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安徽省模拟题
荀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
C.輮以为轮,其曲中规——中:符合
D.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断绝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B.輮使之然也——河东凶亦然
C.风雨兴焉——斯天下之民至焉
D.蚓无爪牙之利——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
3.下列语句中,全都表明学习要积累、专心的一组是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 ②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③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④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1.D 2.B 3.D 4.A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两组划线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
[ ] | ||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 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2.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 ||
[ ] |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 3.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经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4.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与现在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
[ ] | ||
①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②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③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④年十七,好古文 A.全不相同 B.②③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①③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标有序号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1.对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A.范增数目项王——目:眼睛 B.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C.令将军与臣有郤——郤:同"隙",感情上的裂痕 D.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的翅膀一样 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 ] | ||
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B.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不然,籍何以至此 3.下列选项对人物形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A.刘邦亲自登门谢罪,态度卑恭,说明刘邦惧怕项羽。 B.从宴会上人物的座次可见项羽对刘邦根本没放在眼里。 C.项羽不假思索地向刘邦说出是曹无伤告的密,可见他胸无城府。 D.范增举玦暗示项羽***刘邦,可是项羽下不了决心,可见他优柔寡断。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孔子迁于蔡三岁,楚使人聘孔子。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 孔子乃召子路而问曰:“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颜回入见。孔子曰:“回,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楚昭王兴师迎孔子,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去,弗得与之言。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对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 ] | ||
A.今孔丘得据土壤——土壤:土地 B.今之从政者殆而——殆:懈怠 C.景行行止——景行:大路 D.大路学者宗之——宗:尊奉 2.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 ] | ||
A.①夫子之道至大 ②夫道之不修也 B.①吾何为于此 ②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C.①使知者而必行 ②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 D.①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②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3.下列各组句子中,属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
[ ] | ||
A.孔子贤者 / 人之不我信也 B.今楚,大国也 / 来者犹可追也 C.昭王乃止/ 是吾丑也 D.孔子布衣 / 非楚之福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A.楚昭王要聘用孔子,陈、蔡两国当权的大夫们害怕孔子被楚国重用,会对自己不利,就一同派遣一些服劳役的人把孔子和他的弟子包围起来。 B.陷入困境,孔子颇有感慨,弟子颜回认为,老师的学说极为博大,天下没有人采纳,是很遗憾的事,但没有关系,更能显出君子的本色。 C.楚国令尹子西反对聘任孔子,认为孔子有本事,又有弟子辅佐, 如果让他拥有封地,就有可能发展起来,对楚国造成危害。 D.司马迁对孔子心存敬仰,读孔子有关著作,并到了山东,拜访孔子旧居,流连不已。指出孔子的学说世代流传,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 5.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粗的句子断句。 楚 之 祖 封 于 周 号 为 子 男 五 十 里 今 孔 丘 述 三 五 之 法 明 周 召 之 业 王 若 用之 则 楚 安 得 世 世 堂 堂 方 数 千 里 乎 夫 文 王 在 丰 武 王 在 镐 百 里 之 君 卒 王 天 下。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适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道同体。虽一豫一游,亦思为天下后世法。 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想。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下上,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推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 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注],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 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选自宋濂《阅江楼记》) 注:临春、结绮皆为陈后主所建的楼阁,隋兵攻入金陵,焚于火;齐云楼为唐代曹恭王所建,落星楼于吴嘉禾元年建造,在南京落星山。 1.对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A.类皆偏据一方 大抵 B.逮我皇帝定鼎于兹 等到 C.此朕德绥威服 安抚 D.臣不敏 敏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 ] | ||
A.上以其地雄胜——以俟大一统之君 B.与民同游观之乐——见江汉之朝宗 C.必悠然而动遐想——蛮琛联肩而入贡 D.蟠绕其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 3.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 ] | ||
A.金陵为帝王之州 B.类皆偏据一方 C.今则南北一家 D.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A.作者登上阅江楼,看到长江、汉水滔滔东去,各地的官员纷纷前来述职,城高池深,关隘险固,于是感慨地说:“这是士兵们栉风沐雨,征战攻取才得到的啊!中华土地这样广阔,更感到要想办法来保住它。” B.作者认为,那临春楼、结绮楼,不是不华美;齐云楼、落星楼不是不高大。但它们只不过是用来演奏放荡的乐曲,收藏燕赵的美女。都是腐化的象征,当今帝王也不例外。 C.六朝的时候,常常凭借阅江楼作为防御敌人的天然屏障。现在则已南北一家,把长江看作一条和平的江水,无须用来进行战争了。 D.读书人有登上这座楼而观赏这长江风景的,应当想到皇上的圣德如青天一样,浩荡 宏伟,难以称说,与神禹开山引水的功业同样是无边无际的。忠于君王、报答皇上的心情就会油然而生。 5.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粗的句子断句。 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馇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推不一而足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止阅夫长江而已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贾黄中,沧州南皮人。父玭严毅,善教子。黄中幼聪悟,方五岁,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十五举进士,授校书郎、集贤校理,迁著作佐郎,直史馆。 岭南平,以黄中为采访使①,廉直平恕,远人便之。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会克江表,选知宣州。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太平兴国二年,知升州②。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上览表谓侍臣曰:“非黄中廉恪,则亡国之宝,将污法而害人矣。” 八年,与宋白、吕蒙正等同知贡举,迁司封郎中,充翰林学士。雍熙二年,又知贡举,俄掌吏部选。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精当。淳化二年秋,与李沆并拜给事中、参知政事。太宗召见其母王氏,命坐,谓曰:“教子如是,真孟母矣。”作诗以赐之,颁赐甚厚。(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 注:①采访使:掌管检查刑狱、监察州县官吏。 ②升州:即金陵,宋太祖开宝年间改称升州。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A.选知宣州——知:主持,掌管 B.命发视之——发:打开 C.部内甚治——治:惩治 D.乃得食肉——乃:才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黄中“廉直平恕”的一组是 | ||
[ ] | ||
①父常令蔬食,曰:“俟业成,乃得食肉。” ②岁饥,民多为盗,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 ③时金陵初附,黄中为政简易,部内甚治。 ④一日,案行府署中,见一室扃钥甚固,命发视之。 ⑤得金宝数十匮,计直数百万,乃李氏宫阁中遗物也,即表上之。 ⑥凡再典贡部,多柬拔寒俊,除拟官吏,品藻精当。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A.贾黄中年幼时便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他父亲把书卷一册册码放到与他的身体一样高,叫做“等身书”,督促他诵读。 B.贾黄中担任采访使,由于廉洁正直,处事公正宽容,使边境人民感到安适,并且平息了盗贼,所得前朝金宝,全部上缴朝廷。 C.贾黄中掌管科举考试,多选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除授拟定官吏,品评鉴定等级,都十分恰当,因此深受皇帝的赏识。 D.贾黄中的母亲被皇帝召见,表彰她对儿子的教育,认为她可与古代孟子的母亲相媲美,贾黄中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赠诗和赏赐。 4.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还奏利害数十事,皆称旨。会克江表,选知宣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中出己俸造糜粥,赖全活者以千数,仍设法弭盗,因悉解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