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迎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过之,虑其耻,退自匿...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迎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过之,虑其耻,退自匿。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怪其故,与弟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觉,痛咎谢,城曰:“寒而饮,何责焉?”山东节度府闻城义者,发使遗五百缣,戒使者不令返。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会里人郑俶欲葬亲,贷于人无得,城知其然,举缣与之。德宗召拜右谏议大夫,遣长安尉杨宁赍束帛诣其家。
初,城未起,缙绅想见风采。既兴草茅,处谏诤官,士以为且死职,天下益惮之。及受命,它谏官论事苛细纷纷,帝厌苦。而城方与二弟延宾客,日夜剧饮。客欲谏止者,城揣知其情,强饮客,客辞,即自引满,客不得已,与酬酢,或醉仆席上,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每约二弟:“吾所俸入,而可度月食米几何,薪菜盐几钱,先具之,余送酒家,无留也。”服用无赢副,客或称其佳可爱,辄喜,举授之。有陈苌者,侯其得俸,常往称钱之美,月有获焉。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及觉,痛咎谢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①强饮客,客辞②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C.①即自引满,②引壶觞以自酌
D.①赋税不时,观察使数诮责②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阳城智谋的一组是(    )
①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
②城固辞,使者委而去,城置之未尝发
③城或先醉卧客怀中,不能听客语
④延龄为相,吾当取白麻坏之,哭于廷
⑤州民尽短,若以贡,不知何者可供
⑥刺史以为有罪,自囚于狱
A.②③⑤B.①②④C.①④⑥D.③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城宽厚待人。他看到有人偷他家的树,为了不使那人难堪,自己躲开了;派去求米的家奴拿米换了酒喝,醉倒在半路上,阳城一点也没有责备他。
B.德宗皇帝召阳城任右谏议大夫,人们认为他一定能拼死力谏,但阳城看到朝廷腐败,皇帝又听不进谏言,于是和两个弟弟请来宾客日夜酗酒,常常喝得酩酊大醉。
C.裴延龄捏造罪名陷害陆贽等人,皇帝信以为真,极为震怒,无人敢出来讲话。阳城挺身而出,约王仲舒一起上疏,极力揭发裴延龄的罪过,接连几天为陆贽等人申辩。
D.观察府派判官来催办税赋,阳城就投狱自罚。判官拜见阳城说,我不过是奉命来给您请安的。判官待了几天,见阳城仍然不敢回去,只好匆忙辞别。
小题4:
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
解析


小题1:
小题1:
小题1:
小题1:略
参考译文:
阳城出京做道州刺史。道州出产侏儒,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侏儒。阳城同情他们生离死别,不进贡。皇帝派人去要,阳城呈上奏章,写道:“道州这地方的百姓个头都矮小,如果要进贡,不知道哪些可以进贡。”从此就不再进贡了。州里赋税没有按时缴纳,观察使多次指责。观察府派判官来催办赋税,到了道州,对阳城没有出来迎接感到奇怪,拿这事问当地官吏,官吏说:“阳城认为自己有罪,把自己囚禁在牢狱里了。”判官非常震惊,奔入牢狱,拜见阳城说:“您有什么罪啊?我只是奉命前来给你请安罢了。”判官在道州停留了几天,阳城不敢回去,住在馆外待命。判官见状勿忙告辞离去。顺宗即位,想召回阳城,可是阳城已死了,死时七十岁。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阳城,字亢宗,定州北平人。城谦恭简素,遇人长幼如一。远近慕其行,来学者迎接于道。闾里有争讼,不诣官而诣城决之。有盗其树者,城过之,虑其耻,退自匿】;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傅潜,冀州衡水人。少事州将张廷翰。太宗在藩邸,召置左右。即位,隶殿前左班,三迁东西班指挥使。征太原,一日,再中流矢。又从征范阳,先到涿州,与契丹战,生擒五百余人。翌日,上过其所,见积尸及所遗器仗,嘉叹之。师旋,擢为内殿直都虞候。上对枢密言:“潜从行有劳,赏薄。”复加马步都军头、领罗州刺史,改捧日右厢都指挥使、领富州团练使,迁日骑、天武左右厢都指挥使,领云州防御使。
真宗即位,领忠武军节度,数月召还。咸平二年,复出为镇、定、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契丹大入,缘边城堡悉飞书告急,潜麾下步骑凡八万余,咸自置铁挝、铁棰,争欲奋击。潜畏懦无方略,闭门自守,将校请战者,则丑言骂之。无何,契丹破狼山砦,悉锐攻威虏,略宁边军及祁、赵游骑出邢、洺,镇、定路不通者逾月。朝廷屡间道遣使,督其出师,会诸路兵合击,范廷召、桑赞、秦翰亦屡促之,皆不听。廷召等怒,因诟潜曰:“公恇怯乃不如一妪尔。”潜不能答。都钤辖张昭允又屡劝潜,潜笑曰:“贼势如此,吾与之角,适挫吾锐气尔。”然不得已,分骑八千、步二千付廷召等,于高阳关逆击之,仍许出兵为援。洎廷召等与契丹血战而潜不至,康保裔遂战死。
及车驾将亲征,又命石保吉、上官正自大名领前军赴镇、定与潜会。潜卒逗遛不发,致敌骑犯德、棣,渡河凑淄、齐,劫人民,焚庐舍。上驻大名而边捷未至,且诸将屡请益兵,潜不之与。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上由是大怒,乃遣高琼单骑即军中代之,令潜诣行在。至,则下御史府,命钱若水同劾按,一夕狱具。百官议法当斩,从驾群臣多上封请诛之。上贷其死,下诏削夺潜在身官爵,并其家属长流房州。潜子内殿崇班从范亦削籍随父流所,仍籍没其赀产。五年,会赦,徙汝州。景德初,起为本州团练副使,改左千牛卫上将军,分司西京。大中祥符四年,车驾西巡至洛,因令从驾还京,迁左监门大将军,还其宅。久之,判左金吾街仗。天禧元年,卒。
(选自《宋史》,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隶殿前左班隶:隶属
B.朝廷屡间道遣使间:中间
C.因诟潜曰诟:辱骂、指责
D.一夕狱具狱具:判罪定案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直接表现傅潜怯懦畏战的一组
(    )(3分)
①将校请战者,则丑言骂之      ②公恇怯乃不如一妪尔
③潜卒逗遛不发                ④洎廷召等与契丹血战而潜不至
⑤有战胜者,潜又抑而不闻      ⑥潜不之与
A.①②⑥B.③④⑤C.②④⑥D.③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傅潜出征太原时,一天之内,两次被流箭所中。后因在涿州,与契丹交战,生擒其五百余人,受到了皇上的赞叹。
B.咸平二年,傅潜又出任镇、定、高阳关三路行营都部署。契丹大举入侵,由于傅潜胆怯软弱不抵抗,导致契丹攻陷许多地方。
C.傅潜虽不听从朝廷和众将的劝战,但他是个有涵养的人,别人羞辱他“还不如一个老太婆”,他也不生气。
D.皇帝亲征时,傅潜仍不积极配合,致使战事不利。皇帝大怒,但最终赦免其死罪,只是削夺了他的官职爵位,把他及其家属长期流放到房州。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潜畏懦无方略,闭门自守,将校请战者,则丑言骂之。(3分)
译文:                                                                     
(2)潜卒逗遛不发,致敌骑犯德、棣,渡河凑淄、齐,劫人民,焚庐舍。(4分)
译文:                                                                     
(3)上贷其死,下诏削夺潜在身官爵,并其家属长流房州。(3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学名著阅读(10分)
下列各项中,对《家》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觉慧参加学生联合会组织的请愿、罢课、散发传单、创办刊物等反对军阀的斗争,遭到了高老太爷的严厉斥责,并被禁闭在家里。此时,他诅咒“家,什么家!不过是一个狭窄的笼!”“这种生活,就跟关在监牢里当囚犯一样!”“简直是浪费青春,浪费生命!”
B.他只知道他的命令应该遵守,他的面子应该顾全。至于别人的幸福,他是不会顾到的。他只知道向觉新要人。他时常发脾气,骂了觉新,骂了克明;连周氏也挨了他的骂。觉慧帮助觉民逃婚后,高老太爷闻讯勃然大怒,并说觉民再过半个月不回家,便将他永远赶出去,登报声明他不是高家的子弟。
C.《家》中的觉新因为与同学们一道向督军请愿,被高老太爷训斥了一顿,不许再出门……觉慧常常吹箫,那种声音,似乎是直接从心灵深处发出来的婉转的哀诉,使得空气里充满了悲哀。原来他得知梅从宜宾回省城来了。
D.高家的丫头鸣凤,为了反抗被嫁孔教会长冯乐山的命运而投湖自尽。事后觉慧悲痛地来到湖边。觉民劝他忘汜此事,但觉慧却疯狂地拍打自己的胸膛,他认为自己是***死鸣凤的凶手,认为自己的家庭和社会也都是凶手。经觉民的劝解,他不断地重复着“我是青年”,“我是青年”,语气由领悟而至怀疑而至坚定,显现了年轻人在悲惨现实前的觉醒。
E.“并不是我们爱闹事,我们本来在学堂里头好好地读书,我们这回的运动也不过是自卫的运动。我们无缘无故地挨了打,当然不肯随便了结……”觉慧忍住气和平地分辩道。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联合会的活动,上街游行,散发传单。克安向高老太爷告知此事,于是他被叫来训话,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声称不许他再出去参加学生运动。觉慧没有屈服于祖父的不合理要求,据理力争。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简答题。(100字左右)(5分)
觉慧离家出走前做了哪些事?结果怎样?请简述这一情节。(《家》)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9分)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秸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拜中书舍人。
巩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婚嫁,一出其力。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日:“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帝日:“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日:“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帝然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一九)
①常平:官仓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甫冠,名闻四方。甫:刚刚B.度常平不足赡赡:供给
C.讽富人自实粟讽:讽刺D.实欲携贰其徒贰:离间
小题2: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军民不能自养者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何以伐为
C.试作《六论》,援笔而成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D.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不赂者以赂者丧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曾巩通判越州时,除了打开常平仓赈济灾民,还告示属县,劝说富人将十五万石粮食以比常平仓储粮稍高的价格卖给百姓,从而解决了饥荒问题。
B.曾巩为了保护百姓,打击盗贼,嘱咐百姓编制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行踪,有情况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救援,所以每次都能将盗贼捕获。
C.曾巩享有才名,却长期做地方官,世人便认为他时运不好。而与此同时,一些晚生后辈却春风得意仕途显达,但曾巩对此非常淡泊。
D.曾巩在年轻的时候曾同王安石交往,当时王安石的声誉不高,曾巩把他引荐给欧阳修。但王安石得志后,竟然疏远了曾巩,将他视为陌路。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l)为文章,上下驰骋,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4分)
(2)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6分)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日:“如***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日:“子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小题1:从上面这段文字中,概括出季康子和孔子的治国思想不同点。(2分)
季康子:   ▲   孔子:   ▲   
小题2:请从二人治国思想的不同处概括儒家学说中的统治者和老百姓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加以评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