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求物块与粗糙斜面的动摩擦因数;
(2)求物块停止时的位置;
(3)要使所有物块都能通过B点,由静止释放时物块下端距A点至少要多远?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1)当整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整体速度最大,设整体质量为m,则
2′
得μ=2tanθ 1′
(2)设物块停止时下端距A点的距离为x,根据动能定理
2′
解得x=3L 1′
即物块的下端停在B端 1′
(3)设静止时物块的下端距A的距离为s,物块的上端运动到A点时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
2′
物块全部滑上AB部分后,小方块间无弹力作用,取最上面一块为研究对象,设其质量为,运动到B点时速度正好减到0,根据动能定理
2′
得s=3L 1′
点评:难题。物体在某个运动过程中包含有几个运动性质不同的小过程(如加速、减速的过程),此时可以分段考虑。本题涉及变力做功,且是随位移均匀变化的,所以可以用算术平均值求变力的功。
核心考点
试题【(12分)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只有AB段粗糙,其余部分都光滑,AB段长为3L.有若干个相同的小方块(每个小方块视为质点)沿斜面靠在一起,但不粘接,总长为L】;主要考察你对动能定理及应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将沿半球表面做一段圆周运动后抛至C点 |
B.小球将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到达C点 |
C.OC之间的距离为R |
D.小球从A运动到C的时间等于(1+) |
(1)试计算物块在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证明物块离开轨道落回水平面的水平距离与场强大小E无关,且为一常量.
A.它们运动的时间tQ>tP |
B.它们运动的加速度aQ<aP |
C.它们所带的电荷量之比qP∶qQ="1∶2" |
D.它们的动能增加量之比ΔEkP∶ΔEkQ=1∶2 |
|
|
②小球在圆轨道上运动时的最大速率;
③小球对圆轨道的最大压力。
试求:
(1)小球到达B点的速度大小;
(2)若小球从B点滑到C点距离S0=0.4m,则小球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
最新试题
- 1解释加粗的虚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1)无从致书以观( ) (2)弗之怠( ) (3)既
- 2I have _______ money but I can"t give you ________. [ ]A
- 3有下列五种气体(其中氮气和一氧化碳与空气的密度接近,并难溶于水;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极难溶于水),下列五种气体只能用排水
- 4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土地类型多样B.各种土地类型结构不合理C.后备的土地充足D.耕地只占全国国
- 5(理)数列{an}满足,,且a1a2+a2a3+…+anan+1=na1an+1对于任何正整数n都成立,则的值为
- 625℃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Pb2+(aq)Sn2+(a
- 7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自来水管,你认为选用哪种管子既经济又耐用[ ]A.普通钢管B.塑料管C.不锈钢管D.镀锌管
- 8某中学为了解该校学生的课余活动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从运动、娱乐、阅读和其他四个方面调查了若干名学生的兴趣爱好情况,
- 9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分离Fe(OH)3和FeCl3溶液的混合物 B.用
- 102008年8月将在北京举行奥运会,某校学生会为了了解全校同学最喜欢收看的比赛项目的情况,对200名同学进行随机调查,把调
热门考点
- 1痰液中往往含有进入人体的灰尘和病菌,它形成于 [ ]A.鼻腔 B.喉 C.气管 D.肺
- 2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按要求答题。(5分)近十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一次又一次动摇国人信心,拷问商家良心。米加石蜡,油自地沟,猪
- 3关注农民土地问题是各国政府重要的民生问题。“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交给劳动人民使用”这一规定出自哪国何
- 42012年11月6日,举行的美国大选中,民主党候选人______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获得连任的黑人总统。
- 5隋唐时期的中国进入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对外交往频繁、科技文化教育高度发展。(1)唐太宗推行
-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法国大作家雨果愤怒地谴责……联军的暴行,他说:有一天,两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
- 7一个圆锥的母线长为10,侧面展开图是半圆,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A.10πB.20πC.50πD.100π
- 8用足量CO还原14克铁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可以得到铁和CO2.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可以生成25克沉淀.则该铁
- 9下列核反应或核衰变方程中,符号“X”表示中子的是( )A.→+XB.+→+XC.+→+2+XD.+→+X
- 10A、B、C、D是初中化学中涉及到的物质.已知D是蓝色沉淀,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A+B→BaSO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