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刘锜传刘锜字信叔,德顺军人,沪川军节度使仲武第九子也。美仪状,善射,声如洪钟。尝从仲武征讨,牙门水斛满,以箭射之,拔箭水注,随以...
题目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刘锜传
刘锜字信叔,德顺军人,沪川军节度使仲武第九子也。美仪状,善射,声如洪钟。尝从仲武征讨,牙门水斛满,以箭射之,拔箭水注,随以一矢窒之,人服其精。高宗即位,录仲武后,锜得召见,奇之。为陇右都护,与夏人战屡胜,夏人儿啼,辄怖之曰:“刘都护来!”
十年,充东京副留守,节制军马。锜自临安溯江绝淮。至涡口,方食,暴风拔坐帐,锜曰:“此贼兆也,主暴兵。”五月,抵顺昌,金人果败盟来侵。召诸将计事,皆曰:“金兵不可敌也,请以精锐为殿,步骑遮老小顺流还江南。”锜曰:“今东京虽失,幸全军至此,有城可守,奈何弃之?吾意已决,敢言去者斩!”惟部将许清号“夜叉”者议与锜合,锜大喜,凿舟沉之,示无去意。置家寺中,积薪于门,戒守者曰:“脱有不利,即焚吾家,毋辱敌手也。”于是军士皆奋,男子备战守,妇人砺刀剑,争呼曰:“今日当为国家破贼立功。”时守备一无可恃,锜于城上躬自督厉。壬寅,金人围顺昌,锜豫于城下设伏,擒千户阿黑等二人。夜遣千余人击之,连战,***虏颇众。既而三路都统葛王褎以兵三万,与龙虎大王合兵薄城。锜令开诸门,金人疑不敢近。
后知潭州,江陵县东有黄潭,建炎间,有司决水入江以御盗,由是夏秋涨溢,荆、衡间皆被水患。锜始命塞之,斥膏腴田数千亩,流民自占者几千户
三十一年,金主亮调军六十万,自将南来,弥望数十里,不断如银壁,中外大震。时宿将无在者,乃以锜为江淮浙西制置使,节制逐路军马。八月,锜引兵屯扬州,建大将旗鼓,军容甚肃,观者叹息。以兵驻清河口。金人以毡裹船载粮而来,锜使善没者凿沉其舟。金万户高景山攻扬州,锜遣员琦拒于皂角林,陷围力战,林中伏发,大败之,斩景山,俘数百人。三十二年闰二月,锜发怒,呕血数升而卒。后谥武穆。
锜慷慨深毅,有儒将风。金主亮之南也,下令有敢言锜姓名者,罪不赦。枚举南朝诸将,问其下孰敢当者,皆随姓名其答如响,至锜,莫有应者。(选自《宋史•卷三六六》,有删节,标题为命题人所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人果盟来侵败:毁坏
B.锜于城下设伏豫:预先
C.与龙虎大王合兵城薄:逼近
D.锜使善者凿沉其舟没:淹没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够体现刘锜“善战”的一组是(3分)
①随以一矢窒之,人服其精    ②有城可守,奈何弃之
③金人围顺昌,锜豫于城下设伏  ④锜始命塞之,斥膏腴田数千亩
⑤林中伏发,大败之       ⑥锜令开诸门,金人疑不敢近
A.①②③B.①④⑤C.③⑤⑥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锜外表出众,擅长射箭,声音洪亮;因父亲而受到高宗的召见和任用;与夏交战时屡次获胜,夏人孩子啼哭,夏人就吓唬说:“刘都护来了!”
B.金主完颜亮问手下南宋将领中有谁比自己更厉害的,并逐一列举名字,手下随他叫出的名字立即回应,叫到刘锜名字的时候,却无人应答。  
C.刘锜坚决反对不抵抗金兵。他将自己的家眷安置在官署,在门口堆起柴薪,并告诫守卫一旦城池失守就点火,以免家眷落入敌手而遭羞辱。
D.刘锜担任潭州知府时,下令堵住江陵县东黄潭被挖开的地方,治理了荆州和衡州一带的洪涝,使几千户流落在外的百姓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惟部将许清号“夜叉”者议与锜合,锜大喜,凿舟沉之,示无去意。(3分)
(2)锜始命塞之,斥膏腴田数千亩,流民自占者几千户。(3分)
(3)锜引兵屯扬州,建大将旗鼓,军容甚肃,观者叹息。(3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1)只有一个被称作“夜叉”的部将许清的想法与刘锜不谋而合,刘锜非常高兴,(他命令手下)凿沉舟船,表示自己没有离开的意思。(“合”“示”“去”三处各1分。)(2)刘锜(到任后)才下令堵塞挖开的地方,开拓出几千亩肥沃的土地,几千户因受灾而流亡的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始”“斥”“膏腴”三处各1分。)(3)刘锜率兵驻扎在扬州,树起大将的旗鼓,军容非常严整,观看的人都大为赞叹。(“引”“建”“叹息”三处各1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翻译可根据平常知识的积累或回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来判断。原文说“刘锜派擅长潜水的人凿沉敌船”,“没”应翻译为“潜水”。
小题2:
试题分析:①说的是他高超的射箭技艺,并非“善战”;②表明他坚决与敌作战的决心;不能够体现刘锜“善战”④说的是他治理地方事务,并非作战方面的事情。
小题3:
试题分析:原文“问其下孰敢当者”,是问他的手下,谁敢去抵挡,(大家)都应声作答,说到刘锜名字时,却没有人应答。不是选项中的“问手下南宋将领中有谁比自己更厉害的”。
小题4:
试题分析:文言文句子翻译一定要回归到原文,一般采用直译,直译不过来就采用意译,遵守“信”“原则。翻译时还要注意把剧中关键字词意义用法、特殊句式译出来,这是得分点。(1)关键词“合”译为相同,不谋而合;“示”译为示意;“去”译为离开;(2)“始”译为开始;“斥”译为开拓;“膏腴”译为肥沃的土地。(3)“引”译为带兵,帅兵;“建”译为树起;“叹息”译为大为赞叹。
参考译文:
刘锜字信叔,是德顺军(今宁夏隆德)人,是沪川军节度使刘仲武的第九个儿子。(刘锜)外表出众,擅长射箭,声如洪钟。他曾经跟随父亲刘仲武征战,牙门上的水斛满了,刘锜用箭射去,拔箭出来,水如注涌,随即射出一支箭堵住,众人叹服他的技艺精湛。宋高宗即位后,录用刘仲武,刘锜也得以被召见,高宗认为他很不一般,让他做了陇右都护。刘锜与夏人交战屡次获胜,夏人的孩子啼哭,夏人就吓唬孩子说:“刘都护来了!”
绍兴十年(公元1141年),刘锜担任东京副留守,管辖军马。刘锜从临安逆流而上渡过淮河。到了涡口,正要吃饭,暴风吹倒了军帐,刘锜说道:“这是有贼兵来袭的征兆,预示着要发生战事。”(暴兵:①凶暴不义之师;②谓用兵或动用军队。此处应用第②义项。)五月,到了顺昌,金人果然毁坏盟约来侵犯。刘锜召来各位将领议事,大家都说:“金兵不能抵抗,请允许我们以精锐兵力殿后,步兵和骑兵掩护家眷顺流回到长江以南。”刘锜说:“现在东京(汴州,即今天的开封)虽然失守,幸好全军在这里,有城可守,为什么要弃城呢?我已经决定了,有敢说逃走的就***掉他。”只有一个被称作“夜叉”的部将许清的想法与刘锜不谋而合,刘锜非常高兴,(他命令手下)凿沉舟船,以表示自己没有离开的意思。将自己的家眷安置在官署,在门口堆起木柴,告诫守卫:“一旦战事不利,就焚烧我家,不要让家人落入敌手而遭羞辱。”因此士兵们都非常振奋,男人们准备战斗守卫,女人们磨利刀剑,大家争先恐后地喊到:“今天应当为国家打败敌人,建立功勋。”当时的守备没有可依赖的了,刘锜就在城墙上亲自督率鼓励。壬寅日,金人包围了顺昌,刘锜预先在城墙下设下埋伏,擒获了千户阿黑等二人。夜晚又派遣一千多人出击,接连交战,***死了许多敌人。不久三路都统葛王褎带兵三万,与龙虎大王会师逼近刘锜所在的城池。刘锜下令打开所有的城门,金人疑心而不敢接近。
后来刘锜担任了潭州的知府,江陵县东有一个黄潭,建炎年间,有司挖开黄潭,引入江水来抵御强盗,从此每年夏秋两季潭水暴涨溢出,荆州、衡州一带都遭受到了水灾。刘锜(到任后)才下令堵塞挖开的地方,开拓出几千亩肥沃的土地,几千户因受灾而流亡的百姓有了自己的土地。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调动六十万军队,亲自率领,向南而来,满眼望去几十里,绵延不断就像银色的壁垒,朝廷内外大为震惊。当时老将都不在了,于是就派刘锜为江淮浙西制置使,统辖多路军马。八月,刘锜率兵驻扎在扬州,树起大将的旗鼓,军容非常严整,观看的人都大为赞叹。接着刘锜又率兵驻扎在清河口。金人用毛毡裹着船载着粮食而来,刘锜派擅长潜水的人凿沉敌船。金万户高景山攻打扬州,刘锜派遣员琦在皂角林一带抵御,陷入敌围,拼命突击,这时林中伏兵突然***出,大败敌军,斩***了高景山,俘虏了几百人。绍兴三十二年闰二月,刘锜怒火攻心,呕出几升血而死。死后追谥“武穆”。
刘锜一身正气,沉着刚毅,有儒将风范。金主完颜亮去江南时,下令有敢说刘锜姓名的就治罪,不赦免。他逐一列举南宋的将领,问他的手下,谁敢去抵挡,(大家)都应声作答,说到刘锜名字时,却没有人应答。
核心考点
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刘锜传刘锜字信叔,德顺军人,沪川军节度使仲武第九子也。美仪状,善射,声如洪钟。尝从仲武征讨,牙门水斛满,以箭射之,拔箭水注,随以】;主要考察你对文言文阅读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卖酒者传
魏禧
万安县有卖酒者,以善酿致富。平生不欺人。或遣童婢沽,必问:“汝能饮酒否?”量酌之,曰:“毋盗瓶中酒,受主翁笞也。”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由是远近称长者。
里有事聚饮者,必会其肆。里中有数聚饮,平事①不得决者,相对咨嗟,多墨色。卖酒者问曰:“诸君何为数聚饮,平事不得决,相咨嗟也?”聚饮者曰:“吾侪保甲贷乙金,甲逾期不肯偿,将讼,讼则破家,事连吾侪,数姓人不得休矣!”卖酒者曰:“几何数?”曰:“子母②四百金。”卖酒者曰:“何忧为?”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客有橐重资于途,甚雪,不能行。闻卖酒者长者,趋寄宿。雪连日,卖酒者日呼客同博,以赢钱买酒肉相饮啖。客多负,私怏怏曰:“卖酒者乃不长者耶?然吾已负,且大饮啖,酬吾金也。”雪霁,客偿博所负行。卖酒者笑曰:“主人乃取客钱买酒肉耶?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尽取所偿负还之。
术者谈五行③,决卖酒者宜死。卖酒者将及期,置酒,召所买田舍主毕至,曰:“吾往买若田宅,若中心愿之乎?价毋亏乎?”欲赎者视券,价不足者,追偿以金。又召诸子贷者曰:“汝贷金若干,子母若干矣。”能偿者捐其息,贫者立券还之,曰:“毋使我子孙患苦汝也!”其坦然如是。其后,卖酒者活更七年。
魏子曰:吾闻卖酒者好博,无事则与其三子终日博,喧争无家人礼。或问之,曰:“儿辈嬉,否则博他人家,败吾产矣。”嗟乎!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平事:评议事情。②子母:利息和本金。③谈五行:以五行之术测算命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君何为聚饮相咨嗟也数:多次,屡次
B.立出四百金偿之,不券。责:责备,责罚
C.能偿者其息捐:舍弃,舍去
D.贫者券还之立:立即,当即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卖酒者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① 量酌之                         ② 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
③ 吾侪保甲贷乙金                 ④ 且大饮啖,酬吾金也
⑤ 立出四百金偿之,不责券         ⑥ 尽取所偿负还之
A.②⑤⑥B.①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卖酒者凭借精湛的酿酒技术而致富,做生意时诚信厚道、热心助人,他的良好品格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敬。
B.在酒店聚饮的乡里数姓人家,担心因为甲、乙二人的借货而跟着吃官司,卖酒者急人之所急,为乡亲仗义疏财,慷慨解囊。
C.卖酒者不迷信术者,在术者断决的死期将至之时,仍然坦然地处理事情,他尽量让利于债务人,使他们将来免受债务困扰,表现了良好的德行风范。
D.本文构思不落俗套,作者没有着力叙述卖酒者如何经营致富,而是突出写他为人排忧解难,以表现他慷慨助人,乐善好施的长者风范。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或倾跌破瓶缶,辄家取瓶,更注酒,使持以归。 (3分)
(2)天寒甚,不名博,客将不肯大饮啖。(3分)
(3)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汤琵琶传
王猷定
汤应曾,邳州人,善弹琵琶,故人呼为“汤琵琶”云。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世庙①时,李东垣善琵琶,江对峰传之,名播京师。江死,陈州蒋山人独传其妙。时周藩王有女乐数十部,咸习其技,罔有善者,王以为恨。应曾往学之,不期年而成。闻于王,王召见,赐以碧镂牙嵌琵琶,令著宫锦衣,殿上弹《胡笳十八拍》,激楚动人。王深赏,岁给米万斛,以养其母。应曾由是名著大梁间。    
后征西王将军招之幕中,随历嘉峪、张掖、酒泉诸地,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戏下②颜骨打者,善战阵,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贼。一日大雪,至榆关,马上闻觱篥,忽思母痛哭,遂别将军去。     
襄王闻其名,使人聘之。居楚者三年。偶泛洞庭,风涛大作,舟人惶扰失措,应曾匡坐弹《洞庭秋思》稍定。舟泊岸,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天明,忽抱琵琶跃水中,不知所在。自失故物,辄惆怅不复弹。    
已归省母,母尚健,而妇已亡。母告以:“妇亡之夕,有猿啼户外,启户不见。妇谓我曰:‘吾迟郎不至,而闻猿啼,何也?吾殆死,惟久不闻郎琵琶声,倘归,为我一奏石楠之下。’”应曾闻母言,掩抑哀痛不自胜。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自是猖狂自放,日荒酒色。值寇乱,负母鬻食兵间。     
曾年六十余,流落淮浦。有桃源人见而怜之,载其母同至桃源。后不知所终。     
轸石王子③曰:戊子秋,予乞食遇曾公路浦,已不复见君曩者衣宫锦之盛矣。明年,复访曾,曾坐土锉④中作食,奉匕箸于母。人争贱之,予肃然加敬焉。曾仰天叹日:“世鲜知音,吾事老母百年后,将投身黄河之岸矣!”予凄然许曾立传。越五年,乃克为之。呜呼!世之沦落不偶,而叹息于知音之寡者,独曾也乎哉?                                                          (选自《明文授读》,有删节)    
[注]①世庙:明代崇祯皇帝庙号。②戏下:麾下。③轸石王子:作者自称。④土锉:土锅。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临敌令曾壮士声为:替
B.吾死,惟久不闻郎琵琶声殆:大概
C.值寇乱,负母食兵间鬻:卖
D.已不复见君者衣宫锦之盛矣曩:从前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说明汤应曾弹琵琶有高超的技艺的一组是  
①幼好音律,闻歌声辄哭。已学歌,歌罢又哭。  
②殿上弹《胡笳十八拍》,激楚动人。  
③每猎及阅士,令弹塞上之曲。  
④其临敌令曾为壮士声,乃上马***贼 。
⑤见一老猿,须眉甚古,自丛箐中跳入蓬窗,哀号中夜。
⑥夕陈酒浆,弹琵琶于其墓而祭之。
A.②③④B.①⑤⑥C.①③④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应曾是一个有天赋的艺人。他从小对音乐很有兴趣,长大后弹得一手好琵琶。他曾在王公贵人家中献技。
B.汤应曾对母亲、妻子充满感情。他为了生计远离家乡,连妻子死去都来不及见一面,妻子临死之前的一番埋怨他的话使得他后来不再操旧艺,最后猖狂自放,日荒酒色。
C.汤应曾六十多岁的时候,流落在淮浦一带,后来他和母亲跟随桃源人一同到了桃源。然后就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了。“汤琵琶”就这样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个结局也为下文作者的议论抒情张本。
D.作者对汤应曾十分同情,并且借他的身世,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知音难逢的感慨。同时作者善于运用点染、烘托等多种手法来写人叙事。
小题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①闻于王,王召见,赐以碧镂牙嵌琵琶。(3分)
②应曾匡坐弹《洞庭秋思》,稍定。(3分)
③越五年,乃克为之。(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徐君星标墓志铭
清 袁枚
余尝铭弈国手之范西屏墓矣,今又得一人于吴江梨里,曰徐君星标,名璇。生有心计,以羸废书,性独好弈。父培云,故国手也。四方弈者争来相角。星标衣文葆①,疏双丫髻,哑哑然旁立谛视,竟日不去,亦不言。父奇之,微哂而已。
居无何,西江棋客来,值培云外出,乃抱星标膝上,戏曰:“若能代而翁与我弈乎?”应声曰:“唯。”客怜其幼,问让子若干。星标跽而请曰:“儿主人也,客远来,愿让客先。”客笑而从之,甫数著,觉有异势不能休,攒眉苦思,裁下一子,星标随手支应,即往阶下抛堶②嬉戏。客惧损名,佯作便旋③状遁去。当时,星标年才十有一。
其布局审势虽本家法,而常出意外之奇。或敌人坚壁高垒,万无破法,星标强投数子于闲处,若惹人嘲笑者。俄而近邻远映,若火生积薪中,燎原莫遏;又如降兵内应,伏甲四起。观者且惊且喜且叫绝,而卒莫测其所以然。古称人能数遍天星,则尽其棋势,星标其庶乎?余按六朝人主好弈。有围棋大小中正之官,有以弈得太守者。使星标生其间,当如何荣宠,而竟没没然抱技以终。然则天下事有遇有不遇,类皆如弈耶!呜呼,惜矣!星标有子达源,能诗、能画,偏不能棋,星标亦不教也。
铭曰:天之所相,其生不偶,以故駃騠④生七日而超其母。吁嗟徐君世罕有,能向弈秋⑤借其手,坐隐一枰消永昼。天年终时六十九,我为之铭葬高阜。棋之艺一日不绝,君之名一日不朽。
(选自《袁枚诗文选译》)
【注】①文葆:文绣的襁褓。葆同“褓”,此指儿童穿的绣花衣。②抛堶:一种抛砖块的游戏。③便旋:小便。④駃騠:即骡,公马与母驴所生,体与力均优于驴。⑤弈秋:传说中极善于下棋的人。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废书,性独好弈    羸:瘦弱
B.父奇之,微而已     哂:微笑
C.星标投数子于闲处    强:故意
D.客其幼,问让子若干   怜:可怜
小题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徐星标高妙棋艺的一组是(3分)
①以羸废书,性独好弈  
②客惧损名,佯作便旋状遁去
③观者且惊且喜且叫绝,而卒莫测其所以然
④有围棋大小中正之官,有以弈得太守者
⑤棋之艺一日不绝,君之名一日不朽
⑥使星标生其间,当如何荣宠
A.①②④B.②③⑤
C.①③⑥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墓志铭实际上是一篇人物小传,记述了一位平民棋手的生平事迹。徐星标的高超棋艺离不开家庭的耳濡目染,更离不开自己的天赋与勤奋。
B.文章第二段写西江棋客与星标的对弈,笔法曲折,人物的性格也很鲜明,颇有传奇特点,写活了一位天才棋童的形象。
C.作者拿徐星标命运与南朝时期受重视的围棋国手相比较,为他身怀绝技却生不逢时的命运感到惋惜,为他未能尽展报国之志而感喟。
D.徐星标成为围棋高手与 他的性格有关。“生有心计”,也就是生来好琢磨事理。而他的儿子能诗能画“偏不能棋”,并且他也不教。这些都说明教育要顺应儿童的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题4:请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俄而近邻远映,若火生积薪中,燎原莫遏;又如降兵内应,伏甲四起。
(2)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矩,可怜焦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焚书辨
刘大魁
书之焚,不在于李斯,而在于项籍;及其亡也,不由于始皇帝,而由于萧何。何则?博士淳于越进谏始皇,谓宜封子弟功臣为枝辅。下其议李斯。李斯恐天下学者道古以非今,于是禁天下私藏诗书百家之,其法至偶语诗书者弃市,而吏见知不举,则与之同罪。然其所以若此者,将愚民,而固不欲以自愚也。故曰:“非博士官所职,悉守尉杂烧之。”然则博士之所藏具在,未尝烧也。项羽入关,***秦降王子婴,收其货宝妇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而后唐虞三代之法制,古先圣人之微言,乃始荡为灰烬,澌灭无余。当项籍之未至于秦,咸阳之未屠,李斯虽烧之而未尽也。吾故曰:“书之焚,非李斯之罪,实项籍之罪也。”
昔高祖既定天下,论群臣之功,以萧何为第一。虽然,吾以为萧何,汉之功臣,而“六经”之罪人也。何则?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取金帛财物而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使律令图书汉以故具知天下之阨塞及户口之多少强弱所在然萧何于秦博士所藏之书,所以传先王之道不绝于线者,独不闻其爱而惜之,收而宝之。彼固以圣人之经,无关于得失存亡,所以取天下之筹策也,故熟视之若无睹耳。
惜者尝怪汉兴,大反秦之所为,而礼乐法度则一遵秦故,未尝稍变。由今观之,然后知萧何之所以相汉,惟知秦之律令;而圣人之经,则弃而烧之已久矣。此唐虞三代之治,所以终不复见欤!呜呼!方沛公入关,盖六经绝续存亡之也。天下诗书已亡,而惟博士官所职尚无恙。当是时,固举九鼎之重而系之一发哉!且夫圣人之经,其与秦之律令图书,其为轻重大小何如也?设使萧何能与其律令图书并收藏之,圣人之全经犹在也。呜呼!彼萧何者,真所谓刀笔之吏矣!  (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禁天下私藏诗书百家之语:言语
B.项羽入关迨:等到
C.非博士官所职,悉守尉杂烧之诣:送去
D.盖六经绝续存亡之也顷:时刻
小题2:下面各组句子中词语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圣人之全经犹在也其负大舟也无力
B.然其所以若此者,将愚民伏惟圣朝孝治天下
C.与其律令图书并收藏之地势极南溟深
D.天下诗书已亡鹏徙于南冥也
小题3: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取金帛财物/而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使律令图书/汉以故具知天下之阨塞/及户口之多少/强弱所在。
B.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取金帛财物/而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使律令图书/汉以故具知天下之阨塞及户口之多少/强弱所在。
C.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取金帛财物/而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使律令图书/汉以故具知/天下之阨塞/及户口之多少强弱所在。
D.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取金帛财物/而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使律令图书/汉以故具知天下之阨塞/及户口之多少/强弱所在。
小题4:下面有关作者观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焚烧诗书典籍的罪过,不在李斯,而在于项籍;至于秦王朝的灭亡,不是从秦始皇开始的,而是从萧何开始的。
B.如果项籍没到秦国,没有进行咸阳的屠***,诗书典籍就不会完全被焚毁,因为李斯虽然烧了却没有烧完。所以说,真正的罪过不在李斯,而在项籍。
C.萧何最先进入咸阳,却对秦博士官的藏书、思想家的思想片断等熟视无睹,也许是他认为这些书无关于稳固汉朝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说,萧何虽是汉朝第一功臣,却是六经被焚毁的罪人。
D.圣人的思想典籍,比起秦朝的法制档案,要重要得多。但是萧何保存法制档案,却忽视了圣人的思想典籍,令人惋惜。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后唐虞三代之法制,古先圣人之微言,乃始荡为灰烬,澌灭无余。(3分)
译文:                                                                                 
(2)然萧何于秦博士所藏之书,所以传先王之道不绝于线者,独不闻其爱而惜之,收而宝之。(4分)
译文:                                                                                  
(3)当是时,固举九鼎之重而系之一发哉!(3分)
译文:                                                                                      
小题6:将下列课文中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句2分)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译文:                                                                            
(2)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译文:                                                                               
(3)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文后各题。
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取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人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①髻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常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抽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②之下。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 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石无限,逾年,不复应。 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                    ——选自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诺皋上》。略有删
[注]①赪:红色    ②郁栖:粪土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       )
A.日日长,数器易:更新
B.母衣其女衣徐:慢慢
C.命其左右之       履:鞋子
D.不知所从来到            竟:最终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吾尔新其襦  不者,若属皆且所虏
B.可取鱼骨藏室     况吾与子渔樵江渚之上
C.膳肉,味倍常鱼  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洞人哀      石铿然有声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叶限温柔贤惠勤劳善良,在父母双亡之后,一直受到后母的虐待。
B.后母为了捉那条大鱼,骗来了叶限的衣服,又支走叶限,然后用利刃砍死了大鱼。
C.有人告诉叶限只要向鱼鳞祈祷,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叶限果然如此。
D.陀汗国王让人试穿金线鞋子,除了叶限,其他人的脚都比鞋子大。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3分)
                                                                               
(2)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4分)
                                                                               
(3)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