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古代诗歌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古代诗歌阅读  (11分)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小题1:有人认为颈联两句中各有一字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找出这两个字并作简要赏析。(5分)
小题2:请结合本诗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筝声”之“悲怨”的。(6分)
答案

小题1:“独”是孤单的意思,“空”是空旷,寂寥的意思。(2分)渲染了亲友离别之后孤单,寂寞,苦苦相思的凄清伤感的氛围。(3分)
小题2:作者运用通感(比喻)的手法,(1分)在颔联中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风逐柳絮,鸟儿哀鸣的伤春画面。(2分)在颈联中描绘了灯下只影落泪,楼头伥立相思的凄凉场景,(2分)以生动的画面形象地表现了筝声之“悲怨”。(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独”、“空”两字,尤使画面显得分外凄清,增加了盼子思夫、离愁别恨的分量。“愁灯影”、“思月明”,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灯前别无他人,只看到自己的影子,可见何等孤独,怎能不“愁”?楼头没有亲人,只见明月高悬,可见何等空荡,怎能不“思”?
小题2:
试题分析:“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筝声象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象杜鹃鸟绕着落花,啁啁啼血。诗人巧妙地把弦上发出的乐声同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顿时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那柳条摇荡、柳絮追逐、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仿佛呈现于我们的眼前;春风、杨柳、花、鸟,情怀逼露,更加渲染出一片伤春惜别之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写人世的悲欢,真切感人。那低沉、幽咽的筝声,好似谁家的白发老母枯坐灯前,为游子不归而对影啜泣;又好似谁家的红颜少妇伫立楼头,为丈夫远出而望月长叹。
核心考点
试题【古代诗歌阅读  (11分)听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主要考察你对古代诗歌鉴赏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小题1: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小题2:                ,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
小题3:故虽有名马,              ,骈死于槽枥之间。(韩愈《马说》)
小题4: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屈原《离***》)
小题5: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赤壁赋》)
小题6: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小题1:本诗颈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4分)
小题2:诗中第四句“日光穿竹翠玲珑”,有人认为这句景色描写实在妙极,但也有人认为改作“日光穿竹翠朦胧”更好,你觉得哪种更好?请说明理由。(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释:①秦韬玉,唐代诗人,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投靠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
②共怜时世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称“时世妆”,又称“俭妆”。
小题1:这首诗主要通过对比来塑造贫女这一人物形象,请对此作简要分析。(4分)
答:
小题2:沈德潜说这首诗“语语为贫士写照”,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古代诗词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江 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释:①作者是个穷愁潦倒的诗人,他的一生为生计所迫而常年奔走异乡。   
②沧江,因江水呈青色、苍色故称“沧江”。
小题1:赏析“镜天飞雪一双鸥”使用了哪些手法?作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诗歌的最后两句,前人称之为神来之笔,请结合内容及情感作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秋  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注】①包羞:于心不安,感到耻辱。
小题1:该诗第二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绘秋景?这种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3分)
答:                                                                         
小题2:有人评说本诗“既表现了儒家的忧世之情,也表现了道家的超然之想”,请结合该诗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