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贞观十一年,特进魏徵上疏曰:臣观自古受图膺运,继体守文,控御英雄,南面临下,皆欲配厚德于天地,齐高明于日月,本支百世,传祚无穷。然而克终...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贞观十一年,特进魏徵上疏曰:
臣观自古受图膺运,继体守文,控御英雄,南面临下,皆欲配厚德于天地,齐高明于日月,本支百世,传祚无穷。然而克终者鲜,败亡相继,其故何哉?所以求之,失其道也。殷鉴不远,可得而言。
昔在有隋,统一寰宇,甲兵强锐,三十余年,风行万里,威动殊俗。一旦举而弃之,尽为他人之有。彼炀帝岂恶天下之治安,不欲社稷之长久,故行桀虐,以就灭亡哉!恃其富强,不虞后患。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而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宫苑是饰,台榭是崇,徭役无时,干戈不戢。外示严重,内多险忌,谗邪者必受其福,忠正者莫保其生。上下相蒙,君臣道隔,民不堪命,率土分崩。遂以四海之尊,殒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绝,为天下笑,可不痛哉!
圣哲乘机,拯其危溺,八柱倾而复正,四维弛而更张。远肃迩安,不逾于期月;胜残去***,无待于百年。今宫观台榭,尽居之矣;奇珍异物,尽收之矣;姬姜淑媛,尽侍于侧矣。四海九州,尽为臣妾矣。若能鉴彼之所以失,念我之所以得,日慎一日,虽休勿休,焚鹿台之宝衣,毁阿房之广殿,惧危亡于峻宇,思安处于卑宫,则神化潜通,无为而治,德之上也。若成功不毁,即仍其旧,除其不急,损之又损。杂茅茨于桂栋,参玉砌以土堦,悦以使人,不竭其力,常念居之者逸,作之者劳,亿兆悦以子来,群生仰而遂性,德之次也。若惟圣罔念,不慎厥终,忘缔构之艰难,谓天命之可恃,忽采椽之恭俭,追雕墙之靡丽,因其基以广之,增其旧而饰之,触类而长,不知止足,人不见德,而劳役是闻,斯为下矣。譬之负薪救火,扬汤止沸,以暴易乱,与乱同道,莫可测也,后嗣何观!夫事无可观则人怨,人怨则神怒,神怒则灾害必生,灾害既生,则祸乱必作,祸乱既作,而能以身名全者鲜矣。顺天革命之后,将隆七百之祚,贻厥子孙,传之万叶。难得易失,可不念哉!
(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第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观自古受图膺运膺:承受
B.本支百世,传祚无穷祚:通“阼”,帝位。
C.恃其富强,不虞后患虞:预料
D.民不堪命,率土分崩率:率领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驱天下以从欲作《师说》以贻之
B.惧危亡于峻宇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谓天命之可恃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D.夫事无可观则人怨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就指出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希望自己德配天地政权巩固,能世世代代将帝位相传下去,但实现的很少,原因在于没有遵循治国的规律。
B.本文认为隋朝统一天下,兵强马壮,三十余年,声威远播,震动外邦。隋炀帝也想让天下安定、国家长治久安,然而轻言放弃,江山尽为他人占有。
C.魏徵希望唐太宗借鉴和总结隋朝亡国的历史教训,思考唐朝之所以得天下的成功经验,不自恃功德,居安思危,就能与天地神明相通,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D.文章后半部分强调德政的重要性,认为百姓见不到德政,见到的只是无休止的劳役,最终会天怒人怨,引起祸乱,祸乱一旦兴起,后果不堪设想。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B
解析

小题1:D  (率:全部)     
小题2:D (A.连词,用来B.介词,在C.取独D.那么;却)
小题3:B(对原文“一旦举而弃之”理解有误)
参考译文:
贞观十一年(637),特进魏征向太宗上书说:
“臣认为,自古以来,但凡承受天命开创帝业或继承帝位的人,他们驾驭英才,朝南而坐,以统治万民,都希望自己德配天地、功高日月,政权巩固,统治长久,能世世代代将帝位相传下去。然而,善始善终的实在太少,衰亡倾覆的相继发生,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他们没有遵遁治国的规律。前朝覆灭的教训并不久远,可以引以为戒。
“过去隋朝统一天下,兵强马壮,三十余年,声威远播,震动外邦,然而一下全部丧失,江山为别人所有。隋炀帝难道不想让天下安定、国家长治久安,故意要施行桀、纣那样的暴政,弄得自己国破人亡吗?他不过是依仗国家富强有恃无恐,而不考虑后患。他驱使百姓顺从自己的奢欲,搜刮全天下的财物尽情挥霍,挑选全国的美女,往域外探寻珍宝。装饰宫苑,构筑楼台,徭役无穷无尽,战事终年不休。君臣间外表威严庄重,内心猜忌险恶。奸佞邪恶的进谗者受福不浅,忠诚正直的人却连性命都难保。君臣上下互相欺蒙,离心离德,百姓不堪忍受,国家从此分崩离析。于是一度曾统治四海的国君,竟死在匹夫之手,其子孙也被斩尽***绝,被天下人所耻笑,这能不令人痛心吗?
“皇上乘着机缘,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使倾倒的撑天之柱重新匡正,四方松懈的力量重新振作。不超过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使海内统一,人民安居乐业;也无须百年便可达到刑罚废弃不用的安定境界。现今所有的宫殿观阁、楼台亭榭皇上都已拥有,奇珍异宝皇上都已收藏,佳人淑女都已侍候在皇上的身旁。全国的百姓都已成为皇上的臣属。如果此时能借鉴和总结隋朝亡国的历史教训,思考我朝之所以得天下的成功经验,日夜警惕,虽有功德而不自恃,像过去一样烧掉鹿台的宝衣,拆毁阿房宫的宫殿,居住在峻伟的宫殿里心里更要警惕危亡,居住在简陋的房舍中却感到心安理得,那么就能与天地的神明在冥冥中贯通,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这是德行的最高境界。如果顾惜现成的东西而不忍毁坏,就让它们仍然保持原貌,要免除那些并不急需的供奉,享乐要减少到最低限度。即使是茅屋与豪宅共存、玉石台阶和泥士台阶一起使用也无妨。要使百姓心甘情愿地效力,又要不用尽百姓的力量。要常想到自己享受的安逸和别人劳动的辛苦。这样,百姓就会自愿来服从,他们依靠天子的恩德而感到满意。这是次一级的德行标准。如果是妄自尊大,不考虑后果,小善始慎终,忘却打天下的艰难,认为天命可以依靠,忽略住陋室时的俭朴作风,追求雕梁画栋的奢靡建筑,宫殿在原有的基础上还要扩建,广加修饰,其它事情依此类推,不懂得节制,百姓见不到德政,听到的只是无休止的劳役,这是最糟糕的德行。这样的做法就好比背着柴草去救火倒进开水来止沸,用强暴来替代混乱,这是与先前的乱政走的是一条路,其后果不堪设想,后世子孙怎么来看待这些做法呢?没有可观的政绩就会天怒人怨,人怨的事情上天也会发怒,上天发怒灾害就会发生,就会引起祸乱,祸乱一旦兴起,要保全身家性命和美好名声的人是很少了!顺应天命,改朝换代之后,按理说可以维持七百年隆盛的国运,子孙相承,传至万世。江山难以获得却容易失去,能不认真考虑这个问题吗?”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贞观十一年,特进魏徵上疏曰:臣观自古受图膺运,继体守文,控御英雄,南面临下,皆欲配厚德于天地,齐高明于日月,本支百世,传祚无穷。然而克终】;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名议,世江东大族。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术与康有隙,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逊年长于康子绩数岁,为之纲纪门户。
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时吴、会稽、丹杨多有伏匿,逊陈便宜,乞与募焉。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禽。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余人。鄱阳贼帅尤突作乱,复往讨之,拜定威校尉,军屯利浦。
权以兄策女配逊,数访世务,逊建议曰:“方今英雄棋峙,财狼窥望,克敌宁乱,非众不济。而山寇旧恶,依阻深地。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部伍,取其精锐。”权纳其策,以为帐下右部督。会丹杨贼帅费栈受曹公印绶,煽动山贼,为作内应,权遣逊讨栈。栈支党多而往兵少,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遂部伍东三郡,强者为兵,羸者补户,得精卒数万人,宿恶荡除,所过肃清,还屯芜湖。
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逊后诣都,言次,称式佳吏,权曰:“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逊对曰:“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权曰:“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
吕蒙称疾诣建业,逊往见之,谓曰:“关羽接境,如何远下,后不当可忧也?”蒙曰:“诚如来言,然我病笃。”逊曰:“羽矜其骁气,陵轹于人。始有大功,意骄志逸,但务北 进,未嫌于我,兼相闻病,必益无备。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若见至尊,宜好为计。”蒙曰:“羽素勇猛,既难为攻,己据荆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胆势益盛,未易图也。”蒙至都,权问:“谁可代卿者?”蒙对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若用之,当令外自韬稳,内察形便,然后可克。”权乃召逊,拜偏将军、右都督,代蒙。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       领:兼任
B.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       劝:劝勉
C.兼相闻病,必益无备               相:相互
D.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           禽:通“擒”
7、下列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会稽山贼的首领潘临,很久以来成为当地的一大祸害,历年官府都没能捉住他。陆逊率领手下招募的兵,进入深山险地实行讨伐,所到之处山贼都被降服。
B.孙权多次向陆逊征询世务。陆逊建议说,山寇惯匪,这一心腹之患还没有消除,就难以图谋向外发展,可以大规模地部署军队,攻取他的精锐部分。
C.会稽太守淳于式上表攻击陆逊非法掠取百姓,***扰地方。陆逊认为淳于式意在保养民力,所以才告他的状。陆逊不但没有对淳于式怀恨在心,而且还称赞淳于式是个好官。
D.在接替吕蒙的人选问题上,吕蒙认为:从陆逊的谋虑来看,将来定可以大用;而现在他还不太出名,还需要观察,才能确定。
8.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袁术与康有隙,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
译文:                                                         (3分)
(2)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
译文:                                                         (3分)
(3)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
译文:                                                         (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二十四诗品①小序
清•杨廷芝
诗不可以无品,无品不可以为诗,此诗品所以作也。
予总观统论,默会深思,窃以为兼体用,该内外,故以雄浑先之。有不可以迹象求者,则曰冲淡。亦有可以色相见者,则曰纤 ,不沉著,不高古,则虽冲淡纤 ,犹非妙品。出之典雅,加以洗炼,劲健不过乎质,绮丽不过乎文,无往不归于自然。含蓄不尽,则茹古而涵今;豪放无边,则空天而廓宇。品亦妙矣,品妙而斯为极品。
夫品固出于性情,而妙尤发于精神,缜密则宜重宜严,疏野则亦松亦活,清奇而不至于凝滞,委曲而不容以径直,要之无非实境也。境值天下之变,不妨极于悲慨,境处天下之赜 ,亦有以拟诸形容。超则轶乎其前,诣则绝乎其后。飘则高下何定,逸则闲散自如。旷观天地之宽,达识古今之变;无美不臻,而复以流动终焉。品斯妙极,品斯神化矣。
廿四品备,而后可与天地无终极。品之伦次定,品之节序全,有品   ,亦于言而可以知其志。诗之不可以无品也如是夫!
【注】①二十四诗品:是唐代诗论家、诗人司空图,字表圣(837—908)的论诗专著,简称《诗品》。其中把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意境分为雄浑、冲淡、纤 、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等二十四品类,每品用十二句四言韵语来加以描述。②赜:深奥,奥妙。
小题1:对下面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亦有可以色相见者,则日纤——诗的品格若是以“纤 ”为特色,则诗中描写的景象和色彩就非常突出。
B.含蓄不尽,则茹古而涵今——如果“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那么诗歌之品就属“含蓄”,其妙处在于不著一字,尽得古今风流。
C.超则轶乎其前,诣则绝乎其后——只有超越前人,不受前人的束缚,才能使诗的品格到达超然肆意又让后人难以企及的佳境。
D.廿四品备,而后可与天地无终极——能够品味这二十四品,则仿佛可以获得与天地一样长久的精神了。
小题2:根据“小序”所言,下面对唐诗之品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峨眉山月半轮秋,隐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自然
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清奇
C.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冲淡
D.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山房春事》)——绮丽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梁孝王,景帝母弟,窦太后爱之,令得自请置相、二千石,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天子闻之,心弗善也。太后知帝不善,乃怒梁使者,弗见,案责王所为。韩安国为梁使,见大长公主而泣曰:“何梁王为人子之孝,为人臣之忠,而太后曾弗省也?夫前日吴、楚、齐、赵七国反时,自关以东皆合从西乡,惟梁最亲为艰难。梁王念太后、帝在中,而诸侯扰乱,一言泣数行下,跪送臣等六人,将兵击却吴楚,吴楚以故兵不敢西,而卒破亡,梁王之力也。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望梁王。梁王父兄皆帝王,所见者大,故出称跸,入言警,车旗皆帝所赐也,即欲以侘(chà,夸耀)鄙县,驱驰国中,以夸诸侯,令天下尽知太后、帝爱之也。今梁使来,辄案责之。梁王恐,日夜涕泣思慕,不知所为。何梁王之为子孝,为臣忠,而太后弗恤也?”大长公主具以告太后,太后喜曰:“为言之帝。”言之,帝心乃解,而免冠谢太后曰:“兄弟不能相教,乃为太后遗忧。”悉见梁使,厚赐之。其后梁王益亲欢。太后、长公主更赐安国可直千余金。名由此显,结于汉。
其后安国坐法抵罪,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安国曰:“甲不就官,我灭而宗。”甲因肉袒谢。安国笑曰:“可溺矣!公等足与治乎?”卒善遇之。           
安国为人多大略,智足以当世取合。而出于忠厚焉,贪嗜于财。所推举皆廉士,贤于己者也。于梁举壶遂,臧固、郅他,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
(选自《史记•韩长孺列传》)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出入游戏,僭于天子僭:侮蔑
B.今太后以小节苟礼责望梁王望:埋怨
C.即欲以侘鄙县  鄙:边远的地区
D.其后安国坐法抵罪坐:触犯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出入游戏,僭于天子  B.今太后以小节苛礼责望梁王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予以愚触罪
C.太后喜曰:“为言之帝。”D.兄弟不能相教,乃为太后遗忧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 
小题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梁孝王和景帝是同胞兄弟,由于倍受窦太后喜爱,就私自设置丞相和二千石级官员,并且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几乎招惹祸患。
B.由韩安国话可知,梁孝王在七国叛乱时,派军队打退叛军,为阻止叛军西进,保卫太后和皇上立下功勋。
C.由于韩安国明于事理,善于剖断,终于通过大长公主和太后,化解了景帝和梁孝王之间的嫌隙。
D.选文中着重肯定了韩安国有谋略、有才智、为人宽厚、能为国举贤等优点,也提到了他的缺点。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A.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祖孙二人,更加相依为命,因此我不愿意放弃侍养祖母,远离她去做官。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因此我为陛下尽忠的时间还很长,而报答侍奉祖母的时间却很短了。
C.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我活着就应当为陛下献出生命,死后也要像结草老人那样暗中报答陛下之恩。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有学识有修养的人本性并不是与常人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
此处的“于”只是引出对象,不是介词结构后置。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萧相国何者,沛丰①人也。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②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扼塞③,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守巴蜀,镇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汉五年,既***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夫猎,追***兽兔者狗也,而发棕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棕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君臣皆莫敢言。於是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尉。召平谓相国曰:“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疑君心矣。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
何素不与曹参相能,及何病,孝惠自临视相国病,因问曰:“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对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参何如?”何顿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孝惠二年,相国何卒,谥为文终侯。
[注]①丰,古邑名,秦时属沛县。②律令,法令。图书,实为图籍文书的省称。③扼塞,险要难行的军事要地。
小题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益封五千户益:增加
B.愿君让封勿受让:辞让
C.悉以家私财佐军佐:佐助
D.臣死不恨矣恨:仇恨
小题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以何为丞相②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B.①而发棕指示兽处者人也②非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卫者
C.①高帝乃大喜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①功不可忘也②而发棕指示兽处者人也
小题3: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萧何作为丞相尽忠本职的一组是
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镇抚谕告,使给军食
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
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
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小题4:
下列对原文的陈述与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萧何和刘邦同是沛人,功劳显赫,忠心耿耿,一直深受刘邦信任。
B.平定天下论功行封时,群臣都认为萧何功劳不是最大,刘邦力排众议,认定萧何功劳最大。
C.汉王平定陈豨叛乱后,认为萧何诛***韩信有功,授予萧何相国的官职。
D.萧何入咸阳后,在诸将争夺财产时收藏图书资料,又主动推荐大将韩信及有嫌隙的曹参,表现了他的远见和大度。
小题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上以此专属任何关中事
(2)夫置卫卫君,非以宠君也
(3)君即百岁后,谁可代君者?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