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王徽之徽之字子猷,性卓荦不羁,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又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冲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 又问:“...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徽之
徽之字子猷,性卓荦不羁,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又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冲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 又问:“管几马?”曰:“不知马,何由知数!”又问:“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知死!”尝从冲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谓曰:“公岂得独擅一车!”
时吴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欲观之,便出坐舆造竹下,讽啸良久。主人洒扫请坐,徽之不顾。将出,主人乃闭门,徽之便以此赏之,尽欢而去。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耶!”尝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浩然,独酌酒咏左思《招引诗》,忽忆戴逵。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雅性放诞,好声色,尝夜与弟献之共读《高士传赞》,献之赏井丹高洁,徽之曰:“未若长卿慢世也。”其慠达若此。时人皆钦其才而秽其行。
后为黄门侍郎,弃官东归,与献之俱病笃。时有术人云:“人命应终,而有生人乐代者,则死者可生。”徽之谓曰:“吾才位不如弟,请以余年代之。”术者云:“代死者,以己年有余,得以足亡者耳。今君与弟算俱尽,何代也!”未几,献之卒,徽之奔丧不哭,直上灵床坐,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余亦卒。                                         (选自《晋书·王徽之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性卓荦不羁,为大司马桓温参军   卓荦:特出
B.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   经宿:一整夜
C.时人皆钦其才而秽其行   秽:污浊
D.今君与弟算俱尽,何代也   算:年数,寿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    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①何可一日无此君耶    ②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C.①而有生人乐代者    ②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D.①则死者可生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表现王徽之不拘礼法的事实的一组是(   )
①性卓荦不羁,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 ②时人皆钦其才而秽其行 ③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谓曰:“公岂得独擅一车!”④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 ⑤主人洒扫请坐,徽之不顾 ⑥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徽之生性高远而不合群,不受羁绊。担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常常蓬着头,衣带散乱,根本不管府中的公事。
B.王徽之见吴中有一士大夫家长着一片好竹,未经人家许可便径自前去观赏。主人洒扫庭院请他坐下,徽之也不回头看他一眼。主人一怒之下便关上门赶他出去,徽之方才扫兴地离开。
C.王徽之和王献之不幸一同染上重病后,他自认为自己的才能和地位不如弟弟,因此 宁愿用自己的死换得弟弟活下来;弟弟死后,他痛苦不堪,病情加重,不久便去世了。由此可见他们兄弟二人感情的深厚。
D.王徽之清高孤傲,不拘礼法,其实他的感情世界是非常丰富的。本文以典型事例写人物性格,生动而具体。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从冲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谓曰:“公岂得独擅一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雅性放诞,好声色,尝夜与弟献之共读《高士传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C
3.B
4.B
5.见译文
解析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污浊)
2(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A①代词,有人   ②副词,或许,也许   B①代词,怎么,哪里  ②副词,多么,何等   D①连词,那么  ②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让步)
3(②写时人对王徽之的看法   ④写王徽之爱竹的行为   ⑥写王徽之睹物思人,悲痛欲绝,不能成调)
4(主人没有一怒之下关上门赶他出去,而是准备出去时关上门的,王徽之也不是扫兴地离开的,索性坐下观赏,而是尽了兴才离开的)
5.略
附译文:
王徽之字子猷,生性高远而不合群,不受羁绊。担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常常蓬着头,衣带散乱,不管府中的公事;又担任车骑将军桓冲的骑兵参军,桓冲问:“你管理什么部门?”徽之回答说:“好像是管马的。”桓冲又问:“管多少马?”回答说:“我不懂有关马的事,又怎么知道马的匹数?” 桓冲又问:“马匹近来死了多少?”回答说:“不知道活马的事,哪里知道死马的事!”曾跟从桓冲出行,遇上天降暴雨,徽之就下马挤进桓冲乘坐的车里,对他说:“您怎么能一个人独占一辆车!”
当时吴中有一士大夫家长着一片好竹,徽之想观赏,便离家坐轿子到了竹林下,吟诵了很久。主人洒扫庭院请他坐下,徽之也不回头看他一眼。要出去时,主人便关上了门,徽之就因此坐下观赏,尽了兴才离开。曾经寄居在一座空宅中,住下后就下令种竹子,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徽之只是吟诵歌唱,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呢!”曾居住在山阴,一天,夜雪初停,月色皎洁朗照,四野一片银白,独自饮酒吟诵左思的《招引诗》,忽然间想起了戴逵。戴逵当时在剡县,徽之便夜里乘上小船去拜访他,过了一整夜才到,到了戴逵门前却不进去,转身返回。别人问是什么缘故,徽之说:“本是乘兴而来,兴尽自然就得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安道呢?”生性放纵,喜爱声色,曾经在夜晚和弟弟王献之一同读《高士传赞》,王献之很赞赏井丹的高洁,徽之却说:“比不上长卿那样不拘礼法,不在乎世人讥评。”他就这样傲岸豁达。当时的人敬佩他的才识而认为他品行污浊。
后任黄门侍郎,辞官东归,与王献之一道染上重病。当时有术士说:“人命该完结的时候,如果有活人乐意替代,那么死者就可以活。”徽之对他说:“我的才能和地位不如弟弟,请用我的余年替代他。”术士说:“替代将死的人,是因为自己的寿数有余,能够补足将死的人。现在你和你的弟弟寿数都到了尽头,怎么替代呢?”没多久,献之逝世,徽之奔丧却不哭,直接走上灵床坐下,拿过献之的琴弹起来,弹了很久,琴声走了调,徽之叹息说:“唉,献之!人和琴都长逝了!”说完就昏倒了。他原先就患背疮,这一下疮部溃裂,一个多月后也逝世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王徽之徽之字子猷,性卓荦不羁,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又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冲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 又问:“】;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徐文长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座,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意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有沙门负赀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之。其信任多此类。
胡公既怜文长之才,哀其数困,时方省试,凡入帘①者,公密属曰:“徐子,天下才,若在本房②,幸勿脱失。”皆曰:“如命。”一知县以他羁③后至,至期方谒公,偶忘属,卷适在其房,遂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④,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当其放意,平畴千里;偶尔幽峭,鬼语秋坟。文长眼空千古,独立一时。当时所谓达官贵人、***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⑤,一座大惊。
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节选自《徐渭集·附录》)
注:①入帘:指担任考官。   ②本房:考官分房阅卷。   ③他羁:其他事拖累。   ④曲蘖:酿酒的发酵物,指代酒。   ⑤遁情:隐去的真情。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   非时:不按规定时间
B.信心而行,恣意谈谑,了无忌惮   信心:充满自信地
C.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   饵:诱降
D.公后以他事杖***之   杖:用杖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   ②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B.①若在本房,幸勿脱失    ②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①一知县以他羁后至    ②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
D.①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蘖    ②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徐文长才华出众的一组是(   )
①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    ②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    ③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    ④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    ⑤遂乃放浪曲蘖,恣情山水    ⑥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
A.②③⑥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①③④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督胡宗宪欣赏徐文长的才能,就聘请他担任幕僚。徐文长既要胡公以礼相待,又要求行动自由,胡公都一一答应了他。
B.徐文长虽然很有才华,然而命运弄人,屡试不第,郁郁不得志的他只得放纵地饮酒,恣情于游山玩水,走遍了北方的荒漠之地。
C.徐渭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奇才,只因为鄙弃官场的黑暗腐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便潦倒一生,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作者对他的遭遇表示了极大的同情。
D.本文选取徐渭生平几件惊世骇俗可歌可佩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奇”,对他的诗歌创作所作的概括,生动隽永。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座,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召公谏厉王弭谤(1)《国语》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小题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厉王虐,国人谤王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B.国人莫敢言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小题2:下列句子,属于从反面劝阻厉王“弭谤”的一组是(     )
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②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③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
④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⑤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⑥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⑦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A.①⑥B.①⑦C.②④D.③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写法的分析和评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召公主要用比喻的方法,从正反两方面向周厉王阐明了不可“弭谤”的道理。
B.本文和课文《勾践灭吴》一样,都体现了《国语》这部史书重在记言的特点。
C.本文和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样,都旨在规劝君主广开言路,纳谏除弊。
D.齐威王欣然纳谏除弊,“战胜于朝廷”;周厉王拒谏残酷弭谤,终被人民推翻——强烈反差的结果,清楚有力地显示出了邹忌和召公谏劝的高下优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4题
书褒城驿壁(唐)
孙樵
褒城驿号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乌睹其所谓宏丽者?
  讯于驿吏,则曰:"忠穆公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二节度治所,龙节虎旗,驰驿奔轺,以去以为来,毂交蹄劘①,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盖当时视他驿为壮。且一岁宾至者不下数百辈,苟夕得其庇,饥得其饱,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至如棹舟,则必折篙破舷碎鹢②而后止;渔钓,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至有饲马于轩,宿隼于堂:凡所以污败室庐,糜毁器用。官小者,其下虽气猛,可制;官大者,其下益暴横,难禁。由是日益破碎,不与曩类。某曹八九辈,虽以供馈之隙,一二力治之,其能补数十百人残暴乎?"
  语未既,有老甿笑于旁,且曰:"举今州县皆驿也。吾闻开元中,天下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长子孙者不知兵。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而户口日益破,疆场无侵削之虞,而垦田日益寡,生民日益困,财力日益竭,其故何哉?凡与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县今而已,以其耳目接于民,而政令速于行也。今朝廷命官,既已轻任刺史、县令,而又促数于更易。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故州县之政,苟有不利于民,可以出意革去其甚者,在刺史,则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在县令亦曰:"明日我即去,何用如此?"当愁醉醲,当饥饱鲜,囊帛椟金,笑与秩终。"呜呼!州县真驿耶?矧③更代之隙,黠吏因缘恣为奸欺,以卖州县者乎!如此而***生民不困,财力不竭,户口不破,垦田不寡,难哉!
予既揖退老甿,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注]①劘(mó):磨擦。②鹢(yì:水鸟)古代在船头以彩色画鹢鸟之形,这里指船头。③矧(shěn):况且。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视其舟,则离败而胶  胶:搁浅。
B.庭除甚芜  除:废弃。
C.疆场无侵削之虞  虞:忧虑。
D.条其言,书于褒城驿屋壁  条:整理。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视其沼,则浅混而污         B以卖州县者乎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 且刺史、县令,远者三岁一更     D今者天下无金革之声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四海之大,有几人钦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由是崇侈其驿,以示雄大B.则必折篙破舷碎鹢而后止
C.则必枯泉汩泥尽鱼而后止D.囊帛椟金,笑与秩终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借他人之口,揭示出褒城驿由宏丽变为破败的原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
B.文中"举今州县皆驿也"承上启下,是连接二、三两段的关键,表明天下凋敝与驿站破败事异而理同。
C.文章借题发挥,以一驿之兴废推及天下之盛衰,寓议于叙,切中时弊,有小中见大之妙。
D.因官制不善而吏治败坏,因吏治败坏而生民困顿,文章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朝廷。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荀攸字公达,祖父昙,广陵太守。攸少孤。及昙卒,故吏张权求守昙墓。攸年十三,疑之,谓叔父衢日:“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衢寤,乃推问,果***人亡命。由是异之。董卓之乱,关东兵起,卓徙都长安。攸与议郎郑泰、何颙、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等谋曰:“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之以谢百姓,然后据毅、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事垂就而觉,收颙、攸系狱,颙忧惧自***,攸言语饮食自若,会卓死得免。
太祖迎天子都许,遗攸书日:“方今天下大乱,智士劳心之时也,而顾观变蜀汉,不已久乎!”于是征攸为汝南太守,入为尚书。建安三年,从征张绣。攸言于太祖日:“绣与刘表相恃为强,然绣以游军仰食于表,表不能供也,势必离。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其势必相救。”太祖不从,遂进军之穰,与战。绣急,表果救之。军不利。太祖谓攸曰:“不用君言至是。”乃设奇兵复战,大破之。后从救刘延于白马,太祖拔白马还,遣辎重循河而西。袁绍渡河追,卒与太祖遇。诸将皆恐,说太祖还保营,攸日:“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太祖目攸而笑。遂以辎重饵贼,贼竞奔之,陈乱,乃纵步骑击,大破之。斩其骑将文丑,太祖遂与绍相拒于官渡。
七年,从讨袁谭、尚于黎阳。明年,太祖方征刘表,谭、尚争冀州。谭遣辛毗乞降请救,太祖将许之,以问群下。群下多以为表强,宜先平之,谭、尚不足忧也。攸日:“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其无四方志可知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十万,绍以宽厚得众,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今兄弟遘恶,此势不两全。若有所并则力专,力专则难图也,及其乱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时不可失也。”太祖曰:“善。”乃许谭和亲,遂还击破尚。
攸深密有智防,自从太祖征伐,常谋谟帷幄,时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太祖每称曰:“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
能过也。”攸从征孙权,道薨。太祖言则流涕。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荀攸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资:凭借。
B.事垂就而觉垂:临近。
C.太祖迎天子都许都:定都。
D.今兄弟遘恶,此势不两全遘:遭遇。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荀攸“深密有智防”的一组是    (   )
①此吏有非常之色,殆将有奸   ②攸言语饮食自若
③乃设奇兵复战   ④若急之,其势必相救
⑤遣辎重循河而西     ⑥此所以禽敌,奈何去之
A.①③④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荀攸祖父去世后,他祖父原来的部下张权请求守卫其坟墓,荀攸怀疑有诈,盘查追问,叔父荀衢醒悟,果然张权是***了人的亡命之徒。
B.建安三年,曹操征讨张绣。荀攸向曹操进言,刘表与张绣互相依仗,最好等待时局变化,诱降张绣。曹操没有听从荀攸的意见,结果军队失利。
C.曹操征伐刘表,袁谭派辛毗向曹操乞降并请求曹操救援。部将大多认为刘表强大,袁谭袁尚不足为患;荀攸却劝说曹操同意袁谭的请求。
D.荀攸富有才智,曹操经常称赞荀攸外表愚钝而内心聪慧,不自夸长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荀攸去世后,曹操一说起他就会流下眼泪。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怀德祠记
宋琬
余读史至韩献子世家,嘉其有存赵武之功。太史公称其为天下阴德,享祀十世,有以哉!卢龙韩氏,盖多君子,而待御西轩先生,以名德闻。考其先,自晋平阳迁居于此。先生起家万历丁丑进士。以御史解组归,累征不起,隐于钓台者三十年。余尝徘徊其下,窃意先生殆古狂狷者流,既已不为世用矣,故放乎山川以自娱。已而过东门之墟,有堂巍然曰怀德祠。询之,则先生之畏垒①。先是,郡城东南,地多污莱。先生用形家②言,建天妃宫于其方,乡人德焉。以其余材作室,肖先生之像而祀之。他如置学田以赡贫士,输囷廪③以活饥人,掩骴施槥④,哺糜授药,父老至今能言之,相与咨嗟涕泗。过其下者,辄流连不能去云。
宋子曰:“呜呼!贤者之系人家国,岂不重哉!昔者,臧文仲殁,鲁人哀之。子皮之死,子产叹其无与为善。先生抱经世之略,不获用于世,退而为德于乡,岂望后人之俎豆我哉!而夷考卢龙自庚午被创以来,问当时阀阅之家今尚有存者乎?非若敖之馁,则栾盈之败,甚且有污潴其宫室者。而先生之子孙,独能保世滋大,蔚有令闻,不亦駸駸⑤乎献大夫之遗烈哉!且夫先生悬车⑥之岁,在神宗之中年,上恬下熙,灾变罕有。然而岁一不登,辄忾然忧之。今卢龙之可忧者,非一端而足也:士有荡析之悲;氓有采葍⑦之困;千金之家,有丐于市者矣,凡民之丧,有葬而裸者矣。使先生在,则必有蒿目⑧伤心,发为救时之策。而惜也,九原⑨不作,民罔依归,官先生之里者,靡所资故实而为政焉。传曰:“不有君子,其何能国?”宜乎豚肩兔首,劳邦人之伏腊⑩也欤?
祠之修,始于万历某年。顺治某年,陈公宏业乃更葺之。先生名某,号西轩。(余)论乡人之所以祀先生者,并以示其子孙,俾世守焉。
(选自《安雅堂集》)
【注】①畏垒:语出《庄子》,连绵词,言不平貌,修德成道之所,借为山名,后用为乡居之意。文中指祠堂。②形家:堪舆家的别称,就是现在说的风水先生。③囷廪:都是谷仓。④骴、槥:骴,尚有肉的腐骨;槥,棺材。⑤駸駸:形容盛大的样子。⑥悬车:不参与政事。⑦葍:恶菜。⑧蒿目:目乱的样子。⑨九原:也作“九泉”。⑩伏腊:夏伏冬腊,两个祭祀的名称。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用形家言用:采纳。
B.先生抱经世之略略:方略。
C.然而岁一不登登:丰收。
D.有丐于市者矣丐:施舍。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表述西轩先生“为德于乡”的一组是
①建天妃宫于其方 ②置学田以赡贫士 ③蒿目伤心,发为救时之策 ④凡民之丧,有葬而裸者矣 ⑤宜乎豚肩兔首,劳邦人之伏腊 ⑥输园廪以活饥人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⑥D.②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西轩先生修建天妃宫,乡人为了感激他,在天妃宫里塑了一尊先生的像,并改名为“怀德祠”。
B.西轩先生有经世之志,却没有得到重用,于是辞官归隐,为德于乡,做了许多让人传颂的好事。
C.西轩先生属狂狷之流,远离官场,喜欢游山玩水,所以“先生之子孙,独能保世滋大,蔚有令闻”。
D.顺治年间,陈宏业重修怀德祠,并告诫自己的子孙,让他们世代祭祀西轩先生并好好守护怀德祠。
小题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御史解组归,累征不起,隐于钓台者三十年。(4分)
(2)以其余材作室,肖先生之像而祀之。(2分)
(3)而先生之子孙,独能保世滋大,蔚有令闻。(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