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问题。  下列文字,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对颜渊的评价,也有颜渊对孔子的评价。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浙江省期末题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问题。
  下列文字,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对颜渊的评价,也有颜渊对孔子的评价。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史记?孔子世家?陈蔡之厄
  【注释】①匪兕匪虎,率彼旷野: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它却徘徊在旷野中。②陈蔡之厄: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两国之间被人围困于荒野中,情势危险,粮食也断绝了,有弟子对孔子的政治主张产生了怀疑。
1.颜渊死时,孔子为什么发出了“噫!天丧予!天丧予!”的恸哭,你认为孔子如此悲伤的原因有哪些?(结合上述语段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我们能从孔子称赞颜回的这句话中读出一条对今天有益的启示吗?请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颜回安贫乐道(第一则);颜回好学(第五则);颜回最能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和人生理想。(第二则与陈蔡之厄)
2.参考答案:人生有自我的精神追求,清苦的生活也会自有情味;现代的生活充满了太多的诱惑,在物欲面前,保持心理的安宁、安详,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真正的快乐不以物质的富足为必要条件,快乐的本源来自精神的追求。(言之有理即可)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问题。  下列文字,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对颜渊的评价,也有颜渊对孔子的评价。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稷字公乔,幼有孝性,所生母刘无宠,得疾。时稷年十一,侍养衣不解带,每剧则累夜不寝。及终,哀恸过人,杖而后起。见年辈幼童,辄哽咽泣泪,州里谓之淳孝。长兄玮善弹筝,稷以刘氏先执此伎,闻玮为清调,便悲感顿绝,遂终身不听。
  性疏率,朗悟有才略,起家著作佐郎,不拜。父永及嫡母相继殂,六年庐于墓侧。齐永明中,为豫章王嶷主簿,与彭城刘绘俱待以礼,未尝被呼名,每呼为刘四、张五。以贫求为剡令,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会山贼唐宇之作乱,稷率部属保全县境。所生母刘先葬琅邪黄山,建武中改葬,物资委积。于时虽不拒绝,事毕随以还之。自幼及长,数十年中,常设刘氏神座。出告反面,如事生焉。
  永元末,为侍中,宿卫宫城。梁武师至,兼卫尉①江淹出奔,稷兼卫尉卿,都督城内诸军事,无恙。时东昏②淫虐,北徐州刺史王珍国使直阁③张齐行弑于含德殿。稷乃召右仆射王亮等列坐殿前西钟下,且遣博士范云等诣武帝,告之以事。
  梁朝初,为散骑常侍,中书令。及上即位,封领军将军。武帝尝于乐寿殿内宴,稷醉后言多怨辞形于色。帝时亦酣,谓曰:“卿兄***郡守,弟***其君,袖提帝首,衣染天血,如卿兄弟,有何名称?”稷曰:“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东昏暴虐,帝率义师来伐,臣与之。”帝捋其须曰:“张公可畏。”中丞陆杲弹稷云:“领军张稷,门无忠贞,官必险达,***君害主,以为常。”帝留其表,竟不问。
  累迁尚书左仆射。帝将幸稷宅:以盛暑留幸仆射省。旧临幸供具,皆酬太官馔直。帝以稷清贫,手诏不受。宋时孝武帝经造张永,至稷三世,并降万乘,论者荣之。
  稷性明烈,善与人交,历官无畜聚,奉禄皆颁之亲故,家无馀财。为吴兴太守,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政称宽恕。初去郡就仆射征,道由吴,乡人候稷者满水陆。稷单装径还都下,人莫之识,其率素④如此。(节选自《南史》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稍有改动)
  【注】①兼卫尉:官职名;②东昏:侯爵名;③直阁:官职名。④率素:朴素
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年于墓侧      庐:居住.
B.起家著作佐郎,不  拜:拜谢
C,出告面           反:同“返”,回来
D.稷醉后言多怨辞于色 形:显露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每剧累夜不寝    ②至于陛下不得言无勋
B.①闻玮清调         ②吴兴太守
C.①与彭城刘绘俱待礼 ②帝稷清贫
D.①论者荣之       ②奉禄皆颁亲故
3.下列各组中,全都能够表现张稷“孝性”“率素”的一组是(  )
A.①每剧则累夜不寝        ②张公可畏
B.①闻玮为清调,便悲感顿绝  ②臣兄弟无名称
C.①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    ②下车存问遗老
D.①出告反面,如事生焉     ②稷单装径还都下
4.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
A.张稷幼年时就有孝顺的品德,母亲去世后,他忧伤过度,终身不再听母亲弹奏过的乐曲《清调》。
B.张稷性格随便,担任县官时,平时不问政事,但在山贼作乱之时,能够保全一县平安。
C.作为臣子的张稷在君王面前不卑不亢,敢于争论,深得武帝的喜爱。虽然有人弹劾张稷不是忠贞之臣,但武帝并没有相信。
D.张稷为官明达,为人宽厚,做太守时政事深得民心,以宽恕被人称道。
5.将上面古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贫求为剡令,略不视事,多为小山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臣兄弟无名称,至于陛下则不得言无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车存问遗老,引其子孙置之右职,政称宽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灵壁张氏园亭记    
苏轼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龟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余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年矣。其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     阳:水的北面
B.处者安于而难出                     故:故旧
C.舟车冠盖之                             冲:要塞
D.盖其先君子之也                     泽:施恩
2.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以”字,与“硕求余文以记之”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将衅钟。
B.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C.是时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D.余是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3. 下列有关文章的内容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游记。它前面记游,后面议理,借题发挥,借事议理,环环相扣。
B.苏轼又提出“不必不仕”是因为“不仕”固然可以全身修性,但是没有尽到对君王、社稷的责任和义务。
C.张氏先君为子孙考虑长远,让他们不外出做官而是闭门隐居以怡情养性,保持志节。
D.饥渴的时候就要吃喝,吃饱喝足了就要停止。苏轼用这一比喻句表达出追求自适放达的人生态度。  
4. 把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安之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 题。
市隐斋记

         元好问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余年矣,家有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多为之赋传,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曰:“若知隐乎? 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 今夫乾没氏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垅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而伯夷语,日‘我隐者也’而可乎? 敢问娄之所以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之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贾,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 焉用文之? 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言问之。”
        贞佑丙子年十二月河东元某记。
        贞佑丙子十二月某日,河东元某写。
(选自商务印书馆《遗山先生文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得君作记    渠:他
B.谓初之士      机:机巧
C.肩以入市      胁:缩敛  
D.利嘴长        距:距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君其以我故为    如吾衰者,其能久存乎
B.无不在          胡为遑遑欲何之
C.何不二价        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D.君归试言问之    吾骑马挟矢助战
3.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简要叙述李生与娄公的关系及娄公的身份,点出写作本文的缘由,并为下文的议论作好了铺垫。
B.作者对小隐和大隐作了深入的剖析,认为小隐和大隐是两种不同的境界,而隐于何处是区分小隐和大隐的重要标志。
C.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勾勒出,这是,未必皆大隐。
D.篇末借韩伯休的故事,旨在把韩伯休与娄公对照,同时作者也指出命名。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廉与高,固古人之所以隐也,子何疑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张文谦,字仲谦,邢州沙河人。幼聪敏,善记诵,与太保刘秉忠同学。世祖居潜邸,受邢州分地,秉忠荐文谦可用。岁丁未,召见,应对称旨,命掌王府书记,日见信任。邢州当要冲,初分二千户为勋臣食邑,岁遣人监领,皆不知抚治,征求百出,民弗堪命。或诉于王府。文谦与秉忠言于世祖曰:“今民生困弊,莫邢为甚。盍择人往治之,责其成效,使四方取法,则天下均受赐矣。”于是乃选近侍脱兀脱、尚书刘隶、侍郎李简往。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由是世祖益重儒士,任之以政,皆自文谦发之。    
  岁辛亥,宪宗即位。文谦与秉忠数以时务所当先者言于世祖,悉施行之。世祖征大理,国主高祥拒命,***信使遁去。世祖怒,将屠其城。文谦与秉忠、姚枢谏曰:“***使拒命者高祥尔,非民之罪,请宥之。”由是大理之民赖以全活。己未,世祖帅师伐宋,文谦与秉忠言:“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当一视同仁,不可嗜***。”世祖曰:“期与卿等守此言。”既入宋境,分命诸将毋妄***,毋焚人室庐,所获生口悉纵之。    
  中统元年,世祖即位,立中书省,首命王文统为平章政事,文谦为左丞。建立纲纪,讲明利病,以安国便民为务。诏令一出,天下有太平之望。而文统素忌谦,谟(谋划)谋之际屡相可否,积不能平,文谦遽求出,诏以本官行大名等路宣抚司事。临发,语文统曰:“民困日久,况当大旱,不量减税赋,何以慰来苏之望?”文统曰:“上新即位,国家经费止仰税赋,苟复减损,何以供给?”文谦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俟时和岁丰,取之未晚也。”于是蠲(juān免除)常赋什之四,商酒税什之二。文谦蚤从刘秉忠,洞究术数;晚交许衡,尤粹于义理之学。为人刚明简重,几所陈于上前,莫非尧、舜仁义之道。数忤权幸,而是非得丧,一不以经意。家惟藏书数万卷。尤以引荐人材为己任,时论益以是多之。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召见,应对旨     称:符合
B.命掌王府书记,日信任 见:看见
C.施行之        悉:全、都 
D.时论益以是之     多:称赞、重视
2.全都能体现张文谦以尧舜仁义之道劝谏皇上的一项是(  )
①岁丁未,召见,应对称旨。
②今民生困弊,莫邢为甚。盍择人往治之。
③***使拒命者高祥尔,非民之罪,请宥之。
④分命诸将毋妄***,毋焚人室庐,所获生口悉纵之。
⑤王者之师,有征无战,当一视同仁,不可嗜***。
⑥民困日久,况当大旱,不量减税赋,何以慰来苏之望?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3.下列语句句读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B.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C.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D.三人至邢/协心为治/洗涤蠹敝/革去贪暴/流亡复归/不期月/户增十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盍择人往治之,责其成效,使四方取法,则天下均受赐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入宋境,分命诸将毋妄***,毋焚人室庐,所获生口悉纵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数忤权幸,而是非得丧,一不以经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岂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勿。如是,又何以行之 已:停止
B.泽命不,信也     渝:坚持
C.公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
D.若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
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 
③省刑罚,薄赋敛 
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义。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