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 翻译句子。 1.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
题目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来源:湖南省期中题
翻译句子。 
1.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每当想起这些,常常痛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       
2.之所以派遣官兵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出和意外的变故。
核心考点
试题【翻译句子。 1.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所】;主要考察你对理解、分析文言句段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能意见齐宣王。
  狐援说齐湣王曰:“殷之鼎陈于周之廷,其社盖于周之屏,其干戚之音,在人之游。亡国之音不得至于庙亡国之社不得见于天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王必勉之。其无使齐王之大吕陈之廷,无使太公之社盖之屏,无使齐音,充人之游。”齐王不受。狐援出而哭国三日,其辞曰:“先出也,衣;后出也,满囹圄。吾今见民之洋洋然东走而不知所处。”齐王问吏曰:“哭国之法若何?”吏曰:“斮。”王曰:“行法。”吏陈斧质于东闾,不欲杀之,而欲去之。狐援闻而蹶往过之。吏曰:“哭国之法新。先生之老欤昏欤?”狐援曰:“曷为昏哉?”于是乃言曰:“有人自南方来,鲋入而鲵居,使人之朝为草而国为墟。殷有比干,吴有子胥,齐有狐援。已不用若言,又斮之东闾。每斮者以吾参乎二子者乎!”狐援非乐斮也,国已乱矣,上已悖矣,哀社稷与民人,故出若言。出若言非平论也,将以救败也,固嫌于危。此触子之所以去之也,达子之所以死之也。
  赵简子攻卫附郭,自将兵。及战,且远立,又居于犀蔽屏橹之下,鼓之而士不起,简子投桴而叹曰:“呜呼!士之速弊一若此乎?”行人烛过免胄横戈而进曰:“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简子艴然作色曰:“寡人之无使,而身自将是众也,子亲谓寡人之无能,有说则可,无说则死。”对曰:“昔吾先君献公即位五年,兼国十九,用此士也。惠公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秦人袭我,逊去绛七十,用此士也。文公即位二年,底之以勇,故三年而士尽果敢;城濮之战,五败荆人;围卫取曹,拔石社;定天子之位,成尊名于天下,用此士也。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简子乃去犀蔽屏橹而立于矢石之所及,一鼓而士毕乘之。简子曰:“与吾得革车千乘也,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行人烛过可谓能谏其君矣,战斗之上,桴鼓方用,赏不加厚,罚不加重,一言而士皆乐为其上死。
  【注释】①干戚之音:代指殷朝的宫廷音乐。②齐音:指齐国的宫廷音乐。⑥③洋洋然:犹茫茫然。④鲋(fù):小鱼。鲵,大鱼。这句话是隐语又是预言。⑤触子:与下句的“达子”都是齐湣王之臣。犀蔽屏橹:当作“犀蔽犀橹”。犀蔽,即用犀牛皮做的屏障。犀橹:即用犀牛皮蒙的大盾。艴(fú)然作色:因盛怒而面变色。底:通“砥”,磨砺。乘:登,指登上敌城。战斗之上:犹战斗之间或战斗之时。
1.下面加粗的字解释错误的是(     )
A.言直则者见矣——枉,邪曲
B.是其源而欲其水也——障,屏障
C.国之法若何——哭,哀悼
D.有说则可,无则死——说,道理
2.下面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所以贵士,其直言也/一言而士皆乐其上死
B.狗彘食人食不知检/一鼓士毕乘之
C.使人朝为草而国为墟/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
D.每斮者以吾参二子者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
3.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亡国之音不得/至于庙/亡国之社不得/见于天/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
B.亡国之音不得/至于庙/亡国之社不得/见于天/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
C.亡国之音/不得至于庙/亡国之社/不得见于天/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
D.亡国之音/不得至于庙/亡国之社/不得见于天/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呜呼,士之速弊一若此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出也,衣;后出也,满囹圄。吾今见民之洋洋然东走而不知所处。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翻译下列句子。
(1)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晋,何厌之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崇明老人记
(清)陆陇其
         崇明县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子以自给,四子尽为富家奴。及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卜居于县治之西,列肆共五间:伯开花布店,仲开布庄,叔开腌腊,季开南北杂货。四铺并列,其中一间,为出入之所。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始拟膳每月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曰:“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拟每日一家,周而复始。媳又曰:“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得侍奉颜色,亦疏。”乃以一餐为率,如早餐伯,则午餐仲,晚餐叔,则明日早餐季,周而复始。若逢五及十,则四子共设于中堂,父母南向坐,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分昭穆坐定,以次称觞献寿。率以为常。
         老人夫妇至今犹无恙其长子年七十七岁余子皆颁白孙与曾孙约共二十余人崇明总兵刘兆以联表其门曰百龄夫妇齐眉五世孙儿绕膝,洵不诬也。因援笔记之,以告世之为人子者。(原文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以自给               鬻:卖。
B.方得侍奉颜色             颜色:脸色,面容,这里代指老人。
C.乃以一餐为             率:标准。
D.不诬也                 洵:大概。
2、下列各组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援笔记之             或寄所托
B.卜居于县治西          为出入
C.四子尽富家奴           以告世之人子者
D.次称觞献寿             乃一餐为率
3、用/给下列文字断句。
老人夫妇至今犹无恙其长子年七十七岁余子皆颁白孙与曾孙约共二十余人崇明总兵刘兆以联表其门曰百龄夫妇齐眉五世孙儿绕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选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问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各句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或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就着,随着  )
B.况短随化,终期于尽(高,长)
C.舍万殊,静躁不同( 趋向,取向 )
D.之所欣,俯仰之间(奔向)
2.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 )
①岂不痛哉 
②死生亦大矣 
③当其欣于所遇 
④则与斗卮酒
A.①感叹句 ②感叹句 ③宾语前置句 ④陈述句
B.①反问句 ②判断句 ③介宾结构后置 ④省略句
C.①反问句 ②判断句 ③陈述句 ④宾语前置句
D.①感叹句 ②反问句 ③介宾结构后置 ④省略句
3.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译文)原来所感到欣慰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4.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后来读到这个集子的人,也会对其中的作品产生同样的感慨。
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译文:                                                                    
(2)其后牧儿亡羊,羊人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
译文:                                                                    
(3)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
译文: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