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送梁六自洞庭山张说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 此诗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今...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期末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送梁六自洞庭山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 此诗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今岳阳)的送别之作。
1.“日见孤峰水上浮”一句中最有意蕴的是哪两个字?试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价此诗虽为送别诗,但送别之意似无迹可求,你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最有意蕴的是“孤” “浮”两个字。“孤”字借写山的孤单,实写自己内心的孤单和悲凉;“浮”字明写湖水的波动使人产生浮动之感,暗写自己谪居后飘摇不定的处境和茫然无绪的心境。诗人运用双关的手法既写景,又抒情。
2.本诗字面似与送别相去甚远,实则寓情于景。首句写洞庭秋色,乃作者目送友人时所见,“秋”字情寓景中,点出诗人心中的凄凄之感;次句写“孤峰”也反映了诗人在送别友人之后的孤独寂寞之情;第三句由实写虚,流露出一种难以追攀的莫名的惆怅;第四句以心与湖水相比,表达对友人的不尽的思念之情如潮水一般悠悠不绝。(主观题意对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送梁六自洞庭山张说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 此诗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今】;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 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 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 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 此会在何年。
(1)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描绘了一个别筵将尽,朋友分手在即的场景,句中的“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神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一联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 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1)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两句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这首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的何种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诗歌炼字的角度,简析“笑”字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⑴这首诗写离别之情,集中表现在“悲”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从“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两句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遭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沁园春    雪
***
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娇绕。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对这首词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莽莽”,本指草木茂密的样子 ,这里形容大雪无边无际的样子。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竞”,争着。“折腰 ”低头弯腰,与陶渊明“不能为五斗米折腰”中的“折腰”,意思相同。
C.“唐宗宋祖,稍逊风***”,“稍逊”,稍微差一点。“风***”,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后来泛指文采。
D.“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在一定的时代中,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大影响的杰出人物,诗中指当今时代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
(2)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几句描写,情景交融,动静相济,词韵俱佳,构成了一幅极妙的北国雪景图。
B.“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是过渡句,传统称为“过片”,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C.“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一个“惜”字,表达了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历史功绩的否定,他们远远不能与今天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相比。
D.这首词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写景、抒情、议论紧密融合,构成雄浑博大的意境。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