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登 高    (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小题1:...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登 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小题1:这首诗的首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请作简要的分析。(3分)
小题2:全诗感情浓郁,请简要概括诗歌所蕴含的情感。(3分)
答案

小题1:这是一幅苍茫寥廓的秋江山水图。这两句从秋风、高天写到江水、沙洲,俯仰结合,视野高远阔大;猿猴哀啸,飞鸟回旋,秋水清湛,沙洲灰白,动静相映,声色并茂,气韵生动。(三种手法:俯仰结合、声色并茂、动静结合,答出并分析正确一种手法得2分,答到2点得3分。)
小题2: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之苦楚,年老多病的孤独,忧国伤时的情怀。
(答出漂泊之苦1分,年老多病1分,孤独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是诗人登高首先看到的景象。天高风急,秋气肃***,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疾风、白沙、小洲、啸猿、飞鸟,构成了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的“悲秋”定下了基调。在诗人登高之处,仰望,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俯视,不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激流而来。这一联,仰视与俯视结合的景象描写,颇有疏宕之气。
点评:诗歌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小题2:
试题分析:这首诗通过诗人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大江边的深秋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艰难身世的感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此时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
点评:理解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要充分利用诗词本身的暗示信息,这些暗示信息可以是诗歌的标题,可以是诗前的小序,也可以是诗后的注解。这些内容,有的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的介绍了作者的经历,有的交代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或创作经过,有的则直接指向作者的情感基调。
核心考点
试题【登 高    (唐)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小题1:】;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浪淘沙•秋江   
张炎(南宋)
万里一飞蓬,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
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注】张炎,南宋词人,宋亡后曾北游元都谋官,后失意南归,落魄而终。
小题1:上片中的“飞蓬”“鸥”两个意象分别有何作用?(4分)
小题2:联系全词,谈谈你对最后一句“长笛霜空”的理解。(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8分)
蝶恋花 送春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小题1:下列对作品中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欲系青春”:“青春”,指春光。
B“犹自风前飘柳絮”:“犹自”,指作者自己。
C“绿满山川闻杜宇”:“杜宇”,杜鹃,传说中哀鸣啼血之鸟。
D“莫也愁人苦”:“莫”,莫非。
小题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①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4分)
②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城东早春         杨巨源
诗家①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②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①诗家:诗人。②上林:古代皇家园林。
(1)本诗中的“才”和“半”用得好。请结合诗歌内容,说说好在哪里。(3分)
                                                                          。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说明。(4分)
答: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阮郎归●初夏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①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注:①水沉,即沉香。
小题1: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女子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请分析这首词在写景方面的特色。(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