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赵秉文,字周臣,磁州滏阳人也。幼颖悟,读书若夙习。登大定二十五年进士第,调安塞簿,以课最迁邯郸令。泰和二年,迁翰林修撰。三年,改平定州。前政苛于用刑,每闻赦将至,先掊贼死乃拜赦,而盗愈繁。秉文为政,一从宽简,旬月盗悉屏迹。岁饥,出禄粟倡豪民以赈,全活者甚众。大安初,北兵南向,召秉文与待制赵资道论参边策,秉文言:“今我军聚于宣德,城小,列营其外,涉暑雨,器械弛败,人且病,俟秋敌至将不利矣。可遣临潢一军捣其虚,则山西之围可解,兵法所谓‘出其不意、攻其必救’者也。”卫王不能用,其秋宣德果以败闻。俄转翰林直学士。贞祜初二年,上书愿为国家守残破一州,以宣布朝廷恤民之意,且曰:“陛下勿谓书生不知兵,颜真卿、张巡以身许国,亦书生也。”又曰:“使臣死而有益于国,犹胜坐糜廪禄为无用之人。”上曰:“秉文志固可尚,然方今翰苑尤难其人,卿宿儒,当在左右。”不许。四年,拜翰林侍讲学士,言:“宝券滞塞,盖朝廷初议更张,市肆已妄传其不用,因之抑遏,渐至废绝。臣愚以为宜立回易务,令近上职官通市道者掌之,给以银钞粟麦缣帛之类,权其低昂而出纳。”诏有司议行之。兴定元年,拜礼部尚书。又明年,知贡举,坐取进士卢亚重用韵,削两阶,因请致仕。五年,复为礼部尚书,入谢,上曰:“卿春秋高,以文章故须复用卿。”秉文以身受厚恩,无以自效,愿开忠言、广圣虑,每进见从容为上言,人主当俭勤、慎兵刑,所以祈天永命者,上嘉纳焉。哀宗即位,再乞致仕,不许。正大九年正月,汴京戒严,上命秉文为赦文,以布宣悔悟哀痛之意。秉文指事陈义,辞情俱尽。及兵退,大臣欲称贺,且命为表,秉文曰:“今园陵如此,酌之以礼,当慰不当贺。”遂已。时年已老,日以时事为忧,虽食息顷不能忘。每闻一事可便民,一士可擢用,大则拜章,小则为当路者言,殷勤郑重,不能自已。三月,草《开兴改元诏》,闾巷间皆能传诵,洛阳人拜诏毕,举城痛哭,其感人如此。是年五月壬辰,卒,年七十四。
(节选自《金史•赵秉文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课最迁邯郸令课:督促 |
B.使臣死而有益于国使:假使 |
C.犹胜坐糜廪禄为无用之人糜:浪费 |
D.又明年,知贡举知:掌管 |
①召秉文与待制赵资道论参边策 ②上书愿为国家守残破一州
③五年,复为礼部尚书 ④秉文以身受厚恩,无以自效
⑤大则拜章,小则为当路者言 ⑥日以时事为忧,虽食息顷不能忘
A.①③⑤ | B.②⑤⑥ | C.①②④ | D.③④⑥ |
A.赵秉文文才出众,得到皇上器重。他受命撰写赦文,以表达朝廷悔悟哀痛之情,文章写得辞情俱尽;所拟写的《开兴改元诏》广为传诵,感人至深;辞官几年后,尽管年纪很大了,还是被皇上召回重新任礼部尚书一职。 |
B.赵秉文为政有方。任职平定州时,赵秉文为政从宽从简,没过多久,辖区盗贼全都不再出没;而其前任为政苛刻,好用刑,盗贼反而越来越多。 |
C.赵秉文积极建言献策。他曾建议出其不意攻打敌军守备空虚处,以解山西之围;还建议派熟悉市场情况的近臣掌管宝钞流通之事,并采取措施促进宝钞流通。而他的主张也得到了统治者采纳。 |
D.赵秉文为国家安危深谋远虑。他劝谏君王要俭勤、慎兵刑,这样才能确保国家长治久安;攻打汴京的敌军退却后,他反对庆贺,提出应当安抚百姓的主张,使庆贺之事被取消了。 |
(1)岁饥,出禄粟倡豪民以赈,全活者甚众。(5分)
(2)秉文志固可尚,然方今翰苑尤难其人,卿宿儒,当在左右。(5分)
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1)译文:遇上荒年,赵秉文拿出自己的俸禄和粮食并倡导富户一起赈济灾民,这样使许多灾民活了下来。(5分。“出”“倡”“赈”译对各给1分;其余各处大意对给2分,译错即扣。)
(2)译文:秉文的精神本来值得推崇,然而现在翰林苑特别难找适当的人,你是博学老成的儒士,应当留在我身边。(5分。“固”“尚”“宿儒”译对各给1分;“卿宿儒”判断句式译对给1分;其余各处大意对给1分,译错即扣。)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意义代入原文,考察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课:考核。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看清题干的要求,然后从文中找出筛选信息的区间,本题要求的是选出全都表明赵秉文尽心为国的一组,第一句主语不对,第五句子不是尽心为国,排除这两句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意,把每一选项和文中相应的事件对应,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搞混做事情况。从文中看“他的主张也得到了统治者采纳”错。
小题4:
试题分析: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翻译时候结合所学内容,要点参见评分细则。
参考译文
赵秉文,字周臣,磁州滏阳人。他从小聪明,悟性好,读起书来就像早已学过一般。大定二十五年中进士,调任安塞主簿,因为政绩考核成绩最好而升为邯郸令。泰和二年,赵秉文升任翰林修撰。三年,改任平定州刺史,前任刺史为政苛刻,好用刑,每次听说皇上大赦的诏书将到,就先打杀了犯人然后再接受大赦的旨令,而盗贼越来越多。赵秉文为政从宽从简,没过多久,盗贼全都不再出没。遇上荒年,赵秉文拿出自己的俸禄和粮食并倡导富户一起赈济灾民,这样使许多灾民活了下来。大安初年,北方敌军南下,皇上召赵秉文与待制赵资道讨论备边策略,赵秉文说:“现在我军聚集在宣德,宣德城小,军队只好布置在城外,经过夏天雨淋,器械会被损坏,人也会得病,等秋天敌兵来到,就对我方不利了。现在可派临潢一支军队攻打敌军守备空虚处,这样便可解救山西之围,这就是兵法上所说的‘出其不意,攻其必救’。”卫王不用赵秉文的计策,到秋天宣德一战果然战败。不久调任翰林直学士。贞祜二年,赵秉文上书表示愿意为国家守卫残破的一州,以表达朝廷体恤百姓的心意。他说:“陛下不要认为书生不懂得用兵之道,颜真卿、张巡、许远等人都以身殉国,他们都是书生。”又说:“假如我的死对国家有益,胜过做个坐吃俸禄浪费粮食的无用之人。”皇帝说:“秉文的精神本来值得推崇,然而现在翰林苑特别难找适当的人,你是博学老成的儒士,应当留在我身边。”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四年,任翰林侍讲学士,进言说:“宝券流通不畅,大概是朝廷刚开始商议改革时,市场上已经乱传宝券将不再使用了,所以流通受阻,渐渐就要被废弃了。我认为应该立刻恢复宝券交换业务,让通晓市场情况的近臣来主管这件事,提供银钞粟麦缣帛等物品,衡量价值高低来卖出和收纳宝券。”皇上下诏让有关官员商议执行。兴定元年,赵秉文任礼部尚书。第二年,掌管贡举,因录取的进士卢元用韵重复,他被降两级官职,他因此请求辞官。五年,又再任礼部尚书,入朝谢恩,皇上说:“你虽年事已高,但因为文章写得好的缘故必须再任用你。”秉文认为深得皇上厚遇,无以效力,希望能广开言路,为皇上解除忧虑,每次进见都从容进言,劝皇上节俭勤勉,慎重动用武力、刑法,这样来祈求上天赐予国家长治久安,皇上赞赏并采纳了他的话。哀宗即位,再次请求辞职,皇上不同意。正大九年正月,汴京(被围困)戒严,皇上命赵秉文撰写减免租赋的诏文,以表达自己悔悟哀伤的心情。赵秉文分析时事陈述道理,文辞情采都很完美。等到敌兵退却,大臣们想要庆贺,皇上命秉文写表,秉文说:“现在国家这个样子,依照礼义来考虑,应当安抚而不当庆贺。”于是庆贺之事就停下来了。这时赵秉文年纪已老,每天忧虑时事,即使是吃饭休息一刻都不能忘。每听到一件事对百姓有好处,一个有才能的人可提拔重用,大事就给皇帝上奏章,小事则直接向当地主管官员陈说,殷勤郑重,不能控制自己。三月,起草《开兴改元诏》,街巷中人都能传诵。洛阳人拜读了诏书后,全城人痛哭,他的文章就是如此感人。这年五月壬辰日,赵秉文去世,享年七十四岁。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赵秉文,字周臣,磁州滏阳人也。幼颖悟,读书若夙习。登大定二十五年进士第,调安塞簿,以课最迁邯郸令。泰和二年,迁翰林修撰。三年,改】;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晋献公之丧,秦穆公使人吊公子重耳,且曰:“寡人闻之,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虽吾子俨然在忧服之中,丧亦不可久也,时亦不可失也,孺子其图之!”以告舅犯。舅犯曰:“孺子其辞焉。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父死之谓何?又因以为利,而天下其孰能说之?孺子其辞焉!”
公子重耳对客曰:“君惠吊亡臣重耳。身丧父死,不得与于哭泣之哀,以为君忧。父死之谓何?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稽颡(1)而不拜,哭而起,起而不私。
子显以致命于穆公。穆公曰:“仁夫,公子重耳!夫稽颡而不拜,则未为后也,故不成拜。哭而起,则爱父也;起而不私,则远利也。”
注:(1)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读音qǐ sǎng
小题1:选出对下列加点实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丧亦不可久也。丧:失去地位,流亡在外。 |
B.孺子其图之!孺子:儿童、小孩。 |
C.或敢有他志,以辱君义。辱:使受辱,译成“辜负”。 |
D.子显以致命于穆公。致命:传达意见。 |
例句: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A.孺子其辞焉! | B.孺子其图之! |
C.而天下其孰能说之? | D.吾其还也。 |
①孺子其辞焉 ! ②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 。 ③父死之谓何?
④又因以为利 ,而天下其孰能说之? ⑤仁夫公子重耳!
A.①②③④⑤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④⑤ |
①亡国恒于斯;得国恒于斯。 ②仁夫,公子重耳!
A.①常在这时亡国,也常在这时兴国。②仁慈啊,公子重耳! |
B.①常在这时亡国,也常在这时兴国。②公子重耳是个仁厚的人啊! |
C.①常在这时失去政权,也常在这时得到政权。②仁慈啊,公子重耳! |
D.①常在这时失去政权,也常在这时得到政权。②公子重耳是个仁厚的人啊! |
A.子犯劝重耳拒绝穆公的建议,因为距离太远,奔丧太危险了。 |
B.因为容易引起天下人的误解,所以子犯劝重耳拒绝穆公提出的让他趁丧乱之际回国夺权的建议。 |
C.穆公即秦穆公,乃“春秋五霸”之一,他高度评价了重耳拒绝自己提出的建议,认为是“义举”,重耳是仁爱之人。 |
D.子显就是上文的“显”,也是文中的“客”,他是秦穆公的儿子,他非常重视重耳的“哭而起,起而不私”。 |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匿,罪灭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②吕后,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楚人曹丘生,辩士,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节选自《史记·季荀栾布列传》)
[注]①为气任侠:任性使气,见义勇为。②嫚(màn):用言辞轻侮。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匿濮阳周氏 匿:隐瞒。 | B.意季布匿其所 意:料想。 |
C.上乃赦季布,拜为郎中 拜:授官。 | D.诸将皆阿吕后意 阿:迎合。 |
①季布为项籍用,职耳。 ②樊哙可斩也
③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 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⑤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 ⑥季布乃大悦,引入为上客
A.①③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④ | D.②⑤⑥ |
A.季布本为项籍旧将,打仗时屡次陷汉王于困境。项羽灭后,汉高祖悬赏缉捕季布,鲁人朱家通过汝阴侯滕公劝说高祖,季布才最终得到赦免。 |
B.汉惠帝时,单于写信侮辱吕后,吕后极为气愤,樊哙表示要率军痛击匈奴。季布援引历史故事,认为贸然出兵难以取胜,说服吕后收回成命。 |
C.汉文帝时,有人称赞季布贤能,文帝想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季布到京后,在住所滞留一个月,拟议却未见实行;季布说起此事,文帝无言以对。 |
D.曹丘有口才,他听说季布不喜欢自己,仍然坚持前往拜访。见面时,他热情地赞扬季布,尽力与之联络感情,终于使季布改变看法而善待自己。 |
(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2)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 |
B.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吏 |
C.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使……缺,损害 |
越国以鄙远 既东封郑
敢以烦执事 又欲肆其西封
A.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 |
B.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 |
C.两个“以”相同,两个“封”相同 |
D.两个“以”不同,两个“封”相同 |
A.马之千里者 | B.是寡人之过也 |
C.邻之厚,君之薄也 | D.何陋之有 |
①怀才不遇,牢骚满腹 ②能言善辩,智能过人 ③深明大义,顾全大局 ④巧舌如簧,挑拨离间 ⑤无中生有,拨弄是非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⑤ |
A.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
B.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的实力不相上下。 |
C.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是把城池划过去后,就马上修筑城池进行防御。 |
D.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 |
苏 和
闽广奸商,惯习通番。每一舶推豪富者为主,中载重货,余各以己资市物往,牟利恒百余倍。
有苏和,本微,不能置贵重物,见福橘每百价五分,遂多市之。至泊处,用碟数十,各盛四橘,布舶面上。夷人登舟,竞取而食;食竞后,取置袖中,每碟酬银钱一文。苏意嫌少,夷复增一文。计所得殆万钱。每钱重一钱余,盖已千金矣。
舟归遇风,泊山岛下。随众登陆,闲行至山坳,见草丛中有龟壳如小舟,长丈许。苏心动,倩人舁至舶。众大笑,谓:“安用此枯骨为?”苏不顾,日夕坐卧其内。
及抵岸,主人出速客,置酒聚会。苏摈居末席。明晨,主人发单,令诸商各疏其货。明珠翠羽,犀象瑶珍,种种异品,炫耀夺目。苏愧怯,逊谢曰:“货微不足录也。”主人按单细观毕,曰:“店有识宝胡,夜来望船中,奇光烛天,意必载希世异宝。今胡寥寥乃尔?岂诸君故秘之耶?”众谢无有,主人询诘再三,众谢如初。
主遂携胡同众登舶,逐舱验阅,至舟尾,得龟壳,惊曰:“此大宝也,胡埋没于此?”即命人抬至店,藏密室中。更设盛筵,延苏置上席,且谢曰:“君怀宝不炫,致令轻亵,幸勿见罪!”向者大贾,悉列其下。众益不测。酒阑,主请值,苏见其郑重,漫答曰:“一万。”主曰:“市中无戏言,幸以实告!”苏嗫嚅。旁有黠者,更之曰:“三万。”主视苏尚泯没,坚询之。谩曰:“五万足矣!”胡商得定价,喜甚,约次日交银。尽醉而散。
凌晨,已具银置堂中,如数交足,抬龟壳去,鼓舞不胜。众骇异,请于主曰:“交易已成,决无悔理。第未审枯骨何异,而酬直若斯?”胡笑曰:“尔辈自不识尔。此鼂龙遗蜕,非龟壳也。背有九节,各藏一珠,小者径寸,大者倍焉,光可照乘。每颗酬镒万,所酬未及一珠之半也!”众犹未信。胡遂求良工,剖其首节,得珠,果如所言,众始惊服。
苏持银归,坐拟陶朱,不复航海矣。
(选自周叔懋《泾林续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倩人舁至舶舁:抬 |
B.主人出速客速:招致 |
C.令诸商各疏其货 疏:逐条开列 |
D.幸勿见罪见:动作偏指一方,译为“我” |
①苏不顾,日夕坐卧其内 ②更设盛筵,延苏置上席 ③市中无戏言,幸以实告! ④主视苏尚泯没,坚询之 ⑤旁有黠者,更之曰:“三万。” ⑥胡商得定价,喜甚,约次日交银。
A.①③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⑥ | D.②④⑤ |
A.苏和是一个小商人,他本钱小,只能买些价格低廉的橘子到海外贩卖。后来,他得到一个像小船般大的龟壳,没想到是个宝物,后卖了五万两银子,一下子便成了富翁。 |
B.和苏和同船的人,虽然比苏和有钱,能够从海外买回明珠、翠羽、犀角、象牙、美玉等,但他们和苏和一样都不识货,对胡商破大价钱购买龟壳都感到不可思议。 |
C.购买龟壳的商店主人,是个非同一般的大富商,他富裕到能够收购整船的货物,不仅如此,在常人看来,五万两银子已经是天文数字,他照样拿得出。 |
D.收购海货的商店主人虽然以钱取人,谁最有钱谁就可以在他举办的宴会上坐上席,但他讲诚信,心地善良,重视使用人才,这是他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 |
(1)计所得殆万钱。每钱重一钱余,盖已千金矣。(3分)
(2)第未审枯骨何异,而酬直若斯?(3分)
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然县中贤豪不敢役,县中皆谓之狂生。
及陈胜、项梁等起,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郦生闻其将皆握齱①,好苛礼自用,不能听大度之言,郦生乃深自藏匿。后闻沛公将兵略地陈留郊,沛公麾下骑士适郦生里中②子也,沛公时时问邑中贤士豪俊。骑士归,郦生见谓之曰:“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臣里中有郦生,年六十余,长八尺,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生曰:“弟言之。”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
沛公至高阳传舍③,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④!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曰:“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其为广野君。(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注 ①握齱:同“龌龊”,指器量狭小,拘泥于小节。②里中:同乡。③传舍:古时供往来行人居住的旅舍、客舍。④竖儒:骂人的话,指无见识的儒生。竖,竖子,小子。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诸将徇地过高阳者数十人徇:攻占,夺取 |
B.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下:归附 |
C.郦生曰:“弟言之。”弟:小弟 |
D.不宜倨见长者倨:傲慢无礼 |
A.①欲以径入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
B.①郦生乃深自藏匿 ②凡三往,乃见 |
C.①臣善其令,请得使之,令下足下 ②素善留侯张良 |
D.①延郦生上坐,谢之 |
小题3: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郦生“狂”的一组是 ( )
然县中贤豪不敢役 ②郦生乃深自藏匿 ③郦生入,则长揖不拜 ④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
倨见长者 ⑤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
A.①②⑤ | B.①③④ | C.②③⑤ | D.②③④ |
A.郦食其虽然只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贱小吏,但是陈留高阳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 主要因为他放荡不羁,是一位出了名的“狂生”。 |
B.郦生虽然穷困潦倒,很不得意,但是他胸怀大志,有着非凡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见解。在遇到 开明的君主沛公后,就自然地得以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
C.郦生去见沛公的时候,沛公叉开双腿坐着,以这种姿势见宾客,是一种不礼貌的态度,这个细节体 现出沛公的“慢而易人”,也和下文礼遇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D.郦生出语不凡,寥寥数语,就使沛公迅速转变了傲慢的态度,不但道歉,而且主动问计,并立即采 |
小题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共8分)
(1)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5分)
(2)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3分)
最新试题
-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
- 2南极大陆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 )
- 3请用横线将下面的三幅对联配对迎春接福福呈祥 笔墨纸砚写华章经史子集书春秋
- 4等于( )A.B.C.D.
- 5下列各项中前后两个叙述都正确的是 ( )A.单质分子中一定存在共价键;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
- 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太阳、月亮、萤火虫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1607年伽利略进行了世界上第一
- 7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漫画说明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B.人对客观世界无能为力C.人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意识D.意识对于人体
- 8The PPC was founded on __________. Thanks to our Party, we"r
- 9小宝在探究电路中电压关系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电压U2随电压U1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请你根据该图像写出电压U2和U1的
- 10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从45m高的楼上自由下落至地面,则这一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为: 瓦,落地
热门考点
- 1用手握住酒瓶,使其瓶口朝上竖直静止在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等于酒瓶的
- 2阅读理解 When you cut your skin, you bleed(流血). If a person
- 3(15分)A、B、C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其中一种是金属,通常状况下,A为固体,B为黄绿色气体,C为气体,其余均为化合
- 4如图,直线a∥b,点A、B位于直线a上,点C、D位于直线b上,且AB:CD=1:2,若△ABC的面积为5,则△BCD的面
- 5A car accident happened on the highway because of the heavy
-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A.造诣(yì)栉比(zhì)狙击(jū)濒临(bīn)B.瞠目(chēng)自诩(
- 7【题文】与“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一句中的“适”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 8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B.和平崛起,促进共同发展C.以邻为善,以邻为伴D.支持联合
- 9Working at home, which one could hardly imagine, has been ma
- 10如图,铅球运动员掷铅球的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y=-112x2+23x+53,则该运动员此次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