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於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原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义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原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乃自刎而死。
1.下列句子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营垒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跟随
C.项王自度不得脱 度:估计
D.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被:遭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均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B.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乃不知有汉
C.以故汉追及之 以其无礼于晋
D.项王瞋目而叱之 夜缒而出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
①力拔山兮气盖世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③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④於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⑥独籍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于是饮酒帐中,慷慨悲歌,怆然涕下,英雄末路,无限悲凉。
B.项羽带领骑兵,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八百余人,到阴陵时迷路,被一老农夫所骗,陷入沼泽地,被汉军追及。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斩将***敌,瞋目一叱,使汉军骑将杨喜倒退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过乌江,带领部下徒步作战,最后自刎而死。
5.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
3.D
4.B
5.(1)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
(2)我派遣兵将守卫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 “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 “如大王言。”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 “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 “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 “此项王也。”项王乃日: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1.对下列旬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王军壁垓下 壁:驻扎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隶属
C.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向:脸朝着,面向,朝向
D.项王身被十余创 被:遭受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B.①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②不忍***之,以赐公
C.①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②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D.①愿为诸君快战 ②吾为若德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勇猛善战的一组是( )
①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②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③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④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
⑤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⑥所***汉军数百人。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羽被汉军包围在垓下,夜听四面楚歌,感到大势已去。
B.项羽带骑兵八百余,乘夜突围,过淮河,剩下百余人,到东城,部下剩下二十八骑。
C.为了证明“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项羽奋起神威,持短兵器与汉军接战,斩二将,***数十百人,叱退汉军数里。
D.乌江亭长请项羽过江,项羽自感无面目再见江东父兄,不愿渡江,最后自刎而死。
欧阳修
予少家随州,梦升从其兄茂宗官于随。予为童子,立诸兄侧,见梦升年十七八,眉目明秀,善饮酒谈笑。予虽幼,心已独奇梦升。
后七年,予与梦升皆举进士于京师。梦升得丙科,初任兴国军永兴主簿,怏怏不得志,以疾去。久之,复调江陵府公安主簿。时予谪夷陵令,遇之于江陵。梦升颜色憔悴,初不可识,久而握手嘘唏,相饮以酒,夜醉起舞,歌呼大噱。予益悲梦升志虽衰,而少时意气尚在也。
后二年,予徙乾德令。梦升复调南阳主簿,又遇之于邓。间尝问其平生所为文章几何,梦升慨然叹曰:“吾已讳之矣,穷达有命,非世之人不知我,我羞道于世人也”。求之,不肯出,遂饮之酒,复大醉起舞歌呼,因笑曰:“子知我者。”乃肯出其文。读之博辩雄伟,意气奔放,若不可御。予又益悲梦升志虽困,而文章未衰也。
是时,谢希深出守邓州,尤喜称道天下士。予因手书梦升文一通,欲以示希深,未及而希深卒,予亦去邓。后之守邓者皆俗吏,不复知梦升。梦升素刚,不苟合,负其所有,常怏怏无所施,卒以不得志死于南阳。
梦升讳注,以宝元二年四月二十五日卒,享年四十有二。其平生所为文曰《破碎集》、《公安集》、《南阳集》,凡三十卷。
娶潘氏,生四男二女。将以庆历年某月某日葬于董坊之先茔。其弟渭泣而来告曰:“吾兄患世之莫吾知,孰可为其铭?”予素悲梦升者,因为之铭曰:
吾尝读梦升之文,至于哭其兄子庠之词曰:“子之文章,电激雷震。雨雹忽止,阒然灭泯。” 未尝不讽诵叹息而不已。嗟夫,梦升!曾不及庠!不震不惊,郁塞埋葬。孰与其有,不使其施?吾不知所归咎,徒为梦升而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间尝问其平生所为文章几何 间:间隔
B.意气奔放,若不可御 御:抑制
C.负其所有,常怏怏无所施 负:倚恃
D.未尝不讽诵叹息而不已 讽:诵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我羞道于世人也 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卒以不得志死于南阳 木欣欣以向荣
C.因为之铭曰 蒙故业,因遗策
D.吾不知所归咎 生,亦我所欲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梦升起初在婺州金华学习和生活,后来迁徙到洪州的分宁。他们兄弟都很好学,文章和气概都足以自豪。
B.欧阳修小时候就觉得黄梦升很奇特,后来在江陵又遇见他。黄梦升当时容颜憔悴,但是少年气概依然不改。
C.欧阳修曾经准备向谢希深举荐黄梦升,但是没有能够实现。黄梦升为人刚直,才能尚未施展,就抑郁而终。
D.文章通过对黄梦升家世、才能的描述,特别是两次饮酒歌舞场面的描写,塑造了一位怀才不遇的士人形象。
4.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又益悲梦升志虽困,而文章未衰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之守邓者皆俗吏,不复知梦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兄患世之莫吾知,孰可为其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①。”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虽回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篇》)
【注释】①目:纲目,条目,具体要点。
(1)下面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这一章阐述了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主张,据《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可见“克己复礼”是孔子以前就有的古语,儒家用之作为一种自我修养的方法。
B.仁是儒家学说中含义非常广泛的一种道德观念。包括了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而核心是指人与人的相亲相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实行“仁”的主要方法。
C.“礼”,人类社会行为的法则,标准、仪式的总称。包括了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长期形成、又为大家所共同遵守的一整套的礼节仪式;人们相互之间表示尊敬谦让的言语或动作,也包括社会上通行的法纪、道德和礼貌。
D.孔子以礼来规定仁,认为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克己复礼为仁”,即:人们的言语行动都能符合礼的规范,就是仁。实行仁,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谈到自己虽然不聪敏,但请老师孔子让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2)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礼”与“仁”具有怎样的关系?(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 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 ,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侯己,辄洒扫而待之。
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向是( )
A.及长,辩赡——赡:丰富
B. 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目:看
C. 然闻信至,咸自矜持——信:信使
D. 孙绰、李充等皆以 文义冠世——冠:位居第一
2、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部表明王羲之“率性而为”的性格的一组是( )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②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
③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
④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⑤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
⑥止一吊,遂不重诣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堂侄,年幼是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被称为古往今来的佼佼者。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乘龙快婿。
B.王羲之淡薄名利,性喜自然,曾与谢安等文人雅士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写下著名的《兰亭集序》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隶书,而且主张学习书法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只不过为人狂放傲岸,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骠骑将军王述在会稽任职时,恰逢母丧,王羲之因为与之感情上有隔阂,只去吊唁了一次,就没有再去,王述对此深为遗憾。
袁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人也。安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初为县功曹,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安曰:“公事自有邮驿,私请则非功曹所待。”辞不肯受,从事惧然而止。
永平十三年,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复考。明年,三府举安拜楚郡太守。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按之急。迫痛自诬,死者甚众。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府丞掾史皆叩头争,以为阿附反虏,法与同罪,不可。安曰:“如有不合,太守自当坐之,不以相及也。”遂分别具奏。帝感悟,即报许,得出者四百余家。
建初八年,迁太仆。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北虏既已和亲,宜还其生口①,以安慰之。”诏百官议朝堂。公卿皆言夷狄谲诈,求欲无厌,既得生口,当复妄自夸大,不可开许。安独曰:“北虏遣使奉献和亲,有得边生口者,辄以归汉,此明其畏威,而非先违约也。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司徒桓虞改议从安。太尉郑弘恨之,曰:“诸言当还生口者,皆为不忠。”司隶校尉举奏,安等皆上印绶谢。肃宗诏报曰:“久议沉滞,各有所志。盖策由众定,君何尤而深谢?”帝竟从安议。
章和元年,代桓虞为司徒。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后兄车骑将军宪北击匈奴,安与九卿诣朝堂上书谏,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徼功万里,非社稷之计。书连上辄寝。诸卿稍自引止,惟安独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者十上。太后不听,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
窦宪既出,而弟执金吾景专威权,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有司畏惮,莫敢言者。安乃劾景惊惑吏人,当伏显诛,寝不报。窦氏大恨。但安素行高,亦未有以害之。(节选自《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
[注]①生口:指俘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楚王英谋为逆,事下郡复考 考:考察
B.安到郡,不入府,先往按狱 按:查办
C.帝感悟,即报许 报:报告
D.公于京师使客遮道夺人财物 遮:遮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安为人严重有威,见敬于州里 ②遂见用于小邑
B.①奉檄诣从事,从事因安致书于令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C.①理其无明验者,条上出之 ②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D.①众皆为之危惧,安正色自若 ②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王英阴谋叛乱,朝廷严加查处,受牵连获罪的人很多。袁安认为他们都是因酷刑而屈招的,就不顾风险上书要求释放他们,最终使四百多家得以出狱。
B.武威太守孟云和袁安都主张对已和亲的匈奴,应当归还俘虏以示抚慰。但公卿最初都反对,太尉郑弘甚至指责主张归还俘虏的都是不忠之人。
C.窦宪为求取功劳,北击匈奴。袁安认为匈奴不犯边塞,却兴师远征,不是为国考虑的上策,他多次力谏,尽管奏章都被搁置,但他毫不动摇。
D.袁安平素行为高尚,起初任县功曹时,就拒绝了从事的私请。后来弹劾窦景,尽管窦氏家族对他十分忌恨,但也找不出什么陷害他的把柄。
4.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时英辞所连及系者数千人,显宗怒甚,吏按之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宜负信于戎狄,还之足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诚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将(a﹣1)根号外的因式移至根号内( )
- 2Out _______ from the yard and we were all frightened.A.a hug
- 3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做法中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A.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B.用过量添加剂增白面粉C.用小苏打
- 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CHO ,请完成下表,指出该有机物中的任意一种官能团,为该官能团提供一种简单的鉴别方
- 5已知函数f(x)=x+1-x+3(x≤1)(x>1),则f[f(52)]的值为( )A.52B.32C.12D.-12
- 6I hope I will not be called on in class as I am not yet ____
- 7________advertisements, TV programs are often made boring.[
- 8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已知图中最高点位于乙村的正南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B.图
-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蛋白质遇到浓硝酸变黄色C.羊毛制品点燃
- 1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措施不到位,一些古代建筑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B.博士村官的
- 1某纯净物M稍加热就分解为氨气(NH3)、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根据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 [ ]A.M由四种元素组成
- 2稀盐酸可以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我们已经知道,在稀盐酸中主要存在有H2O、Cl-和H+等粒子。请你设计几个简单实验,探究可
- 3Now that smoking great harm to you and people around
- 4(15分)A、B、C、D均为中学所学的常见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及其他物质已经略
- 5(1)若函数 f(x)与 g(x)的图像在 x=x0处的切线平行,求x0的值(2)当曲线有公共切线时,求函数上的最值
- 6我国是世界上河流湖泊众多的国家之一,读下图回答。(每空1分,共10分) (1)据报道,2012年12月9日黄河内蒙古河
- 7人类受精的场所是( )A.阴道B.子宫C.卵巢D.输卵管
- 8若,则的元素个数为( )0 1 2 3
- 9日军进攻卢沟桥的借口是[ ]A.柳条湖事件B.日军火车被炸C.日军军火被劫D.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
- 10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B.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通风C.炒菜时油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