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A.两电荷的电性一定相同 |
B.t1时刻两电荷的电势能最大 |
C.0~t2时间内,两电荷间的相互静电力一直增大 |
D.t1~t3时间内,甲的动能一直增大,乙的动能一直减小 |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乙在向甲运动时,甲受到乙的推斥力而随之运动,故它们之间产生的斥力,带电性一定是相同的,A正确;起初的运动过程中,乙受到阻力而做减速运动,甲受到推力而做加速运动,二者之间的距离是逐渐靠近的,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力也逐渐增大,故电势能逐渐增大,当二者的速度相等时,即t2时刻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最近,静电力最大,电势能也最大,再往后,它们又会逐渐远离,静电力和电势能又逐渐减小,故B是正确的,C是不对的;
从图像上可以看出,在t1~t3时间内,甲的速度一直在增大,故其动能一直增大,乙的速度在t2时刻减小到0,然后再反方向增大,故其动能先减小后增大,D是不正确的。
核心考点
试题【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甲、乙两个点电荷。t=0时,乙电荷向甲运动,速度为6 m/s,甲的速度为0。之后,它们仅在相互静电力的作用下沿同一直线运动(整个运动】;主要考察你对动能定理及应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A.小物块再运动到a处时速度变为零 |
B.小物块每次经过圆弧槽最低点时对槽的压力不同 |
C.小物块不仅能再运动到a处,还能沿斜坡aa′向上滑行,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D.小物块不仅能再运动到a处,还能沿斜坡aa′向上滑行,上升的最大高度小于h |
(1)如果要求到达甲板B点的速度至少为离开斜面甲板速度的60%,则飞机在水平甲板上
运动时的牵引力至少为多少才能使飞机起飞?
(2)如果到达B点时飞机刚好到达最大功率,则从飞机开始运动到飞离甲板共需多少时间?
A.若小球能运动到x1处,则该过程小球所受电场力逐渐增大 |
B.带电小球从x1运动到x3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
C.若该小球能运动到x4处,则初速度v0至少为 |
D.若v0为,带电粒子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 |
(1)若小物块恰好运动到轨道的最高点,那么小物块应该从水平轨道的哪个位置释放?
(2)如果在第(1)问的位置释放小物块,当它运动到(轨道中点)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等于多少?
最新试题
- 1---- _________ do you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ike.A. H
- 2目前,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冰川、地下水B.江和湖泊水、浅层地下水C.江河湖泊水D.江河水,海洋水
- 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秦皇”最主要的
- 4对于某个特定的自然区域而言,下列概念所包含的内容范围,从大到小为( )A.群落、生态系统、种群、个体B.生态系统、群落
- 5_______ nice weather it is today! The boys are playing _____
- 6若多项式4a2+M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则单项式M=( )。(写出一个即可)
- 7能使草履虫在水中运动的主要结构是 [ ]A.表膜 B.纤毛 C.口沟 D.食物泡
- 8填写各部名称(1)1、 3 、 4 、 5、 6
- 9 回顾初中三年来,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了《水浒》、《朝花夕拾》、《骆驼样子》、《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1)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岁寒,
热门考点
- 1阅读《泪为谁流》一文,完成问题。泪为谁流 夜,黑得出奇,静得怕人。 一个佝偻的身躯,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那片既熟悉又
- 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爱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的辩证法依据是 [ ] ①
- 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19分)商鞅变法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
- 4“感动江苏教育十大人物”徐州入选人物刘保宏是睢宁县岚山镇一位农民。他从l997年办起了一个民办的“睢宁县宏慈助学之家”,
-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6分)西江月• 黄陵庙 张孝祥①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放起
- 6月球表面的温度,中午是101度,半夜大约是-153度,中午比半夜高[ ]A.52度B.-52度C.254度D.-
- 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ΔH<0,ΔS>0的反
- 8下列各数与-6相等的( )A.|-6|B.-|-6|C.-32D.-(-6)
- 9在下列物质的变化中,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高锰酸钾受热后质量减少B.水结成冰以后,冰的质量与水的质量相等
- 10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现在,腐败这股“支流”已经发展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让舆论对腐败缄默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