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8分)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骑射,好畋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獐鹿,每众...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8分)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骑射,好畋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獐鹿,每众骑赴鹿,鹿马相乱,景宗于众中射之,人皆惧中马足,鹿应弦辄毙,以此为乐。未弱冠,欣之于新野遣出州,以匹马将数人,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景宗带百余箭,乃驰骑四射,每箭***一蛮,蛮遂散走,因是以胆勇知名。颇爱史书,每读《穰苴传》《乐毅传》,辄放卷叹息曰:“丈夫当如是!”建武四年太尉陈显达督众军北围马圈景宗从之以甲士二千设伏破魏援拓跋英四万人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景宗退无怨言魏主率众大至显达宵奔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
五年,魏拓跋英寇钟离,围徐州刺史昌义之。高祖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亦与焉,而受景宗节度。先是,高祖诏景宗等逆装高舰,使与魏桥等,为火攻计。令景宗与睿各攻一桥,睿攻其南,景宗攻其北。六年三月,因春水生,淮水暴涨六七尺。睿遣所督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乘舰登岸,击魏洲上军尽殪。景宗因使众军皆鼓噪乱登诸城,呼声震天地。(魏将)杨大眼于西岸烧营,英自东岸弃城走。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淮水为之不流。景宗令军主将马广蹑大眼至濊水上,四十余里,伏尸相枕。义之出逐英至洛口,英以匹马入梁城,缘淮百余里,尸骸枕藉。生擒五万余人,收其军粮器械,积如山岳,牛马驴骡,不可胜计。景宗乃搜军所得生口万余人,马千匹,遣献捷。       
景宗为人自恃尚胜,每作书,字有不解,不以问人,皆以意造焉。虽公卿无所推,惟韦睿年长,且州里胜流,特相敬重,同宴御筵,亦曲躬谦逊,高祖以此嘉之。高祖数宴见功臣,共道故旧,景宗醉后谬忘,或误称下官,高祖故纵之,以为笑乐。  (《梁书·卷九》,有删节) 
小题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景宗导入山道导:引领B.击魏洲上军尽殪殪:***死
C.英自东岸弃城走走:逃跑D.虽公卿无所推推:推荐
小题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伏尸相枕则噪而相逐B.乃驰骑四射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因春水生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D.皆以意造焉以勇气闻于诸侯
小题3: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景宗年少时不仅擅长骑马射箭,而且酷爱读书,有远大的志向,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像穰苴、乐毅那样为国家建功立业。
B.在马圈之战中,景宗用两千奇兵击破北魏援军中山王拓跋英的四万人马。战后论功却被陈显达排到了后面,景宗毫无怨言,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使显达父子得以保全性命。
C.在增援徐州刺史昌义之的战役中,景宗采用火攻烧毁魏军营垒,俘虏五万多人,收缴的军粮、武器装备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数。
D.武帝经常设宴接见功臣,共叙故旧。景宗酒后胡言乱语,有时讲错下属官吏的名字。武帝故意任他讲下去,以此取笑娱乐。
小题4:用斜线(/)给下列文字断句。(3分)
建武四年太尉陈显达督众军北围马圈景宗从之以甲士二千设伏破魏援拓跋英四万人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景宗退无怨言魏主率众大至显达宵奔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
小题5: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未弱冠,欣之于新野遣出州,以匹马将数人,于中路卒逢蛮贼数百围之。
(2)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淮水为之不流。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建武四年/太尉陈显达督众军北围马圈/景宗从之/以甲士二千设伏/破魏援拓跋英四万人/及克马圈/显达论功/以景宗为后/景宗退无怨言/魏主率众大至/显达宵奔/景宗导入山道/故显达父子获全。
小题5:(1)景宗尚未成人的时候,父亲欣之在新野派他出州远行,他(仅)凭借骑一匹马带着几个人,在路上突然遇上数百个南蛮盗匪,团团围住了他们。
(2)各营垒纷纷土崩瓦解,魏军都抛弃武器和铠甲,争相过河而掉进水里淹死的人达十多万,淮水都因尸首阻塞而停止流动。
解析

小题1:推:推重(尊崇)。
小题2:略
小题3:“景宗采用火攻烧毁魏军营垒”不符合原文。原文是魏将杨大眼抵挡不住,于是在西岸烧营后撤。
小题4:略
小题5:略
参考译文:  
曹景宗,字子震,新野县人。父亲曹欣之,在宋做官,位至徐州刺史。曹景宗年少时就擅长骑马射箭,喜欢打猎,经常和几十个少年一起在沼泽中追逐獐鹿等野兽。每当大家骑马追赶鹿,鹿和马搅和在一处时。景宗就在人群中射鹿。大家都担心射中马蹄,结果鹿应箭倒毙。景宗以此为乐。景宗尚未成人的时候.父亲欣之在新野派他出州远行,他仅骑一匹马带着几个人,在路上突然遇上数百个南蛮盗匪,团团围住了他们。景宗身带一百多支箭,每支射***一个南蛮,蛮匪于是只好逃散,景宗于是以胆大闻名。他酷爱读史书,每当读到《穰苴传》和《乐毅传》,总是放下书卷叹息说:“大丈夫就应当这样!”  
建武四年,他随太尉陈显达往北围攻马圈城,用两千奇兵击破北魏援军中山王拓跋英的四万人马。攻克马圈之后,显达论功行赏,把景宗排到了后面,景宗退居一旁毫无怨言,北魏孝文帝率大军浩浩荡荡开来,显达夜里出逃,景宗领着众人进入山间小道,显达父子因此保全了性命。  
建武五年,北魏中山王拓跋英进攻钟离,把徐州刺史昌义之围在城中。武帝诏令景宗统领各路人马增援义之,豫州刺史韦睿也参加增援,受景宗调度。这之前,诏令景宗等人预先装置好高高的战舰,使得和魏军桥梁相齐。这是从火攻的需要考虑的。命令景宗和韦睿各攻一座桥,韦睿攻南边的,景宗攻北边的。建武六年三月。由于春水发生,淮河水暴涨六七尺。韦睿派遣部将冯道根、李文钊、裴邃、韦寂等人乘舰登岸,攻击洲上城垒外的魏军,将他们全部消灭。景宗命令各路大军再擂鼓呐喊,蜂拥攀登魏军各座城垒,喊***声震天动地,魏将杨大眼在西岸纵火烧营,拓跋英从东岸弃城逃跑。各营垒纷纷土崩瓦解,魏军都抛弃武器和铠甲,争相过河而掉进水里淹死的人达十多万,淮水都因尸首阻塞而停止流动。景宗命令主将马广追击杨大眼,追了四十多里一直到渡水上。沿途魏军尸首相枕。昌义之也从城里出来追击拓跋英直到洛口。拓跋英只身单骑逃进粱城。沿淮河一百多里,魏军尸骨遍地。俘虏五万多人,收缴的军粮、武器装备堆积如山,牛马驴骡不可胜数。景宗于是将搜到的一万多人,上千匹马.送上报捷献功。  
景宗为人自负好胜,每当写文书,碰到不知道的字,不去问人,而是臆造,即使公卿大夫也不推重,因为韦睿年长,而且是州里的名流,景宗只对他特别敬重。同赴皇帝宴会,也向他躬身表示谦逊。武帝因此而赞扬景宗。武帝经常设宴接见功臣,共叙故旧。景宗酒后胡言乱语,有时讲错下属官吏的名字。武帝故意任他讲下去,以此取笑娱乐。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8分)曹景宗,字子震,新野人也。父欣之,为宋将,位至征虏将军、徐州刺史。景宗幼善骑射,好畋猎。常与少年数十人泽中逐獐鹿,每众】;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课内文言文阅读,回答下列各 题 (共6分,每题2分)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 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 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 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也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 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 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 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 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小题1:选出下列句中“西”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A.室西连于中闺B.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
C.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D.朝看水东流,暮观日西坠。
小题2: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或凭几学书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②客逾庖而宴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A.两个“书”字相同,两个“逾”字不同  
B.两个“书”字相同,两个“逾”字也相同
C.两个“书”字不同,两个“逾”字相同
D.两个“书”字不同,两个“逾”也不同
小题3:解释下边各句中加点的词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后五年,吾妻来归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根据《孔雀东南飞》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21分)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终老不复取取:通“娶”,迎娶
B.其日牛马嘶 牛马:牛和马
C.汝岂得自由自由:自作主张
D.足以荣汝身荣:使……荣耀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为诗云尔时时为安慰
B.非为织作迟 自名为鸳鸯
C.始尔未为久纫秋兰以为佩《离***》
D.阿母为汝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及时相遣归B.会不相从许
C.嬉戏莫相忘D.仰头相向鸣
小题4: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谢家事夫婿
A.谢家来贵门B.阿母谢媒人
C.使君谢罗敷     D.多谢后世人
小题5:下列文言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何言复来还
A.为仲卿母所谴 B.徘徊庭树下
C.恐年岁之吾与D.又重之以修能
小题6:翻译下面—段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宋)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节选自《宋史· 吕蒙正传》)
①欲因公弟献以求知(3分)
②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晋公子)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①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②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③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④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晋、郑同侪⑤,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秦)秦伯纳女五人 ,怀嬴⑥与焉。奉匜(yí)沃盥⑦,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
注:①叔詹:郑国大夫     ②姬:姓氏     ③离:同“罹”,遭受 
④三士:指狐偃、赵衰、贾佗 ⑤侪chái:辈  ⑥怀嬴:秦穆公的女儿。
⑦奉匜(yí)沃(wò)盥(guàn)〕:怀嬴捧着盛水器浇水给重耳洗手。奉,同“捧”。匜,盛水器。沃,浇水。盥,洗手。
小题1:下列选句中加点的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郑文公亦不礼焉礼:礼貌,礼节
B.叔詹谏曰谏: 进谏
C.其生不蕃:蕃:昌盛
D.秦伯纳女五人:纳:进献,这里指秦伯送五个女子给重耳作姬妾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郑文公亦不礼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B.君其礼焉吾其还也
C.既而挥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夜缒而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公子逃亡至郑国和秦国时,郑文公与秦穆公对待晋公子的态度截然不同。
B.叔詹认为,晋公子的父母都是姬姓,但他一直活到“今天”,这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
C.叔詹认为,晋国和郑国是同等的国家,晋国子弟路过郑国,本来应该以礼相待,何况他是上天所开导、赞助的人呢。
D.重耳因为打翻的怀嬴送来的洗手的水,还生气地骂了怀嬴看不起自己,得罪了姬妾怀嬴,最后被秦穆公抓了关起来了。
小题4:翻译下列三个句子:(共9分)
(1) 把上篇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3分)
                                                                    
②秦晋,匹也,何以卑我?(3分)
                                                                              
(2)把课文中的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
注释   岁满:任职期满
小题1:翻译下面句子
①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2分)
②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3分)
小题2:概括杨氏的性格特点(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輮”通“煣”,用火烤使木弯曲)
B.知明而行无过(“知”通“智”,智力)
C.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天赋)
D.虽又槁暴。(“暴”通“曝”,晒干)
小题2:下列各句中有两个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声非加疾也
C.假舆马者
D.金就砺则利
E. 蚓无爪牙之利
F. 用心一也
小题3:下列各组中一词多义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于:寒于(比)水 / 善假于(介词,不译。引进作用)物也 / 取之于(从)蓝
B.而:君子博学而(表递进,并且)日参省乎己 / 则知明而(表并列)行无过矣 / 终日而(表修饰)思矣 / 臂非加长也,而(表转折)见者远/ 锲而(表顺承)舍之 / 积善成德,而(表原因)神明自得
C.者:假舟楫者(代词,……的人)/ 不复挺者(……的原因)
D.焉:风雨兴焉(兼词,意为在这里)/ 圣心备焉(语气词)
小题4: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曲中规
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E.用心一也 
F.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小题5: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若)锲而不舍,(则)金石可镂
B.吾尝终日而思(索)矣
C.輮(之)使之然也)
D.輮(之)以(之)为轮)
小题6: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证明“君子善假于物”的一组是(   )
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①②⑤B.②④⑤C.①③⑥D.③④⑥
小题7:下列对原文第一段五个比喻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
B.第二个比喻“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
C.第三个比喻“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
D.作者在三个比喻的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小题8: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行 衢 道 者 不 至 事 两 君 者 不 容 目 不 能 两 视 而 明 耳 不 能 两 听 而 聪 螣 蛇 无 足 而 飞 鼫 鼠 五技 而 穷。
小题9: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