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②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2)在本章中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仁? (2分)
答案

⑴ ①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
②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对此恐怕都感到为难呢。
(2)“推己及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
解析
参考译文: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核心考点
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吴充,字冲卿,建州浦城人。未冠举进士,入为国子监直讲、吴王宫教授。等辈多与宗室狎,充齿最少,独以严见惮,相率设席受经。  
选人胡宗尧者,翰林学士宿之子,坐小累,不得改京官。判铨欧阳修为之请,仇家谮修以为党宿,诏出修同州。充言:“修忠直,不宜用谗逐。若以为私,则臣愿与修同贬。”于是修复留,而充改知太常礼院。张贵妃薨,治丧越式,判寺王洙命吏以印纸行文书,不令同僚知。充移开封治吏罪,忤执政意,出知高邮军。神宗谕以任用意,知谏院。  
王安石参知政事,充子安持,其婿也,引嫌解谏职,为翰林学士。三年,拜枢密副使。王韶取洮州,蕃酋木征遁去,充请招还故地,縻以爵秩,使自领所部,永为外臣,无庸复列置郡县,殚财屈力。时方以开拓付韶,充言不用。
  八年,进枢密使。充不善安石所为,数为帝言政事不便。帝察其中立无与,欲相之。安石去,遂代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充欲有所变革,乞召还司马光数十人。光亦以充可告语,与之书曰:“自新法之行,中外汹汹。民困于烦苛,日夜引领,冀朝廷觉悟,一变敝法。”充深思之,终不能用。
  王珪与充并相,忌充,阴掣其肘。而充素恶蔡确,确治相州狱,捕安持及亲戚、官属考治,欲钩致充语,帝独明其亡他。及确之预政,充与议变法于前,数为所诎。安南师出无功而知谏院张璪又谓充与郭逵书止其进兵复置狱充既数遭同列困毁积忧畏疾益侵。元丰三年,罢为观文殿大学士。卒,年六十。
  充内行修饬,事兄甚谨。为相务安静,性沉密,对家人语,未尝及国家事,所言于上,人莫知者。将终,戒妻子勿以私事干朝廷,帝益悲之。世谓充心正而力不足,讥其知不可而弗能勇退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一)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相率设席受经接受,学习
B.仇家谮修以为党宿,诏出修同州诬陷
C.无庸列置郡县,殚财屈力竭尽,耗尽
D.帝独明其亡他无,没有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判铨欧阳修为之请数为所诎
B.判寺王洙命吏以印纸行文书光亦以充可告语
C.民困于烦苛充与议变法于前
D.自新法之行及确之预政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吴充还未成年就考中了进士。做吴王宫教授时,得到宠爱。在与皇帝宗室亲密交往的同事中,要数吴充最年轻。
B.欧阳修因为替胡宗尧讲话被仇家陷害,吴充向皇上进言强调欧阳修的忠直,使得欧阳修免于外放,得以留在京城。
C.吴充虽然是王安石的亲家,但却和王安石的政见不太相同;在王安石离开朝廷后,吴充也曾想改变他的一些做法,所以请求皇上召回司马光等人。
D.吴充很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也尽心尽力为朝廷效力,但世人评价他是为人正直却能力不足,而且明知道自己无能为力时还不懂得急流勇退。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24-25题。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 “恶缴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4.请从上面文字中提炼一个成语。(1分)
25.从上面文字概括孔子心目中君子应具备的品质,并结合自己看法进行评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  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  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  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  钧礼,子不佣矣。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已而, 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或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 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举,登化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问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 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刺使,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帏,一 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落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 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老人语未毕,相 国遽惊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赞曰:“老人能于倾盖不意,作缘相国,奇也!不知相国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贤夫老人而视芋之者。特怪老人虽知书,又何长于言至是,岂果知道者欤?或传闻之过实耶?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选自《清文选•芋老人传》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尽一器,再进尽:全部
B.相国昔自郡城走数十里走:步行
C.厚资而遣之资:资助
D.特怪老人虽知书特:特别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D.无不同于芋焉于人为可讥
小题3:下列叙述和分析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十年后,书生身居相国之位,回想起芋老人的一饭之恩,感因图报,让芋老人的儿
子不再当佣工了。
B.芋老人认为,相国在饥寒交迫之时,饥不择食,故觉得芋头很香;而当上相国之后,
美味佳肴享用不尽,自然就觉得芋头不如十年前那样香了。
C.文章由相同十年前后食芋而味道不同引发议论,说明了“时位移人”的道理,并批评了富而弃其归,贵而绝其交,为吏而背其所学等社会现象。
D.芋老人虽然只是乡下一个粗陋的老百姓,但深明整理,擅长言辞,将许多达官显贵
不能讲明的道理,用生活中浅显的例子表述清楚。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列坐其次(地方)B.暂得于己(暂时)
C.终期于尽(注定)D.不能喻之于怀(比喻)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及其所之既倦通古今之变
B.亦足以畅叙幽情臣以供养无主
C.所以兴怀所以隐忍苟活
D.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吾其还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章描写山水胜景,记叙宴会盛况,由宴游之乐引出对盛事不常、岁月易逝、人生无定的思考和感慨。
B.文章情感脉络清晰,以“乐”起笔,由“乐”生“痛”,以“悲”作结,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之美。
C.作者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否定了老庄生死一体的虚无主义,暗含把握当下人生,不宜空谈玄理的真实乐观态度。
D.本文代表了东晋散文的浓艳风格,骈散兼行,顿挫有致,洒脱流畅,雕词琢句,音韵和谐。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邓晨字伟卿,南阳新野人也。世吏二千石。父宏,预章都尉。晨初娶光武姊元①。王莽末,光武尝与兄伯升及晨俱之宛,与穰人蔡少公等宴语。少公颇学图谶,言刘秀当为天子。或曰:“是国师公刘秀乎?”光武戏曰:“何用知非仆耶?”坐者皆大笑,晨心独喜。及光武与家属避吏新野,舍晨庐,甚相亲爱。晨因谓光武曰:“王莽悖暴,盛夏斩人,此天亡之时也。往时会宛,独当应耶?”光武笑不答。
及汉兵起,晨将宾客会棘阳。汉兵败小长安,诸将多亡家属,光武单马遁走。遇女弟伯姬,与共骑而奔。前行复见元,超令上马。元曰:“行矣,不能相救,无为两没也。”会追兵至,元及三女皆遇害。汉兵退保棘阳,而新野宰乃污晨宅,焚其冢墓。宗族皆恚怒,曰:“家自富足,何故随妇家人入汤镬中?”最终无恨色
更始立,以晨为偏将军。与光武略地颍川,俱夜出昆阳城,击破王寻、王邑。又别徇阳翟以东,至京、密,皆下之。更始北都洛阳,以晨为常山太守。会王郎反,光武自蓟走信都,晨亦间行会于巨鹿下,自请从击邯郸。光武曰:“伟卿以一身从我,不如以一郡为我北道主人。”乃遣晨归郡。光武追铜马、高胡群贼于冀州,晨发积射士千人,又遣委输给军不绝。光武即位,封晨房子侯。
晨好乐郡职,由是复拜为中山太守,吏民称之,常为冀州高第。十三年,更封南變侯。入奉朝请,复为汝南太守。十八年,行幸章陵,征晨行廷尉事。从至新野,置酒酣宴,赏赐数百千万,复遣归郡。晨兴鸿郤陂数千顷田,汝土以殷,鱼稻之饶,流衍它郡。明年,定封西华侯。二十五年卒。乘舆与中宫亲临丧送葬。谥曰惠侯。
注:①元:光武帝刘秀姊,邓晨妻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甚相亲爱   亲爱:关系亲密
B.而新野宰乃污晨宅   污:污秽
C.会王郎反   会:适逢
D.流衍它郡   衍:扩展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邓晨对光武帝刘秀“有情”“有义”的一组是
①舍晨庐,甚相亲爱 ②行矣,不能相救,无为两没也
③最终无恨色 ④晨亦间行会于巨鹿下,自请从击邯郸
⑤晨发积射士千人,又遣委输给军不绝 ⑥晨兴鸿郤陂数千顷田,汝土以殷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少公从面相学的角度,认为刘秀将来会成为天子。在座的人都认为这只是说笑,只有邓晨相信并感到高兴。
B.在汉军起事时,邓晨就带领宾客响应。汉军兵败后,妻女遇害,家庭及祖先冢墓都受到牵连,宗族的人都为他感到不值,但邓晨却没有怨言。
C.光武帝从蓟到信都后,邓晨主动到巨鹿要求跟从。但光武帝认为他与其一人跟随,不如回到郡中,成为光武帝北方道路上的主人,能为光武帝提供更大的帮助。
D.邓晨喜欢担任郡守的官职,在光武帝时期,他先后担任过常山太守、中山太守、汝南太守等职务。特别是任中山太守和汝南太守时治理有方,获得赞誉。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光武尝与兄伯升及晨俱之宛,与穰人蔡少公等宴语。
(2)“家自富足,何故随妇家人入汤镬中?”最终无恨色。
(3)光武自蓟走信都,晨亦间行会于巨鹿下,自请从击邯郸。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