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中试题 > 历史试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1)按示例完成空格,并指出其演变趋势。(4分)材料二...
题目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
(1)按示例完成空格,并指出其演变趋势。(4分)

材料二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摘自《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民主传统遗赠后世的主要途径(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为后世创造了哪些民主运作方式(2分)
材料三 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于是,执政官按照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在审理一切涉及外邦人讼争案件中,有意识地推动罗马法进一步发展……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据材料,简析发生变化的原因。(2分)
(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1分)
答案
【答案】(1)空格内容:内朝或中朝;三省六部制;内阁制。(3分)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加强。(1分)
(2)主要途径:通过思想家著作流传 (1分) 方式: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4选2,得2分)
(3)由适用罗马公民到适用于罗马帝国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或从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2分)对外扩张,疆域扩展;民族矛盾和经济矛盾增多。(2分)
(4)古代中外政治制度的创新(表述为古代中外政治文明、古代中外政治制度或多样性的政治文明也给分)(1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以秦朝以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为线索,重点考查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唐朝 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制度;清朝军机处。抓住题干中“汉、唐、明、清四朝中枢”这些关键词,应很容易想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内 朝或外朝 );唐朝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明朝内阁制度;清朝军机处。
(2)依据材料二可知,雅典虽然被马其顿帝国征服,但其民主传统却通过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等著作得以遗赠后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典民主政治对近现代西方的政治文明产生的影响。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的适用范围由适用罗马公民到适用于罗马帝国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从材料“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可以得出罗马法发生变化的原因。
(4)本题考查学生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是个开放型的题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古代中外政治制度的创新或古代中外政治文明、古代中外政治制度或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
核心考点
试题【【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1)按示例完成空格,并指出其演变趋势。(4分)材料二】;主要考察你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等知识点的理解。[详细]
举一反三
【题文】(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秦朝把中央官分为三个台阶,其中第一台阶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即所谓的三公。……三者互不隶属,各自开府,三公在分工上各有所侧,互相牵制,……这种三权分立结构主要是考虑到分工基础上的行政效率问题而设计的,同时也是有意识对相权加以限制。
---摘自徐晓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材料二:从秦汉到明清,宰相的法定职权日益被分割,地位日益暧昧,以至于宰相被最终取消,君权在制度规定层面上却有日益加强之势,君权呈现出很强的内敛性和不断膨胀倾向。
---摘自袁建强《论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冲突》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中央机构三公设立的目的和主要特点。(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以唐、宋和明朝为例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是如何在制度规定层面上进行加强的。(6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取士制度,大体沿袭隋制。士的来源主要是从学校来的生徒和从州县来的乡贡。……学生和乡贡都受吏部考试……其中进士科,尤为重要……进士主要考诗赋,诗赋……思想较为自由,文士多愿应进士科,表现自己的才能,因此唐朝进士科特盛,名人多从进士科出。
——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清代科举,大致分为四级,即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清代科举八股文仍占重要地位,八股格式更加机械化,形式死板,内容空泛。四六骈体的殿试策,颂联套语,千篇一律,竟成了登上仕途的主要手段……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据材料一概括秦至西魏、北周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8分)
材料二中所说的进士科始于何时?为何在唐朝受到极大重视?(4分)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对当时政治有何影响?从清朝科举制的变化分析其变化的政治原因。(4分)
(4)从古代的用人制度中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4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称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为“帝”。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皇帝之下,由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分掌国家政务,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1)据上述材料指出,秦朝是怎样强化君权的?(4分)
材料二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6分)
材料三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3)指出该机构的名称。有人说它的设置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谈谈你对此说法的理解。(6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4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2分)近年来,“中国模式”“中国道路”或“中国经验”成为国内外学界、政界热议的课题之一。中国的政治制度在传承借鉴中发展。阅读材料:
材料一 黄仁宇曾说:“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有人说:“……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
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摘编自《民主与民生: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深远影响?(4分)
(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请结合史实说明你的理由。(3分)
(3)据材料三说明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的框架是什么?“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说明了什么?(5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在对汉末社会危机进行深刻反省的同时,一个特立独行的诗人群体逐渐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阮籍等七人隐居山阳(今河南修武),纵情于歌、酒、舞之间,文采歌赋各有所长,崇尚老庄,政治上拒绝做官,不与统治者合作。
材料二: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材料三: 士大夫家多以纺绩求利,其俗勤啬好殖,以故富庶。……如华亭相(徐阶)在位,多蓄织妇,岁计所积,与市为贾。                       
——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卷四
材料四: 以下是明代江南地区女子的歌谣:
歌谣一 黄狗黄狗你看家,我在园中采红花,一朵红花采不了,双双媒人到我家。“我家女儿年纪小,不会伏侍大人家,”“爹阿爹,不要忧,娘阿娘,不要愁,看我明朝梳个好光(鲜)头,前边梳了盘龙髻,后边来到看花楼,看花楼,饮好酒,他弹琵琶我拍手。”
歌谣二 竹公竹婆竹爹娘,今年让你长,明年让我长。你长没有用,我长嫁儿郎。
歌谣三 大脚大,大脚大,阴天下雨不害怕;大脚好,大脚好,阴天下雨摔不倒。
材料五:胡居仁(1434~1484),字叔心,号敬斋,余干县梅港乡人,……性行纯笃,真正做到“日三省乎己”,每日详书自己得失。年方弱冠,孝顺闻名。一次,父亲有病,胡居仁亲自尝父亲的粪便,查验病情。父亲去世后,胡居仁绝食多日,形销骨立。父死,母照俗例作道场超度,他不信道,然而总命难违,撰联明志:“读东儒书,不信西天佛祖;奉北堂命,乃作南无道场”,成为千古佳话。
请回答:
(1)综合材料一、二、三,分析明朝士人区别于以往士大夫的特点及其原因。(8分)
(2)材料四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其社会根源是什么?(6分)
(3)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5的真伪,说明理由。(6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2-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 All Rights Reserved.