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2分)(2...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2分)
(2)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作简要赏析。(3分)
答案
(1)梅子、芭蕉、柳花
(2)闲。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一个“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解析

试题分析:本诗共写了三种景物,梅子,分绿的芭蕉和柳花,这些都是初夏特有的景物。最能体诗人情感的当是诗中的“闲”字。题干要求作简要赏析。一是赏其表层意,即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二是要赏其深层意,即情境意。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
点评:诗歌的语言、饱含着思想和情感,也必然会透露出思想和情感。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品中内在的思想感情。从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角度看,品析语言的重点是:①抓题眼,抠住题目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字眼。如《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中的“闲居”;②抓诗眼,特别是那些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和诗句③从景语中感受情。④从情语中体会情。
核心考点
试题【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2分)(2】;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红梅①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②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①苏轼因“乌台诗案”受到政敌的迫害,元丰三年被贬黄州。此时,刚刚过去两年。
②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石曼卿笔下的《红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意思是把红梅看作桃花吧,不见桃树上应有的绿叶;把红梅看作杏花吧,它的枝子又是青的。
小题1:首联运用了哪种手法?并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5分)
小题2:作者在尾联批评石老的诗没有捕捉到红梅最本质的特征。请结合颔联来分析“梅格”。(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①齐己:唐代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颇有抱负,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感。
②“望春台”指京城。
小题1:你觉得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4分)
小题2:尾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意愿?(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瑶瑟怨①
温庭筠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②。
【注释】①瑶瑟:对瑟的美称。
②十二楼:原指神仙的居所,此指女子的住所。
(1)诗歌第三句“雁声远过潇湘去”和《滕王阁序》中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不同?(4分)
(2)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有人认为是写女子的别离之怨,有人认为是写音乐的意境与感染力,你赞同哪种理解,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菩 萨 蛮
高观国
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  桂花香雾冷,梧叶西风影。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
【注】①滟滟:光摇动貌。
小题1:这首词中最能体现季节特点的词语有                    。“今夕不登楼,一年空过秋”中“今夕”指         之夕。(3分)
小题2:“客醉倚河桥,清光愁玉箫”中“客醉”二字耐人寻味,请加以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祝英台近晚春
[宋]辛弃疾
宝钗分[注],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注]“宝钗分”,古代人分别时,常将钗分作两股,男女各执一股,以为纪念。
小题1:从词风看,这首词应该属于___________派。在通过细节刻画心理方面,本词有两句与唐代诗人张籍《秋思》中的“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把这两句词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小题2:结合全词,简析画线词句的表现手法和词人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