被深深吸引住。
3.“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诗交代了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管弦”三字在情节的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神态,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6.对以上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7.这段文字的音乐描写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用生动的比喻,如“急雨”“私语”“大珠小珠”“间关莺语”“幽咽泉流”等描摹出了琵琶的美妙乐音和旋律的发展变化。
B.元稹的《琵琶歌》里的“泪垂捍拨朱弦湿,冰泉呜咽流莺涩”,李绅《悲善才》里的“秋吹动摇神女佩,月珠敲击水晶盘”都和《琵琶行》一样,以声喻声。
C.诗人在这段诗中描写音乐以侧面为主,浓墨重彩地写了琵琶女演奏的曲目及内容,渲染了琵琶女娴熟、高超的技艺。
D.诗人本无意描绘音乐,从全文看,写琵琶女出神入化的演奏,主要目的应在于表现“天涯沦落”之恨的主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面的两首诗,一首是白居易在赴江州上任的途中,因怀念五个月前被贬为通州司马的好朋友元稹所写,另一首是元稹在通州听到白居易被贬时所写。读后比较一下这两首诗的思想感情和抒情手法有何异同。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无遣和风报消息,续叫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1)结合尾联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写法极富特色,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下面韩愈的诗,然后完成(1)、(2)题。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1)《琵琶行》描写音乐的语句“小弦切切如私语”与本诗哪一句描写的意境、意思相近?“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与本诗哪一句的意境、意思相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两句诗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李贺《李凭箜篌引》,完成(1)~(3)题。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注]①李凭:中唐时著名的音乐家,擅长弹箜篌。②箜篌引:乐府旧题。
(1)下列诗句中加粗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吴丝蜀桐高秋——张:弹奏
B.空山凝云不流——颓:崩塌
C.十二门前冷光——融:消融
D.石破天惊秋雨——逗:引
(2)对下列诗句内容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这里的“吴丝”是指吴地盛产的蚕丝,适于做弦;“蜀桐”是指四川所产的桐木,是做乐器的优质木材。这两句描述了箜篌构造精良、工艺精湛。
B.“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这里的“十二门”是指当时的长安城门;“二十三丝”是指箜篌的弦数,此处代指乐声。
C.“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老鱼”和“蛟”本已老弱无力,现在竞伴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人意料的形象描写,写出了乐音的神奇魅力。
D.“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这里的“露脚”指像雨点一样连续下落的露珠,这两句形容音乐的感人至深。
(3)对本诗的艺术手法分析不当的两项是(     )
A.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代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这样,突出了乐声,有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B.第五、六句分别“以声”“以形”写声,写出了乐声的起伏多变,优美动听。
C.第七、八句起到篇终,诗人由远及近,借助丰富的想像力,扩大了诗的意境,写出了音乐的神奇魅力。
D.结尾两句用吴刚、玉兔静止的动作,进一步烘托了乐声的效果。
E.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想像奇特,通过对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借助诗人自我感受的直接描述,构成赏心悦目的艺术境界。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