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题目。(5分)别舍弟宗一①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②瘴来云似墨,洞庭③春尽水如天。欲知...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题目。(5分)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①宗一:柳宗元的从弟,元和十一年春,自柳州赴江陵。②桂岭: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③洞庭:在柳州至江陵途中。④郢: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
小题1: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3分)
小题2:第三联中两处比喻各有何妙处?(2分)
答案

小题1:远谪异乡,报国无门;经年投荒,历尽劫难;兄弟离别,形单影只。
小题2:前一比喻,描写自己所处之地,獐气弥漫,乌云似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处境的险恶;后一比喻,想象宗一行经洞庭之时,春色已尽,水天相接,含蓄地表达了天涯阻隔之情。(各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首句“零落残魂倍黯然”领起全诗,“双垂别泪越江边”兄弟离别涕泪涟涟;“一身”孤单一人,“去国六千里”远谪他乡;“万死”历尽磨难,“投荒十二年”经年投荒。(3分,一点1分)
小题2:
试题分析:由注释可知,“桂岭”句是写作者自己的处境,而“洞庭”句则是想像宗一的行程,上下句形成对比,自己处地瘴云似墨,宗一过处春水如天,一方面写出自己处璋险恶,另一方面也写出洞庭虽美但与自己却是天水之隔,表达了诗人的惜别之情。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题目。(5分)别舍弟宗一①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桂岭②瘴来云似墨,洞庭③春尽水如天。欲知】;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4分)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小题1:请概括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2分)
小题2:末句“软红光里涌银山”中哪一个字用得好?请赏析它的妙处?(2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1906年写的一首《咏蛙》,完成后边的题目。(3分)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首诗主要运用何种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何作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二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8分)
阁夜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岁暮①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小题1:两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2分)
小题2:试比较以上两首诗思想情感上的异同。(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面对《沁园春·长沙》和《相信未来》中有关诗句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独立”一词凸显了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和不凡气概;“湘江北去”一方面写出了江水的流向,另一方面也衬托出词人故地重游时的“逝者如斯”的怅然。
B.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这三句通过对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发问,表现出词人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C.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诗歌选用了“蜘蛛网”“炉台”“灰烬”“余烟”等带有灰暗色彩的意象,象征式地描绘了一个荒芜、穷困、艰难的时代,表达了一种迷惘、失望的情感。
D.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把“手指”比作“涌向天边的排浪”,把“手掌”比作“托住太阳的大海”,体现了诗人对自我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对光明必将战胜黑暗的信心。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齐安郡晚秋
[唐]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 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 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 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 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小题1:研读诗歌的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2分)
小题2: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