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物理试题 > 静电现象 > (1)某电动机的三组线圈①、②、③阻值相同,均为几欧姆,接法可能是图1中甲、乙两种之一,A、B和C是外接头。现有一组线圈断路,维修人员通过多用电表测量外接头之间...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某电动机的三组线圈①、②、③阻值相同,均为几欧姆,接法可能是图1中甲、乙两种之一,A、B和C是外接头。现有一组线圈断路,维修人员通过多用电表测量外接头之间的电阻来判断故障,若测A和B之间、B和C之间、A和C之间的电阻时,多用电表指针偏转分别如图2(a)、(b)、(c)所示,则测量中使用的欧姆档的倍率是         (填),三组线圈的接法是        (填甲或乙),断路线圈是            (填①、②或③)。


图2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的装置,利用米尺、秒表、轻绳、轻滑轮、轨道、滑块、托盘和砝码等器材来制定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滑块和托盘上分别放有若干砝码,滑块质量为M,滑块上砝码总质量为m,托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A到B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①为测量滑块的加速度,须测出它在A、B间运动的              ,计算的运动学公式是       ;
②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到的关系为:

他想通过多次改变,测出相应的值,并利用上式来计算。若要求的一次函数,必须使上式中的              保持不变,实验中应将从托盘中取出的砝码置于              

③实验得到的关系如图4所示,由此可知μ=          (取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解析

分析:殴姆表是测量电阻阻值的电表,它的读数是刻度盘的读数与倍率的乘积.通过殴姆表去探测故障也是故障分析的一种方法.
通过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从而列出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式,并作出这两量的图象,由图象斜率去算出摩擦因数.
解:(1)由于所测电阻均为几欧姆,串联后还是几欧姆,所以欧姆档的倍率选择×1;所测值分别是4Ω、4Ω和8Ω,说明接法是乙,断路的是③.因为采用甲接法时测量值应该有两个是无穷大,一个是8Ω.
(2)①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A到B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s=at2得a=
所以需要测量的是位移和时间.
②根据整体法有a===m-μg,
若要求a是m的一次函数必须使不变,即使m+m′不变,在增大m时等量减小m′,
所以实验中应将从托盘中取出的砝码置于滑块上.
(3)将取为k,有k==,在图象上取两点将坐标代入
解得μ=0.23(在0.21到0.25之间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1,乙,③;
(2)m+m′滑块上;
(3)0.23(0.21~0.25).
核心考点
试题【(1)某电动机的三组线圈①、②、③阻值相同,均为几欧姆,接法可能是图1中甲、乙两种之一,A、B和C是外接头。现有一组线圈断路,维修人员通过多用电表测量外接头之间】;主要考察你对静电现象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一端封闭的光滑细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个红蜡做成的小圆柱体R。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后竖直倒置且与Y轴重合,在R从坐标原点以速度v=3cm/s匀速上浮的同时,玻璃管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同学们测出某时刻R的坐标为(4,6),此时R的速度大小为  
      Cm/s,R在上升过程中运动轨迹的示意图是            。(R视为质点)

(2)为测量一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
①在下列三个电压表中选一个改装成量程为9V的电压表
量程为1V、内阻大约为1K的电压V1
量程为2V、内阻大约为2K的电压V2
量程为3V、内阻大约为3K的电压v3
选择电压表          串联            K的电阻可以改转成量程为9V的电压表
② 利用一个电阻箱、一只开关、若开关导线和改装好的电压表(此表用符号V1V2v3与一个电阻串联来表示,且可视为理想电压表),在虚线框内画出电源电动势及内阻的实验原理电路图。

3.根据以上试验原理电路图进行实验,读出电压表示数为1.50V时、电阻箱值为15.0;电压表示数为2.00V时,电阻箱的阻值为40.0,则电源的电动势E=            V、内阻r=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Ⅰ.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测出了砝码的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七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g=9.8m/s2)

作出m-l的关系图线;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Ⅱ.(1)某同学实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一定值电阻的阻值,先把选择开关旋到“x1k”挡位,测量时针偏转如图(a)所示。请你简述接下来的测量过程:
                                
                                
                                
④测量结束后,将选择开关旋到“OFF”挡。

(2)接下来采用“伏安法”较准确地测量该电阻的阻值,所用实验器材如图(b)所示。
其中电压表内阻约为5k ,电流表内阻约为5 。图中部分电路已经连接好,请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图(c)是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的简化电路图,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各有两个量程。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3时,可用来测量        ;当S旋到位置       时,可用来测量电流,其中S旋到位置       时量程较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试验中,为了探究3根材料未知、横截面积均为S=0.20mm2的金属丝a、b、c的电阻率,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M为金属丝a的左端点,O为金属丝a的右端点,P是金属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始终为,电压表读数间距离的变化如下表:
x/mm
600
700
800
9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100
U/V
3.95
4.50
5.10
5.90
6.50
6.65
6.82
6.93
7.02
7.15
7.85
 
x/mm
2200
2300
2400
U/V
8.50
9.05
9.75
 
(1)绘出电压表读数UOP间距离x变化的图线;
(2)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p,并进行比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某同学利用测力计研究在竖直方向运行的电梯运动状态,他在地面上用测力计测量砝码的重力,实数是G,他在电梯中用测力计仍测量同一砝码的重力,则测力计的实数小于G,由此判断此时电梯的运动状态能是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金属丝直径的结果如图所示。该金属丝的直径是         mm。
(3)某同学用大头针、三角板、量角器等器材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开始玻璃砖位置如图中实线所示,使大头针 圆心在同一直线上,该直线垂直于玻璃砖的直径边,然后使玻璃砖绕圆心 缓缓转动,同时在玻璃砖的直径边一侧观察 的像,且 的像挡住的像,如此只需测量出              ,即可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请用你的方法表示出折射率

(4)某同学测量阻值约为25kΩ的电阻RX ,现备有下列洗菜:
A. 电流表(量程122μA, 内阻约2kΩ);
B. 电流表(量程500μA, 内阻约300Ω);
C. 电流表(量程15V, 内阻约100kΩ);
D. 电流表(量程50, 内阻约500kΩ);
E. 直流电源(20V, 允许最大电流1A);
F.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kΩ,额定功率1W);
G. 电键和导线若干。
电流表应选_________.电压表应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该同学正确选择仪器后连接了以下电路,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使测量误差尽量减小,实验前请你检查该电路,指出电路在接线上存在的问题: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H、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h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

①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________。
②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滑块的质量
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
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
(2)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探究了电源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
①所得实验数据如下图,请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上(见答题卡)画出的图像。
 ②根据所画的图像,可求得电流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
③实验完成后,该同学对实验方案进行了反思,认为按图甲电路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并对电路重新设计。在图乙所示的电路中,你认为既能测出电源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又能消除安全隐患的是   。(Rx阻值未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