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物理试题 > 自由落体运动 > 物体做自由落体,Ek代表动能,Ep代表重力势能,h代表下落的距离,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所示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
题目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物体做自由落体,Ek代表动能,Ep代表重力势能,h代表下落的距离,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所示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

答案
BD
解析

试题分析:设物体的质量为m,初始时离地高度为H,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可知,下落的速度v=gt,下落的高度h=,在物体由释放到下落h高度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重力势能Ep随运动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Ep=mg(H-h)=mgH-=mgH-=mgH-Ek,即Ep与h呈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为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故选项C错误;Ep与t呈二次函数关系,其图象为一条双曲线,且开口向下,故选项A错误;Ep与v呈二次函数关系,其图象为一条双曲线,且开口向下,故选项B可能正确;Ep与Ek呈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为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故选项D可能正确。
核心考点
试题【物体做自由落体,Ek代表动能,Ep代表重力势能,h代表下落的距离,以水平地面为零势能面,下列所示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主要考察你对自由落体运动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性质的时候,为了排除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v随着下落高度h(位移大小)是均匀变化(即v=kh,k是个常数)的可能性,设计了如下的理想实验: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因为①(式中表示平均速度),而②h=·t,如果③v=kh成立的话,那么,必有h=kht,即t=为常数.t竟然是与h无关的常数,这显然与常识相矛盾!于是,可以排除速度v是随着下落高度h均匀变化的可能性.关于伽利略这个理想实验中的逻辑及逻辑用语,你做出的评述是(  )
A.全部正确B.①式错误
C.②式错误D.③式以后的逻辑错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两个倾角分别为30°、45°的光滑斜面放在同一水平面上,两斜面间距大于小球直径,斜面高度相等,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c.开始均静止于斜面同一高度处,其中b小球在两斜面之间.若同时释放a、b、c小球到达该水平面的时间分别为t1、t2、t3.若同时沿水平方向抛出,初速度方向如图所示,到达该水平面的时间分别为t1′、t2′、t3′.下列关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t1>t3>t2B.t1=t1′、t2=t2′、t3=t3
C.t1′>t3′>t2D.t1<t1′、t2<t2′、t3<t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将小球甲、乙、丙(都可视为质点)分别从A、B、C三点由静止同时释放,最后都到达竖直面内圆弧的最低点D。其中甲从圆心A出发做自由落体运动,乙沿底端在D点的该圆的一根弦轨道从弦的上端开始自由下滑,丙从圆弧轨道上很靠近D的某一位置开始沿圆弧自由下滑。三小球的初速度都是零,忽略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球最先到达D点,乙球最后到达D点
B.甲球最先到达D点,丙球最后到达D点
C.丙球最先到达D点,乙球最后到达D点
D.甲球最先到达D点,但无法判断哪个最后到达D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图甲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在跳台上腾空而起的英姿.其中陈若琳的体重约为30kg,身高约为1.40m,她站在离水面10m高的跳台上,重心离跳台面的高度约为0.80m,竖直向上跃起后重心升高0.45m达到最高点,入水时身体竖直,当手触及水面时伸直双臂做一个翻掌压水花的动作,如图乙所示,这时陈若琳的重心离水面约为0.80m.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运动员起跳速度的大小
(2)陈若琳从离开跳台到手触及水面的过程中可用于完成一系列动作的时间(结果可以不予以有理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站在科教楼的楼顶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0.2s后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
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