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陕西省模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奸,播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途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正言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翌日,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卢航奏禾狂妄,谪信州监酒。遇赦,得自便还里。
  初,陈罐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蔡京罪,执诣阙,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谓其失对,禾曰:“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遂坐罐党停官。
  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遭内艰,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曰:“宁饿死。”黼闻而衔之。禾兄秉时为寿春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入,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邪?”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赠中大夫,谥文介。(节选自《宋史·陈禾传》)
  [注]①辟雍:太学名。②宦寺:宦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亟之远方——窜:放逐
B.留以直臣——旌:表彰
C.国之童事,黜幽明——陟:提升
D.安得此不语——详:详细
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禾刚强正直的一组是[     ]
答案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①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
①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②未拜命,首抗疏劾贯
③论奏未终,上拂衣起④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
⑤辞益坚,曰:“宁饿死” ⑥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人,馈之不受
1.D
2.B
3.C
4.(1)陈禾请求增加守军、修补城墙,用来防备不测。
  (2)当时童贯的权势愈加扩张,和黄经臣一起执掌大权,御史中丞卢航跟他们内外呼应做坏事,士大夫因畏惧而不敢正视。
阅读《鸿门宴》节选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鸿门宴》出自《史记》。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无韵之离***”。今天我们使用“鸿门宴”这个词通常指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1)素留侯张良(  )
(2)距关,毋诸侯(  )
(3)不如也(  )
(4)吏民,封府库(  )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因”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
A.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言日
B.惠文、武、昭襄蒙故业,遗策
C.不如善遇之
D.项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4.把下列句子解释成现代汉语
(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文意,刘邦为了打动项伯,采取的行为是先_________,后__________。(均用自己的话概括)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送杨少尹序
韩愈
  ①昔疏广、受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时公卿设供帐,祖道都门外,车数百两。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
  ②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
  ③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外送者凡人,车几两,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贤与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漠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
  ④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呜》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日:“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
1.请写出本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有别于本文的文言序《  》。
2.第①段写疏广、疏受二人临行时的场面,其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
3.对“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擅长写诗的京城人,也跟着来应和丞相。
B.京城中擅长写诗的人,也作诗来应和丞相。
C.京城中擅长写诗的人,也跟着来应和杨侯。
D.擅长写诗的京城人,也作诗来应和杨侯。
4.在第③段,作者表面上说自己“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离京时送别场景怎样,而实际上是有所指的。其深层含义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全文看,杨巨源其人如何?作者对他怀有哪些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近代著名学者钱穆先生认为,“韩愈《送杨少尹序》之类,此可谓是一种无韵的散文诗”。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性简易,不治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植益内不自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呼有所敕戒。植醉不能受命,于是悔而罢之。文帝即王位,诛丁仪、丁廙并其男口。植与诸侯并就国。黄初二年,监国谒者灌均希指,奏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有司请治罪,帝以太后故,贬爵安乡侯,其年改封鄄城侯。三年,立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植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以陈四县封植为陈王,邑三千五百户。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时法制,待藩国既自峻迫,寮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又植以前过,事事复减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无欢,遂发疾薨,时年四十一。(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十九》)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善文——属:撰写,写作
B.汝人邪——倩:含笑的样子,引申为“有才”
C.植既以才异——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D.冀试用——幸:希望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说明曹植“才华出众”和“任性而为”的一组是
[     ]
A.植援笔立成,可观 / 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
B.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 / 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
C.常自愤怨,抱利器而无所施 / 植醉不能受命
D.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 / 醉酒悖慢,劫胁使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曹植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显现才华,而且性情随和,所驾的车马和自己平日的着装也不刻意追求华丽,受到父亲的宠爱。
B.曹植曾受到曹操的勉励,一方面因为有出众的才华,另一方面又得到丁仪、丁廙、杨修等人辅佐,好几次差一点被立为嗣。
C.曹植率性而为,举止旷达,不知道砥砺言行,他曾因醉酒而没有能接受曹操让他救曹仁的命令,曹植虽然后来后悔了但是还是没有能够出征。
D.曹植受到冷落和排挤后,常常自怨怀瑾握瑜,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几经努力,终无所用,后来在郁郁寡欢中抱病而死,终年四十一岁。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征孙权,使植留守邺,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于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①周大夫行役经京城地区,宗庙公室变为黍稷。他不禁悲悯周的颠覆,彷徨不忍离开而创作此诗。②行迈:远行。迈,行,走。③靡靡:迟迟、缓慢的样子。④摇摇:心神不宁。⑤此何人哉:这(指故国沦亡的凄凉景象)是谁造成的呢?⑥噎:食物塞住咽喉,这里指哽咽。
(1)联系全诗看,作者为什么要写“彼稷之苗……之穗……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三章多反复,请问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戕竹记
欧阳修
  洛最多竹,樊圃棋错。包箨榯笋之赢,岁尚十数万缗,坐安侯利,宁肯为渭川下。然其治水庸,任土物,简历芟养,率须谨严。家必有小斋闲馆在亏蔽间,宾欲赏,辄腰舆以入,不问辟疆,恬无怪让也。以是名其俗,为好事。
  壬申之秋,人吏率持镰斧,亡公私谁何,且戕且桴,不竭不止。守都山令:有敢隐一毫为私,不与公上急病,服王官为慢,齿王民为悖。如是累日,地榛园秃,下亡有啬色少见于颜间者,由是知其民之急上。
  噫!古者伐山林,纳材苇,惟是地物之美,必登王府,以经于用。不供谓之畔废,不时谓之暴殄。今土宇广斥,赋入委叠;上益笃俭,非有广居盛囿之侈。县官材用,顾不衍溢朽蠹,而一有非常,敛取无艺。意者营饰像庙过差乎!《书》云:“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君子节用而爱人。”天子有司所当朝夕谋虑,守官与道,不可以忽也。推类而广之,则竹事犹末。
  注:①渭川:《史记·货殖列传》:“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②不作无益害有益:《尚书·旅獒》:“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③君子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安侯利,宁肯为渭川下——坐:因为。
B.历芟养,率须谨严——简:挑选。
C.公私谁何——亡:灭亡。
D.上笃俭——益:更加。
2.翻译下列句子。
(1)且戕且桴,不竭不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亡有啬色少见于颜间者,由是知其民之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1)文章从题前落笔,先写洛竹之___________,洛竹之利,___________之美,主人之好客,言简意赅地展现洛竹既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又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2)文章的第二段,先写___________的时间,再写戕竹的行为,最后写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是议论,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由此生发了什么道理?找出原文句子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标题为“戕竹记”,但第一段却不写戕(砍伐)竹,说说第一段与第二段的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