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 |
5 |
(1)蹦极者到达A点时的速度;
(2)橡皮绳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
(3)蹦极者从P下降到A、再从A下降到B机械能的变化量分别计为△E1、△E2,则△E1:△E2为多少?
答案
mgL-fL=
1 |
2 |
mv | 2A |
其中f=
1 |
5 |
代入数据解得:
v | A |
(2):对蹦极者与弹簧组成的系统从P到B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mgh=fh+
E | Pm |
解得:
E | Pm |
(3):根据“功能原理”可知,从P下降到A过程中,机械能减少为:
△E | 1 |
从A下降到B过程中机械能减少为:
△E | 2 |
联立可得:
| ||
|
4 |
1 |
答:(1)蹦极者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16m/s
(2)橡皮绳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为9600J
(3)△E1:△E2为
4 |
1 |
核心考点
试题【蹦极是一项既惊险又刺激的运动,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如图所示,原长L=16m的橡皮绳一端固定在塔架的P点,另一端系在蹦极者的腰部.蹦极者从P点由静止跳下,到达A处时】;主要考察你对动能定理及应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1)小车至少要多长?
(2)从小物块放在小车上开始计时,经过3s时间,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Wf和拉力F对小车做的功WF分别是多少?(g取10m/s2)
(g=10m/s2)(提示:要注意判断木板是否运动)
(1)求小铁块的初速v0
(2)将木板翻转,b面向上,a面向下,小铁块与b面的摩擦因数μ1′=0.5,a面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因数μ2′=0.2.小铁块仍以v0的速度从木板的左端向右滑,判断小铁块能否滑到木板的最右端.若能,求出滑到右端时的速度.若不能求出它最终相对木板的位移.
A.甲在B点的动能一定大于乙在B′点的动能 |
B.甲滑行的总路程一定大于乙滑行的总路程 |
C.甲在斜面上滑行时克服摩擦力做功多 |
D.甲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一定等于乙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 |
A.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4W |
B.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 |
C.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 |
D.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 |
最新试题
-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A、民主集中制 B、解放思想
- 2下面是按照一定规律画出的一列“树型”图:设第个图有个树枝,则与之间的关系是 .
- 3“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满专制。”该顺口溜反映了哪位帝王在政时期的统治政策?A.秦始皇B.汉武帝C.唐
- 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周维城传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
- 5No one on the island(岛). [ ]A. live B
- 6“瑞雪兆丰年”,一场大雪不仅是来年丰收的预兆,更添许多美不胜收的景致。如图是万中大门的雪景,多么迷人。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 7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物质名称,并指出物质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物质名称氖气硝酸氯化钙生石灰氢氧化镁
- 8对号入座居民点______A铁路______B国界______C沙漠______D山峰______E
- 9甲乙两人高考均失利而落榜。甲认为,高考落榜是天命所致,我应顺应天命,另谋其他出路;乙认为,事在人为,没有过不去的坎,重新
- 10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高为4,则点A1到截面AB1D1的距离是( )A.83B
热门考点
- 1I’m thirsty. Can I have _____ , Miss Green ?A.cold something
- 2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 He showed ______ (interest)in English last ye
- 3一简谐机械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T,波长为。若在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右图所示,则该波在t=T/2时刻的波形曲线为
- 4(6分)(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10个电子的离子的符号 。(2)周期表中位于第8纵行的铁
- 5猫和狗同目,猫和虎同科,所以猫和狗相似程度大,亲缘关系近.______.
- 6按照正确方法对同一地区内的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测量湿度,三处湿度大小的关系应是( )A.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B.茂
- 7汶川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着整个神州。下面是这次抗震救灾中的几个真实的镜头,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起去思考。镜头一:
- 8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地形类型B.山脉走向C.平均海拔高度D.相对高度
- 9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
- 10在“探究有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得了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钩码重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