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望月怀远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注释】①怀远:怀念远...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①怀远:怀念远方亲人。②情人:有怀远之情的人。遥夜:长夜。③怜:爱惜。披衣:意为走出户外。露滋:表示夜已深。④尾联语出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①这首诗的颔联以“怨”为中心,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的分析。
②这首诗的尾联构思奇妙,请就其构思特点及其作用做简要的分析。
答案

①表现月圆人未圆时,诗人翻腾的心绪、深厚的感情、诚挚的态度。
②在非现实的境界中去寻找相会合的时机,以表现出诗人迷离怅惘的心情,同时留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含有余不尽之意。
解析

(1)“月有阴晴圆缺”,在诗词中多用来比喻人的相聚与分离,而反衬法在诗词的创作中也时常被用到,这两点知识加在一起来回答这一问题,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剩下的依照诗的主旨稍作发挥即可。
(2)梦是非现实的境界,尾联中的“还寝梦佳期”中的“梦”是答题关键。抓住关键后只要展开合理的联想,并联系结尾的形式,便可推断出答案中的那些话。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望月怀远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注释】①怀远:怀念远】;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①张丞相:张九龄。②涵:包容。虚、太清:均指天空。③云梦泽:今洞庭湖以北一带地区。④端居:闲处,隐居。⑤垂钓者:喻执政者。羡鱼情,语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慕鱼,不若归家结网。”这里以“鱼”喻“政”。
①诗人描绘洞庭湖水有何特色?其作用又是什么?请作简要的分析:
②这首诗的语言很有特色,历代评家认为“不露(干谒)痕迹”,请就此作简要的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终南望余雪 祖 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注释】①终南山:即秦岭,又名中南山或南山,主峰在陕西省长安县南五十里。唐朝士人为了当官多隐居于此,待价而估。②阴岭:指山的北面。秀:秀丽。积雪:即题中的“余雪”。浮云端:在浮云的顶上,指山的极高处。③林表:树林的上面。明:用作动词,出现的意思。霁色:雨、雪后出现的晴光。
①清代的王渔洋称赞这首诗为咏雪的“最佳”作品,这首诗究竟“佳”在哪里呢?
②“明”字在这首诗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请作简要的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①山居:山中的住所,这里指作者的辋川别墅。暝:日暮,天晚。②空:这里有人迹罕至的意思。新雨后:刚下了场雨。晚来秋:晚上天气凉爽,有秋意。③喧:喧哗,喧笑。浣女:洗衣服的女子。下渔舟:“渔舟下”的倒装句。④随意:任凭。歇:消失。王孙:原指贵族子弟,这里作者借以自称,表达了诗人归隐之意。
①在陶醉山林的志趣中,隐含着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愿望?请作简要的分析。
②诗人笔下的辋川景色有何特色?而“渔舟”的出现会使人联想到什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①使:出使。塞上:边塞之上。王维奉使出塞慰问守边将士,并在河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②单车:一辆车。这里指独自前往。问:慰问,察访。属国:附属国。居延:在今甘肃省张掖县北。③征蓬:远飞的蓬草。作者以之自喻。胡天:这里指西北地区,喻行程遥远。④孤烟直:用狼粪烧的燧烟微风吹之不斜。⑤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候骑:侦察骑兵。都护:都护府的长官,边境最高统帅。这里指河西节度使。燕然:这里代称最前线。
①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盛赞颈联是“千古壮观”的名句,请你加以适当的解说。
②诗歌好的结尾往往言尽而意未尽,引因起人们的回味,这首诗的结尾就是这样,请作简要的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又呈吴郎 杜 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注释】①扑:打。任:放任,丝毫不加干涉。西邻:西边邻居一个穷寡妇。②宁:怎么。此:指打枣的事。缘:因为。转:反而。③防:因产生疑心而提防。远客:指吴郎。多事:多心,过虑。④征求:苛捐杂税,各种摊派。
①这首诗揭示了当时怎样的一种社会现实?表现出诗人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②诗人在批评吴郎时措辞非常委婉,极具艺术性,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