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李谟①,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近代无比。自教坊请假至越州,公私更宴,时州客会镜湖,欲邀李生湖上吹之,相约各召一客。会中有一人,以日晚方记...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谟,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近代无比。自教坊请假至越州,公私更宴,时州客会镜湖,欲邀李生湖上吹之,相约各召一客。会中有一人,以日晚方记得,不遑他请。其邻居
独孤生者年老,久处田野,至是遂以应命。
到会所,澄波万顷,景物皆奇。李生拂笛,渐移舟于湖心。其声始发之后,坐客皆更赞咏,以为钧天之乐不如也。独孤生乃无一言,会者皆怒。李生为轻己,意甚忿之。良久,又静作一曲,更加妙绝,无不赏骇。独孤生又无言。邻居召至者甚惭悔,白于众曰:“独孤村落幽,城郭稀至。音乐之类,率所不通。”会客同诮责之,独孤生不答,但微笑而已。
李生曰:“公如是,是轻薄为?复是好手?”独孤生乃徐日:“公安知仆不会也?”李生改容,坐皆谢之。独孤日:“公试吹《凉州》。”至曲终,独孤生日:“公亦甚能妙,然声调杂夷乐,得无有兹之侣乎?”李生大骇,起拜曰:“丈人神绝,某亦不自知,本师实龟兹之人也。”又曰:“第十三叠误八水调,足下知之乎?”李生日:“某顽蒙,不觉。”独孤生乃取吹之。李生更有一笛,拂拭以进。独孤视之曰:“此都不堪取,执者精通耳。乃换之,日:“此至入破,必裂,得无吝惜否?”李生曰:“不敢。”遂吹。声发入云,四座震况,李生蹙踖不敢动。至第十三叠,揭示谬误之处。敬伏将拜。及入破,笛遂败裂,不复终曲。李生再拜,众皆帖息,乃散。
明旦,李生并会客皆往修之,至掣唯茅舍尚存,独孤生不见矣。越人知者皆访之,竞不知其所去。
(取材于《太平广记》)
注:①李漠(mó):唐玄宗时的乐工。 
②钧天之乐:天上的仙乐。 
③入破:唐代指乐曲演奏进入的某一阶段。
④蹙踖(cù jí):恭敬。 ⑤帖息:平般,驯服。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私更宴更:轮流
B.李生拂笛拂:擦拭
C.得无有龟兹之倡乎倡:朋友
D.李生:井会客皆往候之候:等待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时州客会镜湖
当时越州的宾客在镜湖和李谟聚会
B.李生为轻己,意甚忿之
李谟认为他轻视自己.心里非常怨恨他
C.丈人神绝,某亦不自知
老先生:是神奇少有的人,我自己都没有察觉
D.此都不堪取,执者粗通耳
这些笛子都不能用,拿着的人只是粗通音乐罢了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孤生本来就不在被邀请参加聚会之列,是临时被人带来参加聚会的。
B.带独孤生来的人认为独孤生没为李漠喝彩很没有礼貌,连忙替他解释。
C.众宾客看见李谟变了脸色,怕破坏了聚会气氛,于是纷纷向李谟道歉。
D.独孤生只凭着自己高超的演奏技巧就已经让李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小题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5分)
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 小 则 凸 凡 鉴 洼 则 照 人 而 大 凸 则 照 人 面 小 小 鉴 不 能 全 视 人 面 故 令 微 凸 收 人 面 令 小 则 鉴 虽 小 而 能 全 纳 人面 仍 复 量 鉴 之 小 大 增 损 高 下 常 令 人 面 与 鉴 大 小 相 若 此 工 之 巧 智,后人不能造。
(取材于《梦溪笔谈》)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D
小题5:坚小则凸/凡鉴洼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仍复量鉴之小大/增损高下/常令人面与鉴大小相若/此工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解析

小题1:候:拜访
小题2:副词,于是,就。A介词,到;介词,给。B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的人。D连词,却;副词,就。
小题3:当时越州的宾客在镜湖聚会。
小题4:独孤生对李漠还有指点、点拨。
小题5:略
译文:
李谟,在开元年间(以)吹笛(技艺)(名列教坊)第一部,同时代的人(没有能与他)相比的。(他)从教坊请假到越州,(当地)官府、私人轮流设宴,来欣赏他演奏的妙处。当时越州的宾客(在)镜湖聚会,想邀请李谟(在)湖上吹笛。(大家)相互约定各自(再)请一个客人 。聚会中有一个人,因为天晚才想起,来不及请别人。他有一个姓独孤的邻居,年纪很大,长久地居住(在)乡间,到这个时候就用(他)来应付。
到了聚会的地点,(湖面)清澈,波涛万顷,景物都(十分)奇特。李谟擦拭笛子,渐渐地船划到了湖面中央。他的笛声刚发出之后,满座宾客都交口赞叹夸奖,认为天上的仙乐都不如(他的笛声)。独孤生竟然没有一句话 ,聚会的人都(很)生气。李谟认为(他)轻视自己,心中非常生气。过了很久,(李谟)叉静静思索演奏了一支曲子,更加美妙绝伦,(在座的人)没有不欣赏惊叹的。独孤生又没有说话。请他来的那个邻居非常惭愧后悔,告诉大家说:“独孤先生在村落中幽居,很少到城里。音乐这类(东西)是他所一概不懂的。”聚会的宾客共同指责独孤生.独孤生不回话,只是微笑罢了。
李谟说:“您像这样,是看不起我呢,还是(您是演奏的)高手?”独孤生于是慢悠悠地说:“您怎么:知道我不会(是高手)呢?”李谟变了脸色,在座的宾客都(向他)道歉。独孤说:“您试着演奏《凉州》。”到乐曲结束,独孤生说:“您也能演奏得很不错,但是声调中掺杂着少数民族音乐.该不会有龟兹的朋友吧?”李谟非常吃惊,起身行礼说:“您真是太神了,我自己都没有察觉,传授(我)技能的老师确实是龟兹人啊。”(独孤)又说:“第十三叠(你)误奏出水调,您知道吗?”李谟说:“我顽劣愚昧,没有察觉。”独孤生于是拿过(笛子)吹奏。李谟还有一支笛子,擦拭(干净)进献(给独孤)。独孤看着他说:“这些都不值得使用,拿着的人(只是)粗通音乐罢了。”于是换了笛子,说:“这支笛子(演奏)到‘入破’时一定会裂开,(你)该不会 舍不得吧?”李谟说:“不敢。”(独孤)于是(开始)吹奏。声音直冲云霄,在座的人都惊呆了,李谟恭敬地一动不敢动。到了第十三叠,(独孤)指出(他)错误的地方,(李谟)低下头想要行礼。等到入破,笛子于是被吹裂了,没有演奏完乐曲。李谟又 一次行礼。大家都非常佩服,才散去。
第二天天亮,李谟和参加聚会的宾客都去拜访独孤生,到了却(看到)只有茅屋还在,(而)独孤生(已经)不见了。知道这件事的越州人都去拜访他,最终(也)不知道独孤生去的地方。
断句参考译文:
古人铸造镜子,镜子大就铸成平的,镜子小就铸成凸的。凡是镜面凹的照出人脸就大,镜面凸的照出人脸就小。小镜子不能完全看到人脸,所以让它稍微凸些,照人脸让脸变小.那么镜子虽小却能够完全容下人脸。(造镜时)反复测量镜子的大小,(以决定)增减镜子凸凹的程 度,总是使人脸和镜子大小互相符合。这就是铸镜工人的机巧与智慧,后人不能铸造出来。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李谟①,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近代无比。自教坊请假至越州,公私更宴,时州客会镜湖,欲邀李生湖上吹之,相约各召一客。会中有一人,以日晚方记】;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18分)
薛道衡字玄卿,河东汾阴人也。道衡六岁而孤,专精好学。年十三,讲《左氏传》,见子产相郑之功,作《国侨赞》,颇有词致,见者奇之。其后才名益著,齐司州牧、彭城王浟引为兵曹从事。吏部尚书陇西辛术与语叹曰郑公业不亡矣河东裴谳目之曰自鼎迁河朔吾谓关西孔子罕值其人今复遇薛君矣
武平初,诏与诸儒修定《五礼》,除尚书左外兵郎。陈使傅縡聘齐,以道衡兼主客郎接对之。縡赠诗五十韵,道衡和之,南北称美。魏收曰:“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待诏文林馆,与范阳卢思道、安平李德林齐名友善。
高祖受禅,坐事除名。河间王弘北征突厥,召典军书,还除内史舍人。其年,兼散骑常侍,聘陈主使。江东雅好篇什,陈主尤爱雕虫,道衡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
道衡每至构文,必隐坐空斋,蹋壁而卧,闻户外有人便怒,其沉思如此。高祖每曰:“薛道衡作文书称我意。”然诫之以迂诞。后高祖善其称职,谓杨素、牛弘曰:“道衡老矣,驱使勤劳,宜使其硃门陈戟。”于是进位上开府,赐物百段。道衡辞以无功,高祖曰:“尔久劳阶陛,国家大事,皆尔宣行,岂非尔功也?”道衡久当枢要,才名益显,太子诸王争相与交,高颎、杨素雅相推重,声名籍甚,无竞一时。
炀帝嗣位,上《高祖文皇帝颂》。帝览之不悦。将置之罪。道衡不悟。司隶刺史房彦谦素相善,知必及祸,劝之杜绝宾客,卑辞下气,而道衡不能用。会议新令,久不能决,道衡谓朝士曰:“向使高颎不死,令决当久行。”有人奏之,帝怒曰:“汝忆高颎邪?”付执法者勘之。道衡自以非大过,促宪司早断。暨于奏日,冀帝赦之,敕家人具馔,以备宾客来候者。及奏,帝令自尽。道衡殊不意,未能引诀。宪司重奏,缢而***之,妻子徙且末。时年七十。天下冤之。
(节选自《隋书. 薛道衡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司州牧、彭城王浟引为兵曹从事招聘
B.其年,兼散骑常侍,聘陈主使访问
C.后高祖善其称职称赞
D.付执法者勘之审问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年,兼散骑常侍奔车朽索,其可忽也。
B.然诫之以迂诞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C.暨于奏日,冀帝赦之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D.以备宾客来候者求人可使报秦者
小题3: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吏部尚书陇西辛术与语叹曰郑公业不亡矣河东裴谳目之曰自鼎迁河朔吾谓关西孔子罕值其人今复遇薛君矣。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薛道衡从小就专心好学,十三岁时,研习《春秋左氏传》,看到子产做郑国相时所作出的功绩,写了一篇《国侨赞》,很有意趣,看到的人都认为它不同寻常。
B.武平初年,薛道衡兼任主客郎接待应对南朝陈的使臣傅縡。傅縡写了五十句诗相送,薛道衡也作诗与其相和,南北双方都赞美他的才华。
C.薛道衡著文,“帝览之不悦,将置之罪,道衡不悟”。朋友劝他低调为人,“道衡不用”。大祸临头,“道衡自以非大过”。这些都表现了他迂阔虚妄的品性。
D.本段文字通过一件件具体事情的叙述,从正面和侧面刻画了薛道衡这个历史人物。既表现了他的聪明才智,也展示了他的悲剧人生。
小题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河间王弘北征突厥,召典军书,还除内史舍人。(3分)
(2)尔久劳阶陛,国家大事,皆尔宣行,岂非尔功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吏 道
邓牧
与人主共理天下者,吏而已。内九卿、百执事,外刺史、县令,其次为佐,为史,为胥徒。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
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唐、虞建官,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择才且贤者,才且贤者又不屑为。是以上世之士高隐大山深谷,上之人求之,切切然恐不至也。故为吏者常出不得已,而天下阴受其赐。后世所以害民者牧民,而惧其乱,周防不得不至,禁制不得不详,然后大小之吏布于天下。取民愈广,害民愈深,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今一吏,大者至食邑数万,小者虽无禄养,则亦并缘为食以代其耕,数十农夫力有不能奉者,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岂可得也?
天下非甚愚,岂有厌治思乱,忧安乐危者哉?宜若可以常治安矣,乃至有乱与危,何也?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而号为理民者,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二帝三王平天下之道,若是然乎?
天之生斯民也,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盗贼害民,随起随仆,不至甚焉者,有避忌故也。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岂上天不仁,崇淫长奸,使与虎狼蛇虺均为民害邪?
然则如之何?曰:得才且贤者用之;若犹未也,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不犹愈乎?
(选自《伯牙琴》)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厥可稽已,其去民近故也 稽:查考
B.后世所以害民者牧民 牧:治理
C.使不肖游手往往入于其间不肖:不孝顺
D.率虎狼牧羊豕,而望其蕃息息:繁殖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若是者,贵贱不同,均吏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B.然后大小之吏布于天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竭之而使危,夺之而使乱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为业不同,皆所以食力也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世之士之所以不肯出山做官,是为了远避尘世而隐居在大山深谷中,过着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
B.作者言辞激烈地批判“害民者牧民”的官吏仗势欺人无所顾忌肆意掠取,是鱼肉百姓的祸害,比强盗还要厉害。
C.文章认为民众所以作乱,是因为“夺其食”“竭其力”,从民生角度来分析造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D.倘若一时无法重用德才兼备的人,索性让百姓在乱世中实施自治,以求国家安定、太平。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才且贤者愈不肯至,天下愈不可为矣。(3分)
译文:
(2)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3分)
译文:
(3)今之为民不能自食,以日夜窃人货殖,搂而取之,不亦盗贼之心乎?(4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2题。
庐山草堂记   白居易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暑也;敞南甍,纳阳日,虞祁寒也。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圬而已,不加白。磩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纻帏,率称是焉。堂中设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张,儒、道、佛书各三两卷。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自问其故,答曰:“是居也,前有平地,轮广十丈;中有平台,半平地;台南有方池,倍平台。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低枝拂潭,如幢竖,如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骈织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下铺白石,为出入道。堂北五步,据层崖积石,嵌空垤块,杂木异草,盖覆其上。绿阴蒙蒙,朱实离离,不识其名,四时一色。又有飞泉植茗,就以烹燀,好事者见,可以永日。堂东有瀑布,水悬三尺,泻阶隅,落石渠,昏晓如练色,夜中如环佩琴筑声。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脉分线悬,自檐注砌,累累如贯珠,霏微如雨露,滴沥飘洒,随风远去。其四旁耳目、杖履可及者,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不可殚纪,覼缕而言,故云甲庐山者。
噫!凡人丰一屋,华一箦,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稳之态;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昔永、远、宗、雷辈十八人同入此山,老死不返,去我千载,我知其心以是哉!
矧予自思:从幼迨老,若白屋,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辄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一旦骞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而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尚以冗员所羁,馀累未尽,或往或来,未遑宁处。待予异时,弟妹婚嫁毕,司马岁秩满,出处行止,得以自遂,则必左手引妻子,右手抱琴书,终老于斯,以成就我平生之志。清泉白石,实闻此言!
时三月二十七日,始居新堂。四月九日,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东西二林长老凑、朗、满、晦、坚等凡二十有二人,具斋施茶果以落之。因为《草堂记》。(选自《白氏文集》)
[注]①嗒(tà)然:身心俱遣、物我两忘貌。②蹇(jiǎn)剥:指遭受挫折。
小题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介峰寺间,其境胜绝介:处两者当中B.修柯戛云,低枝拂潭修:修饰
C.千变万状,不可殚纪殚:详尽D.一旦骞剥,来佐江郡佐:辅佐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B.是居也,前有平地,中有平台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C.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D.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          犹且从师而问焉
小题3: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起始,交代了草堂的由来及位置。作者将草堂建在香炉峰与遗爱寺之间,两个“甲”字,突出了草堂周围环境的优美。
B.作者花了半年左右的时间盖成草堂,其格局简单,堂内陈设朴素古雅,显示出作者的爱好和志趣。
C.三、四自然段,通过人问己答,写住进草堂后的情景。仰观诸峰险峻,俯听泉水流响,诸景美好,使作者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D.作者以娴熟的文笔和技巧,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山水的酷爱,并注入了自己的身世感、沧桑感,使山水别具内涵与风韵。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画网巾注先生传
(清)戴名世
顺治二年,新令剃发更衣冠,不从者死。于是士民以违令死者不可胜数,而画网巾先生事尤奇。先生者,其姓名爵里皆不可得而知者也,携仆二人,皆仍明时衣冠,匿迹于邵武、光泽山寺中。事颇闻于外,而光泽守将吴镇使人掩捕之,逮送邵武守将池凤阳。凤阳皆去其网巾,留于军中,戒部卒谨守之。先生既失网巾,盥栉毕,谓二仆日:“衣冠者,历代各有定制,至网巾则我太祖高皇帝创为之也。今吾遭国破即死,讵可忘祖制乎!汝曹取笔墨来,为我画网巾额上。”于是二仆为先生画网巾,画已,乃加冠,二仆亦互相画也,日以为常。军中皆哗笑之,而先生无姓名,人皆呼之日“画网巾”云。
岁庚寅夏,四营兵溃于邵武之禾坪,池凤阳诡称先生为阵俘,献之提督杨名高。名高军至泰宁,从槛车中出先生,谓之曰:“若及今降我,犹可以免死。”先生曰:“吾旧识王之纲,当就彼决之。”王之纲者,福建总兵,破四营有功者也。名高喜,使往之纲所。之纲曰:“吾固不识若也。”先生曰:“吾亦不识若也,今特就若死耳。”之纲穷诘其姓名,先生曰:“吾忠未能报国,留姓名则辱国;危不即致身,留姓名则辱身。军中呼我为画网巾,即以此为吾姓名可矣。”之纲曰:“天下事已大定,吾本明朝总兵,徒以识时变,知天命,至今日不失富贵。若一匹夫,倔强死,何益?且夫改制易服,自前世已然。”因指其发而诟之曰:“此种种者而不肯去,何也?”先生曰:“吾于网巾且不忍去,况发耶!”之纲怒,命卒先斩其二仆。群卒前捽之,二仆嗔目叱曰:“吾二人岂惜死者!孕死亦有礼,当一辞吾主人而死耳。”于是向先生拜,且辞曰:“奴等得事扫除泉下也!”乃欣然受刃。之纲复谓先生日:“若岂有所负耶?义死虽亦佳,何执之坚也。”先生曰:“吾何负?负吾君耳。一筹莫效而束手就擒,与婢妾何异,又以此易节烈名,吾笑乎古今之循例而负义者,故耻不自述也。”遂被戮于泰宁之杉津。泰宁诸生谢韩葬其骸于郊外杉窝山,题曰“画网巾先生之墓”,而岁时上冢致祭不辍。
注:网巾:以丝结网为巾,用以裹发,始于明代。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盟栉毕栉:梳头
B.之纲穷诘其名洁:追问
C.顾死亦有礼顾:回头
D.一筹莫效而束手就擒筹:谋略
小题2:下列符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画已,乃加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且夫改制易服不出,火且尽
C.因指其发而诟之日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命卒先斩基二仆泰宁诸生谢韩葬其骸于郊外杉窝山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
A.从槛车中出先生
把先生从囚车里放出来
B.危不即致身
国家危难之时不能立即保全自己
C.奴!等得事扫除泉下也
我们能够在黄泉之下为您做打扫、清除的事了
D.吾笑手占今之循例而负义者
我耻笑古今以来按照一般人的做法而背弃节义的人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许多人都因为违反剃发的命令而被***的情况下,画网巾先生仍然坚持头戴网巾,体现顾念旧国的忠贞品格。
B.画网巾先生因与王之纲是旧日相识,要求在死前见到他,是想要当面训斥他不顾忠义、背叛故国的可耻行径。
C.文章用烘云托月的手法,先以二仆互画网巾来侧面表现主人气节,后以二仆慷慨就义为先生从容赴死做铺垫。
D.作者在这篇人物小传中通过刻画人物的言行,不仅塑造了感人至深的义士形象,而且表达了自己的褒贬与爱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用斜线(/)给下而画线句子断句。(5分)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蒋***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
(选自《贞观政要》)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