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2)金属的逸出功;
(3)该电子的物质波的波长是多少?
答案
v2 |
r |
所以v=
erB |
m |
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
1 |
2 |
e2r2B2 |
2m |
=
(1.6×10-19)2×(1.88×10-4)2 |
2×9.1×10-31 |
(2)入射光子的能量
ε=hν=h
c |
λ |
6.63×10-34×3×108 |
7.1×10-11×1.6×10-19 |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得金属的逸出功为
W0=hν-Ek=1.44×104eV
(3)物质波的波长为
λ=
h |
mv |
h |
erB |
6.63×10-34 |
1.6×10-19×1.88×10-4 |
答:(1)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3.1×103 eV;
(2)金属的逸出功1.44×104 eV;
(3)该电子的物质波的波长是2.2×10-11 m.
核心考点
试题【波长λ=0.71A的伦琴射线使金箔发射光电子,电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内做最大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已知rB=1.88×10-4m•T.试求:(1)】;主要考察你对光电效应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金属的逸出功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
B.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无关 |
C.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大 |
D.对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
A.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可以产生光电流 |
B.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光的频率越大,光电流越大 |
C.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极限频率时,光的强度越大,光电流越大 |
D.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极限频率时,光的强度越大,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 |
A.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不变 |
B.若增加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增加 |
C.若改用紫光照射,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 |
D.若改用紫光照射,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一定增加 |
A.Ek增大,I增大 | B.Ek增大,I减小 |
C.Ek增大,I不变 | D.Ek减小,I不变 |
最新试题
- 1请判断在下列物理变化过程中,化学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C.葡萄糖在水中的扩散D.氯化钠晶体溶于水
- 2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宰相无权,则天下无纲,天下无纲而不乱者,未之或有。”这段材料体现出王夫之( )A
- 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标注字母“a”的面是正方体的正面。如果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代数式的值相等,试求代数式的值。
- 4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下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
- 5在某生态系统的一些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中,有阳光,绿色植物,虫和鸟,细菌等.请根据以上说明回答.(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
- 6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
- 7方程组的解是________________
- 8民国初年,孙中山针对民众出现的放弃理想社会的思想,为革命建设事业提出了新的思维方式是[ ]A、“知易行难”学说
- 9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有且只有3条的是[ ]A.菱形 B.等边三角形 C.正方形 D.圆
- 10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 )A.一天B.半年C.一年D.24小时
热门考点
- 1若a为非负实数,则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表示数a的平方根B.比a小C.一定是无理数D.在数轴上一定能找到表
- 2计算:(1)(2×10-5)-2÷(10-2)3 (2)(x-4x)•2x-2.
- 3已知4x-3y-3z=0x-3y-z=0,求:(1)x:z的值;(2)x:y:z的值;(3)xy+2yzx2+y2-z2
- 4【题文】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B.非蛇鳝之
- 5—_____ he be at home now?—Yes, he must. The light is on.A. M
- 6(5分)司机酒后驾车时可检测他呼出的气体,所利用的化学反应如下:2CrO3 + 3C2H5OH + 3 H2SO4 =
- 77. Actually, Miss Zhang is not at all serious as she ____ .A
- 8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x=0的一个解是-1,则k的值是______.
- 9 My money ________.I must go to the bank to draw some of my
-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如果一个人有了“知识”这样一个概念,并且认识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