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0123 期末题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节选自《战国策 燕策三》)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北蛮夷之鄙人——鄙:卑鄙
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引:提起
D.轲自知事不就——就:成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B.因左手把秦王之袖——因人之力而敝之
C.乃欲以生劫之——敢以烦执事
D.卒惶急不知所为——若属皆且为所虏
3.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文章加粗句的人物描写方法,并结合选段简要概括荆轲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C
3.(1)希望大王稍稍原谅他,让他在您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2)因此荆轲追逐秦王,而仓促间惊慌失措,大家没有东西来打击荆轲,于是一齐仅仅用空手来同荆轲搏斗。
4.该句话采用了心理、动作和语言描写。荆轲既是一个勇敢无畏、富有牺牲精神、有恩必报的侠士,也是一个有智谋、能随机应变的英雄(言之成理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帝唶吮之⑧。文帝不乐,从容问通曰:“天下谁最爱我者乎?”通曰:“宜莫如太子。”太子入问病,文帝使唶痈,唶痈而色难之。已而闻邓通常为帝唶吮之,心惭,由此怨通矣。及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免,家居。居无何,人有告邓通盗出徼⑨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之,遂竟案,尽没入邓通家,尚负责数巨万。(3)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节选自《史记·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注释:①濯(zhào)船:用桨划船。濯:通“棹”。②黄头郞:汉代掌管船舶行驶的吏员,头戴黄帽,故称“黄头郞”。后泛指船夫。③裻(dū,督):衣衫和横腰部分。带:衣带。穿:打结。④渐台:建在未央宫西边苍池中的台子。⑤愿谨:性格老实谨慎。⑥外交:同别人交往。⑦洗沐:休假。按汉制,官吏五日一洗沐。⑧唶吮:吮吸。⑨徼:边境。
1.下面句子中黑体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B.能富通者在我也——富:使……富有
C.竟不得名一钱——名:名义,名分
D.尚负责数万元——责:通“债”
2.下面句子中的虚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宜莫如太子——如今人方为刀俎
C.于是帝赏赐通巨万以十数——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D.文帝说焉——且焉置土石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邓通深得文帝信任靠得不是投机钻营,谄媚逢迎,而是他的诚实谨慎,脱身事外,不拉拢投靠,结党营私。
C.文帝赐给邓通铜山并给他铸钱的特权,是为了报答梦境中黄头郞对自己的辅助和邓通为自己吮吸脓血。
D.邓通心甘情愿地为文帝吮吸脓血,使景帝很难堪,邓通的“忠”,使景帝的“孝”显得很虚伪。
世祖引允与论刑政,言甚称旨。因问允曰:“万机之务,何者为先?”是时多禁封良田,又京师游食者众,允因言曰:“臣少也贱,所知唯田,请言农事。古人云:方一里则为田三顷七十亩,百里则田三万七千顷。若勤之,则亩益三斗,不勤则亩损三斗。方百里损益之率,为粟二百二十二万斛,况以天下之广乎?若公私有储,虽遇凶年,复何忧哉?”世祖善之。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奉使并州,受布千匹,事寻发觉。黑子请计于允曰:“主上问我,为首为讳乎?”允曰:“公帷幄宠臣,答诏宜实。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中书侍郎崔览、公孙质等咸言首实罪不可测,宜讳之。黑子以览等为亲己,而反怒允曰:“如君言,诱我死,何其不直!”遂绝于允。黑子以不实对,竟为世祖所疏,终获罪戮。
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允谏曰:“昔太祖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永安前殿足以朝会万国,西堂温室足以安御圣躬,紫楼临望可以观望远近。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计斫材运土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小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古人有言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之众其所损废亦以多矣推之于古验之于今必然之效也。诚圣主所宜思量。”高宗纳之。(选自《魏书》,有删节)
注:黄中内润:内心高尚,德才深藏不露。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则亩益三斗——益:增加
C.辽东公翟黑子宠世祖——宠:受宠
D.为首为讳乎——首:头领
2.下列六句话编为四组,能说明高允有远见的一组是
①与论刑政,言甚称旨 | ②遂除田禁,悉以授民 | ③又自告忠诚,罪必无虑 | |||||||||||||||||||||||||||
④竟为世祖所疏 | ⑤非因农隙,不有所兴 | ⑥宜渐致之,不可仓卒 | |||||||||||||||||||||||||||
蔡泽者,燕人也,游学于诸侯。去之赵,见逐。之韩、魏,遇夺釜鬲①于途,蔡泽乃西入秦。 将见昭王,使人宣言以感怒秦相范雎曰:“燕客蔡泽,天下雄俊弘辩智士也,彼一见秦王,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范雎闻,使人召之。蔡泽入,则揖范雎,范雎固不快。及见之,又倨。范雎让之曰:“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请闻其说!“蔡泽曰:”若夫秦之商君、楚之吴起、越之大夫种,其卒然亦可愿与?“范雎知蔡泽之欲困己以说,复谬曰:”何为不可!若此三子②者,固义之至之,忠之节也。是故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士固有杀身以成名,惟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何为不可哉!“蔡泽曰:“今商君、吴起、大夫种之为人臣,是也;其君,非也。故世称三子致功而不见德,岂慕不遇世死乎!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戮辱而身全者,下也。”于是范雎称善。乃延入坐,为上客。 后数日入朝,言于秦昭王。昭王召见蔡泽,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范雎因谢病请归相印。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东收周室。蔡泽相秦数月,人或恶之,惧诛,乃谢病归相印,号为纲成君。居秦十余年,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卒事始皇帝。为秦使于燕,三年而燕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太史公曰:韩子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信哉是言也!蔡泽等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非计策之拙,所为说力少也。及羁旅入秦,取秦相,垂功于天下者,固强弱之势异也。然士亦有偶合,贤者多如此子,不得尽意,岂可胜道哉!然此子不困厄,恶能激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注释:①釜鬲(gé),行厨炊具。②三子,指商君、吴起、大夫文种,他们都是功成被杀。 1、下列划线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A、去之赵,见逐——见,被。 B、秦王必困君而夺君之位——困,使……窘迫、困窘。 C、范雎让之曰——让,谦让。 D、昭王新说蔡泽,遂拜为秦相——拜,授予官职。 2、下列全都能体现蔡泽智慧与谋略的一项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