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田氏远房亲族)也,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莒、即墨:齐国的两座城市)不下。燕引...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田氏远房亲族)也,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莒、即墨:齐国的两座城市)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即墨距燕。顷之,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田单又纵反间曰:“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齐七十余城皆复为齐。(《史记·田单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城之不者二耳/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归附
C.夜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纵:排成纵队
D.齐人追亡逐/北:指败逃者
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三组,全都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是(  )
①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
②乃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③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
④令即 墨富豪遗燕将,燕军由此益懈。
⑤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
⑥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单是齐国田氏较远的宗亲,起先未被上司了解。燕军攻打齐国,包围了即墨,即墨守将战死,田单被推举为将军。这使他后来得以立下不朽的战功。
B.田单善于审时度势,利用敌人的矛盾。惠王与乐毅有隙,田单乘机诈言乐毅缓攻即墨是待机图变,混淆了惠王的视听,乐毅最终离职,齐国消除了一大威胁。
C.田单善于谋略,他诱使燕军犯下令即墨民众发指的罪行,以激发己方同仇敌忾;又假装投降,派遣富豪打入敌军以作内应,麻痹对方,瓦解了敌军斗志。
D.田单的战术很巧妙,他布下火牛阵让牛群直冲燕军,继之以士卒的追击,百姓的助威,一举夷杀燕将骑劫,摧毁了燕军。先前被侵占的七十余城全部收复。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齐人所惧,惟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B
3.C
4.(1)齐国人怕只怕其他将领带兵来攻,(那样)即墨城就会被攻破了。
  (2)况且,燕国和赵国处在秦国逐渐征伐(各国)将近消亡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单了,作战失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的事情)。
  (3)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田氏远房亲族)也,不见知。及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莒、即墨:齐国的两座城市)不下。燕引】;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游学徐士,兼通数经。沛相陈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 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则愈。当其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需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逢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固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佗曰:“刺不的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遂如佗言。
  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旁有买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嬉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1.下列加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心解剂,不复称量/分:分量
B.逢腹摩,四五日差/膏:用药膏
C.或其异/难:诘问
D.县车边,欲佗/造:成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破取②寿毕,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杀之
B.①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②古学者必有师
C.①刺不的胃管,误中肝②呜呼!师道之不传久矣
D.①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十数②虽董之严刑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华佗曾游学徐州一带,沛相陈圭推荐他,太 尉黄琬征召他,他都不去就职。
B.华佗在给病人动手术时,先让病人喝下一种叫做麻沸散的药,病人便无知觉,他这才开始手术。
C.华佗在给徐毅看病时,发现他针灸时误中了肝脏,虽然饮食每天减少,但五天就不治自愈了。
D.华佗为一吃不下饭的病人看病,这个病人到他家拜访,看见华佗家北边的墙上挂了十几条蛇,和他吐出的蛇类似。
4.给下列语句加上标点。
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固治之宜殊
5.翻译下列句子。
①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报刘一丈书
宗 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至以“上下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于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剌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袖,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抵暮则前所受赠金者出,报客曰:“相公倦,谢客矣!客请明日来!”即明日,又不敢不来。夜披衣坐,闻鸡鸣,即起盥栉,走马抵门。门者怒曰:“为谁?”则曰:“昨日之客来。”则又怒曰:“何客之勤也?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客心耻之,强忍而与言曰:“亡奈何矣,姑容我入!”门者又得所赠金,则起而入之,又立向所立厩中。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故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纳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出,揖门者曰:“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门者答揖,大喜奔出。马上遇所交识,即扬鞭语曰:“适自相公家来,相公厚我,厚我!”且虚言状。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相公又稍稍语人曰:“某也贤!某也贤!”闻者亦心计交赞之。此世所谓上下相孚也,长者谓仆能之乎?
  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剌之外,即经年不往也。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斯则仆之褊衷,以此长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每大言曰:“人生有命,吾惟守分而已。”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选自《古文观止·明文》)
  【注】①剌:谒见时用的名片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下相/孚:信任
B.闻鸡鸣,即起盥/栉:梳头
C.何客勤也/之:这样
D.自相公家来/适:恰好
2.下列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间道经门/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B.自相公家来/始还家门
C.慰长想/敛赀财送其行
D.有所追逐者/毒之乎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了谒者媚态的一组是(  )
①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②则惊走匍匐阶下
③心畏相公厚之矣
④起则五六揖,始出
⑤且虚言状
⑥自岁时伏腊一剌之外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者来信勉励作者做一个称职的好官,并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对此作者表面上自责,实际上是为讽刺时弊做铺垫。
B.第二段通过对谒者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他卑躬屈膝地干谒当权者,并用金钱进行贿赂,从而获得“上下相孚”的全过程。
C.文章刻画了一个狐假虎威、惯会仗势诈 钱的看门人。他对谒者百般刁难,直至两次获得其“赠金”后,才将谒者带到主人面前。
D.在当时政治黑暗、士大夫寡廉鲜耻的情况下,作者洁身自好、不肯向权门低头,表现了作者的气节。
5.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官人幸顾我!他日来,幸亡阻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者闻之,得无厌其为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人未尝赂秦/未尝:不曾
B.五国丧,齐亦不免矣 /既:既然
C.是燕虽小国而后亡/是故:因此
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革灭:消灭
2.对下列各句加粗的词,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何哉?嬴而不助五国也
②是谁之过
③李牧连
匈奴七百余里
A.①②词义不同,③④词义相同 
B.①②词义不同,③④词义不同
C.①②词义相同,③④词义不同
D.①②词义相同,③④词义相同
3.下列句子,是转折关系的一项是(      )
A.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B.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4.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是(     )
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因此燕国虽然是小国,却最后灭亡,这是善于用兵的结果。
B.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赵国与秦国打了五次仗,败了两次却胜了三次。
C.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到李牧被杀害,赵都邯郸也就成了秦国的州郡。
D.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况且燕、赵处在其他四国快要被秦国完全消灭的形势下,可以说势力单薄,这样打了败仗亡了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
5.作者说“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选出全能说明这一原因的选项(      )
①(齐)与嬴而不助五国
②丹以荆卿为计
③牧以谗诛
④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⑤智力孤危
⑥三国各爱其地
A.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⑥
D.①③④⑤
6.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齐国的失败是因为“盖失强援”。
B.作者申明了燕赵“用兵之效”而“用武不终”的后果。
C.作者总结齐、燕、赵失败的原因在于它们没有贿赂秦国。
D.作者假设齐、燕、赵“反其道而行之”,灭亡与否就无法估计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阿房宫赋》中的两段文字,完成问题。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 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妃嫔嫱   雷霆惊   掠其人   
A.yìng/zhà/piāo/yǎo
B.téng/zhà/biāo/miǎo
C.téng/zhé/piāo/miǎo
D.yìng/zhé/biāo/yǎo
2.下列各句中的“于”,与“多于机上之工女”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赵尝五战于秦       
B.青,取之于蓝
C.其势弱于秦
D.辇来于秦
3.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来于秦
B.鼎玉石
C.歌夜弦
D.燕、赵之收藏
4.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明星荧荧  
B.可怜焦土
C.奈何取之尽锱铢  
D.韩、魏之经营
5.对这两段文字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段文字写宫女珍宝众多,表现了宫中统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B.第一段前六句都是对偶的四字句,写众多宫人的来源——从六国掠来。其中“王子”“皇孙”指的应是六国诸侯的儿子、孙子。
C.“明星荧荧”至“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等句,用比喻和夸张等修辞方法,从各个方面描写出宫女生活的豪奢,从而反映出秦王朝统治者的荒淫奢靡。
D.写宫中珍宝之多,一方面表现出秦王朝统治者穷奢极欲的生活,另一方面也揭露出他们抢夺劫掠的行径
6.翻译: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 泥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司,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逝江都司,充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通番。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改守台、金、严三郡。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又破贼宁波、温州。浙东平,继光进秩三等。闽、广贼流入江西。总督胡宗宪檄继光援。击破之上坊巢,贼奔建宁。继光还浙江。明年,倭大举犯福建。自温州来者,合福宁、连江诸倭攻陷寿宁、政和、宁德。自广东南澳来者,合福清、长乐诸倭攻陷玄钟所,延及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是时宁德已屡陷。距城十里有横屿,四面皆水路险隘,贼结大营其中。官军不敢击,相守逾年。其新至者营牛田,而酋长营兴化,东南互为声援。闽中连告急,京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急追之,夜四鼓抵贼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平明入城,兴化人始知,牛酒劳不绝。继光乃旋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荐署都指挥佥事/擢:提拔
B.方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按:审查
C.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置之/更:另外
D.而酋长兴化/营:扎营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教击刺法/申之孝悌之义
B.乃地形制阵法/利乘便,宰割天下
C.精求更置之/声非加疾也,闻者彰
D.继光旋师/今其智反不能及
3.下列各句加粗词与现代汉语意义和用法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
A.通经史大义
B.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通番
C.审步伐便利
D.东南互为声援
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戚继光军事才干的一组是(    )
①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②旋以平汪直功复官
③继光进秩三等
④继光邀击之仙居
⑤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
⑥连克六十营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戚继光虽然家境贫寒,但身为将门之后,他的成功得益于良好的家庭影响和自己的不懈努力。
B.戚继光是一代名将,但他的仕途却坎坷不顺,他曾因作战无功受到罗嘉宾等人弹劾而被免官。
C.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倭患横行,当地人民苦不堪言,平倭战争获得人民的拥护和欢迎。
D.戚家军之所以闻名天下,主要因为戚继光治军有方,而且战略战术运用得当,所以屡战屡胜。
6.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距城十里有横屿,四面皆水路险隘,贼结大营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