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11分)螺川早发王猷定(清)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拨残星。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注】螺...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11分)
螺川早发
王猷定(清)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拨残星。
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螺川即螺山,形状似螺,在江西吉安县北十里,南临赣江。
小题1:这是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诗歌,最后一句作者不写自己孤单,不写孤舟,而说螺山似孤亭,请你说说这样写的好处。(6分)
小题2: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你选择其中一种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说明。
答案

小题1:①“孤亭”形象地勾画出螺山之形,补写了螺川近看似螺,远看似亭的山势特点。
②将螺山人格化,通过写螺山的孤独来写诗人的离情,更能突出诗人的孤寂情感。
③“亭”能令人联想到送别的长亭短亭,形象地写出了螺山为诗人送行之意及诗人对螺山的依恋之情。(6分)
小题1:示例:①融情于景(或情景交融)。作者把自己早行的孤寂之情以及对螺山的依恋之情融入“月”“秋山”“残星”“孤亭”等意象中,使得诗歌的情感真挚而感人。
②虚实相生。如颔联写长流不断的赣江水仿佛是要将自己从一个梦乡流入另一个梦乡,那划动的短棹似乎是在拨动水中残存的星光倒影。江水、木桨都是摸得着的实体,梦境、星影却是空幻的、浮动的,虚实相生,扩大了诗歌的意境,给人带来无限的想象。(5分)
解析

小题1:此题已经说明了诗歌主旨是首写离别之情,答此题注意“孤”“亭”的分别内涵与作用。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此题的手法有融情于景、虚实相生,选择其中一种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说明即可。
【赏析】
首联:写月落时分,群山披上晓色,山野空旷,遥闻城楼上的鼓角鸣声划破夜空又呈现清晨的宁静。写欲发未发时的螺川风光一切是那么恬静,那么自然,含蓄地为下文写离情别意打下基础。
颔联:那长流不断的赣江水,仿佛是要将自己从一个梦想流入另一个梦想;那划动的短棹是在波动水中残存的星光倒影。江水、木桨都是摸得着的实体,梦境、星影却是空幻、浮动的,“流”、“拨”二字富有动感,虚实相辅,扩大了意境,让人浮想联翩,含义无穷。
颈联:视野更宽广,“露湿”点明特定环境,“天光”点明特定时间,秋露朝湿,晨光见晓,“鸥衣白”“燕子青”突出秋江早晨空气的清新爽朗。水天一色,鸥驻雁飞,小舟荡漾,构成一幅淡漠水彩画,既开阔明晰又潇洒飘逸,咀嚼之中,惜别之意蕴藏其中。
尾联:船行回首望,只见水天苍茫,旷远无边,螺山已似海岳之中的一个小小孤亭。船越行越快,,越显山小如孤亭,让人联想到送别的长亭,螺山亭亭玉立目送行舟,其楚楚依人,看似写景,实为写情,写出了螺山为之送行之意及诗人对螺山的依恋之情,把离别之后的孤寂情感表现得更深沉更浑厚。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11分)螺川早发王猷定(清)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拨残星。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注】螺】;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兴(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匡衡:字雅圭,汉朝人。②抗疏:指臣子对君命或廷议有所抑制,上疏进谏。
小题1:为了抒写诗人的心境,这首诗的颈联和尾联各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说明。(4分)
小题2:有人说,诗的首句中的“静”字不如改成“尽”字。对此,你的看法如何?请表明观点并简洁地阐述理由。(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小题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6分)
小题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①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①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
小题1:颔联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夏日题老将林亭  
张蠙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 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
小题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语言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诗中的老将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小题。(7分)
浣溪沙
苏 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年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这首词。是苏轼贬谪苏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时写的。②清洛,冷安徽洛河。③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古时烹茶,以乳白鲜白、泡沫细腻为上乘。④蓼茸:蓼菜的嫩芽。蒿笋,莴苣笋。春盘,唐代以来风俗,立春日用春饼、生菜等装盘,馈赠亲友,称春盘。
小题1:下列对本文词的赏析不正确一项是(   ) (3分)
A.整体理解:词作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品茗、野餐的情味,充满春夭的氖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B.词的上片可以这样描述:冬尽春萌,早上,细雨斜风,乍暖还寒,山中淡烟疏柳雾朦胧,河边突然阳光明媚,豁然开朗;从洛涧流出的清浅河水,进入淮河后逐渐变得混黄迷漫,迤逦向前。
C.人物形象分析:词作第一句写风斜雨细,瑟瑟寒侵,作者置身其中,物我两忘,这与唐代张志和所刻画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烟波钓叟”同为隐逸者形象。
D.艺术形象分析:作者以“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形象鲜明,这种将生活形象铸成艺术形象的手法.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小题2:简析“淡烟疏柳媚晴滩”中“媚”字的妙处。 (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