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9分)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9分)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语欲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 ,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小题1:对第一段的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浔阳江头夜送客”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B.“枫叶荻花秋瑟瑟”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D.最后一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惨心情。
小题2: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来万事东流水。(比喻)
B.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
C.终岁不闻丝竹声。(借代)
D.铁骑突出刀枪鸣。(夸张)
小题3:对《琵琶行》中音乐描写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嘈嘈” 弹奏声音粗重急骤,“切切” 弹奏声音轻细委婉。
B.“间关”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冰下难”形容乐声的冷涩。
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
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

答案

小题1:D
小题1:D
小题1:C
解析

小题1:最后一句写出了音乐的感染力。
小题1:铁骑突出刀枪鸣。(比喻)
小题1:“别有”句表达了琵琶女的“幽愁暗恨”之情,而不是听众内心的愁思和怨恨。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9分)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 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 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 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 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 何年致此身?
小题1:颔联和尾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3分 )
小题2:“空园白露滴, 孤壁野僧邻”渲染了什么氛围?写法上有什么特点?(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小题1:简要述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3分)
小题2:全诗是围绕着一个什么字来逐渐展开的?请结合诗歌做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注】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已是不惑之年的孟浩然赴长安应试不第,在第二年便黯然离京,东游吴越,寄情山水。
小题1:这首诗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详细描述。(5分)
小题2:结合全诗及写作背景,分析本诗是如何写“愁”的。(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余干旅舍[注]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 本诗是刘长卿寄寓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的。
小题1:这首诗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离情乡思?(3分)
小题2:有人评论此诗具有“时渐进,情渐浓”的特点,请结合相关场景赏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天津桥春望 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释:①雍陶生活在晚唐。
小题1:全诗处处切合一“望”字。请你简要描述诗人“望”到的景象。(4分)
小题2: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悠然,然而在这种看似冷静的描写中,蕴藏着作者的一种什么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