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大铁椎传〔清〕魏禧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大铁椎传
〔清〕魏禧
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迭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腰多白金。吾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留之,乃曰:“吾数击***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注)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选自《魏叔子文钞》)
注释:觱篥:bìlì,古代一种管乐器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故尝与宋将军过:拜访。
B.其乡及姓字扣:通“叩”,问。
C.将军留之强:尽力。
D.宋将军自负故:因此。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人其雄健,呼宋将军云斧斤时入山林
B.吾将军俱不敢问也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C.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腰多白金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D.久居,祸及汝不出,火
小题3:.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B.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C.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D.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4分)
(2)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4分)
(3)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4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小题4:他很少跟人说话,而说话像湖南、 湖北等地的口音。问他乡里和姓名, 都不肯回答。(与、类、扣各一分,句意通顺一分。)
“起初我听到你的名气,认为你是个豪杰 ,可是却不见有甚麼作为。我要走了!”(以为、然、去各一分,句意通顺一分)
贼人们包围着进逼上来,客人使劲挥动铁椎,(贼)人马纷纷倒地,共***死了 三十多人。宋将军看著不敢透气,两腿发抖,像要摔下来。(奋、许、栗各一分,句意通顺一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故:本来。
小题2:
试题分析:以:因为/按照。B.与:和。C.而:表转折,但是。D.且:将要。
小题3:
试题分析:抓住一些关键字,如“吾”“且”。
小题4:
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 “与”: 介词,跟; “类”:像; “扣”:问。(2) “以为”:认为 ;“然”:然而,可是 ;“去”: 走,离开 (3)“奋”:使劲“许”: 表示约略估计的词;“栗”:战栗,发抖。
【参考译文】
大铁椎,不知是从甚麼地方来的人。北平人陈子灿到河南去探望兄长,在宋将军家裏和他相逢遇。宋氏是怀庆府青华镇上的人,精通武艺,附近七省爱好武术的人都来向他学习。人家因为他雄武壮健,就称他为“宋将军 ”。宋氏的弟子高信之,也是怀庆人,力气大,箭法好,比子灿大七岁,小时候一起学习,故此曾经和他一同拜访宋将军。当时,座席上有一位食量很大的客人,相貌很丑陋,右腋下夹著一个大铁椎,有四五十斤重,即使在喝酒吃饭、打拱作揖的时候也一刻不离身。铁制的椎柄能摺叠环绕,好像锁上的鍊条,拉开来长一丈有多。他很少跟人说话,而说话像湖南、湖北等地的口音。问他乡里和姓名,都不肯回答。后来(他们)同睡一室,到了半夜,那位客人说:“我要走了!”说完就不见了。子灿见门窗都关著,很惊奇地问信之。信之说:“这位客人刚来时,不戴帽子,也不穿袜子,用一块蓝手巾裹著头,脚上缠著白布;除了大铁椎外,一件行李都没带,可是腰裏裹著很多银子。我和宋将军都不敢问他。”到子灿一觉醒 来,客人已鼾声大作地在炕上熟睡了。有一天,他向宋将军告辞说:“起初我听到你的名气,以为你是个豪杰 ,可是却不见有甚麼作为。我要走了!”宋将军极力挽留他,才说:“我曾经夺取响马的财物,不顺从的,就***他们,这些强盗头子请我做他们的首领,我又不答允,所以他们恨透了我。(我)长住这里,一定会连累了你。今天半夜,他们正约我到某个地方决斗。”宋将军很高兴地说:“我骑著马带著弓箭来助战。”客人说:“不可!贼人本领高强,而且人数又多,我要保护你的话,就不能痛快地打斗了。”宋将军一向自以为了不起 ,而且想看看客人的本事,於是极力请求。客人没有办法,便和他一起去 。将到决斗的地方,(客人)送宋将 军登上空置的碉堡,说:“只许观看,千万小心不要作声,免得贼人知道你在这儿。”那时鸡声啼起,月亮下山了,星光照着空旷的原野,百步内可以看得见人。客人奔驰下去,吹了几声觱筑。一会儿,二十多个骑著马的贼人从四方集拢过来,后面跟著百多个背著弓箭步行的人。其中一个贼 人提著刀拍马奔向客人,说:“为甚麼***死我的哥哥!”话还没说完,只听得客人一声呼叫:“椎!”贼人立即跌下马来,马头全被打裂。贼人们 向前包围进逼上来,客人从容地挥动铁椎,四面人马纷纷倒地,共***死 三十多人。宋将军看著不敢透气,两腿发抖,像要摔下来,忽然听到客人大叫:“我走了!”地上灰尘卷起,一团滚滚黑烟,向东奔驰而去。此后就再不见客人到来了。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大铁椎传〔清〕魏禧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天启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御史黄尊素坐忤魏忠贤,下狱。石麒尽力,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崇祯中,起官南京,历十二年,始入为通政司,升刑部侍郎、署部事。时帝以刑威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文,石麒多所平反。寻进尚书,诛兵部尚书陈新甲。后有熊、姜之狱,卒以执法去位。
江南立国,起右都御史,未至,改吏部尚书。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不允。乃入朝,即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事,皆褒纳之。石麒方以进贤退奸为任,而马士英、阮大铖植党树私,货贿公行,权倾中外;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士英欲得侯封,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请加恩定策,五等延世。石麒奏曰:“世宗以外藩入继,将封辅臣伯爵,而杨廷和、蒋冕谦不受。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士英恶之,凡所上考选,少所称可。
先是,御史刘宗周秉公甄别,拟庄元辰等十三人为科道;士英庇其私人,更易殆半。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石麒愤甚,因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无何,耳鼎亦两疏劾石麒,士英助之。石麒益愤,力请罢斥,卒引疾去。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保。
明年南都亡,石麒移居嘉兴城外,扁舟水宿。及城守将破,至城下呼曰:“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时闰六月二十七日也。僧真实藏之柜中,逾二旬始殓,颜色如生。仆祖敏、李升从死。闽中唐王立,谥“忠襄”。
石麒立朝刚方清介,值权奸用事,郁郁不得志。中贵田成辈纳赂请,皆拒不应,疏劾之。其博闻强识,尤长于国家典制。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不倦。下吏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
(节选自《南疆逸史》,有删改)
【注】①深文:引用法律过于严苛。(深文周纳: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罪名。)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诛兵部尚书陈新甲论:判罪B.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讽:讽谏
C.因朗内通之罪发:揭发D.中贪田成辈纳赂请属:通“嘱”请托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石麒尽力/皆陛下所成就
B.皆拒不应,疏劾之/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C.石麒益愤,力请罢斥/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石麒例出之/斧斤时入山林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徐石麒“刚方清介”的一组是(   )
①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 ②石麒多所平反 ③石麒以祖宗之法裁之 ④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 ⑤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 ⑥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保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④⑤D.①③⑥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⑴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不允。(4分)
译文:                                                                                 
⑵士英恶之,凡所上考选,少所称可。(4分)
译文:                                                                                 
⑶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4分)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 迪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亡卒群城邑抢劫
B.擒贼,斩以巡行
C.谓败,河南府担任……知府
D.诏不许,然甚其意认为……豪壮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示迪文之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B.陛下有几子,欲为此计舌举而不下,逸而走
C.周怀政诛,帝怒甚。”则无望民多于邻国也
D.祈祷非迪所宜,毋令往狗不知而吠之
小题3:下面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
B.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
C.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
D.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
②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青霞先生文集》序
[明]茅坤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①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
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宣、大数告警,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寇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寇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野行者之馘②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
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门人给谏④俞君,于是裒⑤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
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
(选自《古文观止》)
[注]①经历:掌管文牍的小官。②馘:guó,古代战时割取的所***敌人的耳朵。③阃寄:kǔn,指边将领。④给谏:掌管谏诤、弹劾之官。⑤裒:póu,聚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诋:痛斥
B.以恣寇之出没恣:任凭
C.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 遗:留存
D.而作之忾也固矣忾:愤怒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而父哭其子②孤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B.①而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②不赂者赂者丧
C.①能遗之也乎②孰能讥之乎
D.①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传之②茅子受读题之
小题3:下列六句话,都能说明沈青霞是“古之志士之遗”的一组是(  )(3分)
①赖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②数鸣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
③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讥刺
④君既没,而一时阃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
⑤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
⑥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
A.①③⑤B.②③④C.④⑤⑥D.②③⑥
小题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
译文:                                          (4分)
(2)而一时阃寄③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
译文:                                          (4分)
(3)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
译文:                                           (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韩镛,字伯高,济南人。延祐五年中进士第,授将仕郎、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寻迁集贤都事。泰定四年,转国子博士,俄拜监察御史。当时由进士入官者仅百之一,由吏致位显要者常十之九。帝乃欲以中书参议傅岩起为吏部尚书,镛上言:“吏部掌天下衡,岩起从吏入官,乌足尽知天下贤才。况尚书秩三品,岩起累官四品耳,于法亦不得升。”制可其奏。
天历元年,除佥浙西廉访司事,击奸暴,黜贪墨,而特举乌程县尹干文传治行为诸县最,所至郡县,为之肃然。二年,转江浙财赋副总管。至顺元年,除国子司业,寻迁南行台治书侍御史。顺帝初,历佥宣徽及枢密院事。至正二年,除翰林侍讲学士,既而拜侍御史,以刚介为时所忌,言事者诬劾其赃私,乃罢去。五年,台臣辨其诬,遂复起参议中书省事。
七年,朝廷慎选守令,参知政事魏中立言于帝:“当今必欲得贤守令,无镛者。”帝乃特署镛姓名,授饶州路总管。饶之为俗尚鬼,有觉山庙者,自昔为妖以祸福人,为盗贼者事之尤至,将为盗,必卜之。镛至,即撤其祠宇,沉土偶人于江。凡境内淫祠有不合祀典者,皆毁之。人初大骇,已而皆叹服。镛知民可教,俊秀入学宫,求宿儒学行俱尊者,列为《五经》师,旦望必幅巾深衣以谒先圣,月必考订课试,以示励。每治政之暇,必延见其师生,与之讲讨经义,由是人人自力于学,而饶之以科第进者,视他郡为多。镛居官廨,自奉淡泊,僚属亦皆化之。先是,朝使至外郡者,官府奉之甚侈,一不厌其所欲,即衔之,往往腾谤于朝,其出使于饶者,镛延见郡舍中,供以粝饭,退皆无有后言。其后有旨以织币脆薄,遣使笞行省臣及诸郡长吏。独镛无预。镛治政,虽细事,其详密多类此。
十年,拜中书参知政事。十一年,丞相脱脱在位,而龚伯璲辈方用事,朝廷悉议更张,镛有言,不见听。人或以镛优于治郡,而执政非其所长,遂出为甘肃行省参知政事。及脱脱罢,用事者悉诛,而镛又独免祸。乃迁西行台中丞,殁于官。
(选自《元史》)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吏部掌天下衡铨:选拔官吏
B.无镛者 加:超过
C.俊秀入学宫 俾:强迫
D.月必考订课试,以示励劝:勉励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韩镛优于治郡的一项是(3分)(  )
①所至郡县,为之肃然 ②既而拜侍御史,以刚介为时所忌 
③当今必欲得贤守令,无加镛者 ④镛至,即撤其祠宇,沉土偶人于江  
⑤俾俊秀入学宫,求宿儒学行俱尊者,列为《五经》师⑥一不厌其所欲,即衔之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⑥D.②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元朝时,显要官职往往是由吏职出身的人来担任,很少有人能从进士做官,韩镛就是从进士做官的。
B.韩镛在担任侍御史时,因为刚正不阿被当时的官员们忌恨,议论政事的人诬告他贪赃肥私,于是他被罢免了官职。
C.饶州地区民俗崇尚鬼神,就连做贼的人准备抢劫时,也必定到觉山庙中占卜吉凶,韩镛到任后,就拆毁了庙宇,将泥塑偶像沉入江中。
D.朝廷外派的使臣,朝廷供奉本来就多,各地方州县都很讨厌他们,他们到了饶州,韩镛只供给他们粗米饭,他们也不敢有什么议论。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岩起从吏入官,乌足尽知天下贤才。(3分)
(2)由是人人自力于学,而饶之以科第进者,视他郡为多。(3分)
(3)而龚伯璲辈方用事,朝廷悉议更张,镛有言,不见听。(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后面习题。(9分,每小题3分)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遂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
小题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颂一篇奏:进献
B.尝大醉,前草诏上:走上
C.至庭下 引:带
D.妃辄之 沮:通“阻”,阻止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遂荐玄宗
②青,取之
B.①激怒贵妃
②君臣固守窥周室
C.①以命之
利乘便,宰割天下
D.①今墓在
②积水成渊,蛟龙生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李白是李母梦见太白星而生下来的,因而用“白”作他的名,用“太白”作他的字。 李白一出生便天赋过人,十岁就通五经、贯六艺,诗笔生花,为人称道。
B.贺知章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并与其诗酒为乐;后来靠贺知章在唐玄宗面前的推荐,李白得以步上仕途,担任翰林供奉。
C.在朝堂上,“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在华阴县,使县宰惊愧,叩拜致歉;在渡船上,与御史崔宗之共处,著锦袍而坐,旁若无人。这都说明李白的确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D.李白曾有恩于郭子仪,当他受永王李磷事牵连人狱时,郭子仪“请官以赎”,皇帝改判为流放夜郎。李白晚年喜好黄、老学说,不幸的是醉酒捉月.沉水而死。
小题4:翻译。(15分)
(1)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