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徽之字子猷。性旧荦不羁,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又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冲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又问:“管几马?”曰:“不知马,何由...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徽之字子猷。性旧荦不羁,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又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冲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又问:“管几马?”曰:“不知马,何由知数!”又问:“马比死多少?”曰:“不知生,焉知死!”尝从冲行,值暴雨,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谓曰:“公岂得独擅一车!”冲尝谓徽之曰:“卿在府日久,比当相料理。”徽之初不酬答,直高视,以手版柱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耳。”
时吴中一士大夫家有好竹,欲观之,便出坐舆造竹下,讽肃良久。主人洒扫请坐,徽之不顾。将出,主人乃闭门,徽之便以此赏之,尽欢而去。尝寄居空宅中,便令种竹。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尝君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皓然,独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逵。逵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安道邪!”雅性放诞,好声色,尝夜与弟献之共读《高士传赞》,献之赏井丹高洁,徽之曰:“未若长卿慢世也。”其傲达若此。时人皆钦其才而秽其行。
后为黄门侍郎,弃官东归,与献之俱病笃,时有术人云:“人命应终,而有生人乐代者,则死者可生。”徽之谓曰:“吾才位不如弟,请以余年代之。”术者曰:“代死者,以己年有余,得以足亡者耳。今君与弟算俱尽,何代也!”未几,献之卒,徽之奔丧不哭,直上灵床坐,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余亦卒。子桢之。
(《晋书·王徽之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冲问:“卿署何曹?” 署:衙门
B.公岂得独擅一车 擅:占有
C.雅性放诞,好声色  雅:平素
D.与献之俱病笃  笃:病重
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王徽之“卓荦不羁”的一组是()
①蓬首散带,不综府事
②值暴雨,徽之因下马排入车中
③雅性放诞,好声色
④时人皆钦其才而秽其行
⑤吾才位不如弟,请以余年代之
⑥徽之奔丧不哭,直上灵床坐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D.②④⑤

2,4,6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身为骑兵参军的徽之和车骑将军桓冲关于“马”的对话,表现徽之不理事务的名壬哥气,骑曹不记马”这一成语就典出此处。。
B.徽之喜竹,观赏吴中一士大夫家的好竹时,他只顾吟诵歌唱,就连主人来洒扫庭院请他坐下观赏,他也顾及不判。
C.献之和徽之弟兄二人对隐士都很推崇,但又同中有异,献之赞赏的是井丹的高洁,而徽之却赞赏长卿不拘礼法,不以世人的毁誉为意。
D.徽之也有着丰富的感情世界,他在弟弟献之去世时,奔丧却不哭,只是直上灵床,弹琴恩人,但由于过度悲伤,琴声走调,叹息昏倒。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问:“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  
(2)或问其故,徽之但啸咏,指竹曰:“何可一日君;君邪!”
译文:  
(3)逮时在剡,便夜乘小船诣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
译文: 
答案

8、A (署:代理、暂任)
9、C( ④为间接描写,⑤表明王徽之十分感念手足之情)
10、B (原文“徽之不顾”的意思不是“他也顾及不到”,而是“他也不回头看主人
一眼”)
11、(1)(桓冲)又问:“马匹近来死了多少?”(王徽之)回答说:“不知道活马的事,
怎么知道死马的事?”(2)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徽之只是吟诵歌唱,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呢?”(3)戴逵当时在剡县,徽之便在夜里乘小船去拜访他,过了一整夜才到,到了戴逵门前却不进去,转身返回。
解析

8、A
9、C
10、B
11、(1)(桓冲)又问:“马匹近来死了多少?”(王徽之)回答说:“不知道活马的事,
怎么知道死马的事?”(2)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徽之只是吟诵歌唱,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呢?”(3)戴逵当时在剡县,徽之便在夜里乘小船去拜访他,过了一整夜才到,到了戴逵门前却不进去,转身返回。
参考译文:
王徽之字子猷。生性卓越出众不拘礼法,担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常常蓬着乱发,衣带散乱,木管府中的公事;又担任车骑将军桓冲的骑兵参军,桓冲问:“你管理什么部门?”徽之回答说:“好像是管马的。”桓冲又问:“管多少马?”回答说:“我不懂有关马的事,怎么知道马的匹数?”桓冲又问:“马匹近来死了多少?”王徽之回答说:“不知道活马的事,怎么知道死马的事?”曾跟从桓冲出行,遇上暴雨,徽之就下马挤进桓冲乘坐的车里,对他说: “您怎么能独自占有一辆车呢,桓冲曾对徽之说:“你在府中时间很长了,也应当帮着处理公务了。”徽之开始并不答话,眼光只是直直地看着前面,后用手版撑着脸颊说:“西山的潮气过来了才有了点凉爽。”当时昊中有一士大夫家长着一片好竹子,徽之想观赏,便离家坐上轿子到了竹林下,吟诵歌唱了很久:主人洒扫庭院请他坐下。徽之也不回头看他一眼。徽之将要离开,主人于是关上了门(强留),徽之才因此赏脸留下,尽了兴才离开。曾缝寄居在一座空宅中,住下后就让人种竹子。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徽之只是吟诵歌唱,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呢?”曾居住在山期。一天,夜里下雪初停,月色皎洁朗照,四野一片银白。独自饮酒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起了戴逵。戴适当时在剡县,徽之便在夜里乘小船去拜访他,过了一整夜才到,到了戴逵门前却不进去,转身返回。别人问是什么缘故,徽之说:“本是乘兴而来,兴尽自然就得返回,为什么一定要见安道呢?”‘平素性情放纵,喜爱声色,曾经在夜里和弟弟王献之一同读《高士传赞》,王献之很赞赏井丹的高洁.徽之却说: “比不上长卿那样不拘礼法,不以世人的毁誉为意。”他就是像这样的傲岸豁达。当时的人都敬佩他的才识却认为他品行污浊。
后任黄门侍郎,辞官东归,与王献之一同染上重病。当时有术士说:“人命谖完结的时候,如果有活人乐意替代。那么死者就可以活。”徽之对他说:“我的才能和地位不如弟弟。请用我的余年替代他。”术士说:“替代将死的人,是因为自已的寿命有余,能够补足将死的人。现在你和你的弟弟寿数都到了尽头,怎么替代呢?”不久,献之去世。徽之奔丧却不哭,直接走上灵床坐下,拿过献之的琴弹起来,弹了很久,琴声走了调,徽之叹息说:“唉呀!献之,人和琴都长逝啦!,说完就昏倒了。他原先就患背疮,于是疮部溃裂,一个多月后也去世了。
核心考点
试题【徽之字子猷。性旧荦不羁,为大司马桓温参军,蓬首散带,不综府事。又为车骑桓冲骑兵参军,冲问:“卿署何曹?”对曰:“似是马曹。”又问:“管几马?”曰:“不知马,何由】;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儿子也。以皇后姊子,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大将军予壮士,为剽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上曰:“剽姚校尉去病再冠军,封冠军侯。”
去病侯三岁,为骠骑将军。其夏,去病与公孙敖俱出北地,异道。张骞、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亦过当。骞至,匈奴引兵去。骞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而去病深入北地,捕首虏甚多。敖失道。上以不与会,当斩,赎为庶人。诸宿将所将士马不如去病。去病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然诸宿将常留落不耦。由此去病日以亲贵,比大将军。
明年春,上令大将军青、骠骑将军去病各将五万骑度漠击单于,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去病,李广、赵食其等属大将军。青之与单于激会也,广、食其军别从东道,或失道。大将军逐单于不得,引还,乃逢。青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广,广自***。食其赎为庶人。
其时,去病出代、右北平二千余里,所斩捕功多于青。乃令二人皆大司马。自是,青日衰而去病日贵。青故人门下多去事去病,辄得官爵,唯独任安不肯去。
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上尝欲教之吴孙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蹋鞠也。事多此类。青仁,喜士,以和柔自媚于上,然于天下未有称也。
去病薨。上悼之,发玄甲,陈自长安至茂陵。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
赞曰:苏建尝说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士大夫无称焉,愿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者,勉之哉!”青谢曰:“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待士大夫、招贤黜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骠骑亦方此意。为将如此。
(节选自《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第二十五》)
【注释】①留落不耦:留,滞留,延迟;耦,合,适应;谓际遇不好,难取功名。②赍jī:赠送食物。③穿域蹋鞠:开辟场地踢球。④魏其、武安:汉武帝时的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剽姚校尉去病再冠军冠军:第一。
B、骞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 坐:与"行"相对,即停止。
C、青欲使使归报,令长史簿责广簿:军队文书,列有军令惩罚之法。
D、骠骑亦方此意 方:同“仿”,仿照,跟随。
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无误的一项是  (   )
A、霍去病初为剽姚校尉便显示出惊人勇气,仅靠大将军卫青予以的八百轻骑,便敢远离大部队几百里之远去夺取战功,捕***敌人极多,因而被武帝嘉奖封为冠军侯。
B、当时汉武帝想歼击匈奴并不容易,敌人顽强,环境恶劣。李广曾遭围攻而激战两日,死者过半,就是因为张骞率大部队迷路,未能及时支援;公孙敖遭受罪罚,也是因为迷路;甚至李广最终自***,仍和迷路贻误战机有一定关系。
C、西汉当时众多老将并非才能不及,而是霍去病带军,常有机会选拔补充精壮士卒,且赖老天庇佑,部队从没遭遇绝境。所以霍去病才军功显赫,日益受宠显贵。
D、汉武帝曾想教霍去病学习古代兵法,他却以应更关注实战谋略之由而一口回绝。可见他有勇气,敢做敢当。这使武帝更加重视宠爱他。故他逝世时武帝很悲伤,穿玄黑铠甲的士兵,从长安一直列队到茂陵,并为他定下两个谥号。
10、下列句,不能解释众人不太喜欢卫青霍去病二人的原因是  (   )
A、二人都为大司马后,卫青日益权微而霍去病日益显贵。卫青的旧友和门下宾客凡转投霍去病的,则得官爵。霍此举有落井下石、不念卫青旧日提携恩情之嫌。
B、霍去病恃宠奢靡,率军出征,武帝则赠数十辆满载食物的膳车,但剩余的精米肥肉统统丢弃,全然不体恤忍饥挨饿的士兵。塞外作战,士卒乏粮,他却自顾玩乐。
C、霍去病少年得志,年方十八岁便官运亨通,甚至与舅舅卫青平起平坐。这是因为他是卫皇后姐姐之子的裙带关系,甚得汉武帝欢心。
D、虽卫青较霍去病爱护士兵,但二人不愿荐士的为将之道一样不被称许。这一方面确是反映君主之专制,大臣只求守法尽职;另一方面,也可知他们是为保全个人功名,怕有夺功于主之嫌而牵累受祸。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以不与会,当斩。   
译文:
(2)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
译文:  
(3)彼亲待士大夫、招贤黜不肖者,人主之柄也。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岘山亭记
欧阳修
岘山临汉上,望之隐然,盖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岂非以其人哉。其谓谁?羊祜叔子、杜预元凯是已。方晋与吴以兵争,常倚荆州以为重,而二子相继于此,遂以平吴而成晋业,其功烈已盖于当世矣。至于风流余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至今人犹思之,而于思叔子也尤深。盖元凯以其功,而叔子以其仁,二子所为虽不同,然皆足以垂于不朽。余颇疑其反自汲汲于后世之名者,何哉?
传言叔子尝登兹山,慨然语其属,以谓此山常在,而前世之士皆已湮灭于无闻,因自顾而悲伤。然独不知兹山待己而名著也。元凯铭功于二石,一置兹山之上,一投汉水之渊。是知陵谷有变而不知石有时而磨灭也。岂皆自喜其名之甚而过为无穷之虑欤?将自待者厚而所思者远欤?
山故有亭,世传以为叔子之所游止也。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熙宁元年,余友人史君中辉以光禄卿来守襄阳。明年,因亭之旧,广而新之,既周以回廊之壮,又大其后轩,使与亭相称。君知名当世,所至有声,襄人安其政而乐从其游也。因以君之官,名其后轩为光禄堂;又欲纪其事于石,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君皆不能止也,乃来以记属于余。
余谓君如慕叔子之风,而袭其遗迹,则其为人与其志之所存者,可知矣。襄人爱君而安乐之如此,则君之为政于襄者,又可知矣。此襄人之所敬书也。若其左右山川之胜势,与夫草木云烟之杳霭,出没于空旷有无之间,而可以备诗人之登高,写《离***》之极目者,宜其览考自得之。至于亭屡废兴,或自有记,或不必究其详者,皆不复道。
熙宁三年十月二十有二日,六一居士欧阳修记。
注释:①隐然:高大突出的样子。②羊祜、杜预,人名,均为西晋名臣。③荆州、地名,治所在襄阳。
6.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功烈已盖于当世矣盖:大概
B.然皆足以垂于不朽垂:流传
C.既周以回廊之壮周:四周环绕
D.若其左右山川之胜势胜:美好
7.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岂非以其人哉②宜其览者自得之
B.①因亭之旧,广而新之②君之为政于襄者,又可知矣
C.①乃来以记属于余②以与叔子、元凯之名并传于久远
D.①而其名特著于荆州者②元凯铭功于二石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风流余韵,蔼然被于江汉之间者  
B.是知陵谷有变而不知石有时而磨灭也
C.而二子相继于此,遂以乎吴而成晋业
D.可以备诗人之登高,写《离***》之极目者
9.下列四组句子中,全都是说明其人“好名”的一组是()
①遂以平吴而成晋业②此山常在,而前世之士皆已湮灭于无闻,因自顾而悲伤
③元凯铭功于二石④因亭之旧,广而新之
⑤名其后轩为光禄堂⑥故其屡废而复兴者,由后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也
A.①②⑥B.②③⑤C.①④⑤D.③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作者为岘山亭写一的篇碑记,但文章几乎未写岘山自然风景,而着重抒发由
这一名胜所引起的感想。
B.本文写了羊祜、杜预先后带兵从荆州出发与东吴军交战,最终“平吴而成晋业”,都
立下了赫赫战功。
C.本文既肯定了羊枯、杜预“垂于不朽”的功业,也指出了他们“汲汲于后世之名”
的过于看重名声的心理。
D.本文围绕“名”字层层铺叙,谈古论今,把山、亭、堂及三个人物巧妙地钩连在一起,形成浑然整体。
11.用“/”线给下面未断句处断句,并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世 皆 称 盖 君 能 得 士 士 以 故 归 之 而 卒 赖 其 力 以 脱 于 虎 豹 之 秦
嗟 乎 孟 尝 君 特 鸡 鸣 狗 盗 之 雄 耳 岂 足 以 言 得 士 ?不然,擅齐之强,得一
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难鸣狗盗之力哉?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之也。
——《读孟尝君转》(王安石)
①断句在原文上进行
②翻译画线的句子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象祠记
[明]王守仁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尉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
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祠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底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周也。斯可以见象之见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吾于是盖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苗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
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本文有删节)
【注】①象祠:象的祠庙。象,人名,传说中虞舜的弟弟。②有鼻:古地名,在今湖南道县境内。相传舜封象于此。象死后,当地人为他建了祠庙。③瞽瞍(gǔ sǒu):舜父名。④底:通“抵”,到。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其祠屋 新:把……修整如新
B.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 恶:厌恶
C.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  意:猜测
D.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 弟:同“悌”,敬爱兄长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毁之乎,其新之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不底于奸,则必入于善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君子之爱若人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说明苗区的象祠留存到明代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敢废也
②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
③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
④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
⑤今之诸苗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
⑥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品德不好的象却受到苗民立祠祭祀,作者认为可能是象后来被舜的品德感化了。
B.宣尉使顺应民心,重新修整象祠,同时请作者作记,以彰显民意。
C.作者认为周天子任命诸侯的卿的制度是仿效了舜封象的办法。
D.本文的主旨是宣扬“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具有鼓励人改过从善的积极意义。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
译文:  
⑵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而象之祠独延于世。
译文:  
⑶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谢德权字士衡,福州人。归宋,补殿前承旨。咸阳浮桥坏,命德权规画,乃筑土实岸,聚石为仓,用河中铁牛之制,缆以竹索,由是无患。咸平二年,宜州溪蛮叛,命陈尧叟往经度之,德权预其行。以单骑入蛮境,谕以朝旨,众咸听命。尧叟以闻,加阁门祗候,广、韶、英、雄、连、贺六州都巡检使。代归,提点京城仓草场。先是,廥积多患地下湿,德权累甓为台以藉之,遂无腐败。
京城衢巷狭隘,命德权广之。既受诏,则先撤贵要邸舍,群议纷然,有诏止之。德权面请曰:“臣已受命,不可中止。今沮事皆权豪辈,吝屋室僦资耳,非有他也。”上从之。因条上衢巷广袤及禁鼓昏晓之制。
会有凶人刘晔、僧澄雅讼执政与许州民阴构西夏为叛者,诏温仲舒、谢泌鞫问,令德权监之。既而按验无状。翌日,对便殿,具奏其妄。泌独曰:“追摄大臣,狱状乃具。”德权曰:“泌欲陷大臣邪?若使大臣无罪受辱,则人君何以使臣,臣下何以事君?”仲舒曰:“德权所奏甚善。”上乃可之。
未几,又命提总京城四排岸,领护汴河,兼督辇运。前是岁役浚河夫三十万而主者因循堤防不固但挑沙拥岸址或河流泛滥即中流复填淤矣。德权须以沙尽至土为垠,弃沙堤外,遣三班使者分地以主其役。又为大锥以试筑堤之虚实,或引锥可入者,即坐所辖官吏,多被谴免者。植树数十万以固岸。建议废京师铸钱监,徙西窑务于河阴,大省劳费。改崇仪副使,兼领东西八作司。先时,每营造患工少,至终岁不成。德权按其役,皆克日而就。
德权清苦干事,好兴功利,多所经画。见官吏徇私者,必面斥之,所至整肃
(《宋史·谢德权传》)
注:殿前承旨,阁门祗候,都是宋代官名。
5.对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权累甓为台以藉之 藉:垫起
B.吝室屋僦资耳吝:舍不得
C.讼执政与许州民阴构西夏为叛者 构:连结
D.德权须以沙尽至土为垠 须:等待
6.下列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用河中铁牛之制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①尧叟以闻,加阁门祗候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C.①对便殿,具奏其妄②其皆出于此乎
D.①追摄大臣,狱状乃具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7.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谢德权善于干事的一组是( )
①缆以竹索,由是无患  ②累甓为台以藉之
③则先撤贵要邸舍④泌欲陷大臣邪
⑤又为大锥以试筑堤之虚实 ⑥德权按其役,皆克日而就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③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谢德权很有才干,会想办法,让他规划咸阳浮桥,管理京城仓草场,他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从根本上解决了浮桥易坏,粮草腐烂的问题。
B.谢德权很有胆量,陈尧叟受命去处理宜州少数民族叛乱问题,谢德权干预他的行动,陈尧叟只好单人独骑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将朝廷旨意告知他们,使他们都愿意听从朝廷的命令。
C.谢德权不惧权贵,他受命扩宽京城的街巷,首先撤除权贵们的邸舍,众人议论纷纷,皇帝下诏停止。他向皇帝请求说,权豪们只是吝惜出租房屋的租金罢了。终于说服皇帝,坚持把事情办完。
D.谢德权敢于直言,当坏人状告执政为叛时,谢德权监督案件的审理,查明所告没有依据,第二天向皇上汇报。都说背叛的事是假的,唯独谢泌说捉拿大臣进行审问,案件才能弄清楚。谢德权据理驳斥,维护了大臣的人格。
9.断句翻译。
(1)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前是岁役浚河夫三十万而主者因循堤防不固但挑沙拥岸址或河流泛滥即中流复填淤矣
(2)翻译下面句子。
①或引锥可入者,即坐所辖官吏,多被谴免者。
译文:  
②见官吏徇私者,必面斥之,所至整肃。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天顺初进士,授刑部主事。囚多疫死,为时其食饮,令三日一栉沐,全活甚众。又善辩疑狱。河间获盗,遣里民张文、郭礼送京师,盗逸。文谓礼曰:“吾二人并当死。汝母老,鲜兄弟,以我代盗,庶全汝母子命。”礼泣谢,从之。文桎梏诣部。继宗察其非盗,竟辩出之。
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遇学官以宾礼。师儒竞劝,文教大兴。
御史孔儒清军,里老多挞死。继宗榜曰:“御史杖入至死者,诣府报名。”儒怒。继宗入见曰:“为治有体。公但剔奸弊,劝惩官吏,若比户和稽核,则有司事,非宪体①也。”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②而已。儒惭而去。中官③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④。”中官咋舌不敢受。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宪宗问直:“朝觐官孰廉?”直对曰:“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数与中官张庆忤。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
(《明史》)
【注】①宪体:御史的本分职事。②袭:量词,指成套的衣服。③中官:宦官。④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泣谢,从之 谢:感谢
B.师儒竞劝 劝:鼓励
C.继宗榜曰 榜:告示
D.继宗遗以菱芡、历书 遗:赠给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上已知其人矣  ②吾其还也
B.①儒惭而去  ②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C.①御史杖人至死者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
D.①若比启稽核,则有司事 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1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杨继宗“清廉刚正”的一组是(   )
①囚多疫死,为时其食饮。
②继宗榜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
③继宗察其非盗,竟辩出之。
④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
⑤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
⑥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②④⑤⑥D.①④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继宗对囚犯讲人道,按时提供饮食,还叫他们洗浴,体现出一种悯民爱民的思想,与古代许多官吏的残酷苛刻、草菅人命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他又善断疑狱,避免了很多冤假错案。
B.杨继宗大兴社学,并注意落实到实处,尽管他的“罚其父兄”的做法看似不很合理,但这一罚却功在百姓,利在百姓。
C.杨继宗本来生性“刚廉孤峭”,一般人难以接近,但他对学官却礼貌有加,待之以宾客之礼。他作为地方长官能尊师重教也是当地“社学大兴”的原因之一。
D.杨继宗廉洁清正不爱钱财,这正是他敢于公开批评御史孔儒胡作非为,敢于抵制宦官敲诈勒索的力量来源,汪直说“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意思是说明朝上下官吏除了杨继宗之外全都腐败透顶,这既是对他的赞美也是对时政的批评。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
译文:  
⑵师儒竞劝,文教大兴。
译文:  
⑶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